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第二章第三節 河流 同步探究學案1.讀圖找出我國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終未注入海洋的主要內流河。2.讀圖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3.通過閱讀圖文資料,能從河流流量、水位、汛期、結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自主預習1、眾多的河湖(1)外流河、外流區: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外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外流區。(2)內流河、內流區:最終沒有流入海洋的河流為內流河,所在的區域為內流區。流域名稱 占全國總面積 主要大河外流區域 2/3 流入太平洋:黑龍江、長江、黃河、珠江、瀾滄江(境外稱湄公河)等。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怒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分 界 線 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400mm等降水量線)內流區域 1/3 流入沙漠深處:塔里木河(3)我國外流區和內流區的比較:⑷外流河與內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較: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東南部外流區內,受季風氣候影響,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大氣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來越短,秦嶺——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結冰現象。②內流河分布在西北內陸,水量較小,季節變化大,河水主要來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塔里木河。2、京杭運河京杭運河是世界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自北向南經過京、津2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3、主要的湖泊我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我國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洪澤湖、巢湖之最:(1)含沙量最大:黃河;(2)結冰期最長:黑龍江;(3)汛期最長:珠江;(4)水量最大:長江;(5)我國最早的人工運河:京杭大運河。5、長江與黃河長江范圍 各河段特征上游 唐古拉山脈至湖北宜昌 多峽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中游 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 地勢低平,支流眾多,河道彎曲,荊江河段有“九曲回 腸”之稱,水流平緩,多湖泊(洞庭湖、鄱陽湖)下游 江西湖口至入海口 流經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流平穩,江闊水深水能寶庫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在長江干流上修建有三峽、葛洲壩等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黃金水道 長江干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航運價值高。長江洪澇頻發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地勢低平,河道彎曲,排水不暢 ②夏季降水多,雨季長 ③南北支流匯入多人為原因:①上游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導致中游泥沙淤積②圍湖造田,減弱湖泊調蓄作用 5.長江各河段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與治理問題 治理方法上游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植樹種草中下游 泥沙淤積,洪澇災害 興修水利工程,退田還湖入海口 水污染 防治污染黃河范圍 各河段特征上游 巴顏喀拉山至河 口 多峽谷,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中游 河口至桃花峪 支流多;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攜帶泥沙多下游 桃花峪至入海口 流經華北平原,水流緩慢,泥沙淤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黃河的貢獻(1)塑造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華北平原灌溉:黃河為沿岸地區提供了灌溉之利,在黃河兩岸修建了許多引黃工程。提供水能資源:黃河上中游水能資源豐富。國家對黃河的水能資源實行梯級開發,已 建成了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樞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土層疏松 ②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人為原因:①植被破壞嚴重3.黃河的憂患與治理問題 措施上游 氣候干旱,植被破壞,草場退化,荒漠化嚴重 植樹種草,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中游 水土流失嚴重 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修建水利樞紐下游 地上河,決堤泛濫,形成洪災 加固黃河大堤上、下游 凌汛 人工破冰4. 凌汛產生的條件:①河流在冬季有結冰期 ②河流有由低緯流向高緯的河段(二)預習反饋列出預習中的問題清單或列出困惑、讀不懂的內容。讀黃河水系略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李白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的“天上”指的是① 山脈,其中“海”指的是② 海。