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細菌一、教學目標(1)能說出細菌的形態結構;(1)通過觀察與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分析:細菌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但又看不到的生物體,是生物界中一類重要的生物。一提起細菌,同學們可能會聯系到疾病,感到細菌很可怕,通過本節《細菌》的教學就是讓學生形成對細菌與人類生活關系全面的、客觀的、辯證的的認識,更深入了解細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生物世界。本節內容是在了解了細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細菌的相關知識。教材通過細菌發現的過程闡明了科學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這一觀點。通過介紹巴斯德實驗,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科學的新發現是建立在縝密的思維和精細的實驗基礎上的。細菌的個體很小,觀它的形態需要在高倍顯微鏡和電鏡下才能觀察到,教材通過觀察與思考讓學生了解了細菌結構。與動植物細胞相比較,細菌突出的特征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此外,細菌沒有葉綠體,這就決定了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細菌靠分裂生殖,細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其幾乎無處不在。2、教學重點:細菌的形態結構3、教學難點:細菌的結構三、學生情況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八年級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了生物中的植物、動物和生物圈中的人,掌握了細胞的基本結構;已學會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研究生物學的方法,具備了獨立學習本節課部分內容的知識和能力基礎。通過對第一節《細菌與真菌的分布》的學習,他們對本節課涉及到的有關細菌與人類關系,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細菌的繁殖、結構特點、營養方式的知識,缺乏認識,難以理解。四、教學方法直觀教學法: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感性認識,促進學生對知識比較全面、比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學方法。五、學法指導觀察法:讓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觀察、發現問題、解決疑難,完成課堂相應任務,培養學生形成敏銳的觀察力和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學生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教學過程師:10億個細菌相當于一個小米粒;細菌有球形、桿形、螺旋形。(追問)你知道用什么儀器觀察細菌嗎?生:高倍顯微鏡或電鏡。師:PPT中出示電子顯微鏡的圖片,說:“這就是電鏡,可放大300萬倍。”我們要用放大萬倍的電鏡來觀察細菌,說明細菌的個體... 生:很小。師:小到什么程度呢?我們來看電鏡下針尖上的細菌。(PPT出示:電鏡下針尖上放大不同倍數的細菌)同學們可以看到當放大數萬倍的時候,我們才能清楚地看見每個細菌的形態,所以說細菌才是真正的“小人國”。(PPT出示:電鏡下不同形態的細菌的圖片)大家來看這幾張圖片,這是電鏡下的各種形態的細菌,最上面2個是放大16000倍的球菌;中間2個是放大4455倍的桿菌;最后2個是放大了3400倍的螺旋菌。(追問)細菌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的個體?生:單細胞。師:為什么是單細胞的?生:因為每一個細菌都可以獨立生活,所以是單細胞的。【設計意圖:通過各種圖片讓學生對細菌的形態、大小有一個更直觀的認知。既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師:雖然細菌的大小、形態各不相同,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PPT出示:電鏡下細菌結構示意圖)這是一張電鏡下觀察到的細菌結構圖,下面給大家5分鐘時間,根據PPT上的要求完成活動二。活動:細菌的結構請同學們參考教材P73頁細菌結構示意圖,利用老師給出的材料,小組合作將細菌結構拼在紙上,并標出各結構的名稱。(5分鐘)完成的小組將本組的拼圖貼到黑板上,我們看看哪個小組完成的既快又好。(學生合作完成拼圖的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巡視,對學生遇到的困難進行指導。)生:學生按照要求小組合作認真完成細菌結構圖的拼圖,完成后上黑板貼完成的拼圖。(要求要寫上組名)師:時間到后,請貼上拼圖的小組對本組的拼圖進行解說。(教師要對每個展示的小組拼的情況作出評價,如是否美觀、名稱標注的是否正確。)生:小組內學生代表解說本組拼圖,解釋細菌各結構。【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認知細菌的結構,在拼圖過程中加深對細菌結構的學習和理解。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學能力。在展示環節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