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森林的歌聲》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森林的歌聲》選自《森林狂想曲》。這是擁有全世界第一張臺灣大自然音樂荒野探險家徐仁修、自然錄音專家劉義驊、自然觀察家楊雅棠、留美制作人吳金黛、金曲獎制作人及演奏音樂獎得主范宗沛,全心全意為臺灣森林量身打造的自然音樂創作!制作過程耗時5年,深入全臺山林實地錄音,共收集臺灣鳥類、蛙類、蟬類、蟲類、山羌、獼猴、飛鼠、溪流…等近100種臺灣自然聲音;新穎并充滿創意的制作概念,使樂曲中的自然音源與音樂的節奏、調性相合無間~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樂器和自然糅合后帶給我們一種清涼而又純凈的空間,不帶一點修飾,不帶一點剪輯的純自然聲息。器樂合奏《森林的歌聲》這首樂曲由大自然的真實音響與美妙的樂音交織而成。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樹蟾、秩雞、腹斑蛙、褐鷹梟、山羌、飛鼠等與笛子、提琴、吉他等樂器一起奏響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樂曲的旋律簡潔質樸,輕快流暢,采用自然小調式,富有東方情調。樂曲在森林中小動物的鳴叫聲中開始,繼而吉他輕輕地奏出一段旋律,這個旋律以“3”為軸心,起落回旋,輕松活潑,但不失平衡安詳。在先行顯示出樂曲主題的引子之后,樂曲進入第一部分A。笛子奏出上述旋律,然后由小提琴演奏由此派生的另一個旋律B。與兩個旋律末尾相同,它們之間并無太大的對比。隨后再運用不同的配器將音樂重復一遍,造成音色的變化。樂曲第二部分的句首,音區提高在主題再現后,音樂突然安靜下來,旋律的流動變為持續的 長音并作半音上行,營造了深邃、神秘的氣氛。很快這種安靜被打破,以上的音示又全部重復出現,只是在演奏的樂器及聲部的配置上有所不同。由于彈撥樂器加強,低音部加重,使森林顯得更為熱鬧。樂曲把我們帶進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中,使我們享受到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無窮樂趣。樂曲中各段旋律出現的順序為:(重復一次)。教學目標及重點:1、感受富有東方情調的自然小調式音樂。讓學生在學唱旋律、感受音樂音色變化的基礎掌握音樂的結構,融知識技能與學習過程與方法中。記憶各段主題曲調的順序,提高音樂記憶力。2、通過聆聽《森林的歌聲》,使學生能從樂曲聲中聽辨各種小動物、各種鳥鳴聲等體驗樂曲中各種聲響,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3、了解笛子、小提琴、吉它等樂器在表現音樂中的作用。教學重點:在欣賞《森林的歌聲》過程中,體驗樂曲中各種聲響,記憶各段主題曲調的順序,提高音樂記憶力。教學難點:讓學生關注音樂中的自然音響(聽辨各種小動物、鳥鳴聲),器樂與動物的音樂交相輝映、株連壁合,相得益彰,真正品味到大自然與森林里的各種動物們和諧共處的情景。教學準備:電子琴、PPT課件教學過程:導入課題師:老師今天想帶同學們去郊游,想知道我們今天要到哪去郊游嗎?生:……。老師今天要帶你們走進美麗的大森林去感受森林的自然風光,同學們說好不好?生:好!師:你們看!山清水秀,百花爭艷,多么美麗的大森林呀!一切都充滿著生機,充滿了活力。聽說森林里有各種奇妙的聲音,還能聽到一些美妙的歌聲呢,那么森林的歌聲到底來自哪里呢?來自孩子們的歌唱,還是……?同學們,你想知道嗎?揭示課題《森林的歌聲》森林老爺爺說了,要你先閉上眼睛,森林歌聲才會出現?。[播放《森林的歌聲》]師:同學們,你聽到是誰的歌聲了嗎?生:是森林的小動物的歌聲。師:你說得非常正確。剛才同學們聽的《森林的歌聲》是一首器樂合奏曲。你們誰能知道樂曲中有多少小動物在歌唱?有幾種主奏樂器?讓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遍器樂合奏《森林的歌聲》,看看誰的耳朵最靈敏?[播放《森林的歌聲》全曲]。生1:我聽到有青蛙,有小鳥,知了,還有……。