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七上1.2.3科學測量學案(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七上1.2.3科學測量學案(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上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學案
教學內容 溫度測量
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普通溫度計使用的掌握;2.體溫計的掌握3.溫度計的讀數比例轉換問題;4.誤差分析
教學難點 1..溫度計的讀數比例轉換問題;2.誤差分析
課程難度 簡單
一.知識歸納
一、溫度的測量
1. 定義: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1)國際單位:熱力學溫標(K)
(2)其它單位: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
如:15℃,讀作:十五攝氏度
-5℃, 讀作:零下五攝氏度(負五攝氏度)
3. 測量工具:溫度計
(1)原理: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構造:玻璃外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
(3)溫度的有關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規定為100℃。
(4)使用方法
①先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②把溫度計放入被測物體中,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③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不估讀);
④讀數時視線要www. ( http: / / www. )中考資源網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
4. 常見的液體溫度計
①酒精溫度計 ②水銀溫度計 ③煤油溫度計 ④寒暑表
特別提醒:
水銀溫度計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B4%E9%93%B6%E6%B8%A9%E5%BA%A6%E8%AE%A1 / 790358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的測量范圍是-39℃~357℃。煤油溫度計的測量范圍約為-30℃~150℃。因酒精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5%92%E7%B2%BE / 114404"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的沸點是78℃,凝固點是-117℃,酒精溫度計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5%92%E7%B2%BE%E6%B8%A9%E5%BA%A6%E8%AE%A1 / 973688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能比煤油溫度計測更低的溫度,但高于78℃的溫度它就不能測定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家用氣溫計多為煤油溫度計。它的分度值較大,多為1℃,因此不能作精確的測量。
寒暑表是一種家用的溫度計,常用于測量氣溫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6%B8%A9 / 1699232"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一般的測量范圍為-30℃~50℃,分度值為1.0℃。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D%8E%E6%B0%8F%E5%BA%A6 / 998241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和攝氏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1%84%E6%B0%8F%E5%BA%A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兩種。寒暑表內裝的測溫物質為酒精,液柱管內為真空。
5. 體溫計
(1)量程:35℃~42℃,最小刻度:0.1℃。
(2)特點:玻璃泡大,玻璃管內有一段極細的彎曲,水銀柱可在此處斷開,這樣使得體溫計可以拿出來讀數。
(3)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
特別提醒:
1.體溫計用過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溫度只升不降。
2.溫度計、體溫計不能作玻璃棒使用。
二、課堂練習
題型1.溫度常識
例1.如圖是一款“暖心熊自發熱鞋墊”,它在冬季能起到足部防寒保暖的作用。請你估測“自發熱鞋墊”在使用時溫度最接近(  )
A.10℃ B.20℃ C.45℃ D.80℃
【分析】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能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一些物理量。例如:長度、質量、時間、溫度、力、速度、電功率、電流、電壓等。此題就是估測題題型,知識覆蓋面廣,應答估測選擇題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們熟悉的一些數據作為根據,進行單位換算,有時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
【解答】解:自發熱鞋墊是時下最為火爆的取暖用品,和暖寶寶原理一樣,主要用碳粉,鐵粉,水和食鹽水再加點添加劑組成一個原電池放電,然后由于沒有正負極,電子無法分正負電子導出,直接形成短路,從而產生熱量。當自發熱鞋墊寶真空袋打開后,就能逐漸開始發熱,溫度最高強63℃,平均53℃,故C正確。
故選:C。
變式訓練1.下列有關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感到舒適的氣溫約為30℃
B.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中午12時左右
C.百葉箱內溫度計讀數比箱外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大
D.氣溫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
【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和對溫度單位的認識進行分析。
【解答】解:A.人體感到舒適的氣溫約為23℃,故A不符合實際;
B.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14時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百葉箱內溫度計讀數比箱外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小,故C不符合實際;
D.氣溫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故D符合實際。
故選:D。
題型2.溫度計使用及讀數
例1.下列關于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為(  )
①觀察溫度計讀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分析】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測量前一定要看清量程、看清分度值
(2)手拿著溫度計的上端,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4)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根據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正確步驟是: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③選取適當溫度計;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①觀察溫度計讀數并記錄;②取出溫度計。
