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5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導學案適用年級:八年級 班級: 姓名:1.概述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習目標 2.概述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3.舉例說明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重、難點)重難點2.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重點)第一部分: 教材導讀(一)兩棲動物1. 蝌蚪無論是外部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像 ,有尾,用 呼吸,只能像魚一樣在水里生活。蝌蚪發育成青蛙以后, 和 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 ,可以在陸地上生活。青蛙屬于 。2. 青蛙的眼睛后面有 ,可感知 ;頭部前端有一對 ,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青蛙的前肢 ,可 身體,后肢發達,趾間有蹼,既能跳躍也能劃水。青蛙身體的這些特點,使它既能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動。青蛙能適應陸地生活還與它用肺呼吸密不可分。青蛙的肺結構 ,不發達。青蛙的皮膚裸露且能分泌 ,濕潤的皮膚里密布 ,也能進行 ,以 呼吸。3. 、 、 等與青蛙一樣都是兩棲動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 中,用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 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 可輔助呼吸。4. 兩棲動物是很多農田害蟲的 ,保護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養青蛙,能有效減輕農作物的蟲害,以減少施用農藥對環境的 。目前,由于環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積縮減等原因,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正在減少。我們應當加大保護兩棲動物生活環境的力度,同時禁止對它們亂捕濫殺。(二)爬行動物1. 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身體結構和生活方式與兩棲動物差別很大。 是十分常見的爬行動物。2. 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陸地上。在溫暖的日子里,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蜥蜴。蜥蜴的頭部后邊有 ,因此它的頭可以靈活地轉動,便于在陸地上尋找 和發現 。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 ,但能貼著地面迅速爬行;皮膚 ,表面覆蓋角質的 ,既能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3. 蜥蜴的肺比青蛙的 ,氣體交換能力較強,只靠 的呼吸就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4. 青蛙將卵產在 中并在水中受精,而蜥蜴將受精卵產在 上。蜥蜴的受精卵較大,卵內養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 ,卵外還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夠在陸地環境中發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 環境的依賴,這也是蜥蜴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重要原因。5. 爬行動物的 、 、 、 等動物外形和蜥蜴差別較大,但是,它們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 或 ;用 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 。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 青蛙適于陸地或水中生活的特點 2. 蜥蜴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2·云南·中考真題)下列我國珍稀動物中,屬于爬行動物的是( )A.朱鹮B.揚子鱷C.金絲猴D.大熊貓2.(2022·遼寧葫蘆島·中考真題)動物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魚為人類提供了富含糖類的食物B.蜘蛛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宿主C.青蛙可以提取中藥蟾酥D.蝎、蜈蚣、蟬蛻可以入藥3.(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體用鰓呼吸④皮膚裸露⑤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4.(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對古文中動物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蚯蚓身體沒有脊柱B.蚯蚓依靠剛毛在土壤中翻耕C.螃蟹附肢分節,營寄生生活D.蛇和鱔都是爬行動物第四部分: 勤學多練1.青蛙必須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皮膚裸露B. 幼體用鰓呼吸C. 生殖發育離不開水D. 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2.下列關于動物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青蛙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輔助肺呼吸B. 蜥蜴的體表覆蓋角質鱗片, 可減少水分的蒸發C. 蜥蜴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因此可以保持體溫恒定D. 蜥蜴的頭部后面有頸,因此它的頭可以靈活地轉動3.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下列哪項不是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A.體表有角質鱗片或甲B.用肺呼吸C.在水中產卵D.卵有堅硬的卵殼保護4. 蜥蜴是一-種陸地生活的動物,下列對蜥蜴描述正確的是( )A. 肺較發達,氣體交換能力較強B. 用肺呼吸,皮膚有輔助呼吸的作用C. 蜥蜴將受精卵產在水中D.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5.將大小、體重和活躍程度基本相似的 12 只青蛙均分為三組。