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2 合理利用網絡 同步探究學案1.政治認同:利用網絡為社會傳遞正能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道德修養:養成網絡素養,遵守網絡公德,養成文明上網、合理用網的個人素質。3.法治觀念:了解網絡交往的規則,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意識和習慣,養成遵守網絡規則的意識。4.健全人格:掌握網絡交往自我保護的知識,理解網絡的價值與作用,善用網絡帶來的正向價值,合理利用網絡促進自我和社會的發展。5.責任意識: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為維護網絡環境盡自己的責任。基礎知識梳理1.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 。2.互聯網大大促進了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的流動,已經成為社會生產的 、經濟貿易的 。3.網絡為文化傳播和 搭建新平臺。4.基于互聯網的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成為眾多新發明和新服務的 。(二)自主閱讀教材,思考以下問題,并在教材中標畫。1、怎樣合理利用網絡?(一)(二)2、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4點)3、什么是媒介素養?包括?4、對待網絡上的信息,怎樣做到“信息節食”?5、怎樣對待網絡謠言?6、如何辨別網絡謠言?7、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是什么?8、怎樣才能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9、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我們應該利用網絡做些什么?2點)(三)預習反饋列出預習中的問題清單或列出困惑、讀不懂的內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與娛樂變得越來越豐富。微信、短視頻、直播等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不僅讓人們有更多的方式溝通、娛樂,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也成為公民表達訴求和民主監督的一個重要渠道。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5億,占網民整體的94.1%。材料二 全國各地因疫情影響,經濟受到一定的沖擊。為了助力農村、中小企業經濟發展,許多明星、網紅甚至是政府官員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列,推銷本地的產品,使網上銷售呈現火爆景象。材料三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為接收轉移贓款,蠱感利用涉事未深的青少年辦理銀行卡、手機卡用于出售,導致一些法治意識淡薄、正值青春花季的青少年誤入歧途、觸犯法律。(1)請你從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二中網絡的積極作用。(2)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三則材料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一)達標測評1.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在地鐵上,電梯上、走路、上廁所……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刷著手機一條信息從生產出來,到四處傳播,路人皆知可能只需要幾個小時。人人都是自媒體。“小鼠標”既關乎流量,又關乎“網德”。用好互聯網這“最大變量”,讓榜樣人物“走紅”,使向上向善成為網絡空間主流。用“小鼠標”匯聚道德“大流量”需要( )①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②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任的網絡監管者③瀏覽與學習內容有關的信息,學會“信息節食”④明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傳播健康的網絡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網絡空間不只是抽象的,更是具體的。一個個真實人物,一件件鮮活事例,一次次正直善良的抉擇,載起網絡空間涌動的正能量,壘起清朗網絡家園的磚磚瓦瓦。中央網信辦舉辦了以“團結奮進新征程同心奮斗創偉業”為主題的2022中國正能量“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以下事件適合參加這一評選的有( )①賀州市殘疾青年范瑜天的勵志直播收獲了眾多網友點贊②廣西災害民生綜合保險試點將擴至14個設區市50個縣③杭州一網紅團隊直播時為了拍攝效果,狂搖百年櫻花樹使其遭到破壞④4位新疆“網紅文旅局長”組團直播推介新疆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特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今年以來,貴州持續縱深推進“黔凈”網絡空間清朗工程,繼續加大對屬地網站、賬號巡查和處置力度。前三季度,網信系統巡查發現和受理舉報違法與不良信息5622條,排查涉APP問題線索53個,依法查處網站112家。助力“清朗”工程,青少年應該( )①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 ②恪守道德法律,維護網絡秩序③抵制網絡視頻,避免瀏覽網站 ④文明健康上網,合理建言獻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時下盛行的短視頻式生活雖點燃了眾多網友記錄生活的熱情,但也為一些人的生活蒙上陰影。我們希望在網絡的世界里,有一個清朗健康的精神家園,這就需要我們( )①在網上傳播正能量 ②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促進民主政治進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2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公布,“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天花板”“沉浸式”等入選,這些詞都符合規范標準,最能體現我們母語的價值。“擺爛”的流行度也非常高,在詞頻調查中位居前列,但因為它的消極含義最終落選。這說明( )A.應學會信息節食 B.積極弘揚網絡正能量C.網絡自由有限度 D.利用網絡多建言獻策6.2023年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兩高”報告亮相。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名譽案、取快遞女子被造謠出軌案……這些被報告點名的標志性案件,記錄了中國法治進程的點點滴滴。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讓人格尊嚴免遭網絡暴力侵害。對此,我們要( )①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 ②為避免沉迷網絡上當受騙,拒絕上網③遵守道德與法律的基本準則,不制造和傳播謠言 ④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傳播正能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偵破“網絡水軍”案件550余起,偵辦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1.6萬余起,繳獲竊聽竊照專用器材14.1萬件……公安部公布的“凈網2022”專項行動“成績單”,一項項數據見證凈網行動的卓著成效。凈化網絡環境需要青少年( )A.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使凈網行動有法可依 B.加強網絡平臺管理,切實做到守土盡責C.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 D.持續加大打擊力度,治理違法違規行為8.“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傳播網絡正能量是做一個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的表現。