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導學案適用年級:八年級 班級: 姓名: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習目標2.能闡明動物的行為對于動物生存的意義。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重點)重難點2. 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難點)第一部分: 教材導讀(一)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 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2. 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3. 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4. 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5. 動物的先天性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學習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越復雜。(二)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實驗法,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結合。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一)資料部分資料 1: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而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其中還有食物。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一臂時,它就會受到電擊。經過多次嘗試和錯誤后,蚯蚓能夠學會直接爬向潮濕的暗室。資料 2:剛出生的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樣大小,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資料 3:一只紅雀飛到池塘邊,把銜來的昆蟲喂到鯉魚張開的嘴里,一天中來回好幾趟。它很可能最近剛失去自己的雛鳥。資料 4: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機會碰巧打開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資料 5:菜青蟲總是取食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剛從受精卵中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把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榨成汁涂抹在濾紙上,旁邊放著其他植物的葉子,結果菜青蟲總是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資料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樹枝從蟻穴釣取白蟻作為食物。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資料 7: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夠不到時,黑猩猩就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二)探究部分1.上述哪些資料里描述的各種動物行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答: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資料 2、資料 3、資料 5 屬于先天性行為。資料 1、資料 4、資料 6 和資料 7 屬于學習行為。2.對比分析資料 1和資料 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對動物維持生存的意義有什么不同?答:動物通過后天的學習,大大提高了適應復雜環境的學習能力,從而更好地生存繁衍。3.分析資料 3,試說說先天性行為有沒有什么局限性?答:任何動物都不可能依靠父母喂養一生,如果一種生物一生只具備先天性行為,而沒有學習行為,這個生物就會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敵害而被大自然淘汰。4.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差別嗎?答: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差別,例如越高等的動物學習能力越強。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3·甘肅金昌·中考真題)下列動物行為中,與“鸚鵡學舌”本質相同的是( )A.老馬識途B.金雞報曉C.蜜蜂采蜜D.蜘蛛結網【答案】A【解析】金雞報曉、蜜蜂采蜜和蜘蛛結網都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老馬識途和鸚鵡學舌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A符合題意。故選 A。2.(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下列動物行為與“老馬識途”相同的是( )A.飛蛾撲火B.鸚鵡學舌C.公雞報曉D.雄蛙鳴叫【答案】B【解析】老馬識途和鸚鵡學舌都是動物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和學習而形成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而飛蛾撲火、公雞報曉和雄蛙鳴叫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 B.3.(2021·遼寧營口·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先天性行為能使動物適應環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C.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是兩種截然不同、互不相關的行為類型D.學習行為可以不受遺傳因素的限制,使動物適應更為復雜的環境【答案】A【解析】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本能行為,是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使動物適應基本環境,得以生存和繁衍,A正確;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當刺激該行為產生的環境因素去除后,該行為會逐漸消失,B錯誤;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學習行為的基礎,C錯誤;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學習行為能使動物適應更為復雜的環境,D錯誤。故選 A。第四部分: 勤學多練1.下列動物的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蚯蚓走迷宮B.黑猩猩釣取白蟻C.菜青蟲取食白菜D.大山雀偷喝牛奶【答案】C【解析】蚯蚓走迷宮、黑猩猩釣取白蟻、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菜青蟲取食白菜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屬于先天性行為,C正確。故選 C。2.下列動物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B.黑猩猩釣取白蟻C.小雞繞道取食D.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答案】D【解析】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黑猩猩釣取白蟻、小雞繞道取食都是通過學習或生活經驗的積累得來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故選 D。3.某實驗小組利用三種動物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得到如下結果。動物 甲 乙 丙成功取食前的嘗試次數 124 42 6分析數據可知,三種動物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最可能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答案】A【解析】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形態結構越復雜,學習行為就越復雜,嘗試與錯誤的次數越少。反之,動物越低等,形態結構越簡單,學習行為就越簡單,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就越多。由表格信息可知:丙學會繞道取食所經歷的嘗試與錯誤的次數最少(6次),所以丙最高等;甲學會繞道取食所經歷的嘗試與錯誤的次數最多(124次),所以乙最低等。因此,三種動物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最可能是:甲→乙→丙,故選 A。4.下列現象屬于動物的學習行為的是( )A.公雞報曉B.蜘蛛結網C.鸚鵡學舌D.孔雀開屏【答案】C【解析】公雞報曉、蜘蛛結網、孔雀開屏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先天性行為,ABD不符合題意;鸚鵡學舌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學習行為,符合題意。故選 C。5.(2023·湖北荊州·中考真題)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廣大中小學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嗎?