把甲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層厚約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樣將乙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只將身體一側涂上一層厚約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 將丙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將三組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下,觀察其口腔張合的速度(即呼吸頻率)。(1)口腔張合最快的是 組,最慢的是 組。(2)丙組青蛙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3)青蛙大小、體重和活躍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4)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輔助呼吸。(5)實驗結束后,你認為如何處理這些青蛙比較合適?第五部分: 思維導圖略第六部分: 課后反思5.1.5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導學案適用年級:八年級 班級: 姓名:1.概述兩棲動物的主要特征。學習目標 2.概述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3.舉例說明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1.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重、難點)重難點2.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重點)第一部分: 教材導讀(一)兩棲動物1. 蝌蚪無論是外部形態還是內部結構都像魚,有尾,用鰓呼吸,只能像魚一樣在水里生活。蝌蚪發育成青蛙以后,尾和鰓都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陸地上生活。青蛙屬于兩棲動物。2. 青蛙的眼睛后面有鼓膜,可感知聲波;頭部前端有一對鼻孔,是呼吸時氣體的通道;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撐身體,后肢發達,趾間有蹼,既能跳躍也能劃水。青蛙身體的這些特點,使它既能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活動。青蛙能適應陸地生活還與它用肺呼吸密不可分。青蛙的肺結構簡單,不發達。青蛙的皮膚裸露且能分泌粘液,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也能進行氣體交換,以輔助呼吸。3. 蟾蜍、大鯢、蠑螈等與青蛙一樣都是兩棲動物。它們的主要特征是: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大多生活在陸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膚可輔助呼吸。4. 兩棲動物是很多農田害蟲的天敵,保護稻田中的青蛙或在稻田中放養青蛙,能有效減輕農作物的蟲害,以減少施用農藥對環境的污染。目前,由于環境污染以及水域面積縮減等原因,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正在減少。我們應當加大保護兩棲動物生活環境的力度,同時禁止對它們亂捕濫殺。(二)爬行動物1. 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身體結構和生活方式與兩棲動物差別很大。蜥蜴是十分常見的爬行動物。2. 蜥蜴一生都生活在陸地上。在溫暖的日子里,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常常可以看到蜥蜴。蜥蜴的頭部后邊有頸,因此它的頭可以靈活地轉動,便于在陸地上尋找食物和發現敵害。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躍,但能貼著地面迅速爬行;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既能保護身體,又能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3. 蜥蜴的肺比青蛙的發達,氣體交換能力較強,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4. 青蛙將卵產在水中并在水中受精,而蜥蜴將受精卵產在陸地上。蜥蜴的受精卵較大,卵內養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還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夠在陸地環境中發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發育可以擺脫對水環境的依賴,這也是蜥蜴能終生生活在陸地上的重要原因。5. 爬行動物的龜、鱉、蛇、鱷等動物外形和蜥蜴差別較大,但是,它們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第二部分: 合作探究1. 青蛙適于陸地或水中生活的特點 答:適于水中生活的特點:①頭部呈三角形;②皮膚裸露且能分泌粘液,輔助呼吸;③后肢趾間有蹼等。適于陸地生活的特點:①有鼻孔,陸地上呼吸的通道;②用肺呼吸;③有眼睛和鼓膜,感覺器官發達;④有四肢,前肢短可支撐,后肢長適于跳躍,適于陸地生活。2. 蜥蜴適應陸地生活的特點?答:①皮膚干燥,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既可以保護身體又能防止體內水分的蒸發;②蜥蜴的頭部后邊有頸,因此它的頭可以靈活地轉動,便于在陸地上尋找食物和發現敵害;③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躍,但能貼著地面迅速爬行;④蜥蜴的肺比青蛙的發達,氣體交換能力較強,只靠肺的呼吸就能滿足蜥蜴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⑤蜥蜴的受精卵較大,卵內養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還有堅韌的卵殼保護,使卵能夠在陸地環境中發育成幼蜥。第三部分: 中考先知道1.(2022·云南·中考真題)下列我國珍稀動物中,屬于爬行動物的是( )A.朱鹮B.揚子鱷C.金絲猴D.大熊貓【答案】B【解析】朱鹮前肢變成翼,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完成雙重呼吸,屬于鳥類,A不符合題意;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人們稱揚子鱷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B符合題意;金絲猴和大熊貓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C不符合題意。故選 B。2.(2022·遼寧葫蘆島·中考真題)動物與人類關系非常密切,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魚為人類提供了富含糖類的食物B.