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調皮的小鬧鐘教案教材分析:此曲也譯作《打切分音的鐘》、《打切分節奏的鬧鐘》,由美國作曲家、指揮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樂曲為C大調,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寫成。 樂曲開始用雙響筒聲模仿鐘擺的走動聲,開始它很有規律,帶有裝飾音的主題,偶而出現的切分節奏,在單調乏味的四分音符節奏中,出現了一種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緒。 主題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轉成了G大調。旋律以附點音符為特色。主題再現,接第二插部。樂曲進行中不時插入鬧鐘的鈴聲和不規則的走動聲。當主題第三次出現時,加有反復后接尾聲,使得樂曲具有更為風趣的性格。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演唱主題旋律、拍擊主題節奏,并用肢體來表現。2.感受帶有休止符切分音節奏的“調皮”。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演唱、拍節拍、做動作、為樂曲伴奏來體驗、模仿、探究、合作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小鬧鐘形象,體驗輕松幽默的音樂情緒。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小鬧鐘形象,體驗樂曲輕松幽默的情緒,通過感受小鬧鐘的“不守時”,感受藝術和生活的緊密相連。教學重點: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小鬧鐘形象,體驗輕松幽默的音樂情緒。教學難點:感受帶有休止符的切分節奏在樂曲中的“調皮”。教學準備:串鈴、雙響筒、多媒體、電子琴。導入:同學們,老師說個謎語“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間起,什么時間睡”。小鬧鐘能提醒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真是我們小朋友的好伙伴。但是,每天叫醒我們起床的小鬧鐘出問題了,不能按時叫醒她的小主人了,小主人開始修這個小鬧鐘,他修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聽聽。一、完整聆聽全曲1.(初聽)跟著老師做動作2 問:“它修好了嗎”(走進音樂,細致的聆聽,認真的思考和品味!先聽第一部分,感受小鬧鐘在做什么?)二、聽主題“邊走邊唱”1跟主題走(樂曲中有一件樂器在模仿小鬧鐘走路,它是什么樂器?小鬧鐘有沒有好好走路呢?我們再來聽一遍)(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模仿小鬧鐘走路)2跟主題唱(小鬧鐘走路什么聲音“噠噠,滴滴,嘟嘟……”用聲音唱)(唱樂譜)(加歌詞)二、聽“做美夢”師“小鬧鐘不僅在走路的時候調皮好動,走著走著它就溜號了,它做了一個美夢,我們來聽聽它在想些什么?”講故事。三、主題再現進行表演。四、聆聽“響鈴”師“就在小鬧鐘做著美夢的時候,它的小主人正在修理它,給它上勁”做動作。五、 “主題”再現結尾“摔倒”師“最后小鬧鐘沒有修好,小主人一生氣把它摔在地上,小鬧鐘“溜”的一聲狠狠的摔倒了”。六、全班分組師“讓我們來分組表演小鬧鐘吧!”七:總結小鬧鐘總是不守時,我們可不能學它,要做一名遵守時間的好孩子!讓我們隨著小鬧鐘的音樂,走出教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