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兩只懶烏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能夠用詼諧、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2.準確掌握休止符,附點節奏。3.積極參加各項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重點:能夠用有詼諧、風趣的聲音演唱歌曲。難點:四分休止符的演唱要準確。課前準備(教具、活動準備等):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2018年4月23日(周一第五節課)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備注一、導入 二、新授 三、音樂活動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視頻,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播放《烏鴉兄弟》的故事動畫視頻)2. 故事為:在一條美麗的小河邊,有一棵高高的楊樹,樹上有個烏鴉窩,住著兄弟兩個。他們的窩又大又暖和,住得可真舒服呀!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風吹雨淋,時間一長,他們的窩漸漸的舊了,破了。可是他們都不愿意修!互相在推脫:“你修”“你修”。就這樣,秋天到了!聽——秋風把樹葉都吹離了大 樹媽媽。這時候,烏鴉原本很破舊的窩也被大風吹散了。他們都互相責怪對方“都怪你”“都怪你”。冬天到了,寒風呼呼的吹著,兩只小烏鴉站在樹下,凍得直打哆嗦。3. 這兩只烏鴉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呢?你們能不能用一個字來形容一下這兩位小烏鴉? (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說的真準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一學《兩只懶烏鴉》(一)感受歌曲:看圖聽歌(每一段歌詞配上圖片,更直觀清晰),感受歌曲的情緒和節奏感。(二)學唱歌曲《兩只懶烏鴉》1.念準附點八分音符節奏及四分休止的處理。下面我們先來把歌詞讀一遍,先聽老師讀第一段,聽我是用怎樣的節奏來讀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附點讀出來),重點練習。在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擊掌或是握拳不發聲。2.讓學生模仿老師讀的節奏把整首歌的歌詞讀一遍3.再聽錄音范唱,提出要求:(1)敘事性唱出來特別是掌握由遠及近的感覺。(2)隨著故事的展開,烏鴉兄弟的內心活動,還有外部表情模仿;怎樣唱出詼諧幽默的語氣,并帶有一定的表情。(3)每段唱到“哎呀哎呀呀呀”的時候設計動作,并說說應該用怎樣的語氣和表情去演唱。4.用教唱法分句教唱,學唱第一段歌詞,唱出應有的語氣。5.用聽唱法分句聽琴學唱第二段歌詞。6.學生自學,直接學唱第三段歌詞。教師評價。7.完整地演唱三段歌詞。注意演唱時的情緒和表情。1.分角色表演歌曲引導學生自己討論劇情,設計動作,分配角色,盡量發揮學生自己的想像力。(角色:烏鴉、大楊樹、風聲)2.完整地進行音樂活動師:大家覺得這兩個烏鴉兄弟怎么樣啊?生:很懶。師:老師現在再放另外一個動畫短片給同學們看,大家對比一下有什么異同之處?(播放《亡羊補牢》的動畫短片,讓學生明白不能偷懶的道理)生:懶烏鴉里的烏鴉很懶,沒有修窩,還互相退讓,結果凍僵了;亡羊補牢聽從別人的勸告把洞補起來了,就不會再有損失。 師:同學們講得非常好,老師希望同學們以后可以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做一個勤勞的好孩子,不可一味地依賴他人,意識到有錯誤要及時改正,多聽他人意見的同時保持獨立自主,自立自強。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