生2:我聽到有好多小動物都在唱。師:你們回答得都很好,這些會唱歌的小精靈們分別是樹蟾,秧雞、腹班蛙、梟、山羌、飛鼠等許多小動物。下面誰來說說樂曲中有幾種主奏樂器?生:有小提琴、笛子、吉他。你能模仿三種樂器的演奏姿勢嗎?師:讓我們來感受一個這三種樂器的音樂。[展示三種樂器],下面我們再來聽一聽三種樂器分別在哪段旋律中出現?[播放三段旋律],誰來說一說這三段樂曲分別是哪種樂器演奏的?生:第一段是笛子、第二段是小提琴、第三段三種樂器都有。師:同學們的耳朵都非常靈敏!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豎起大拇指夸獎學生)相信你們會有更好的表現!二、分段欣賞師:我們從樂曲的圖譜(展示圖譜)看,知道這首樂曲分為三個部分,現在請同學們哼唱出你最熟悉的一段旋律,[出示第一部分旋律](生模唱)。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我們分成兩組:第一組同學,當你們聽到第一部分音樂響起時請站起來,并隨音樂模唱;第二組同學,當你們聽到不是第一部分音樂時請站起來,也就是說你們聽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音樂你們都得站起來,并且聽到什么樂器,請你模仿它的演奏姿勢來表現。準備開始。[播放《森林的歌聲》樂曲](聽一半)。三、突破難點,理清順序師:同學們表現得很好,下面我們來聽一聽第二部分音樂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播放第二、三部分]。生:第二部分音樂情緒歡快跳躍,仿佛小動物們在跳舞,第三部分音樂情緒更加熱烈,仿佛森林中的小動物們都鼓足了勁,放聲地歌唱縱情地跳舞。師:同學們聽得真仔細,說得太好啦!下面我們來做個練習,當一部分音樂結束時,請迅速喊“?!薄播放《森林的歌聲》全曲一半]每次喊“?!焙螅f出是第幾部分的音樂。師: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能排出這首樂曲旋律的出現順序嗎?[生:到黑板上順序:引子-1-2-1-2-3-1)(重復一次)]四、自由創編,拓展延伸師:同學們,聽了這首樂曲請談談自己感受吧。生1:聽了《森林的歌聲》,我感到心曠神怡,使我猶如身臨其境。音樂真奇妙!我聽了還想聽,使我更加熱愛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生2:我仿佛看到森林中的小動物們載歌載舞的歡樂情景我發自內心地喜歡那些可愛的小動物們。生3:我愛美麗的大森林,我愛森林中的小動物們,我想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師:同學們說得真好!讓我們隨著音樂走進神奇美妙的大森林,用自己的智慧發揮想象,森林中還有哪些美妙的聲音?如風吹樹葉,小溪流水,動物走動等。創作出自己的“森林音樂”與腹班蛙,中國樹蟾、白腹秧雞等這些動物朋友們同樂吧!請同學們自由結合,制作音響,表現風景如畫的大森林。[播放音樂,生自由結合制作音響][師巡回指示]。師:老師這里還準備了幾件打擊樂器和道具,看看你們能不能派上用場?[大象選堂鼓,啄木鳥選雙響筒或木魚,森林小溪選三角鐵,碰鐘,鳳吹樹葉聲自選紙張,文具盒、易拉罐,還可以用口技等]想一想。師:請同學們來展示一下你制作的音響好嗎?[幾位學生上臺展示]師:同學們創作得非常好!請說說你們創作思路吧?生1:我制作的是大象在森林中散步的音響,大象的腳步很沉穩,我用拳頭敲出堂鼓表現大家悠閑的腳步音響。生2:我用紙張制作風吹樹葉的音響。生3:我用口哨表示黃鶯鳥的歌聲。師:同學們的想象太豐富啦!下面用你們制作的音響與森林小動物們一起歡樂地載歌載舞,共同享受這大自然的和諧之美吧!五、小結:師:音樂來源于現實,來源于生活,森林是大自然的資源,大自然的聲音創造了和諧的美。有森林就有各種小動物,我們要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說愛護桌椅,愛護紙張等。愛護大自然就是愛護地球,也是為了人類生存,愛護自己。最后讓我們在音樂聲中說再見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