資源簡介 2.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學案【學習目標】1.結合示意圖,說出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2.結合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闡述地球大氣各層的主要特點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3.理解大氣的存在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樹立人類與環境相互協調、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觀念和意識。【學習重難點】認知大氣成分與熟知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平流層的特點及其產生原因。【預習新知】大氣的組成1.干潔空氣干潔空氣的組成及其按體積所占的百分比如今的大氣成分是地球長期演化的結果,在短時期內不會有明顯的變化。低層大氣中除去水汽和雜質以外的混合氣體,稱為干潔空氣。25千米以下的干潔空氣中,氮氣和氧氣合占總體積的99%,其主要成分氮氣占78%,氧氣占21%,次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臭氧。知識鏈接:1.大氣中的臭氧被譽為地球生物的保護傘,它吸收太陽釋放出來的絕大部分紫外線,使動植物免遭這種射線的危害。2.大氣的組成及其作用成分 作用干潔空氣 氮氣 氮是生物體必不可少的元素氧氣 呼吸作用,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原料;溫室氣體臭氧 吸收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 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思考1:水汽和雜質為什么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提示:空氣上升到凝結高度,固體塵埃作為凝結核,使周圍水汽凝結,才能成云致雨。4.水汽和二氧化碳具有保溫作用5.電離層與無線電波地球外80~500千米的大氣層,有若干電離層。電離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它們就像一面反射無線電波的鏡子,使電波在地面和電離層之間多次反射,從而實現了遠距離無線電通信大氣的垂直分層1.劃分依據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溫度、密度及運動狀況的差異,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2.大氣垂直分層垂直分層 高度分布 主要特點 與人類關系對流層 高度因緯度而異:低緯度17~18km,高緯度8~9km 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②空氣對流運動顯著;③天氣現象多變 與人類關系密切,人類就生活在對流層底部平流層 由對流層頂到50~55km ①氣溫隨高度增加迅速上升;②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氣流平穩 大氣中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無云雨現象,能見度好,適合航空飛行。高層大氣 由平流層頂到大氣上界 在80~500km高空,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 影響無線電通信思考2: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馬扎羅山,地處赤道附近,山頂卻終年積雪,這是為什么?提示:對流層中氣溫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遞減,乞力馬扎羅山海拔高(接近6000米),因此,山頂氣溫很低,終年積雪。【思考探究】探究點一大氣的垂直分層[材料]北京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25分45秒,我國自主研制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名稱將在太空中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其中一項任務是實現航天員的在軌駐留、生活和工作,為航天員提供在組合體內工作生活所需的基本條件。[問題]“天宮一號”升空過程中,依次經過了大氣層的哪幾層?[提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探究點二對流層氣溫 的變化[材料]中新社北京2014年12月21日電隨著本輪冷空氣過程趨于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卷土重來的霧霾天氣。中央氣象臺預計,12月下旬冷空氣雖活動頻繁,但勢力偏弱,大氣靜穩程度增加,霧霾天氣將有所發展。央氣象臺預計,2014年12月21日夜間至23白天,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將有輕度至中度霾天氣;此外,25日至26日、28日至29日,華北黃淮等地空氣污染氣象條件等級較高,不利于污染物擴散,會出現兩次霾天氣過程。[問題]你知道霧霾天氣與大氣運動的關系嗎?[提示]霧霾天氣多形成于大氣穩定無風狀況下。【鞏固訓練】下表是地球低層大氣中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表。讀表 , 完成下面小題。氣體成分 體積分數 /% 質量分數 /%氮 (N 2 ) 78.08 75.52氧 (O 2 ) 20.94 23.15氬 (Ar) 0.93 1.28二氧化碳 (CO 2 ) 0.03( 變動 ) 0.05【小題1】表格中未顯示,但卻對地球生命有重要保護作用的氣體是( )A.甲烷 B.臭氧 C.一氧化碳 D.氨【小題2】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A.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 B.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C.含量少,可有可無 D.