故選:C。
例2.返回艙著陸時,地面氣溫計示數如圖。地面氣溫為(  )
A.18℃ B.14℃ C.﹣14℃ D.﹣18℃
【分析】看清溫度計的分度值,溫度計內液面對應的刻度就是溫度計的示數,注意區分是零上還是零下。
【解答】解:溫度計的每一大格是10℃,每一大格分為5小格,即每一小格的溫度是2℃,此時溫度計的液面在10℃上面的第4格,即溫度計的示數為18℃,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例3.有兩支標準溫度計,它們下端玻璃泡的容積相同,但玻璃管內徑不同,當它們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時(  )
A.內徑粗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B.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C.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D.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相同
【分析】溫度計玻璃泡的容積相同時,玻璃管越細管內的液體膨脹就越明顯,測出的溫度就越精確。
【解答】解:同一杯熱水溫度相同,兩支溫度計示數一定相同。由于兩支溫度計的玻璃泡內水銀一樣多,故當它們升高或降低相同溫度時,水銀膨脹或收縮的體積相同,因此在溫度相同時,內徑粗的溫度計液柱短,內徑細的溫度計液柱長,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相同。
故選:D。
變式訓練1.華氏溫度計是荷蘭人華倫凱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溫度計。他把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用℉代表華氏溫度,溫度計刻度均勻,每格表示1℉。請利用這些知識得出如圖體溫計的讀數也可以記作  99.0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分析】把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的溫度(100℃)定為212華氏度,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0℃)定為32華氏度,則根據其比例關系確定37.2℃對應的華氏溫度值。
【解答】解:圖中體溫計的一個大格表示1℃,里面有10個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為0.1℃.因此它的讀數為37℃+0.2℃=37.2℃;把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的溫度(100℃)定為212華氏度,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0℃)定為32華氏度,所以1℃用華氏溫度表示為,故37.2℃對應的華氏溫度值(37.2×+32)℉=98.96℉≈99.0℉。
故答案為:99.0。
變式訓練2.小國同學是剛入初中的新生,短短兩個星期,就對科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圖依次是他進行科學測量的一些示意圖:
(1)他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一塊橡皮的長度,由圖可知橡皮的長度是  3.30 厘米。
(2)他測得冰箱內外溫度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則冰箱內溫度為  ﹣9℃ ,冰箱外溫度為  18℃ 。
【分析】(1)使用刻度尺時,先觀察分度值,再觀察物體是否從0刻度線開始測量;
(2)使用溫度計時,先觀察分度值,再觀察液柱液面對應刻度。
【解答】解:由圖可知,刻度尺分度值是1mm,物體左端對準13.00cm處,右端在16cm后第3個小刻度,需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讀數是16.30cm﹣13.00cm=3.30cm;
(2)由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0℃在10℃上面,故液柱液面在零下,液柱液面在﹣9℃處,故讀數是﹣9℃;
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0.5℃,20℃在10℃上面,故液柱液面在零上,液柱液面在15℃上面第6個小刻度,故讀數是15℃+6×0.5℃=18℃。
故答案為:3.30;﹣9℃;18℃。
變式訓練3溫度計是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結合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依次排列順序為  BADCFE 。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
(2)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溫度,指出圖中錯誤的操作是  溫度計碰到燒杯底部 。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2℃ 。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把圓底燒瓶換成大一點的 。
【分析】(1)(2)使用溫度計時:
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物體后要稍后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③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
(4)為了提高氣體溫度計的靈敏度,便于讀數,可把溫度計的彎管做得更細一些;液體膨脹體積變化一定的情況下,彎管越細,那么液柱移動長度變化就越大,溫度計靈敏度就增大了,或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解答】解:(1)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步驟: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E.取出溫度計。
故答案為:BADCFE;
(2)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
(3)氣溫越高,液柱會向左移動較長距離,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即為0℃,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2℃;
(4)實際使用中發現該溫度計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夠精確,因此建議換用更細的彎管,換用容積更大的瓶子。
故答案為:(1)BADCFE;(2)溫度計碰到燒杯底部;(3)﹣2℃;(4)把圓底燒瓶換成大一點的。
題型3.體溫計使用
例1.小科配合社區防疫工作,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如圖所示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35.0℃到42.0℃,最小刻度為  0.1 ℃,消毒后用手指捏緊體溫計上部, 用力甩幾下 (填寫操作),使體溫計的水銀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鐘,取出后直接讀數。體溫計離開人體后水銀柱不會回落的原因是  玻璃管中有一段細管(彎管),水銀遇冷收縮較快,在細管(彎管)處斷開,上段水銀柱不回落 。學習以上知識后的一天,小科感覺自己發燒了,甲、乙兩位同學用了兩只準確完好的體溫計同時放在小科腋下測量,相同時間后取出,甲讀數為38.5℃,乙讀數為39.5℃,其中有一個正確讀數,則該病人的體溫應是  38.5 ℃。
【分析】(1)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分度值是0.1℃;
(2)體溫計有縮口,水銀只能在溫度高的時候升高,在溫度降低時不能下降,要想使水銀柱下降,只能甩幾下;
(3)使用體溫計前,要先甩幾下,使水銀液柱回到玻璃泡中,如果不甩幾下,就用來測量體溫,如果該病人的體溫小于等于體溫計中的數據,則讀出的數據就是前一個病人的體溫數據;如果該病人的體溫高于體溫計中的數據,則讀出的數據為該病人的體溫。