蜘蛛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宿主C.青蛙可以提取中藥蟾酥D.蝎、蜈蚣、蟬蛻可以入藥【答案】D【解析】魚為人類提供了富含蛋白質的食物,A錯誤;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寄主,與血吸蟲病的傳播有關,B錯誤;蟾蜍眼睛后方的毒腺能分泌毒液,能制成中藥蟾酥,C錯誤;蝎、蜈蚣、蟬蛻等都可以入藥,治療疾病,D正確。故選 D。3.(2022·山東東營·中考真題)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環境的脊椎動物,比兩棲動物更適應陸地生活的原因是( )①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②完全用肺呼吸③幼體用鰓呼吸④皮膚裸露⑤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爬行類的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適于干燥的陸生環境,正確;②爬行動物終生用肺呼吸,適于陸地生活,正確;③爬行動物終生用肺呼吸,故爬行類的幼體也用肺呼吸,錯誤;④爬行類的體表覆蓋角質鱗片或甲,而不是皮膚裸露,錯誤;⑤爬行動物生殖和發育離開了水適于陸生環境,正確。故選 A。4.(2023·山東煙臺·中考真題)“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對古文中動物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蚯蚓身體沒有脊柱B.蚯蚓依靠剛毛在土壤中翻耕C.螃蟹附肢分節,營寄生生活D.蛇和鱔都是爬行動物【答案】A【解析】蚯蚓屬于無脊椎動物,身體沒有脊柱,A正確;蚯蚓前端頭部有一個光滑的、肌肉發達的肉質部分,叫做口前葉,像個小土鉆,具有探索和挖土的本領,B錯誤;螃蟹屬于節肢動物,附肢分節,是異養生物,C錯誤;蛇是爬行動物,鱔是魚類,D錯誤。故選 A。第四部分: 勤學多練1.青蛙必須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皮膚裸露B. 幼體用鰓呼吸C. 生殖發育離不開水D. 肺不發達,需要皮膚輔助呼吸【答案】D【解析】青蛙的肺結構簡單,不發達,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也可以進行氣體交換,以輔助呼吸,故選 D。2.下列關于動物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 青蛙濕潤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可輔助肺呼吸B. 蜥蜴的體表覆蓋角質鱗片, 可減少水分的蒸發C. 蜥蜴皮膚干燥,表面覆蓋角質的鱗片,因此可以保持體溫恒定D. 蜥蜴的頭部后面有頸,因此它的頭可以靈活地轉動【答案】C【解析】候會曬太陽,等自身體溫到達一個溫度時,才開始活動;當太陽落山,氣溫變涼以后,蜥蜴就會行動緩慢了,故選 C。3.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屬于爬行動物,下列哪項不是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 )A.體表有角質鱗片或甲B.用肺呼吸C.在水中產卵D.卵有堅硬的卵殼保護【答案】B【解析】爬行動物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兩棲動物是由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爬行動物能產有卵殼的大型受精卵,兩棲動物的卵外沒有卵殼保護。兩棲動物的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成體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濕的陸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膚裸露輔助呼吸;爬行動物只用肺呼吸。故選 B。4. 蜥蜴是一-種陸地生活的動物,下列對蜥蜴描述正確的是( )A. 肺較發達,氣體交換能力較強B. 用肺呼吸,皮膚有輔助呼吸的作用C. 蜥蜴將受精卵產在水中D. 幼體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答案】A【解析】蜥蜴肺較發達,氣體交換能力較強;體內受精,受精卵在體內發育成具有堅韌卵殼的卵;蜥蜴等爬行動物是真正適應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A正確,B、C、D錯誤。故選 A。5.將大小、體重和活躍程度基本相似的 12 只青蛙均分為三組。把甲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涂上一層厚約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樣將乙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只將身體一側涂上一層厚約 1~2 毫米的凡士林油膏; 將丙組青蛙的皮膚表面清洗擦干。將三組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環境下,觀察其口腔張合的速度(即呼吸頻率)。(1)口腔張合最快的是 組,最慢的是 組。(2)丙組青蛙在實驗中的作用是 。(3)青蛙大小、體重和活躍程度相似的原因是 。(4)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青蛙用 呼吸,用 輔助呼吸。(5)實驗結束后,你認為如何處理這些青蛙比較合適?【答案】(1)甲 丙(2)作對照(3)控制單一變量,使實驗結果更準確(4)肺;皮膚(5)清除皮膚表面的凡示林油膏,將青蛙放回到適合它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解析】(1)口腔張合最快的是甲組,最慢的是丙組。甲組青蛙的體表被凡士林涂滿,它需要通過口腔張合獲取更多的氧氣,其口腔張合最快。丙組青蛙的體表沒有覆蓋凡示林,其口腔張合最慢。(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丙組青蛙在實驗中的作用是作對照。(3)三只青蛙大小、體重和活躍程度相似,是為了控制單一變量,使實驗結果更準確。(4)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青蛙用肺呼吸,用皮膚輔助呼吸。(5)實驗結束后,應將青蛙體表的凡示林油膏清除,并將青蛙放回到適合它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第五部分: 思維導圖略第六部分: 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5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導學案)(學生版) 2023-2004八年級生物上冊同步講義(人教版).pdf 5.1.5 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導學案)(教師版) 2023-2004八年級生物上冊同步講義(人教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