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名稱 2.1 不同種群的生物在長期適應環境和彼此相互適應的過程中形成動態的生物群落 時間學習者分析 知識結構上,學生必修一已經初步了解生命系統,并形成了概念上的淺認知。種群和群落的學習,是從微觀的細胞生命系統過渡到以群體為代表的種群和群落生命系統。學生需要對群體生命系統的組成、結構和發展的變化規律進行探討。現階段的學生逐漸掌握模型建構和實驗探究的過程,但是通過建構數學模型應用于生物學學習中,學生還是初步嘗試,仍有一定難度。 通過對調查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的分析和應用,模型建構種群的數量變化規律以及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等活動的開展。學生在思維上能夠從微觀的生命系統鏈接到宏觀的生命系統,通過探究實踐能加強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在調查種群密度等活動中提升學生社會責任。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核心素養的側重點 1.生命觀念 種群和群落都是開放的系統,個體有出生和死亡、遷入遷出,種群作為一個整體不間斷地存在和延續著,同一地區不同種群之間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形成群落。這些內容豐富了學生對生命系統的認識,提升了生命的系統觀。 種群中“S”曲線的增長內容,解釋了種群數量在有限條件下通過種內調節維持相對穩定的機制,群落演替中,無論是初生演替還是次生演替,最終都要達到一個和群落所處環境相對穩定的狀態,都體現了穩態與平衡觀。 群落具有特定的結構層次,關于植物分層現象的內容就鮮明體現了結構與功能觀。 群落中每種生物占據不同的生態位,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環境資源;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環境,以及群落的演替達到最終狀態同樣也是與對應環境相適應。這些內容體現了生命的進化觀。 2 .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方面本單元側重于學生學習系統的分析方法,以系統的方法思考問題貫穿從種群到群落整個單元。建立數學模型的方法,如細菌繁殖的模型,“J”型和“S”型增長模型的曲線圖和公式,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模型等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數學模型建構。 本單元還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系統因果關系的復雜性,避免線性因果的分析思路。 3.科學探究 本單元對應教材中的探究活動共3個,分別是: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有野外的探究活動也有實驗室的探究,其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還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恒心,進行觀察統計。 4.社會責任 本單元與生活的聯系比較緊密,茶園中茶樹最適種群數量、雜草的情況調查、害蟲的防治以及瀕危物種的保護,關注人口老齡化和性別比例失衡等社會議題,都與生產生活密切聯系。教材第2章第1節介紹的控制放牧強度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第3節特別強調了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有時超過其他因素,還展示了我國在人工治沙、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方面取得成就,即可以讓學生正確看待人與自然的關系,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還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鄉土情懷。《詩經小雅小宛》中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語言文化。 (二)單元核心問題 課時核心問題學習任務拆分問題串第一課時 種群的數量特征任務1:列舉種群的數量特征,并說明各數量特征與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1.為了解茶園害蟲如蚜蟲A的數量變化,以及對害蟲有效控制,哪些數據是需要關注的?(即總結種群的數量特征有哪些。) 2.各數量特征與種群密度間關系是什么?第二課時任務2:運用調查種群密度的主要方法1.哪些生物適合用樣方法?哪些適合用標記重補法? 2.以樣方法為例,你認為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第三課時種群的數量變化任務3:說明種群的增長、波動等數量變化情況,并能夠運用相關原理1.理想狀態下,種群的數量是如何增長的? 2.顯示狀況下,種群數量又是如何增長的呢? 3.除了增長,種群數量還會有哪些變化呢?第四課時任務4: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解釋種群的數量變化1.通過實踐,發現一定條件下,酵母菌的種群數量呈哪種曲線增長? 2.環境條件不變時,酵母菌的種群數量會出現一個最大值,如何理解這個值?第五課時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任務5:闡明各種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并運用于研究實踐1.哪些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2.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原理,對野生動植物實施保護,如何控制害蟲?第六課時群落的結構任務6:分析群落內的物種組成,種間關系和空間結構,說明群落是物種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的有機整體,并說出生態位的概念及生態位分化的意義1.什么是群落? 2.在群落水平上我們研究哪些方面? 3. 什么是生態位?為了研究生態位,我們需要研究哪些相關信息?第七課時任務7:嘗試運用取樣調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1.什么是豐富度? 2.在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時,需要注意些什么?第八課時群落的主要類型任務8:說出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并通過比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闡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 1.根據群落的外貌和物種組成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陸地的群落分為哪些類型? 2.不同的群落和他們所處的非生物環境之間有什么關系?第九課時群落的演替任務9:闡明演替的概念類型和過程,說明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并認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政策1.群落的演替分為哪些類型? 2.為什么群落會發生演替? 3.人類活動在群落演替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三)單元設計思路 以貴州茶園為情境,讓學生學習掌握種群和群落的相關知識。