對地面有保溫作用卷云是對流層中最高的云,平均高度超過6000米,云層比較薄而透光良好,在全球能量平衡、輻射收支和天氣等變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太陽光通過厚厚的大氣層,被大量的空氣分子散射后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當空中的塵埃、水汽等雜質越多時,其色彩愈顯著,如果有云層,云塊也會染上艷麗的顏色。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推測構成卷云的主要成分為( )A.固態冰晶 B.液態水滴 C.氣態水汽 D.細小塵埃【小題2】卷云在大氣受熱過程中可以( )①反射太陽輻射②吸收地面輻射③減少大氣逆輻射④增強地面輻射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小題3】能觀賞到橘紅色卷云的最佳時間為( )A.陣雨來臨前 B.雨過天晴后C.黃昏日落時 D.午后兩點左右晴朗的天空,噴氣式飛機在高空飛行時,飛機發動機排出來的高溫高濕的廢氣與周圍環境空氣混合后,水汽凝結而成的特殊云系,稱為飛機尾跡。通常只有當環境溫度在-41℃~-60℃時,才有可能出現飛機尾跡。飛機尾跡出現的頻率和高度有一定的季節差異。下圖為太原市的航跡云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1月份,在太原市上空出現的飛機尾跡最可能位于( )A.對流層 B.平流層 C.電離層 D.散逸層【小題2】太原市飛機尾跡下限高度最高的季節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地表輻射收支是陸 — 氣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內容,對不同尺度氣候異常及變化起關鍵作用。下圖示意我國某地 3—11 月不同天氣狀況下地表輻射收支日變化特征平均值。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與大氣長波輻射相比,地表長波輻射日變化較大,主要是因為( )A.大氣受熱具有滯后性 B.地溫日變幅大于氣溫C.大氣中水汽含量較少 D.下墊面植被覆蓋較多【小題2】狀態乙的天氣最有可能為( )A.晴天 B.雨天 C.大風 D.降雪【小題3】該地可能位于( )A.新疆 B.陜西 C.海南 D.吉林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開幕。在開幕式上采用“數字”煙花代替實體煙花燃放,線下火炬手與線上全球亞運數字火炬手一起以“數實融合”的方式點燃了大會主火炬。據此完成下面兩題。【小題1】杭州亞運會主火炬的燃料是甲醇,其燃燒的助燃物是大氣中的( )A.氨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雜質【小題2】與燃放實體煙花相比,采用“數字”煙花可以減少大氣成分中的( )A.氮氣 B.氧氣 C.水汽 D.雜質在對流層,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氣溫約降低 0.6 ℃。但在一定條件下,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或者隨高度的增加,溫度直減率小于 0.6 ℃ /100 米,這種現象稱為逆溫。下圖示意大氣逆溫層的形成。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小題1】圖示大氣逆溫層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輻射減弱 B.冷空氣潛入暖空氣下C.下沉氣流降溫 D.近地面大氣運動減緩【小題2】逆溫層之下易出現霧霾,主要是因為( )A.空氣對流受到抑制 B.冷空氣帶來煙霧顆粒C.山地阻擋冷空氣前行 D.城市污染物排放過多大氣中的水汽和雜質含量因時因地而異。據此完成下面兩題。【小題1】下列同緯度的四地中,大氣中水汽含量最高的是( )A.近海面區域 B.內陸近地面 C.海面高空 D.內陸高空【小題2】通常,近地面大氣中的雜質含量( )①冬季少于夏季②冬季多于夏季③鄉村少于城市④鄉村多于城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左圖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右圖為蔬菜大棚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近年來,塑料大棚被我國農村地區普遍采用,特別是北方地區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應鮮嫩蔬菜。其主要原理是( )A.增加太陽輻射,光合作用增強B.增加地面輻射,光合作用增強C.增強保溫作用,改善熱量條件D.增強保溫作用,延遲上市時間【小題2】大棚中生產出來的蔬菜質量略遜于自然狀態下生長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 )A.光照太強 B.氣溫太高 C.日溫差較小 D.年溫差較小【小題3】大量火山灰彌漫在大氣中,將會導致( )A.①增強 B.②不變 C.③增強 D.④增強“黑冰”是在無降雨、降雪情況下,特殊的局地天氣、地理條件使水汽直接在柏油路面凝結而成的透明薄冰,道路柏油的顏色能從中透出,造成冰面與道路融為一體,反射出一塊黑色區域的視覺效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小題1】在冬季,“黑冰”最易形成的時段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小題2】與陸面相比,橋面更易形成“黑冰”,主要是因為橋面( )①上下空氣流動,散熱快②大氣溫暖干燥③地面輻射作用弱④相對濕度更大,氣溫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小題3】下列國家中,受“黑冰”現象的影響,交通事故發生頻率最高的是( )A.印度 B.韓國 C.菲徘賓 D.蒙古國下圖為三圈環流局部示意圖,圖中甲、乙表示風帶,丙表示氣壓帶。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小題1】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乙風帶的風向一定不同B.甲、乙中有一支一定屬于西風帶C.甲、乙可能同屬一個風帶D.丙氣壓帶夏季向低緯移動【小題2】若甲、乙風向相反,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風帶為低緯信風帶B.受乙控制的地區溫和多雨C.受丙控制的地區多晴朗天氣D.甲、丙交替控制區為熱帶草原氣候參考答案1.答 案解 析2.答 案解 析3.答 案解 析4.答 案解 析5.答 案解 析6.答 案解 析7.答 案解 析8.答 案解 析9.答 案解 析10.答 案解 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