下列不屬于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是( )A.積極參加網絡公益活動 B.只要看到需要救助的信息就在微信朋友圈轉發C.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D.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9.近兩年來,短視頻迅速風靡,“抖音”,“快手”等紛繁多樣的視頻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但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對此,我們應該( )A.抵制短視頻,避免受到不良影響 B.學會辨析信息,少看不健康內容C.提高媒介素養,堅決抵制互聯網 D.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10.2022年,我國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具體包括打擊網絡潘言,打擊網絡直播、短視頻領域亂象,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開展“清朗”行動能有效( )①擴大公民表達權②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③弘揚網絡正能量④營造清朗網絡環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提升訓練11.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與行為實驗室以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未成年人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數字生活與網絡保護研究報告(2021-2022)》。為對數字社會發展與未成年人成長關系有更全面的認識,該課題組在全國針對6-18歲的在校學生及家長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獲得的相關數據如下:行為主體 狀態 網絡沉迷風險父母之間關系 良好 降低9.49%經常吵架 提升22.47%親子關系 親近 降低10.79%父母對孩子學習監管 完全不管 高出11.92%家長玩游戲 時間較長 高出5.36%未成年人 融入學校 降低5.75%不適應學校 增加19.24%學校網絡素養教育 開展 比例為16.30%未開展 比例為20.05%(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上表,你可以從中得到哪些結論?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為未成年人擁抱未來、放飛夢想創造了無限可能,也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著重大影響。加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的引導、教育和保護,成為全社會高度關切的重大課題。(2)結合上表的調查數據,請從家庭和學校兩個角度來談談如何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風險?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3年,以“一起開新,共造未來”為主題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網絡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綜藝頻道(CCTV-3),央視網、央視頻、央視新聞、央視財經、央視文藝等總臺新媒體矩陣同步播出,努力展現當代青年的精神風貌,讓觀眾在青春旋律中感受濃濃“年味”。材料二 央視網副總編輯、網絡春晚總制片人唐曉艷說:“網絡春晚的舞臺,向最接地氣的多元圈層敞開懷抱,展現真實質樸、熱氣騰騰的生活。”(1)結合材料,談談網絡對我們產生了哪些影響?(2)作為當代青年,我們應該如果利用網絡傳遞生活的美好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以下是大頭兒子一家“曬”在朋友圈的生活畫面。(1)結合大頭兒子一家在朋友圈的分享內容,分析網絡生活的利與弊。(2)請為大頭兒子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提兩條合理化建議。(一)課后反思:本節課我學會了: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把本節課所學知識畫出思維導圖參考答案一、合作探究【答案】(1)①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2)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分析】考點考查:網絡的積極影響、合理利用網絡。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 需要運用網絡的積極影響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可鏈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關鍵詞②:成為公民表達訴求和民主監督的一個重要渠道→可鏈接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關鍵詞③:許多明星、網紅甚至是政府官員紛紛加入直播帶貨行列,推銷本地的產品→可鏈接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合理利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啟示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互聯網讓人們的生活與娛樂變得越來越豐富→可鏈接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關鍵詞②:微信、短視頻、直播等互聯網應用層出不窮→可鏈接要學會“信息節食”;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關鍵詞③: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為接收轉移贓款,蠱感利用涉事未深的青少年辦理銀行卡、手機卡用于出售→可鏈接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課堂達標1.【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傳播網絡正能量。①④:分析題文,用“小鼠標”匯聚道德“大流量”,啟示我們要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這需要我們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傳播健康的網絡文化;①④符合題意;②:我們是網絡參與者,不是網絡監管者,②錯誤;③:與題干主旨不相符;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傳播網絡正能量的相關知識。①④:賀州市殘疾青年范瑜天的勵志直播收獲了眾多網友點贊,4位新疆“網紅文旅局長”組團直播推介新疆的旅游資源和旅游特產,都是也可以傳播網絡正能量的行為,可以參加2022中國正能量“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征集評選展播活動,①④正確;②:與網絡無關,②不符合題意;③:不是網絡正能量,③錯誤;故本題選B。3.【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①②④:題干內容告訴我們,作為青少年的我們應該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提高網絡素養,遵守法律和道德,合理利用網絡,學會“信息節食”,文明健康上網,合理建言獻策,①②④正確;③:沒有認識到網絡的積極影響。③錯誤;故本題選B。4.【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參與網絡生活。①②③:題干主要體現抖音的兩面性,我們希望在網絡的世界里,有一個清朗健康的精神家園,這就需要我們在網上傳播正能量,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故①②③正確;④:促進民主政治進步與材料主旨不相符,故④排除;故本題選A。5.【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傳播網絡正能量。