茶園中茶樹種群最適數量的確定,就涉及種群的數量變化;茶樹種群的密度調查,雜草害蟲等需要防控的種群的數量的調查,就需要涉及到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而茶園中不同種群之間有有機的形成了群落,學生可以分析對應茶園屬于哪種群落類型,茶園之中不同物種之間有哪些關系,有些沒有人管理的茶園,里面物種的組成發生一些變化,分析發生變化的原因,哪些物種占優勢?而茶葉生產中農藥的使用,如何減少使用量,如何運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就是培養學生環保的意識和踐行綠色低碳的生活。 表48 本單元設計框架 核心素養學習目標核心問題學習任務評價方式課時安排課題課時生命觀念形成種群和群落是一個內部存在生命聯系的整體的生命系統觀。能從群體層面分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穩態與平衡等生命觀念的體現。 種群的數量特征任務1:列舉種群的數量特征,并說明各數量特征與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教師評價 學生互評 作業評價種群的數量特征1任務2:運用調查種群密度的主要方法,如樣方法種群的數量變化1科學思維能夠通過建構模型分析種群數量變化的規律,解釋數量變化的影響因素;能夠通過不同種群之間的關系構建群落系統,闡明群落的結構特征,進而形成生物群落與環境彼此相互適應的概念。種群的數量變化任務3:說明種群的增長、波動等數量變化情況,并能夠運用相關原理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1任務4: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解釋種群的數量變化群落的結構 2科學探究能夠通過調查實驗探究實際種群的數量密度,通過科學的探究方法對不同的種群密度進行分析,進而分析群落的物種組成。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任務5:闡明各種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并運用于研究實踐群落的主要類型 1群落的結構任務6:分析群落內的物種組成,種間關系和空間結構,說明群落是物種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形成的有機整體,并說出生態位的概念及生態位分化的意義群落的演替 1社會責任將種群的數量特征與瀕危物種保護、漁業生產、有害動物防治及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社會實際聯系;從人類活動與群落的演替角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意義,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任務7:嘗試運用取樣調查的方法研究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調查茶園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1群落的主要類型任務8:說出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并通過比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闡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群種群數量變化 1群落的演替任務9:闡明演替的概念類型和過程,說明人類活動對演替的影響,并認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的政策單元教學目標 1.形成種群和群落是一個內部存在生命聯系的整體的生命系統觀。能從群體層面分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穩態與平衡等生命觀念。 2.能夠通過建構模型分析種群數量變化的規律,解釋數量變化的影響因素;能夠通過不同種群之間的關系構建群落系統,闡明群落的結構特征,進而形成生物群落與環境彼此相互適應的概念。 3.能夠通過調查實驗探究實際種群的數量密度,通過科學的探究方法對不同的種群密度進行分析,進而分析群落的物種組成。 4.將種群的數量特征與瀕危物種保護、漁業生產、有害動物防治及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社會實際聯系;從人類活動與群落的演替角度關注可持續發展的意義,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單元重點分析 種群的數量特征; 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 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 種群的“J”形增長和“S”形增長;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 群落的物種組成與種間關系; 群落的空間結構; 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 群落的演替過程;單元難點分析 調查草地中某種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 建構種群增長的數學模型;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對種群數量變化影響的綜合性; 群落的結構特征和生態位; 實施土壤中小動物類群的豐富度的研究活動; 群落中生物的適應性; 群落的演替過程單元課時規劃教學主題(內容) 課時(節) 學科專項學習活動(實驗、調查等) 作業量(次) 其他1.1 種群的數量特征 2 新授課(含探究·實踐) 21.2 種群的數量變化 2 新授課(含探究·實踐) 21.3 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1 新授課 12.1 群落的結構 2 新授課 22.2 群落的主要類型 1 新授課 12.3 群落的演替 1 新授課 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名稱 重要概念2.2 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的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樣化的生態系統,完成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 時間學習者分析 本章探討的是宏觀層次的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經驗聯系較多。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一些人工或半人工生態系統,如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果園生態系統等。對于自然生態系統。學生直接或間接地有一些了解。本章內容的學習,可以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分析這些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物質、能量的運行規律,了解信息傳遞,并進一步分析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樣,本章的學習過程,既是對已有經驗進行解釋的過程,又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概念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 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核心素養的側重點 1.