【解答】解:(1)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分度值是0.1℃;
(2)體溫計使用之前要用力甩幾下,將已上升的水銀柱甩回玻璃泡中;體溫計存儲水銀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縮口,測量體溫時,水銀膨脹通過該處上升,當體溫計離開人體后,水銀因溫度降低而收縮,水銀柱便在該處斷開,使上面的水銀柱不能退回玻璃泡中;
(3)該病人的體溫為兩支溫度計中示數較小的一支顯示的溫度正確。因為如果病人的體溫為39.5℃,兩支溫度計都是準確完好的,那么,另一支溫度計的示數也應該是39.5℃.現在顯示39.5℃的一支體溫計,是因為使用前沒有將水銀柱甩下來,顯示的還是前一個病人的體溫;而另一支溫度計顯示38.5℃,有可能是病人的體溫小于或等于38.5℃,其中有一個正確讀數,則該病人的體溫應是38.5℃。
故答案為:0.1;用力甩幾下;玻璃管中有一段細管(彎管),水銀遇冷收縮較快,在細管(彎管)處斷開,上段水銀柱不回落;38.5。
例2.測量溫度時,甲、乙、丙三位同學按如圖甲所示的方法讀數,其中正確的是  B (填字母);一支體溫計的示數是37.2℃。小明忘了甩體溫計,先后用該體溫計測甲、乙兩個人的體溫,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6.5℃,38.8℃,經測量后該體溫計的讀數甲  37.2℃ ,乙  38.8℃ 。
【分析】(1)使用溫度計讀數時,仰視會使讀數偏小,俯視會使讀數偏大,正確讀數視線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態的熱脹冷縮,只要待測物體的溫度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體溫計有縮口,將體溫計拿離人體后,體溫計能夠保持示數不變,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
【解答】解:(1)A俯視讀數會偏大,C仰視讀數會偏小,B讀數時,視線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讀數正確;
(2)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液體的熱脹冷縮,只要待測物體的溫度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但在體溫計離開人體后能夠保持溫度計的示數不變,所以使用前未將水銀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讀數高于實際溫度。所以體溫真實體溫為36.5℃的人經測量后該體溫計的讀數甲為37.2℃;體溫為38.8℃的人經測量后該體溫計的讀數乙為38.8℃。
故答案為:B;37.2℃;38.8℃。
變式訓練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甲是現代使用體溫計,其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答: ② (填序號)。甲體溫計在使用前應該如何操作?答: 用力甩幾下 。
(2)如圖乙,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A方向觀察,這個原理和我們學過的哪種觀察工具使用的原理相同?答: 放大鏡 。
(3)國家藥監局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圖丙是電子體溫計,用它來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寫出一條)。
【分析】(1)根據體溫計的構造和使用方法解答即可;
(2)放大鏡能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電子體溫計的優點有使用便捷等。
【解答】解:
(1)如圖甲是現代使用體溫計,其中的細而彎的玻璃管與“狹道”的作用相同,故選②;甲體溫計在使用前應用力甩幾下,使彎管上的水銀回到玻璃泡中;
(2)如圖乙,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A方向觀察,會看到正立放大的像,這與放大鏡的原理相同;
(3)用電子體溫計來替代水銀體溫計是因為它使用更便捷。
故答案為:(1)②;用力甩幾下;(2)放大鏡;(3)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變式訓練2.如圖是一根體溫計,觀察,它的示數是  37.8℃ ,體溫計的精確程度如此之高是因為  玻璃泡大、玻璃管細,水銀熱脹冷縮的變化更明顯 。
【分析】體溫計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量程為35℃~42℃,分度值為0.1℃。
【解答】解: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圖中水銀的上表面在37℃上面第8小格位置,故它的示數為37.8℃;體溫計是利用水銀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當體溫計的玻璃泡大時能夠容納的水銀的量就越多,溫度變化相同時,其體積變化較大,玻璃管越細,當體積變化相同時,水銀上表面的移動幅度越大,故當體溫計玻璃泡大、玻璃管細時,水銀熱脹冷縮的變化更明顯,使體溫計的精確程度變高。
故答案為:37.8℃;玻璃泡大、玻璃管細,水銀熱脹冷縮的變化更明顯。
變式訓練2.最近支原體肺炎盛行,班級同學接連身體不適。班長用體溫計測得小科的示數是37.5℃,然后忘了甩體溫計,又先后測小明和小英的體溫,測得他們的體溫分別是37.5℃、38.8℃,則他們的實際體溫為(  )
A.小明是等于37.5℃;小英是38.8℃
B.小明是小于37.5℃;小英是38.8℃
C.小明是不大于37.5℃;小英是38.8℃
D.以上說法都不對
【分析】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態的熱脹冷縮,其測量范圍是35~42℃,體溫計有縮口,將體溫計拿離人體后,體溫計能夠保持示數不變,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
【解答】解:用示數是37.5℃的體溫計測量體溫小于37.5℃的體溫時,由于縮口的作用,示數不會下降,所以仍保持37.5℃,小明是不大于37.5℃;
用示數是37.5℃的體溫計測量體溫高于37.5℃的病人時,水銀會從液泡內膨脹上升,使示數增加到38.8℃,小英是38.8℃。
故選:C。
變式訓練3.在測量體溫后,小明仔細觀察該體溫計,他的想法正確的是(  )
A.該體溫計能準確到0.01℃
B.該體溫計可測量沸水溫度
C.該體溫計可離開人體讀數
D.體溫計示數表明他未發燒
【分析】(1)體溫計讀數時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
(2)體溫計有縮口可使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形狀接近三棱柱起到放大鏡的作用,便于觀察體溫。
【解答】解:A、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故A錯誤;
B、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而水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騰時的溫度為100℃,所以不能用體溫計測水沸騰時的溫度,故B錯誤;
C、體溫計有縮口,可以離開人體讀數,故C正確;
D、體溫計示數為38.1℃,人體正常體溫為37℃,體溫計示數表明他已經發燒,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訓練4.體溫計的水銀指在37.2℃的位置,小明在未甩的情況下,經消毒后分別量出三位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為第一位37.2℃,第二位38.5℃,第三位38.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第一位的體溫測量正確
B.只有第三位的體溫測量不正確
C.只有第三位的體溫測量正確
D.第二位的體溫測量肯定正確,第一、三位的體溫測量可能正確
