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降水的變化與分布—七年級地理人教版(2024)上冊課前導學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降水的變化1.降水的含義和形式(1)含義: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1]________(2)形式: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2]________和降雪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氣降水的測量在氣象觀測站,人們使用[3]________和[4]________測量降水量。測量降水量是,將雨量器中儲水瓶所接到的全部雨水倒入量筒中,根據量筒上的[5]________,確定降水量是多少毫米。如果是降雪和冰雹,則需將它們[6]________之后再測量。現在常使用具有自動記錄降水量功能的測量儀器,使得降水量的測量更加[7]________、快捷、準確。3.年(月、日)降水量一個地區,把一天、一個月或一年觀測到的降水量[8]________,就分別得到此地的日降水量、月降水量或年降水量。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4.降水量的季節變化一個地區,一年內各月的降水量是有[9]________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區一年內降水季節變化。降水量柱狀圖繪制的步驟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 135 169 112 57 24 12①繪出橫坐標,把它平均分成[10]________段,分別表示1-12月,標出月份;②繪出縱坐標,根據[11]________和[12]________的數值,確定縱坐標的取值范圍為0~200毫米,以25毫米為單位刻度平分縱坐標。③在坐標圖的相應位置,逐月標出降水量的[13]________,畫出各月降水量柱狀圖。(2)各月降水量柱狀圖的判讀①看總量,說多少觀察、估算年降水量,對該地降水量進行[14]________,例如多、較多、少、較少。②看差值,說變化即計算月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和最小值的[15]________,描述該地降水量的季節變化大小。③看極值,說特點即觀察降水量最大值、最小值及其出現的月份,描述該地降水特點。(3)降水類型根據降水量的季節變化,降水類型分為:全年多雨型、[16]________、冬季多雨型、[17]________,常年濕潤型。知識點2 降水的分布1.等降水量線(1)含義:把同一時間里降水量[1]________的點,在地圖上用線連起來。(2)判讀:同一條等降水量線上各點的降水量[2]________。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3]________附近地區降水多,[4]________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5]________降水少,大陸[6]________降水多。中緯度[7]________地區降水多,[8]________地區降水少。二、課后鞏固練下圖為“亞歐大陸自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50°N)一線示意圖”,其中①、②、③、④、⑤分別表示五個地點。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下列關于這五個地點年降水量變化規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年降水量從①地到⑤地逐漸減少B.年降水量從⑤地到①地逐漸減少C.年降水量自③地向東西兩側逐漸減少D.年降水量自③地向東西兩側逐漸增多2.(承上)導致這一降水變化規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人為因素某地理興趣小組觀測當地某月全部五次降水過程,并記錄了降水量(見下表)。當地年平均降水量約1100mm。據此回答下面小題。本月降水次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降水日期 5日 7日~8日 11日 15日~27日 29日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53mm 41mm3.該地當月降水量為( )A.1100mm B.255mm C.41mm D.51mm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興趣小組測量降水量的工具是溫度計B.該地當月處于旱季C.該地當月中下旬持續降水時間長D.該地當月第二次降水的強度最大下圖是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5.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 )A.極地地區降水量多B.內陸地區降水量多于沿海地區C.赤道附近降水量多D.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降水量多6.圖中①地降水較少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遠,水汽難以到達B.海拔低,水汽難以凝結C.氣溫高,難以形成降水D.植被少,降水難以存留答案以及解析一、課前知識梳理知識點1 降水的變化[1]降水;[2]降雨;[3]雨量器;[4]量筒;[5]刻度;[6]融化成水;[7]方便;[8]相加;[9]差別;[10]12;[11]最大降水量;[12]最小降水量;[13]高度;[14]定性描述;[15]差;[16]夏季多雨型;[17]全年少雨型;知識點2 降水的分布[1]相等;[2]相等;[3]赤道;[4]兩極;[5]西岸;[6]東岸;[7]沿海;[8]內陸;二、課后鞏固練1.答案:D解析:①點位于大西洋東岸,受西風影響,降水多;②點較①點更靠近大陸內部,受西風影響較小,降水較①點少一些;③點位于大陸最內部,受來自海上的水汽影響最小,降水最少;⑤點位于太平洋西岸,受東南季風影響,降水多;④點較⑤點更靠近內陸,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小,降水較⑤點少一些。綜合得出,這五個地點年降水量的變化規律是③向東西兩側逐漸增多。其降水變化特點是多—少—多,故圖中5個地點年降水量自③向東西兩側逐漸增多,D正確,A、B、C錯誤。故選D。2.答案:B解析:據圖可知,50°N屬于中緯度,降水量由大陸東岸和大陸西岸向大陸內部逐漸減少,說明受海陸位置的影響,B正確;地形因素、緯度位置和人為因素都不是導致這一降水變化規律形成的主要因素,A、C、D錯誤。故選B。3.答案:B解析:降水量是衡量一個地區降水多少的數據.當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B正確。故選B。4.答案:C解析:該興趣小組測量降水量的工具是雨量器,A不符合題意;題干中月降水量=15mm+21mm+25mm+153mm+41mm=255mm,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說明降水豐富,應該是雨季,B不符合題意;題干中15日~27日持續降水153mm,說明中下旬持續降水時間長,C符合題意;降水強度是單位時間或某一時段的降水量,該地當月第五次降水的強度最大,一天內降水量達到41mm,D不符合題意。故選C。5.答案:C解析: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規律是:赤道附近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中緯度地區,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C正確。故選C。6.答案:A解析:亞歐大陸內部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再加上山嶺的阻擋,海洋的濕潤氣流難以到達,所以降水少,A正確。故選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