生命觀念 生態系統是由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組成的統一整體,包含多種組分,呈現一定的結構,結構不同,功能也有差別。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能量,能量攝入并在生態系統中流動,這個過程伴隨物質的變化,保證了生命活動的進行,而信息在其中起重要的調控作用。這些內容反映了生命的系統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信息觀等。“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在合理的范圍內有效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本章有關碳循環、生物富集、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生命觀念都是相互關聯的,要理解其中任何一個觀念,都應該從整體上去理解,建立觀念間的聯系。 2 .科學思維 訓練建構模型的科學思維。建構數學模型、概念模型,如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能量流動模型、金字塔模型、碳循環模型等,用“科學方法”欄目介紹研究能量流動的基本思路等。 “人類位于食物鏈的頂端從能量金字塔來看,人口數量日益增長對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會有什么影響?”等問題。注重培養系統思維。引導學生將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引導學生從物種多樣性,結構復雜性以及人工林的經濟效益、生態保護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也滲透了系統思維。 3.科學探究 調查、探究、制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分析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分析碳循環的過程、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等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 4.社會責任 生態系統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對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了解,對碳循環過程、生物富集危害的認識,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等,樹立生態意識,形成生態文明思想和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念。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都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將生物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 (二)單元核心問題 (三)單元設計思路 1.大情境貫穿單元教學 本單元以“我國境內的各種生態系統雖外貌不同,物種組成也有差異,然而它們都與所處的環境形成了統一的整體,這就是生態系統。森林、草原、湖泊、農田、山川、地平線之外一片蒼茫,“小小寰球”在宇宙中旋轉承載著它的生命之網。”為大情境,貫穿整個單元教學中,每個課時的情境都是大情境的其中一個視角,使單元整體性更強,有助于學生學習中用聯系的視角形成整體性的概念構架。 2.提煉事實,構建模型 本單元在事實依據上有很多現象和數據的呈現,設計中重視引導學生基于事實分析,構數學模型、概念模型,如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能量流動模型、金字塔模型、碳循環模型等,用“科學方法”欄目介紹研究能量流動的基本思路。 3.重視觀念間的聯系,助力概念生成 本單元設計中涉及生命的系統觀、穩態與平衡觀、物質與能量觀、信息觀等,重視觀念間的聯系,形成觀念群,有利于學生對本單元較復雜的概念體系的形成。要突破復雜概念體系帶來的困擾,就要運用多種觀念分析各種現象的本質,才能真正理解概念體系。單元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結構分析法、模型方法、定量分析法等,分析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基于對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分析,強化生命的系統觀、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并運用這些觀念分析自然界和社會中的一些問題。 3.應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生態平衡規律設計微型生態系統,并針對當地生態系統提出提高其穩定性、使人與自然均受益的改進建議。課時 教學目標 1.第1節《生態系統的結構》2課時 (1)通過對農田生態系統中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物的關系,建立生態系統的概念。進行對比分析,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能運用結構與功能觀闡明各組分的功能。 (2)對荒漠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中組成成分進行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各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關系,分析物質在各組分間的流動,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認識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統一整體,嘗試對設計的生態系統進行修正,培養推理、建模、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等科學思維能力。 (3)通過討論多種生態系統的結構,建立食物鏈(網)、營養級等概念,樹立生態系統的穩態與平衡觀。 (4)通過關注當下生態系統存在的問題,嘗試利用所學為生態保護提出合理建議,培養社會責任素養。 2.第2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2課時 (1)通過分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過程,建立生命系統的物質和能量觀。 (2)通過賽達伯格湖能量流動的圖解和數據分析,歸納總結能量流動的特點。 (3)應用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特點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嘗試調查當地某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為生產實踐提出合理建議,認同研究能量流動具有實踐意義。 3.第3節《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2課時 (1)通過分析碳循環的過程,嘗試構建概念模型,概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 (2)通過分析鉛的物質循環過程,闡明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嘗試提出科學的防治建議。 (3)通過分析比較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過程,列表比較兩者的區別與聯系。 (4)通過“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活動,闡明微生物在物質循環中的作用,學會“控制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的科學方法。 (5)通過案例分析,列舉我國為緩解溫室效應采取的有效措施,為合理利用資源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4.第4節《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1課時 (1)通過對生態系統中信息類型及信息傳遞過程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總結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的種類及完整的信息傳遞的環節,并基于此分析生活中常見信息傳遞。 (2)通過對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的實例的分析,歸納總結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并利用生命系統的信息觀、系統觀、穩態與平衡觀等生命觀念來舉例說明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通過課本“課外實踐”中“驗證昆蟲之間受存在化學信息的傳遞”實驗的設計和分析,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并能運用科學探究解決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單元課時規劃教學主題(內容) 課時(節) 學科專項學習活動(實驗、調查等) 作業量(次) 其他第1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2 新授課 2第2節 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 2 新授課 2第3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 新授課 2第4節,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1 新授課 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名稱 2.3 “生態系統通過自我調節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來干擾,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的相對穩定” 時間學習者分析 本單元探討的是宏觀層次的問題,與學生的日常經驗聯系較多。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各種生態系統,如城市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果園生態系統等。對于自然生態系統,學生直接或間接地有一些了解。而任何一個生態系統,都具有一種維持和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定的能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實質是一種適應能力,生態系統的結構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的載體。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的內容中包含重要概念--負反饋調節。 學生在學習本節之前已學習了人體內環境與穩態,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物質、能量的運行規律,信息的傳遞等內容,對生態系統、穩定性有一定的認識, 本單元內容的學習,可以在這些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這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樣,本單元的學習過程,既是對已有經驗進行解釋的過程,又是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建構新概念、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本單元的內容既涉及前面所學的生態系統相關部分的知識,又是對教材始終貫穿的精神--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終結詮釋。目的在于培養人們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途徑,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依賴于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影響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第4章講述人與環境的關系,因此本單元也是學習第4章的基礎。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核心素養的側重點 1.生命觀念 生態系統具有反饋調節能力,保證了生態系統處于動態平衡中,這種調節能力又與生態系統的組分和結構相關,物種數目越多,營養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越強。這些內容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生命的系統觀、穩態與平衡觀等。 “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在合理的范圍內有效利用自然環境和資源。本單元有關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內容,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觀,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 2.科學思維 通過對本單元概念體系的構建過程,學生要發展“比較與概括”、“分析與綜合”等科學思維。本單元也注重培養系統思維。“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引導學生從物種多樣性、結構復雜性以及人工林的經濟效益、生態保護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也滲透了系統思維。 3.科學探究 本單元通過安排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和設計制作生態魚缸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 4.社會責任 生態系統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本單元教材引導學生關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可以從多方面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比如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有助于學生樹立生態意識,形成生態文明思想和建設美麗中國的信念。 