(2)黃河的支流③的名稱是 ,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⑥的地名是 。(3)黃河塑造的A 平原和B 平原,被稱為“塞上江南”。(4)黃河中游流經的黃土高原是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之一,請分析導致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自然原因?(一)達標測評1.下列選項中河流名稱和國家對應正確的是( ) A.①——密西西比河一—美國 B.②——剛果河——埃及C.③——亞馬孫河——俄羅斯 D.④——黃河——中國2.以武漢、長沙、南昌為核心,形成了長江“中三角”城市群。與“中三角”相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突出的優勢是( )A.礦產資源豐富 B.水能資源豐富C.灌溉水源充足 D.地處江海交匯之地3.下面對長江中下游平原描述錯誤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河網密布,有“江南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B.長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東,東臨東海和黃海C.長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三江平原、鄱陽湖平原等D.長江中下游平原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貫通東西4.圖中是中國的兩大河流,讀圖對圖中兩河流的正確描述是( ) A.河流①是世界含沙量最大、我國最長的河流B.河流①流量比河流②少,但流域面積較大C.河流②建有世界最大的水電站D.河流①和②冬季都是不結冰的5.黃河自古多憂患,其在中游的表現是( )A.荒漠化嚴重 B.凌汛 C.水土流失嚴重 D.“地上河”6.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造成黃河泥沙含量大的人為原因是( )A.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 B.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C.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 D.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7.下圖,蘭州市部分黃河河段兩岸如此設置的目的是( ) 減輕凌汛影響 B.減少水土流失C.攔截漂浮物質 D.凈化黃河水質8.我國經常出現凌汛的河段是( )A.長江云南、貴州段 B.黃河寧夏、山東段C.黃河陜西、山西段 D.長江四川、湖北段9.關于河流的描述,正確的是( )A.伏爾加河是一條被俄羅斯人稱為母親河的亞洲河流B.密西西比河在美國境內自南向北流C.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D.巴西境內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10.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水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這種現象反映了黃河的哪種水文特征( )A.水量大 B.有凌汛 C.汛期短 D.含沙量大(二)提升訓練11.讀我國的黃河流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天上”當是指青藏高原上的A 山脈。黃河從這里發源,曲折東流,流入B 海。(2)黃河是我國的第 長河。(3)黃河流經的地形區C是 高原。(4)黃河進入 (選填“中游”或“下游”)平原地區,成為“地上河”。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大河之南水美山秀】河南省位于中國的中部,黃河率領眾多河流在河南中部沖積出一片廣袤肥沃的平原,大別山和太行山分立南北,他們與秦嶺一起,共同占據了河南近一半的面積,這里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圖為河南省地形圖和老君山等高線圖。 (1)黃河是造福河南省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請舉例說出黃河造福河南的例子。位于河南西部的老君山現為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到此觀賞。(2)到達老君山乘坐索道,在上行處乘坐索道到達下行處,索道上下行相對高度大約是( )A.550米 B.750米 C.950米 D.1150米(3)當地政府計劃在老君山開發漂流項目,你認為圖中a、b兩段有可能開發漂流項目的是 段,理由是/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參考答案一、合作探究(1) 巴顏喀拉山 渤(2) 渭河 河口(3) 河套 寧夏(4)①黃土結構疏松,垂直節理發育,遇水崩塌。②黃土高原夏季多暴雨沖刷,侵蝕強烈。③植被覆蓋率低,地表裸露,易被流水侵蝕。【分析】本題 以黃河水系略圖為材料,共設置四道小題,涉及黃河的概況、黃河沿岸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等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詳解】(1)“天上”是指黃河的發源地巴顏喀拉山脈;“海”是指黃河流入的海洋渤海。(2)黃河的支流③是黃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黃河上中游 的分界點是河口。(3)圖中A為河套平原,B為寧夏平原,均位于黃河的上游地區,利用黃河水來灌溉。(4)首先黃土高原上覆蓋著厚厚的黃土層,黃土結構疏松,垂直節理發育,遇水易崩塌;其次黃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受雨水的沖刷,侵蝕強烈。再次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和過度放牧,植被遭到破壞,植被覆蓋率低,地表裸露,易被流水侵蝕。課堂達標1.A【詳解】讀圖可知,①是位于美國的密西西比河,A正確;②是尼羅河,流經埃及,B錯誤;③是亞馬孫河,流經巴西,C錯誤;④是長江,流經中國,D錯誤。故選A。