某科研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建立模擬人類睡眠不足狀態的模型,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選取生長發育狀況一致的健康小鼠 20只,隨機均分為 A、B兩組。②采用適當的實驗方法,限制 B組小鼠的每日睡眠時長,使其睡眠時長為每日 3.5小時,持續 21天。A組小鼠不限制睡眠時長,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③在實驗的第 7天、第 14天、第 21天,分別對兩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宮的時間進行四次測量,計算平均值。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1)在本實驗中,A組和 B組是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組是 。(2)每組小鼠選取多只、多次測量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目的是減小 。(3)小鼠能順利的走出迷宮,主要靠的是 系統的調節作用。(4)分析題圖可知,隨著實驗時間的增加,兩組小鼠學習能力更強的是 組。(5)對比兩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B組(2)實驗誤差(3)神經(4)A(5)睡眠不足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解析】(1)在本實驗中,A 組和 B 組是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的變量是睡眠的時長不同,其它的實驗條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實驗的變量,實驗組是 B組,因為 B組是接受實驗量變量處理。(2)探究實驗時生物的樣本數量要適中,數量過少易出現偶然性,得出的實驗結果缺少說服力。因此,每組小鼠選取多只、多次測量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3)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由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的結構,以神經調節為主,激素調節為輔,所以鼠能順利的走出迷宮,主要靠的是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4)對比兩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A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短、B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長,所以隨著實驗時間的增加,兩組小鼠學習能力更強的是 A組。(5)對比兩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睡眠不足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第五部分: 思維導圖略第六部分: 課后反思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導學案適用年級:八年級 班級: 姓名: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學習目標2.能闡明動物的行為對于動物生存的意義。1.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重點)重難點2. 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難點)第一部分: 教材導讀(一)區分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1. 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分為 行為和 行為。2. 動物 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 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3. 在 的基礎上,通過 的作用,由 和 而獲得的行為,稱為學習行為。4. 行為是 行為的基礎。5. 動物的 行為使動物能適應環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動物的 行為可以讓它們更好地適應復雜環境的變化。一般來說,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 ,學習行為越 。(二)研究一種動物的行為研究動物行為的方法,主要有 和 ,以及這兩種方法的結合。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一)資料部分資料 1:在迷宮的一臂安上電極,而另一臂是潮濕的暗室,其中還有食物。當蚯蚓爬到安有電極的一臂時,它就會受到電擊。經過多次嘗試和錯誤后,蚯蚓能夠學會直接爬向潮濕的暗室。資料 2:剛出生的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樣大小,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資料 3:一只紅雀飛到池塘邊,把銜來的昆蟲喂到鯉魚張開的嘴里,一天中來回好幾趟。它很可能最近剛失去自己的雛鳥。資料 4:很多年前,在英格蘭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機會碰巧打開放在門外的奶瓶蓋,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大山雀也學會了偷喝牛奶。資料 5:菜青蟲總是取食白菜、甘藍等十字花科植物。有人用剛從受精卵中孵化出的菜青蟲做實驗:把十字花科植物的葉片榨成汁涂抹在濾紙上,旁邊放著其他植物的葉子,結果菜青蟲總是去啃食濾紙,卻不吃其他植物的葉子。資料 6: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有水的樹枝從蟻穴釣取白蟻作為食物。成年黑猩猩會利用經驗來解決問題。資料 7:當香蕉被掛在高處夠不到時,黑猩猩就會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二)探究部分1.上述哪些資料里描述的各種動物行為中,哪些是先天性行為?哪些是學習行為?2.對比分析資料 1和資料 2,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對動物維持生存的意義有什么不同?3.分析資料 3,試說說先天性行為有沒有什么局限性?4.不同動物的學習能力有差別嗎?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3·甘肅金昌·中考真題)下列動物行為中,與“鸚鵡學舌”本質相同的是( )A.老馬識途B.金雞報曉C.蜜蜂采蜜D.蜘蛛結網2.(2023·湖南邵陽·中考真題)從行為獲得途徑來看,下列動物行為與“老馬識途”相同的是( )A.飛蛾撲火B.鸚鵡學舌C.公雞報曉D.雄蛙鳴叫3.(2021·遼寧營口·中考真題)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先天性行為能使動物適應環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B.學習行為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C.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是兩種截然不同、互不相關的行為類型D.學習行為可以不受遺傳因素的限制,使動物適應更為復雜的環境第四部分: 勤學多練1.下列動物的行為中,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蚯蚓走迷宮B.黑猩猩釣取白蟻C.菜青蟲取食白菜D.大山雀偷喝牛奶2.下列動物的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B.黑猩猩釣取白蟻C.小雞繞道取食D.菜青蟲取食十字花科的植物3.某實驗小組利用三種動物探究動物的繞道取食行為,得到如下結果。動物 甲 乙 丙成功取食前的嘗試次數 124 42 6分析數據可知,三種動物從低等到高等的順序最可能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4.下列現象屬于動物的學習行為的是( )A.公雞報曉B.蜘蛛結網C.鸚鵡學舌D.孔雀開屏5.(2023·湖北荊州·中考真題)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廣大中小學生有了充足的睡眠時間。睡眠不足會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嗎?某科研團隊以小鼠為實驗對象,建立模擬人類睡眠不足狀態的模型,并進行了如下實驗:①選取生長發育狀況一致的健康小鼠 20只,隨機均分為 A、B兩組。②采用適當的實驗方法,限制 B組小鼠的每日睡眠時長,使其睡眠時長為每日 3.5小時,持續 21天。A組小鼠不限制睡眠時長,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且適宜。③在實驗的第 7天、第 14天、第 21天,分別對兩組中的每只小鼠走出同一迷宮的時間進行四次測量,計算平均值。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1)在本實驗中,A組和 B組是一組對照實驗,實驗組是 。(2)每組小鼠選取多只、多次測量且實驗數據取平均值,目的是減小 。(3)小鼠能順利的走出迷宮,主要靠的是 系統的調節作用。(4)分析題圖可知,隨著實驗時間的增加,兩組小鼠學習能力更強的是 組。(5)對比兩組小鼠走出迷宮的平均時間,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第五部分: 思維導圖略第六部分: 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導學案)(學生版) 2023-2004八年級生物上冊同步講義(人教版).pdf 5.2.2 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導學案)(教師版) 2023-2004八年級生物上冊同步講義(人教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