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0課《狼》預習導學案1.了解作者作品;掌握重點實詞,借助注釋理解文章大意。(重點)2結合作者經歷,理解文章主旨,思考其現實意義。(重點)3.品讀課文,會分析文中的“屠夫”和“狼”的形象,理解文章的寓意。(難點)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紹蒲松齡(1640年—1715年),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著名文學家、短篇小說家。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淄川區)人,蒙古族。蒲松齡出身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學識淵博,19歲即考得全縣第一名,取中秀才。但以后參加科舉考試,屢考不中,盡管其學識名聞鄉里,但追求功名卻始終沒能如愿。直到71歲,才按例補為貢生。蒲松齡一生屢試不第,貧困潦倒,后人用8個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讀書、教、著書、科考。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2.故事背景本文選自《聊齋志異》卷六。“聊齋”是蒲松齡的室名,“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狼》原文共有三則故事,這里選的是第二則。蒲松齡自幼便對民間的鬼神故事興致濃厚。據說,蒲松齡曾為了搜集素材,在家門口擺茶,來的人只要講一個故事就可免費喝茶。借助這個方法,蒲松齡搜集了大量離奇的故事。再加上科場、仕途的失敗使他滿腔悲憤,雖身不在官場,但對科舉和官場的黑暗卻有更深刻的認識,于是在22歲時開始撰寫狐鬼故事。康熙十八年春,40歲的蒲松齡初次將手稿集結成書,名為《聊齋志異》。此后屢有增補,歷時四十余年,此書可謂傾注了蒲松齡大半生精力。3.作品簡介《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它們或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4.蒲松齡科舉之路18歲:童子試縣、府、道皆列第一,考中秀才。20歲:第一次參加鄉試,名落孫山。23歲:再應鄉試,仍未中。32歲:第三次應鄉試未中。35歲:再應鄉試,未中。39歲:為了謀生,開始坐館當塾師,并開始創作狐鬼系列小說。47歲:再應鄉試,因“越幅”(未按格式書寫)被黜。50歲:再應鄉試,因再次犯規與中舉無緣。56歲:率眾弟子一同應鄉試,結果全軍覆沒。62歲:在當年秋天的鄉試中,再次被現實挫傷。71歲:赴青州考貢,山東學政黃叔琳為其精神所感動,拔為歲貢生。二、文體知識志怪小說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志怪,就是記錄怪異。志怪小說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于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為志怪小說的代表作之一。三、寫作特點 情節曲折,內容豐富。本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情節曲折,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神態描寫來刻畫屠戶和狼的形象,展開雙方的矛盾和斗爭。在文中,故事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交代得很清楚。文章隨著情節的波瀾起伏,生動地表現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以及屠戶心理、行動的變化。 主旨寓于形象之中。運用比喻和諷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旨寓于生動的形象之中,是寓言的一個顯著特點。這篇寓言故事通過對狼的一連串行為動作的描述,生動地刻畫了狼的形象,揭示出狼貪婪、兇狠、狡詐的本性,因此作者在故事結束時發表議論,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管怎樣狡詐,不管耍弄什么花招,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四、課文內容解讀《狼》這篇文言小說講述了一個屠戶回家途中遇狼、懼狼、御狼,最后殺狼的故事,說明了狼再狡猾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同時也告誡人們:對像狼一樣的邪惡勢力主丟掉幻想,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最后才能取得勝利。五、結構圖解六、文言知識積累1.一詞多義止 止有剩骨(副詞,僅,只)一狼得骨止(動詞,停止) 敵 恐前后受其敵(動詞,敵對,這里是攻擊的敵意思)蓋以誘敵(名詞,敵人,這里指屠戶)前 狼不敢前(動詞,上前)其一犬坐于前(名詞,前面) 意 意暇甚(名詞,這里指神情、態度)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動詞,打算,企圖)以 投以骨(介詞,把)以刀劈狼首(介詞,用)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連詞,來) 其 恐前后受其敵(代詞,指狼)場主積薪其中(代詞,指麥場)屠乃奔倚其下(代詞,指柴草堆)其一犬坐于前(代詞,指狼,可譯為“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代詞,指屠戶)乃 屠乃奔倚其下(副詞,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副詞,才) 之 久之(助詞,補充音節,無實義)又數刀斃之(代詞,指狼)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2.詞類活用(1)恐前后受其敵(名詞用作動詞,敵對,這里是攻擊的意思)(2)狼不敢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3)一狼洞其中(名詞用作動詞,挖洞)(4)其一犬坐于前(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5)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詞作狀語,從通道)3.古今異義(1)蓋以誘敵(古義: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今義:由上而下地遮掩,蒙上)(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古義: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今義:幾何學,數學的一個分支學科)(3)止增笑耳(古義:出現在句尾時,通常解釋為“罷了”。今義:耳朵)4.特殊句式(1)倒裝句 投以骨(狀語后置,正常語序為“以骨投”)(2)省略句 顧野有麥場(句首省略主語“屠夫”)(六)朗讀節奏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課文解讀原文與翻譯 注釋狼 一屠晚 歸, 擔 中 肉 盡,止有剩 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 骨。 途中 兩狼,綴行甚遠。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評析:這一段寫屠夫遇狼,交代了矛盾的雙方,點明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此為故事的開端。 屠 懼, 投以骨。 一 狼得 骨 止, 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 一 狼仍 從。 復 投 之,后 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 狼止 而 前 狼又至。 骨已 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 盡矣,而 兩 狼之并驅如故。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評析:這一段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懦弱和狼的貪婪,故事進一步發展。屠 大 窘, 恐 前后 受 其 敵。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 顧野 有 麥場, 場 主 積薪 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 其中, 苫蔽成丘。 屠 乃奔 倚其 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 下, 弛擔持 刀。 狼不敢前,眈眈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 相向。眼睛朝著屠夫。 評析:這一段寫屠戶御狼,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此亦為故事的進一步發展。 少時,一狼徑去, 其一 犬 坐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于 前。久之, 目 似 瞑, 意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暇 甚。屠暴起,以刀劈狼 首,又 數 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 斃之。 