2.D【詳解】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海交匯之地,長江從上海注入了東海,內河航運和海洋運輸都非常便利,D說法正確;礦產資源豐富、水能資源豐富、灌溉水源充足這三點都不是“中三角”相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突出的優勢,排除ABC,選D。3.C【詳解】長江中下游平原河網密布,有“江南水鄉”和“魚米之鄉”之稱,A正確;位于巫山以東,東臨東海和黃海,B正確;三江平原位于東北地區,C錯誤;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貫通東西,D正確。故選C。4.C【詳解】圖中①為黃河,②為長江。長江為我國最長的河流,A錯誤。長江的流量、流域面積均大于黃河,B錯誤。長江上建有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C正確。長江冬季不結冰,黃河冬季結冰,D錯誤。故選C。5.C【詳解】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夏季暴雨集中、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故黃河自古多憂患,其在中游的表現是水土流失嚴重,C正確;黃河上游河段氣候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土地荒漠化現象嚴重,排除A;凌汛主要分布在河流有結冰期,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河段,黃河中游由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無凌汛現象,排除B;“地上河”分布在黃河下游,排除D;故選C。6.D【詳解】黃河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造成黃河泥沙含量大的人為原因是修路采礦等活動破壞地表,D正確;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護;土質疏松、多孔隙、許多物質易溶于水,屬于自然原因,ABC錯誤;故選D。7.B【詳解】蘭州市部分黃河河段兩岸如此設置的目的減少黃河水對沿岸的沖刷,保護沿途堤壩的安全,減少水土流失,B正確。黃河流經蘭州段,沒有發生凌汛現象,A錯誤。攔截漂浮物質應該是橫向攔截,C錯誤。該設置不能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D錯誤。故選B。8.B【詳解】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凌汛的發生需具備兩個條件:有冰期的河;從較低緯度流向較高緯度的河段,呈較明顯的南北流向。受緯度位置的影響,黃河在寧夏、內蒙古和山東境內的部分河段,冬季時,處在較高緯度的下游比處于較低緯度的上游提前封凍,這樣上游來水會越過下游冰面而淤塞;春季時,處于較低緯度的上游比處于較高緯度的下游提前解凍,如此上游來水也會越過下游冰面而淤塞,這就容易形成凌汛現象,B正確,C錯誤。長江冬季不結冰,沒有凌汛現象,AD錯誤。故選B。9.D【詳解】伏爾加河為歐洲最長的內流河,被稱為俄羅斯的母親河,A錯誤;密西西比河在美國境內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B錯誤;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不是第二大河,珠江是第二大河,C錯誤;巴西境內的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D正確,該題選D。10.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黃河發源于我國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再加上濫砍濫伐,過度放牧等原因,水土流失嚴重,使其含沙量增大,因此黃河水有“一碗水,半碗泥”的說法,反映了黃河含沙量大的水文特征,與水量大、有凌汛、汛期短關系不大。結合題意,故選D項。11.(1) 巴顏喀拉,渤(2)二(3)黃土(4)下游【分析】本大題以我國的黃河流域水系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黃河的概況,黃河的水土流失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調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詳解】(1)依據圖示信息并結合已有知識,黃河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巴顏喀拉山脈,曲折東流,黃河最終流入B渤海。(2)黃河是我國的二長河,長江是我國的第一長河。(3)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C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特別嚴重。(4)黃河下游的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水的流速減慢,泥沙淤積,形成了“地上河”,所以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治沙。12.(1)塑造肥沃的沖積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提供豐富的旅游資源;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2)C(3) b b處為山谷,可能發育有河流。【分析】本題以河南省地形圖和老君山等高線圖為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農業區區位因素、農業發展措施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用分析能力。【詳解】(1)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后經過河南省境內,成為河南省的灌溉水源;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宜種植業的發展;黃河景觀獨特,能夠提高豐富的旅游資源;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文明發源地。(2)圖示等高距為200米,上行處的海拔為950米,下行處的海拔位于1800-2000米之間,因此,索道上下行處的相對高度位于850-1050米之間,950米符合,C正確,ABD錯誤。所以選C。(3)漂流建設在河流處,a處等高線凸向低處,是山脊,不能發育河流;b處等高線凸向高處,可能發育為河流,可以漂流。因此b正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