【分析】體溫計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體溫計玻璃泡上方的水銀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同時體溫計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將水銀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解:水銀溫度計不同于其他的溫度計,它的讀數不會自己下降,需要使用者把水銀柱甩下去。所以,我們平時量體溫時,都會習慣性把體溫計甩甩,就是把讀數弄低。體溫計的水銀指在37.2℃的位置,小明在未甩的情況下,經消毒后分別量出三位生病同學的體溫,如果體溫低于或等于這個讀數,那么溫度計顯示的還是37.2℃;但如果體溫高于這個讀數,體溫計會顯示高的溫度,即38.5℃,第一次量的是37.2℃,第一次可能正確,第三次是在第二次的基礎上進行的,由于體溫計第二次顯示為38.5℃,第三次真實體溫若低于或等于38.5℃,體溫計仍會顯示38.5℃,所以第二次肯定正確,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確。
故選:D。
變式訓練5.體溫計的使用,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B.消毒時,可以放在沸水中煮
C.用醫用酒精擦拭來消毒
D.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分析】根據醫用溫度計的使用規則來分析四個選項,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放在沸水中煮,超過體溫計的量程,用醫用酒精擦拭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解答】解:A、體溫計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也可以不離開人體讀數。此選項正確;
B、體溫計的測量范圍是35℃~42℃,而水的沸點是100℃,不能放在沸水中煮。此選項錯誤;
C、用醫用酒精擦拭既方便有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此選項正確;
D、體溫計下端有一個很細的縮口,使用前要用力的甩一下。此選項正確。
故選:B。
題型4.溫度計的讀數計算問題
例1.小科同學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但他得到的卻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他決定自己來粗略的標定刻度,他想了一個辦法:
(1)他先把溫度計  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注0℃ ,標記為A點。
(2)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  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注100℃ ,標記為B點,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為20厘米。
(3)小科將AB間的距離分成20等份來標記刻度,則他標定的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  5℃ 。
(4)最后他用這只溫度計來待測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位置距A點12厘米,則這杯水的溫度是多少? 60℃ 。
【分析】(1)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記溫度0℃;
(2)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標記溫度為100℃;
(3)根據AB對應的溫度以及等分格數,可以計算出每一格代表的實際溫度;
( 4)根據每一格表示的溫度值,就可以計算12格表示的溫度。
【解答】解:(1)他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記溫度0℃,標記為A點;
(2)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記溫度為100℃,標記為B點;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為20厘米;
(3)因為AB間共20等分,所以每一等分為=5℃,即他標定的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5℃;
(4)因為每一等分為5℃,即5℃/cm,所以液柱距A點12厘米處,水的溫度為:5℃/cm×12cm=60℃。
故答案為:(1)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注0℃;(2)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待液面穩定后,在液柱的上端對應處,標注100℃; (3)5℃;( 4)60℃。
變式訓練1.有一支刻度不正確但刻度線均勻的溫度計甲,把它與一支標準的溫度計乙(最小刻度為0.1℃)對比后發現:當乙的示數為20℃時,甲的示數為14℃;當乙的示數為80℃時,甲的示數為78℃,則:
(1)當甲的示數為﹣2℃時,乙的示數是  5℃ 。
(2)有沒有存在這樣一個溫度,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若存在,請求出此示數: 110℃ 。
【分析】先算出溫度計的實際分度值與標準分度值之間的關系,再計算真實溫度。
【解答】解:(1)甲溫度計上每格刻度表示的實際溫度為,
甲溫度計上示數從14℃變化到﹣2℃,變化了14﹣(﹣2)=16格,甲溫度計為14℃時,其實際溫度為20℃,所以當甲的示數為﹣2℃時,實際溫度為,故乙的示數為5℃;
(2)設溫度從20℃上升t時,甲、乙的示數相同,此時甲的示數為,乙的示數為20℃+t,
甲乙示數相同,即,解得t=90℃,也就是溫度為20℃+90℃=110℃時,甲與乙的示數正好相同。
故答案為:(1)5℃;(2)110℃。
變式訓練2.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確,將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15℃;把它插入1標準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為95℃。
(1)該溫度刻度線上,1℃的刻度代表的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2)如果將它插入某種液體中示數為35℃,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是多少?
(3)測量過程中,有沒有哪一個示數與實際溫度相同,有的話,示數是多少?
【分析】(1)用該溫度計兩個刻度之間代表的真實溫度除以格數得到每格代表的真實溫度;
(2)根據要求的標注溫度與某一參考標注溫度之間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標注溫度與某一參考標注溫度之間的真實溫度差,最后把某一參考標注溫度對應的真實溫度與真實溫度差相加(減)即得到該標注溫度對應的真實溫度。
(3)設標注溫度T與實際溫度相同,利用標注溫度與真實溫度之間的數量關系列出式子即可得到T的值。
【解答】解:(1)已知實際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標注溫度為15℃;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標注溫度為95℃;溫度計刻度均勻,說明溫度計上標注15℃到95℃之間有80格,
則每格代表的實際溫度為=1.25℃;
(2)標注溫度為35℃時,標注溫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高出的實際溫度為1.25℃×(35﹣15)=25℃;
則標注溫度35℃對應的實際溫度為:20℃+0℃=20℃。
(3)設標注溫度為T時,實際溫度也為T,則有T=1.25℃(T﹣15)+0℃,
解得:T=75℃。
答:(1)該溫度刻度線上,1℃的刻度代表的實際溫度是1.25℃;
(2)如果將它插入某種液體中示數為35℃,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是20℃;
(3)測量過程中,示數75℃與實際溫度相同。
變式訓練3.有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刻度不準確。將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5℃,將它插在一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的沸水中時,讀數為95℃。
(1)如果把它放在某室內,讀數為23℃,則該室內溫度實際是多少?
(2)如果實際室內溫度是讀數為14℃,則溫度計的示數是多少?
(3)如果溫度計示數等于實際溫度,那么這個溫度是多少?