ACD:觀點雖然都正確,但與題文主旨傳播網絡正能量無關,故ACD不符合題意;B:依據教材知識,“擺爛”一詞因為消極含義最終落選,說明我們要積極弘揚網絡正能量,故B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6.【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①③:最高人民法院指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要讓人格尊嚴免遭網絡暴力侵害。所以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制造和傳播謠言,自覺抵制不良信息,遵守道德和法律,做負責的網絡參與者,故①③說法正確;②: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拒絕上網說法不對,故②說法錯誤;④:題干講的是拒絕網絡暴力,并沒有提到利用網絡建言獻策和傳播正能量,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7.【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傳播網絡正能量。C: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凈化網絡環境需要青少年自覺抵制不良風氣,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C正確;ABD:都不是青少年可以做的,排除ABD;故本題選C。8.【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傳播網絡正能量。ACD:我們應積極傳播網絡正能量,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ACD說法正確;B:做法沒有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沒有做到傳播網絡正能量,B錯誤;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本題選B。9.【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D:近兩年來,短視頻迅速風靡,但視頻內容良莠不齊;我們應該提高個人修養與媒介素養,利用網絡平臺,傳播社會正能量,D說法正確;AC:我們要合理使用短視頻、合理使用網絡,而不能采取抵制的態度,AC說法錯誤;B:我們要學會辨析信息,不看不健康內容;B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0.【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營造良好網絡環境。②③④:依據題文描述,營造良好網絡環境,開展“清朗”行動能有效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弘揚網絡正能量,營造清朗網絡環境,故②③④符合題意;①:公民的權利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賦予的,開展“清朗”行動不能擴大公民表達權,故①錯誤;故本題選C。11.【答案】(1)①中國未成年人的數字生活已經影響到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親子關系;②由于數字生活的影響,一些父母對孩子學習監管力度不夠,家長玩游戲時間較長無法顧及孩子;③未成年人對學校環境的不適應比例增加;④學校網絡素養教育開展比例不夠。(2)學校:①學校與家庭攜手,給予孩子更多愛和陪伴;②引導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用網習慣;家庭:①制定時間規劃,共同商定上網的時間;②幫助孩子建立能給他帶來成就感的興趣點;③以身作則,不要雙標。【分析】考點考查:網絡生活的負面影響、合理利用網絡。能力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理解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網絡生活的負面影響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父母之間關系、親子關系→中國未成年人的數字生活已經影響到了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親子關系。關鍵詞②:父母對孩子監管、家長玩游戲→些父母對孩子學習監管力度不夠,家長玩游戲時間較長無法顧及孩子。關鍵詞③:學校網絡素養教育→開展比例不夠。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合理利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措施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風險→學校和家庭分開談論。學校:與家庭攜手,引導;家庭:建立興趣點、以身作則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2.【答案】(1)①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更加豐富。借助互聯網,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就可以享受到春晚的文化大餐。②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互聯網打破了地域界限,極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內容、場合及范圍,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③網絡可以傳遞生活的美好,分享生活的快樂,傳遞正能量,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2)①我們要傳遞網絡正能量。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②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③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在無關信息前面停留,不應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④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⑤我們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不制造謠言,不泄露他人隱私,不惡意攻擊他人等。【分析】考點考查:網絡的影響、傳遞網絡正能量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是中學生,需要運用網絡的影響的有關知識,從影響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2023網絡春晚在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央視網、等總臺新媒體矩陣同步播出→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更加豐富+網絡對文化的影響;網絡傳遞正能量。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如果利用網絡傳遞生活的美好,可以結合教材知識進行回答。13.【答案】(1)利: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弊: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大頭兒子差點上當。(2)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辨析網絡信息;不沉湎網絡游戲,接受父母給予的建議和保護;提高媒介素養,利用互聯網獲取知識、完善自我等。【分析】考點考查:網絡相關知識。能力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核心素養:道德修養、健全人格。【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 需要運用網絡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直播帶貨銷量好→可鏈接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關鍵詞②:想刷單賺點錢,差點上當→可鏈接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大頭兒子差點上當。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