單元核心問題 (三)單元設計思路 以真實情境引入(紫莖澤蘭入侵我國后可以瘋長蔓延)展示圖片——引導學生關注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如何維持動態平衡的?(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上草地上、森林中兩個實例)——構建模型理解反饋調節機制及自我調節能力——調節能力的大小由什么決定?→怎樣理解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通過問題串理解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概念、原因及類型)→如何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緊抓生態系統這條主線索,每個環節設計問題串環環相扣,把整個內容就串在一起形成單元整體,真正做到單元設計的目的。 通過實際生態環境的問題為單元情景,把教學內容融入單元情境問題的解決過程,學生通過學習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后,總結提煉出一種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通過資源分析幫助學生落實科學生態觀,在思維中產生共鳴,提高學生對自然的責任意識,在此過程中答成目標,生成素養。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生態系統典型實例,理解生態平衡是指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 2.基于實際問題分析,舉例說明生態系統有自我調節能力,且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3.通過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和“設計制作生態缸”等不同形式的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探究精神等。課時教學目標 第5節《生態系統的穩定性》2課時 (1)概述生態平衡是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處于相對穩定的一種狀態。 (2)通過分析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過程,闡明生態系統具有維持或恢復生態平衡的能力。 (3)通過事例分析,學會辨析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 (4)通過設計“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方案”,引導學生關注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5)設計并制作生態缸,觀察其穩定性。單元課時規劃教學主題(內容) 課時(節) 學科專項學習活動(實驗、調查等) 作業量(次) 其他第1課時:完成“生態平衡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 新授課 1第2課時:完成“抵抗力穩定性和恢復力穩定性”及“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1 新授課 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單元名稱 2.4“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有著深遠的影響,依據生態學原理保護環境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時間學習者分析 選擇性必修二《人與環境》模塊,是學生基于對生物的興趣、志向繼續選擇學習生物學科并選擇生物學納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而必須學習的模塊。一般在高二年級第二學期進行學習。本單元是本模塊的最后一個章節,是前面三個章節《種群及其動態》《群落及其演替》《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的生態學基本概念和原理在應用層面的延伸。學生通過前面三個章節的學習,對生態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具有分析和探討影響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因素的能力,已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學思維能力。通過前面章節的多個“探究.實踐”活動,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實習實踐經驗,有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但是,本單元注重的是在生態學基本概念和原理上的應用,兩個“探究.實踐”活動的開放性較大,課本只給出提示,需要學生通過調查和搜集資料,結合當地實際設計活動方案,這對多數學生來說還是有較大難度。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調查小組,為學生尋求更多的資源支持,加強對學生在探究實踐活動中的指導和鼓勵。不過,以上都只是一種總體的分析,而無具體學生對象的分析,所以這只能是一種“學情預測”,而真正的學情分析,應該是教師在上課前對學生全面的了解分析后,結合自己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程度、思維水平等,設計出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單元知識,更好發展素養和能力的學情分析,以精準地指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單元教學設計說明 (一)核心素養的側重點 1. 生命觀念 本單元的內容的學習,可讓學生核心素養幾乎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因為,本單元內容是前三章內容在應用層面的延伸,前面三個章節所涉及到的生命觀念在本單元都有所體現。本單元三個小結的內容集中體現了結構與功能觀、物質與能量觀、進化與適應觀、穩態與平衡觀、生態觀、系統觀、整體觀等生命觀念。此外,通過第1節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探討,還體現了綠色健康生活觀。通過探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生態工程兩個小節學習,還體現了人與然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另外,在本單元的最后“思維訓練”的“ 總結概括,并運用術語表述”中,通過學生對生命系統各結構層次進行全面的歸納概括,有助于從整體上強化學生的生命觀念。 2.科學思維 本單元第1節中“關注全球性環境問題”用詩句“天涯若比鄰”可激發和訓練學生的系統思維、整體思維。讓學生認識到人與環境的關系是十分復雜的,探討二者的關系需要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要初步學會從系統的整體出發,分析整體與局部、部分與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要能夠感悟生物學因果關系的復雜性。在探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時,要讓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與環境之間的循環因果關系,在探尋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時,要認識到是多方面的,既要考慮人類活動的影響,又要分析生物內在的因素,這些都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系統性思維和整體性思維能力。