【分析】①首先明確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水為100℃,冰水混合物為0℃,100℃和0℃之間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②而題文中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5℃,標準大氣壓沸水的溫度是95℃,中間是90個小格,首先求出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
③溫度計測量當時的氣溫讀數是23℃,距離5℃有18個小格,求出18個小格表示的溫度加上溫度計顯示為5℃時的實際溫度0℃,就是當時的實際溫度;實際室內溫度是讀數為14℃時,根據相應關系求出溫度值。
④設當這支溫度計示數為t′時,剛好和實際溫度相等,利用上述③中的方法列出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題中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5℃,標準大氣壓沸水的溫度是95℃,中間是90個小格,這90個小格為100℃,
所以一個小格所顯示的溫度為:=℃/格,
溫度計測量當時的氣溫讀數是23℃
所以當時實際氣溫t=℃/格×(23格﹣5格)=20℃;
(2)14℃=/格×(t﹣5格)
求得t=17.6℃。
(3)設當這支溫度計示數為t′時,剛好和實際溫度相等,
則t′=℃/格×(t′格﹣5格),
解得t′=50℃。
答:(1)如果把它放在某室內,讀數為23℃,則該室內溫度實際是20℃;
(2)如果實際室內溫度是讀數為14℃,則溫度計的示數是17.6℃。
(3)如果溫度計示數等于實際溫度,那么這個溫度是50℃
三.課后作業
1.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4℃。當冰融化后,水溫度升高到x℃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增加10℃,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用此溫度計去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數為y℃。則x、y的值分別為(  )
A.24、90 B.28、92 C.40、94 D.48、98
【分析】因為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讀數準確的溫度計100格代表100攝氏度,根據“現在讓水溫增加10℃,而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所以一個格就表示℃,計算出溫度的變化從0℃到100℃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幾個格,再根據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4℃,從而計算出用此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時的示數。
【解答】解:因為溫度計的刻度是均勻的,所以100格代表100攝氏度,而現在水溫增加10℃,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所以一個格就表示℃;
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是100℃,不準的溫度計隨著溫度的增加升高了100×=90個刻度的高度,
由于用不準的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示數是4℃,用此溫度計測得的溫度值在讀數時都要用上升的刻度加上4℃,因此用此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溫度時的示數為:y=90℃+4℃=94℃。
設溫度計的示數與實際溫度相等時溫度為t,則(t﹣4)×℃=t,
解得:t=40℃。
故選:C。
2.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歷經高溫和低溫的雙重考驗安全著陸。同時返回的還有多種太空實驗樣品,其中包括國際上首次在太空獲得的水稻種子返回艙著陸時,地面氣溫計示數如圖。地面氣溫為(  )
A.11℃ B.9℃ C.﹣9℃ D.﹣11℃
【分析】讀取溫度計的示數要先認清分度值,然后看是零上還是零下,最后再讀數。
【解答】解: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越往上數字越小,是零下,水銀柱在0℃以下9格處,是﹣9℃。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3.有一支刻度均勻,但實際測量不準確的溫度計,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是4℃;把它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是94℃。把它放在某液體中時,示數是31℃,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是(  )
A.30℃ B.31℃ C.32℃ D.36℃
【分析】先確定標注的溫度計每格代表的真實溫度,再根據要求的標注溫度與某一參考標注溫度之間有多少格,得出要求的標注溫度與某一參考標注溫度之間的真實溫度差,最后把某一參考標注溫度對應的真實溫度與真實溫度差相加(減)即得到該標注溫度對應的真實溫度。
【解答】解:已知實際冰水混合物溫度為0℃,標注溫度為4℃;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為100℃,標注溫度為94℃;溫度計刻度均勻,說明溫度計上標注4℃到94℃之間有90格,則每格代表的實際溫度為=℃;標注溫度為31℃時,標注溫度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高出的實際溫度為℃×(31﹣4)=30℃;則標注溫度31℃對應的實際溫度為:30℃+0℃=30℃,故A正確。
故選:A。
4.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需要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下列表中的相關操作可能會導致結果有偏差,則對于結果偏差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結果
① 用受熱后的鋼尺測量橡皮的寬度 偏大
② 測則量紙張厚度時,沒有將紙張壓緊 偏大
③ 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將體溫計移出人體讀數 偏小
④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1)刻度尺因受熱而膨脹,刻度尺會變長,測量的誤差就會更大,測量的結果會變小;
(2)用累積法測量紙張厚度時,沒用力壓緊,紙的厚度偏大。
(3)根據體溫計的使用方法分析;
(4)根據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分析。
【解答】解:①、刻度尺受熱而膨脹后刻度尺會變長,分度值間距會變大。用此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會將物體的長度偏小,故①錯誤;
②、用累積法測量紙張厚度時,沒用力壓緊,紙的厚度偏大,測量結果偏大,故②正確。
③、測量人體體溫時將體溫計移出體外讀數,示數不發生變化,故③錯誤;
④、溫度計讀數時,如果從液體中取出,其示數會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測量的沸水溫度偏小,故④正確;
故選:D。
5.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
A.92℃ B.94℃ C.96℃ D.98℃
【分析】先求出溫度計上的一個小格代表的溫度值,然后根據物體的實際溫度和顯示溫度的關系,求出實際溫度和溫度計示數。
【解答】解:(1)溫度計測量冰水混合物體的溫度是6℃,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中間是54個格,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
(2)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溫度計示數=100÷℃+6℃=96℃;
故選:C。
6.小科用示數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據分別為:36.8C、36.8C和37.2℃。過后發現全程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甩過后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科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分析】根據體溫計的結構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解: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則溫度降低時,水銀柱不能通過這個位置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要么不變,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時讀數才是準確的;
根據題意可知,在測量甲的體溫前,示數在刻度線以下,而測量甲的體溫后為36.8℃,即此時示數增大了,那么甲的體溫準確;
測量乙的體溫后,示數保持不變,則乙的體溫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準確;
測量丙的體溫為37.2℃,示數升高了,那么丙的體溫準確。
比較可知,只需再次測量乙的體溫即可。
故選:B。
7.小科自制了一支溫度計,刻度在0℃時水銀柱長5cm;在100℃時,水銀柱長25cm。用這支溫度計去測量一杯30℃的水時,水銀柱長度為(  )
A.6cm B.10cm C.11cm D.8cm
【分析】先求出1cm代表的溫度,再根據溫度計的溫度求出長度的變化量,從而得出水銀柱的長度。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溫度計在0℃時水銀柱長5cm;在100℃時,水銀柱長25cm,所以1cm水銀柱表示的溫度為=5℃,用這支溫度計去測量一杯30℃的水時,水銀柱的變化長度為=6cm,故水銀柱長度為5cm+6cm=11cm,故C正確。
