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圖示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探究與分享(一)有同學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拍到這樣一張照片:李家村的辦公樓前掛著三塊牌子,分別是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李家村村民委員會、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圍繞這張照片,大家提出不少問題。查找資料,為同學答疑解惑。這三個機構是層級相同的村級組織嗎?三塊牌子掛在一起,說明三個機構的組成人員是一樣的吧?村務監督委員會與另兩個機構是什么關系?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是什么關系?它們管的事情是一樣的嗎?村委會是如何產生的?探究與分享(一)答案:①是層級相同的村級組織。②村務監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村務監督機構,監督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它享有監督李家村村委會的職權。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是全村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接受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的領導。③不一樣。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和李家村村民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可以交叉任職。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組成人員的產生應當遵循回避制度。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近親屬不得擔任村務監督機構成員。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和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可以交叉任職。探究與分享(一)答案:④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管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村黨支部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村委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負責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⑤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他們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1、基層群眾自治的內涵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是指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相關鏈接與國家和政府層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層民主具有發生領域的基層性、民主參與的直接性、管理活動的自治性等特點。主體領導管轄依托實質內容(1)村民委員會:①性質: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②職能:其主要職能是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2、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村民在農民公寓建設聽證會上提出自己的看法鄉政府、村委會、村黨支部三者的關系鄉鎮政府村委會村黨支部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國家基層政權組織基層國家機關基層政府指導領導圖示注1:村委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基層政權組織,不是基層國家機關,不是基層政府。基層黨組織協助③產生: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④管理:在農村基層治理實踐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來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的難題自己解的有效途徑。①村委會是農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務等的機構。②村民會議也稱村民議事會,是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所作決定應當經到會人員的過半數通過,是村民實現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③村民代表會議,由村民委員會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決定村民會議授權的事項等,向村民會議負責,是村民委員會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④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是本村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和群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斗堡壘。⑤村務監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村務監督機構,監督村務公開等制度的落實,其成員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中推選產生。知識拓展村委會、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黨支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區別(2)居民委員會:①性質:按照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②任務:其任務是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在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大會上,新當選的居委會主任與大家交流注2:居民委員會≠街道辦事處(1)居民委員會是居民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2)街道辦事處是地方基層政府在城鎮的派出機關,受地方政府領導和委派,從事相關行政管理工作。(3)街道辦事處可以對居民委員會工作進行指導、支持、幫助,但不能干預。知識拓展區分居民委員會和街道辦事處③產生:居民委員會成員由居民選舉產生,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④意義:居委會成員居民選,社區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務居民管。這大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出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質和能力。注3:“創新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是村委會、居委會,管理模式的任何創新,都是為了更好地發揮村委會和居委會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不會改變組織形式。圖示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探究與分享(二)某村要制定村規民約,村民們暢所欲言。你認為哪些意見可以采納,哪些不應該采納,為什么?我覺得應該規定村里重要事項要定期張榜公布。我看村規民約讓村委會主任定就行了。我想把“牲畜毀壞他人莊稼被打死不賠償”寫進去。你還會補充哪些意見?探究與分享(二)答案:(1)①第一位村民“村里重要事項要定期張榜公布”的意見可以采納,因為實行村務公開制度,有利于落實群眾的知情權,加強對村級黨務、村務、財務的監督,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②第二位村民的“牲畜毀壞他人莊稼被打死不賠償”的意見不應該采納。因為把他人的牲畜打死有可能屬于違法行為?!吨腥A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規民約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觸。③第三位村民的“村規民約讓村委會主任定”的意見不應該采納。因為村民是民主管理的主體,村規民約應經過全體村民討論通過。(2)意見略。(提示:補充意見應符合發展基層民主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原則,且不得與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相抵)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1、發揚基層民主的必要性注4: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有效途徑。2、基層民主實踐的內容我國農村和城市,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基層民主實踐活動。(1)民主選舉:作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和城市的居民委員會,按法律規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選舉產生。①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②在城市,社區居委會正從過去的居民代表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選舉發展,選舉程序更加規范,給城市基層治理帶來顯著變化。探究與分享(三)你所在的村或社區正在開展哪些活動?某村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集體維修水塔事宜,到會113人,108人贊成。由于多數村民支持,該項目很快通過了。某小區舉辦“迎新春鄰居節”活動,居委會組織社區志愿者教居民編中國結、寫“?!弊?,大家一起熱熱鬧鬧迎新春,共創和諧社區。走訪你所在的村或社區,搜集相關事例,圍繞人們依法參與基層民主的實踐,撰寫調查報告。探究與分享(三)答案:(1)①植樹活動:大家共同參加,在綠化養護人員的指導下,增強園區綠地清理和養護的意識。②鮮花主題活動:制作鮮花手工禮品、各種花果茶、花卉草本糕點,讓每一個心靈感受到鮮花的美好。③消防學習活動:物業配合市消防大隊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識。④書畫交流活動:建立書畫苑,為廣大書畫愛好者建立溝通交流的平臺,滿足大家對書畫展示的需要。⑤文藝活動:舉行文藝演出,唱出風采,跳出舞姿,共同關注健康。(2)撰寫調查報告要注意主題突出、內容真實、符合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等。(2)民主協商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事務千頭萬緒,應該也必須由眾人商量著辦。只有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讓居民或村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求同存異,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案,促進基層社會的和諧。②開展:我國城鄉的基層民主協商,在街道或鄉鎮、社區或行政村以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的層次展開,也貫穿基層治理的全過程。(3)民主決策①原因:城鄉基層的公共決策與每家每戶的利益直接相關。②要求:按民主決策要求,在農村,凡關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項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集體作出決定。在城市,社區公共事務的民主決策通過召開居民會議進行。(4)民主管理①要求:在法律上,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的全體村民或本區的全體居民;在現實運作中,一般要通過一定的程序,授權給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來進行。②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相關鏈接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涉及面廣,包括辦理本區或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創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或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依法管理本區或本村的公共財產,協助人民政府開展工作,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普法教育,普及科技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等等。(5)民主監督①原因:負責城鄉基層公共事務管理的居委會和村委會,事實上都掌握一定的權力。要防止以權謀私,盡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誤,必須實行民主監督。②要求:凡是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和需要讓基層群眾知曉的事項都應公開,讓每個居民或村民了解,還應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實際管理工作進行評議。相關鏈接設立“社區公開欄”“村務公開欄”是城鄉各地普遍采用的公開形式,此外還有其他多種多樣的形式。城市社區對居委會進行民主評議和監督的主體,可以是居民代表、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也可以是由居委會代表、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代表和居民代表聯合組成的民主評議小組。在農村,通過民主評議對村委會實行民主監督的職能,主要由村民會議承擔。居民代表評議社區工作村民在村務公開欄前查看集體資產租賃情況(1)地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要求: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廣泛而深刻的實踐,應該將其作為發展社會主叉民主的基礎性工程加以推進。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地位和要求注5:擴大基層民主≠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擴大基層民主有利于保障公民各項民主權利的實現,但公民的民主權利是法定的,不能隨意擴大。知識歸納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基層群眾自治的內涵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基層群眾制度的地位和要求發揚基層民主的必要性基層民主實踐的內容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