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珍愛我們的生命第八課 生命可貴1.生命的特征:(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特的。(2)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3)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4)人的生命是代代接續的。(5)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斷傳承的。2.如何敬畏生命:(1)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發展的規律。(2)關愛他人的生命。(3)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第九課 守護生命安全1.為什么要增強安全意識:(1)生命安全是維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條件和保障,也是我們創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2)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僅影響到自己,也影響著他人。(3)我們用心對待和做好事關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對自己的生命安全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負責。2.我們如何增強安全意識:(1)牢固樹立安全意識。(2)樹立規則意識。(3)增強風險意識。3.我們如何提高防護能力:(1)提高危險預判能力。(2)提高避險和逃生能力。(3)學習防護和急救的知識與技能。第十課 保持身心健康1.我們為什么要愛護自己的身體,保持身體健康:(1)身體是生命存在的根本。(2)身體健康既關系個人的成長和發展,也關系家庭的生活質量,還關系國家的人口素質和社會的發展。(3)只有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氣。(4)愛護自己的身體,是一種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我們要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2.我們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1)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2)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3)積極、主動、科學地鍛煉身體,強健體魄。3.如何滋養自己的心靈:(1)保持心理健康。(2)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第二單元 成長的時空第四課 幸福和睦的家庭1.家的重要性:(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靈的港灣。(2)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3)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4)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2.如何為建設美好家庭作貢獻:(1)用心體味親情之愛。(2)相互關愛、彼此尊重。(3)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4)共同承擔責任,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3.孝親敬老的原因:(1)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孝親敬老是公民的法定義務。第五課 和諧的師生關系1.教師的重要性:(1)老師是我們學習和成長的引路人。(2)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對人類數千年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作用。(3)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2.彼此尊重、教學相長、攜手共進,是師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狀態。3.建設和諧師生關系,我們的做法:(1)真誠接受老師的引領和指導。(2)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3)尊重并適應不同風格的老師。第六課 友誼之樹常青1.友誼的真諦: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2.交友的智慧(如何締結真摯的友誼):朋友間要互相鼓勵,互相切磋,互相勸勉,共同進步。(1)需要真誠和熱情。(2)需要慎重選擇。與正直、誠信和見識廣的人交朋友。(3)需要學會關心和尊重對方。(4)需要學會處理朋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5)需要講原則。3.交友的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當朋友做錯事,甚至誤入歧途時,我們要堅持正確立場、不隨波逐流,并積極予以規勸,幫助朋友及時改正錯誤。第七課 在集體中成長1.參與集體生活的意義:(1)集體生活能帶給我們溫暖。(2)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3)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4)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發展個性。2.應怎樣建設美好集體:(1)確定共同的愿景。(2)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承擔集體責任。(3)有序參與集體生活。(4)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5)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發揚集體主義精神。3.正確對待合作與競爭:(1)要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觀念。集體的發展既有賴于成員間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員間的良性競爭。(2)我們既要敢于競爭、勇于挑戰,又要善于合作、共同進步。第四單元 追求美好人生第十一課 確立人生目標1.人生目標體現著人在社會實踐中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決定著人生道路的發展方向。2.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關系:(1)只有分階段實現一個個近期目標,才能實現長遠目標。(2)所有近期目標都是圍繞長遠目標展開的。3.我們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1)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我們樹立人生目標的必要前提。(2)從自身實際出發。(3)與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相結合。(4)與人類的福祉相統一。第十二課 端正人生態度1.積極的人生態度體現為:樂觀向上、認真務實、勤奮進取。2.順境和逆境的影響(辯證看待順境和逆境):(1)順境和逆境是人生歷程中兩種不同的境遇。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對人生的作用都是雙重的。(2)順境和逆境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1)順境不驕。(2)逆境不餒。(3)無論身處何種境地,只要我們正確對待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順境和逆境都可以成為人生成長的階梯。第十三課 實現人生價值1.在勞動中創造人生價值的原因(勞動的重要性):(1)人生價值是通過勞動創造的。(2)一個人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是衡量其人生價值的尺度。一般來說,一個人通過勞動為他人和社會作出的貢獻越大,他的價值就越大。(3)人世間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過勞動來創造的。2.如何在奉獻中成就精彩人生:(1)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為社會服務中創造著自身特有的價值。(2)在踏實奮進中綻放人生的光彩。(3)在奉獻中走向偉大。將個人的命運和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并為之奉獻,讓人生閃耀出偉大的光輝。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第一課 開啟初中生活1.初中階段的意義和獨特的價值:(1)初中階段,是人生美好的年華,也是規劃未來之路的重要時期。(2)初中階段的人生旅程給了每個人自我發展的無限可能。(3)初中階段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會。(4)初中階段對我們的人生具有獨特的價值。我們正處于生命成長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我們初步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2.面對初中階段的各種可能與挑戰:(1)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2)把準人生方向,積極追求進步,確立更高的發展目標。(3)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努力使自己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中學生。3.如何規劃好自己的初中生活:(1)確定個人發展目標。(2)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方案。(3)持之以恒,向著既定目標前進,將“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第二課 正確認識自我1.正確認識自己的意義:(1)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2)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2.我們認識自己的途徑和方式:(1)通過對自我的全面分析來認識自己。(2)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3)在學習、勞動、人際交往等生活實踐中認識自己。3.如何認識和對待他人的評價:他人的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4.我們應該如何做更好的自己:(1)學會欣賞自己。(2)學會接納自己。(3)不斷完善自己。(4)不斷發掘自己的潛能。(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為他人、為社會服務中實現的。第三課 夢想始于當下1.夢想的意義: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主題。夢想能不斷激發我們對生命的熱情和勇氣,讓生活更有色彩。有夢想,就會有希望。有了夢想,人類社會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2.少年夢想的特點:(1)少年的夢想,與個人志向緊密相連。(2)少年的夢想,與時代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3.學習的重要意義:(1)學習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題,也是報國為民的重要基礎。(2)學習是我們現階段的基本任務,也是我們成就夢想的重要路徑。(3)學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強能力,增長智慧,使我們面前的世界更廣闊、更精彩,讓我們擁有實現夢想的持續力量。(4)學習不僅關乎個人的前途和命運,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doc 第三單元.doc 第二單元.doc 第四單元.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