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形圖的判讀—七年級地理人教版(2024)上冊課前導學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1.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海拔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1]________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 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2]________距離。2.等高線地形圖(1)等高線①等高線:在地圖上,把[3]_______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等高線上一般都標有海拔數值,常用的單位是[4]_______。②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叫作等高距。等高線疏密與坡度陡緩之間的關系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坡度[5]_______;等高線稀疏,坡度[6]_______。山體的不同部位①山峰:等高線閉合,數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7]_______。②鞍部:位于兩個山峰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③陡崖:等高線[8]_______。④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9]_______凸出。⑤山谷:等高線的彎曲部分線[10]_______凸出。等深線①定義: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作[11]_______。②意義:從等深線上標注的數值,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從等深線的[12]_______狀況,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知識點2 分層設色地形圖1.概念:在繪有等高線和等深線的地形圖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圍,著上不同顏色(海洋則著上深淺不同的藍色),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態和海底的起伏狀況,這種地圖叫_______。2.作用: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可以比較容易地判讀出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_______的起伏。3.五種陸地地形的特點地形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_______ 在500米以上 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_______ 在500米以上 起伏很大,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_______ 在500米以下 相對高度較山地小盆地 無一定標注 四周高,中間低平原 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小,寬廣平坦二、課后鞏固練讀“某地等高線地形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P地位于Q地的( )A.西北方 B.西南方 C.東南方 D.東北方2.圖中M線代表( )A.鞍部 B.山谷 C.陡崖 D.山脊3.若P、Q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是3.5厘米,則實地距離是( )A.10.5千米 B.105米 C.10.5米 D.105千米山藥是纏繞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處種植。因此,朝南的坡地成為山藥種植的首選。讀華北地區某山藥種植基地的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面小題。4.關于甲地的海拔,表示正確的是( )A.120—140m之間 B.140—160m之間C.100—120m之間 D.160—180m之間5.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山谷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6.甲、乙、丙、丁四地中,種植山藥的自然條件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等高線地形圖[1]海平面;[2]垂直;[3]海拔;[4]米;[5]陡;[6]緩;[7]減小;[8]重疊;[9]地處;[10]高處;[11]等深線;[12]疏密;知識點2 分層設色地形圖[1]分層設色地形圖;[2]地勢;[3]高原;[4]山地;[5]丘陵;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C解析:讀圖,根據指向標可知,P地位于Q地東南方,C正確,A、B、D錯誤。故選C。2.答案:D解析:讀圖,圖中M處等高線向低處凸出,表示山脊,D正確;鞍部是兩個山頂之間較為低緩的部位、等高線向高處凸起表示山谷、一組等高線重疊處表示陡崖,A、B、C錯誤。故選D。3.答案:B解析:讀圖,由圖中比例尺可知,圖上1厘米表示實地距離30米,若P、Q兩地之間的圖上距離是3.5厘米,則實地距離=30×3.5=105米,B正確,A、C、D錯誤。故選B。4.答案:B解析:讀圖可知,圖中的等高距為20米,甲的海拔為140—160米之間,B正確,排除A、C、D。故選B。5.答案:C解析:根據等高線的彎曲可以判斷出,甲、乙、丁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排除ABD;丙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為山谷,容易發育河流,C正確。故選C。6.答案:A解析:圖示區域位于華北地區,根據指向標判斷,丙、丁為北坡(陰坡),光照少,不適合種植山藥,排除C、D;甲為北坡(陽坡),光照好,坡度緩和,位于山脊排水較好,適宜種植山藥,A正確;乙地位于坡地的東側,光照不如甲地充足,且坡度較陡,種植山藥的條件不如甲地好,排除B。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