方欲 行,轉 視 積薪 后, 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 狼 洞 其中,意將 隧 入 以攻 其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 后也。身已 半 入,止露尻尾。 屠的后面。身子已經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 自 后斷 其 股,亦 斃之。 乃 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時悟 前 狼假 寐,蓋以 誘 敵。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 評析: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機警和狼的狡詐陰險,此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 狼亦 黠矣,而頃刻兩 斃, 禽獸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 之變詐幾何哉? 止 增 笑 耳。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評析:這是作者發表的評論,揭示故事的主題。盡管狼很狡猾,但是與人斗智,只不過增加笑料罷了。 屠:屠戶。止:僅,只。綴(zhuì)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連接/緊跟。投以骨:把骨頭投給狼。從:跟從。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并,一起。驅,追隨、追趕。如故,跟原來一樣。窘(jiǒng):處境困迫,為難。受其敵:遭受它的攻擊。顧:看,視。積薪:堆積柴草。苫(shàn)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一樣。苫蔽,覆蓋、遮蓋。弛:解除,卸下。眈(dān)眈相向:瞪眼朝著屠戶。眈眈,注視的樣子。少(shǎo)時:一會兒。 徑去:徑直離開。徑,徑直。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久之:時間長了。 瞑(míng):閉上眼睛。 意暇甚:神情很悠閑。意,這里指神情、態度。暇,從容、悠閑。 暴:突然。 洞其中:在積薪中打洞。洞,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隧入:從通道進入。隧,通道,這里用作狀語,“從通道”的意思。尻(kāo):屁股。假寐:假裝睡覺。寐,睡覺。 蓋:表示推測,大概,原來是。黠(xiá):狡猾。頃刻:一會兒。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意思是能有多少。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罷了。參考譯文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扔完了,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看見野地里有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見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鉆過去從背后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鉆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后腿,把這只狼也殺了。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罷了。一、預習案。1.填空。《狼》選自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作者 ,是 代人,“聊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異”是 的意思。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積薪(xīn) 屠大窘(jǒng) 眈眈相向(dān)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苫蔽成丘(zhàn)C.尻尾(kāo) 意暇甚(xiá) 狼亦黠矣(xiá)D.變詐(zhà) 倚其下(yǐ) 頃刻兩斃(qīng)3.下列句子停頓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4.下面各句中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 B.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5.選出下列括號中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志——拿來,用來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憑借C.(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用來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來6.下列句中“而”字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A.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C.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D.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7.理解填空。(1)文中表現狼貪婪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表現狼的陰險狡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表現屠戶果斷機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用議論性的方式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B.志怪小說,主要指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小說,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東方朔的《神異經》、干寶的《搜神記》等。“志”是記述的意思。C.《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文言小說集,書中寫的大多是奇人異士的故事。題目“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里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D.《狼》這一課告訴我們,面對那些兇惡可怕的敵人,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9.下列對《狼》一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尚未徹底認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余地的情況下做出了與狼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那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10.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聊齋志異》是我國文言短篇志怪小說的優秀之作。“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事,多為鬼狐的故事。B.本文的作者是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著名文學家。C.文章最后一段的議論點明了全文的主旨,暗含諷刺。D.文章的基本情節依次是:遇狼——御狼——懼狼——殺狼。11.綜合實踐活動。狼是一種我們十分熟悉的兇猛狡猾的動物,班級開展“狼”專題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1)【成語積累】活動中,小麗同學搜集到兩幅圖,可她卻猜不出與圖片相關的狼的成語,請你告訴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狼”與自然】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至少三條)材料一:據動物學家介紹,狼是最團結的動物,當狼群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時,定會群起而攻之。雖然狼通常獨自活動,但你不會發現哪只狼在受傷時獨自逃走。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馴鹿群沖去,其中的一匹狼斜沖到鹿群中,抓破一頭馴鹿的腿,又放開。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時機。受傷的馴鹿漸漸失去大量血液、力氣,當這頭馴鹿已極為虛弱,再也無力反抗時,狼群開始出擊。材料三:據統計,狼群十次狩獵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九次未果的狩獵不會讓它們氣餒,因為它們知道還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勝利總會屬于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狼性】博洋同學搜集、展示了一組同學們不熟悉的有關“狼”的成語,請你閱讀并寫出探究結果。