故選:C。
8.小科將示數為37℃的水銀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體溫計的示數是(  )
A.0℃
B.35℃
C.37℃
D.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
【分析】根據體溫計的特點分析判斷。
【解答】解: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依靠重力自己流回液泡。當溫度低于或等于體溫計的示數時,此時液柱高度不變,還是原來的溫度;當溫度高于示數時,液柱升高,能夠正確顯示測量溫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遠遠低于體溫計原來的示數37℃,因此體溫計的示數仍然為37℃。
故選:C。
9.下列是小科整理出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其中錯誤的是(  )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
A 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偏大
B 測量頭發的直徑,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水面讀數 偏小
D 用受熱后的鋼尺測量橡皮的寬度 偏小
A.A B.B C.C D.D
【分析】(1)刻度尺(卷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尺要伸直,不能過度拉伸或太松,否則測量值均不準確;
(2)用刻度尺測量頭發直徑正確方法是:頭發緊密排列后,測出總長度,再除以頭發的纏繞匝數即為頭發直徑。此法屬于累積法,用于測微小物體的長度;
(3)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則進行分析;
(4)刻度尺因受熱而膨脹,刻度尺會變長,測量的誤差就會更大,測量的結果會變小。
【解答】解:A、用皮卷尺測量跳遠距離時,將尺拉得太緊,刻度之間的距離會增大,但標注的數值不會變化,因此會導致讀數偏小,故A錯誤;
B、測量頭發直徑時,繞在鉛筆上的頭發相互排列較為松散,使測得的總長度偏大,再除以頭發的匝數,測得的頭發直徑就偏大,故B正確;
C、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如果將溫度計移出水面再讀數,溫度計示數會降低,測量結果偏小,故C正確;
D、鋼尺受熱而膨脹后刻度尺會變長,分度值間距會變大,但標注的數值不變,因此用此鋼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將會偏小,故D正確。
故選:A。
10.請完成以下測量工具的讀數:
(1)如圖a,體溫計的量程為  35~42℃ ,此時體溫計的示數是  37.5 ℃。
(2)如圖b,用溫度計測量冬天某一日晚上的氣溫,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  ﹣4 ℃。
(3)如圖c,小曙使用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則精確度高的那把尺測量的長度為  2.40 cm。
【分析】(1)使用體溫計時,先觀察體溫計的分度值,再觀察液柱液面所對應示數;
(2)使用溫度計時,先觀察溫度計的分度值,再觀察0刻度線的位置,確定溫度計的讀數時零上還是零下;
(3)使用刻度尺時,先觀察量程、分度值、單位,再觀看物體是否從0刻度線開始測量,讀數時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1)由圖(a)可知,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體溫計的分度值是0.1℃,此時體溫計的示數為37.5℃;
(2)由圖(b)可知,0℃在上,10℃在下,液柱液面在0℃和10℃之間,說明此時溫度在零下,由液柱液面可知,此時溫度為﹣4℃;
(3)由圖(c)可知,第一把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第二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故第二把刻度尺更精準,此時物體的長度為2.40cm。
故答案為:(1)35~42℃;37.5;(2)﹣4;(3)2.40。
1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銀的  熱脹冷縮 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體溫計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  ② 。(填序號)
(3)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用電子體溫計等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AD (可多選)。
A.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B.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
C.水銀體溫計測量比較準確
D.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分析】測量人體溫度的溫度計叫體溫計,它的測量范圍一般在35℃﹣42℃之間,因為人體正常體溫是37℃;體溫計可以離開身體讀數是因為體溫表的特殊構造,在玻璃泡和細管相接的地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當體溫表離開人體后,水銀變冷收縮,水銀柱就在縮口處斷開,上面的水銀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表離開人體后還能繼續顯示人的體溫度。
【解答】解:(1)大多數液體具有受熱體積膨脹,遇冷體積收縮的性質,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體溫計中的②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
(3)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用電子體溫計等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故答案為:(1)熱脹冷縮;(2)②;(3)A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科學七上1.2科學測量第三課時學案
教學內容 溫度測量
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教學內容
教學重點 1.普通溫度計使用的掌握;2.體溫計的掌握3.溫度計的讀數比例轉換問題;4.誤差分析
教學難點 1..溫度計的讀數比例轉換問題;2.誤差分析
課程難度 簡單
一.知識歸納
一、溫度的測量
1. 定義: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1)國際單位:熱力學溫標(K)
(2)其它單位:華氏溫標(°F)、攝氏溫標(℃)。
如:15℃,讀作:十五攝氏度
-5℃, 讀作:零下五攝氏度(負五攝氏度)
3. 測量工具:溫度計
(1)原理: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構造:玻璃外殼、毛細管、玻璃泡、刻度。
(3)溫度的有關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水沸騰時的溫度規定為100℃。
(4)使用方法
①先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被測物體的溫度不能超過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②把溫度計放入被測物體中,溫度計的玻璃泡要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③一般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不估讀);
④讀數時視線要www. ( http: / / www. )中考資源網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
4. 常見的液體溫度計
1 酒精溫度計 ②水銀溫度計 ③煤油溫度計 ④寒暑表
特別提醒:
水銀溫度計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B4%E9%93%B6%E6%B8%A9%E5%BA%A6%E8%AE%A1 / 790358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的測量范圍是-39℃~357℃。煤油溫度計的測量范圍約為-30℃~150℃。因酒精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5%92%E7%B2%BE / 114404"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的沸點是78℃,凝固點是-117℃,酒精溫度計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85%92%E7%B2%BE%E6%B8%A9%E5%BA%A6%E8%AE%A1 / 973688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7%85%A4%E6%B2%B9%E6%B8%A9%E5%BA%A6%E8%AE%A1 / _blank )能比煤油溫度計測更低的溫度,但高于78℃的溫度它就不能測定了。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家用氣溫計多為煤油溫度計。它的分度值較大,多為1℃,因此不能作精確的測量。
寒暑表是一種家用的溫度計,常用于測量氣溫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94%E6%B8%A9 / 1699232"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一般的測量范圍為-30℃~50℃,分度值為1.0℃。表上刻度通常分華氏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5%8D%8E%E6%B0%8F%E5%BA%A6 / 998241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和攝氏度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91%84%E6%B0%8F%E5%BA%A6"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5%AF%92%E6%9A%91%E8%A1%A8 / _blank )兩種。寒暑表內裝的測溫物質為酒精,液柱管內為真空。