在討論生物多樣性保護時,要從保護和利用的平衡關系的分析,訓練發展學生的系統思維和辯證思維。在生態工程的建設中,要引導學生從生態、經濟、社會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要具有全局意識。系統思維是解決復雜問題所必備的技能,是學生未來步人社會特別需要的能力。 本單元共設計了兩個“思維訓練”。第一個是“辨別‘偷換概念”事例,培養學生分析邏輯錯誤和詭辯的能力,從而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以及基于證據和邏輯進行推理的科學思維。第二個思維訓練“ 總結概括,并運用術語表述”則編排在本模塊最后一節,也是包括前面三個模塊在內的四個模塊的最后一節,這樣有助于學生綜合運用前面各個模塊所學知識,對各層次生命系統的共同特征進行總結,提升學生歸納與概括等的思維能力。 3.科學探究 本單元涉及到的實習實踐活動比較多,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單元主要設置的“調查當地的環境狀況,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或行行動計劃”和“搜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例”兩個“探究.實踐”活動。其開放性都比較大,教材僅給出了提示,需要學生結合當地實際,查閱相關資料,通過與小組合作來設計活動方案,開展探究實踐活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調查和搜集資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探究能力。此外,“思考討論”“分析生態工程安全中的原理和應用”中相關原理的應用研究和“課外實踐”“參觀庭院生態系統或生態園”欄目中庭院生態系統的設計,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素養。 4.社會責任 本單元所涉及的生態、環境問題與實際生活聯系密切。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有關的實習實踐活動。通過調查當地的環境狀況,了解當地的環境問題,提出保護環境的建議或行行動計劃。搜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例,提出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建議。充分利用所學的知識,結合當地實際,從可持續發展的科學原理出發,嘗試進行生態工程建設的設計,真正實現在發展經濟、提高人們生活同時,一定要保護好生態環境。用實際行動增強自己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意識,提升自己保護環境的使命感和擔當能力。同時,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的科技進展和生態建設成就,向學生滲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學生利用生物科學技術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的熱情與使命感。 (二)單元核心問題 (三)單元設計思路 以威寧草海解放前、污染后、治理后圖片引入——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明確人類過度的活動會地球造成多種嚴重影響——組織學生課后調查當地環境情況——剖析環境問題存在的原因——尋求解決措施——認識生態工程——應用生態工程。由發現問題、探索原因、尋找解決措施、制定解決方案,步步相連,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真正做到了大單元教學設計目的。單元教學目標 1.認同人口增長和人類活動會對環境造成顯著影響,關注全球環境問題,運用物質與能量觀、穩態與平衡觀,探討人類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生命觀念) 2.運用歸納與概括能力,概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運用創造性思維,探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和措施;運用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等方法,嘗試設計適用于本地的簡易生態工程。(科學思維) 3.實地考察、走訪、網絡查詢、小組互助等方式,調查本地環境狀況,針對性提出具體保護、修復措施或行動計劃;嘗試設計適用于本地的簡易生態工程,并進行相互評價。發展方法設計、數據處理、結果的交流與討論等能力。(科學探究) 4.以造福人類的態度和價值觀,積極運用生物學知識和方法,探索和設計保護環境的方法和措施;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形成生態意識,參與環境保護實踐;主動向他人宣傳環境保護理念,成為綠色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社會責任)課時教學目標 1.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課時 (1)通過對生態足跡的分析,認同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環境壓力。 (2)關注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荒漠化和環境污染等全球性環境問題,探討人類活動對資源、環境的影響,進一步形成穩態與平衡觀。 (3)通過實地考察、走訪、網絡查詢等方式調查本地環境狀況,針對性提出具體保護、修復措施或行動計劃。 2.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1課時 (1)簡述生物多樣性的含義,概述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2)舉例說出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原因。 (3)搜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實例,概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4)形成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 3.生態工程 2課時 (1)概述生態工程的概念。 (2)概述生態工程的自生、循環、協調和整體原理。 (3)分析和評價典型生態工程的實例。 (4)嘗試設計適用于本地的簡易生態工程,并進行相互評價。 (5)關注生態工程建設,評述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單元課時規劃教學主題(內容) 課時(節) 學科專項學習活動(實驗、調查等) 作業量(次) 其他1.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 新授課 22.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 1 新授課 13.生態工程 2 新授課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要概念2.1 單元設計.docx 重要概念2.2 單元設計.docx 重要概念2.3 單元設計.docx 重要概念2.4 單元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