5. 體溫計
(1)量程:35℃~42℃,最小刻度:0.1℃。
(2)特點:玻璃泡大,玻璃管內有一段極細的彎曲,水銀柱可在此處斷開,這樣使得體溫計可以拿出來讀數。
(3)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
特別提醒:
1.體溫計用過后一定要甩一下才能用,如果不甩溫度只升不降。
2.溫度計、體溫計不能作玻璃棒使用。
二.課堂練習
題型1.溫度常識
例1.如圖是一款“暖心熊自發熱鞋墊”,它在冬季能起到足部防寒保暖的作用。請你估測“自發熱鞋墊”在使用時溫度最接近(  )
A.10℃ B.20℃ C.45℃ D.80℃
變式訓練1.下列有關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感到舒適的氣溫約為30℃
B.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中午12時左右
C.百葉箱內溫度計讀數比箱外陽光直射下的溫度計讀數大
D.氣溫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鳴叫,說明動物的行為與氣溫有關
題型2.溫度計使用及讀數
例1.下列關于使用溫度計的操作步驟,正確的排列為(  )
①觀察溫度計讀數并記錄
②取出溫度計
③選取適當溫度計
④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
⑤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數分鐘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例2.返回艙著陸時,地面氣溫計示數如圖。地面氣溫為(  )
A.18℃ B.14℃ C.﹣14℃ D.﹣18℃
例3.有兩支標準溫度計,它們下端玻璃泡的容積相同,但玻璃管內徑不同,當它們插入同一杯熱水中時(  )
A.內徑粗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B.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較大
C.水銀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數相同
D.內徑細的水銀柱上升得快,示數相同
變式訓練1.華氏溫度計是荷蘭人華倫凱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溫度計。他把1個標準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212℉,把純水凝固時的溫度定為32℉,用℉代表華氏溫度,溫度計刻度均勻,每格表示1℉。請利用這些知識得出如圖體溫計的讀數也可以記作 ℉。(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變式訓練2.小國同學是剛入初中的新生,短短兩個星期,就對科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圖依次是他進行科學測量的一些示意圖:
(1)他用毫米刻度尺測量一塊橡皮的長度,由圖可知橡皮的長度是 厘米。
(2)他測得冰箱內外溫度的示數如圖甲、乙所示,則冰箱內溫度為 ,冰箱外溫度為 。
變式訓練3溫度計是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結合下列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在“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實驗中,按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步驟,依次排列順序為 。
A.選用合適量程的溫度計
B.估計被測水的溫度
C、稍后,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
D.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水充分接觸
E.取出溫度計
F.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齊平,讀取示數
(2)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小燒杯中水的溫度,指出圖中錯誤的操作是 。
(3)小鄭自制了一個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由圓底燒瓶、帶孔的橡膠塞、彎曲玻璃管組成。氣密性查好后,在彎曲玻璃管中注入一小段液體再次組裝好,如圖丙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瓶塞不漏氣。將燒瓶放到1標準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處,B、C是與A點相差2℃的兩個點,則B處的溫度是 。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 。
題型3.體溫計使用
例1.小科配合社區防疫工作,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如圖所示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35.0℃到42.0℃,最小刻度為 ℃,消毒后用手指捏緊體溫計上部, (填寫操作),使體溫計的水銀柱回落到35℃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鐘,取出后直接讀數。體溫計離開人體后水銀柱不會回落的原因是 。學習以上知識后的一天,小科感覺自己發燒了,甲、乙兩位同學用了兩只準確完好的體溫計同時放在小科腋下測量,相同時間后取出,甲讀數為38.5℃,乙讀數為39.5℃,其中有一個正確讀數,則該病人的體溫應是 ℃。
例2.測量溫度時,甲、乙、丙三位同學按如圖甲所示的方法讀數,其中正確的是 (填字母);一支體溫計的示數是37.2℃。小明忘了甩體溫計,先后用該體溫計測甲、乙兩個人的體溫,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6.5℃,38.8℃,經測量后該體溫計的讀數甲 ,乙 。
變式訓練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甲是現代使用體溫計,其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答: (填序號)。甲體溫計在使用前應該如何操作?答: 。
(2)如圖乙,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A方向觀察,這個原理和我們學過的哪種觀察工具使用的原理相同?答: 。
(3)國家藥監局規定: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圖丙是電子體溫計,用它來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寫出一條)。
變式訓練2.如圖是一根體溫計,觀察,它的示數是 ,體溫計的精確程度如此之高是因為 。
變式訓練2.最近支原體肺炎盛行,班級同學接連身體不適。班長用體溫計測得小科的示數是37.5℃,然后忘了甩體溫計,又先后測小明和小英的體溫,測得他們的體溫分別是37.5℃、38.8℃,則他們的實際體溫為(  )
A.小明是等于37.5℃;小英是38.8℃
B.小明是小于37.5℃;小英是38.8℃
C.小明是不大于37.5℃;小英是38.8℃
D.以上說法都不對
變式訓練3.在測量體溫后,小明仔細觀察該體溫計,他的想法正確的是(  )
A.該體溫計能準確到0.01℃
B.該體溫計可測量沸水溫度
C.該體溫計可離開人體讀數
D.體溫計示數表明他未發燒
變式訓練4.體溫計的水銀指在37.2℃的位置,小明在未甩的情況下,經消毒后分別量出三位生病同學的體溫,測得的結果為第一位37.2℃,第二位38.5℃,第三位38.5℃,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第一位的體溫測量正確
B.只有第三位的體溫測量不正確
C.只有第三位的體溫測量正確
D.第二位的體溫測量肯定正確,第一、三位的體溫測量可能正確
變式訓練5.體溫計的使用,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以離開人體讀數
B.消毒時,可以放在沸水中煮
C.用醫用酒精擦拭來消毒
D.使用前要用力往下甩
題型4.溫度計的讀數計算問題
例1.小科同學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但他得到的卻是一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他決定自己來粗略的標定刻度,他想了一個辦法:
(1)他先把溫度計 ,標記為A點。
(2)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 ,標記為B點,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為20厘米。
(3)小科將AB間的距離分成20等份來標記刻度,則他標定的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 。
(4)最后他用這只溫度計來待測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位置距A點12厘米,則這杯水的溫度是多少? 。
變式訓練1.有一支刻度不正確但刻度線均勻的溫度計甲,把它與一支標準的溫度計乙(最小刻度為0.1℃)對比后發現:當乙的示數為20℃時,甲的示數為14℃;當乙的示數為80℃時,甲的示數為78℃,則:
(1)當甲的示數為﹣2℃時,乙的示數是 。
變式訓練2.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確,將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15℃;把它插入1標準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為95℃。
(1)該溫度刻度線上,1℃的刻度代表的實際溫度是多少攝氏度?
(2)如果將它插入某種液體中示數為35℃,則此液體的實際溫度是多少?
(3)測量過程中,有沒有哪一個示數與實際溫度相同,有的話,示數是多少?
變式訓練3.有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刻度不準確。將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讀數為5℃,將它插在一標準大氣壓條件下的沸水中時,讀數為95℃。
(1)如果把它放在某室內,讀數為23℃,則該室內溫度實際是多少?
(2)如果實際室內溫度是讀數為14℃,則溫度計的示數是多少?
(3)如果溫度計示數等于實際溫度,那么這個溫度是多少?
三.課后作業
1.一支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時,示數為4℃。當冰融化后,水溫度升高到x℃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與真實溫度相等。讓水溫再增加10℃,溫度計的示數只增加了9℃。用此溫度計去測量1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數為y℃。則x、y的值分別為(  )
A.24、90 B.28、92 C.40、94 D.48、98
2.2022年12月4日,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歷經高溫和低溫的雙重考驗安全著陸。同時返回的還有多種太空實驗樣品,其中包括國際上首次在太空獲得的水稻種子返回艙著陸時,地面氣溫計示數如圖。地面氣溫為(  )
A.11℃ B.9℃ C.﹣9℃ D.﹣11℃
3.有一支刻度均勻,但實際測量不準確的溫度計,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是4℃;把它放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示數是94℃。把它放在某液體中時,示數是31℃,則該液體的實際溫度是(  )
A.30℃ B.31℃ C.32℃ D.36℃
4.學習科學的過程中,需要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下列表中的相關操作可能會導致結果有偏差,則對于結果偏差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結果
① 用受熱后的鋼尺測量橡皮的寬度 偏大
② 測則量紙張厚度時,沒有將紙張壓緊 偏大
③ 體溫計測量體溫時,將體溫計移出人體讀數 偏小
④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某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的溫度計,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用它測量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示數是6℃,當冰熔化后,水溫升高到60℃時,發現它的示數恰好和真實溫度相等。那么,當用該溫度計去測量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時,它的示數為(  )
A.92℃ B.94℃ C.96℃ D.98℃
6.小科用示數在刻度線以下的體溫計依次給甲、乙、丙三位同學測體溫,記錄數據分別為:36.8C、36.8C和37.2℃。過后發現全程忘記甩體溫計,于是想甩過后全部重測,老師說,你只需再重測一個同學的體溫即可。小科應去測誰的體溫呢?(  )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甲、乙同學中任何一個
7.小科自制了一支溫度計,刻度在0℃時水銀柱長5cm;在100℃時,水銀柱長25cm。用這支溫度計去測量一杯30℃的水時,水銀柱長度為(  )
A.6cm B.10cm C.11cm D.8cm
8.小科將示數為37℃的水銀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體溫計的示數是(  )
A.0℃
B.35℃
C.37℃
D.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
9.下列是小科整理出的“錯誤操作”與對應測量結果,其中錯誤的是(  )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
A 用拉得很緊的皮卷尺去測量某同學的跳遠距離 偏大
B 測量頭發的直徑,把頭發繞在鉛筆上時沒有排列緊密 偏大
C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將溫度計移出水面讀數 偏小
D 用受熱后的鋼尺測量橡皮的寬度 偏小
A.A B.B C.C D.D
10.請完成以下測量工具的讀數:
(1)如圖a,體溫計的量程為 ,此時體溫計的示數是 ℃。
(2)如圖b,用溫度計測量冬天某一日晚上的氣溫,此時溫度計的示數為 ℃。
(3)如圖c,小曙使用兩把刻度尺測量同一木塊的長度,則精確度高的那把尺測量的長度為 cm。
11.水銀體溫計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1)1714年,德國人華倫海特發明了水銀溫度計,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銀的 的性質來指示溫度。
(2)1865年,英國人阿爾伯特發明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水銀體溫計,特點是儲存水銀的細管里有一狹道,實現了體溫計離開人體讀數。如圖體溫計中的哪個結構與狹道的作用相同 。(填序號)
(3)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禁止生產水銀體溫計。用電子體溫計等替代水銀體溫計的理由可能是 (可多選)。
A.水銀中毒對人體的傷害很大
B.水銀體溫計價格便宜
C.水銀體溫計測量比較準確
D.電子體溫計使用更便捷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会泽县| 工布江达县| 塘沽区| 区。| 巴彦淖尔市| 托克逊县| 广州市| 天峻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华池县| 安宁市| 邻水| 沁源县| 桂东县| 页游| 安图县| 利川市| 南郑县| 迁西县| 石台县| 洞口县| 宁南县| 抚顺市| 柳林县| 漠河县| 静乐县| 咸阳市| 万盛区| 柳江县| 浠水县| 定安县| 长宁县| 建阳市| 南开区| 喀喇沁旗| 星子县| 钟山县| 华坪县| 和硕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