①眾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東西,必群而攻之。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③狼授以漁:狼會在小狼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當不成狼,就只能當羊了。④同進同退: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動物,你不會發現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我探究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案。(一)課內閱讀理解。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止有剩骨( ) (2)眈眈相向( )(3)屠暴起( ) (4)乃悟前狼假寐(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屠自后斷其股 其人曰:奈地壞何 B.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夫君子之行C.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溫故而知新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靜以修身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括文章中狼的形象,并列舉一個與狼有關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外閱讀理解。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題目。【甲】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選自蒲松齡《狼》)【乙】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選自蘇軾《黠鼠賦》)【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聲詞,形容鼠咬物的聲音。④蠆(chài):蝎子一類的毒蟲。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2)橐堅而不可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3)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能無變色于蜂蠆 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譯下面的語句。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文都寫人與動物的“較量”,但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其原因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兩文均“敘事”而“達意”,但體裁和表現側重點不同,試作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課《狼》預習導學案(含答案)一、預習案。1.填空。《狼》選自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作者 ,是 代人,“聊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異”是 的意思。【答案】蒲松齡 清 書齋名 記述 奇怪的故事。【詳解】本題考查名著文學常識。《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里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稱,“志”是指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故事。《聊齋志異》所寫內容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郭沫若評價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積薪(xīn) 屠大窘(jǒng) 眈眈相向(dān)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苫蔽成丘(zhàn)C.尻尾(kāo) 意暇甚(xiá) 狼亦黠矣(xiá)D.變詐(zhà) 倚其下(yǐ) 頃刻兩斃(qīng)【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字音。A.屠大窘(jǒng)——jiǒng;B.苫蔽成丘(zhàn)——shàn:D.頃刻兩斃(qīng)——qǐng;故選C。3.下列句子停頓節奏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朗讀節奏的能力。解答時,應了解文言的句讀知識,學會有感情的朗讀文言文,培養語感并能根據句子中詞語的意思含義來劃分句子節奏。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A.句意為: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其一”為指示代詞,指兩只狼中的另外一只,中間不能斷開。“犬坐”意為像狗一樣蹲坐,中間不能斷開;正確劃分為“其一/犬坐于前”;B.句意為: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而”為連詞,表示轉折,應在其前斷開。“又至”意為再次來到,中間不能斷開;正確劃分為“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句意為: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變詐”為名詞,指的是“欺騙手段”,中間不能斷開。正確劃分為“禽獸之變詐/幾何哉”;D.句意為: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意將隧入”是動作,“以攻其后也”是目的。劃分正確;故選D。4.下面各句中句式與其它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 B.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文言句式。A.倒裝句,狀語后置,應為:以骨投;B.省略句,省略主語“屠戶”,應為:(屠戶)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省略句,省略介詞“于”,應為:場主積薪(于)其中;D.省略句,省略介詞賓語“之”,應為:蓋以(之)誘敵;故選A。5.選出下列括號中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非淡泊無(以)明志——拿來,用來 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憑借C.(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用來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來【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以”的理解。C.解釋有誤。“(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意思是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以”的意思是“用”,而非“用來”。故選C。6.下列句中“而”字用法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A.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B.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C.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用法。ABC.“而”都是連詞,表轉折;D.“而”是連詞,表并列;故選D。7.理解填空。(1)文中表現狼貪婪本性的句子是:(2)文中表現狼的陰險狡詐的句子是:(3)文中表現屠戶果斷機智的句子是:(4)本文用議論性的方式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答案】 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詳解】本題考查默寫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下列字的寫法:詐、止、驅、隧、寐、倚、馳。8.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B.志怪小說,主要指一種以記述神仙鬼怪故事為主要內容的小說,如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東方朔的《神異經》、干寶的《搜神記》等。“志”是記述的意思。C.《聊齋志異》是蒲松齡的文言小說集,書中寫的大多是奇人異士的故事。題目“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里記錄奇異的故事。“聊齋”是他的書齋名稱。D.《狼》這一課告訴我們,面對那些兇惡可怕的敵人,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答案】C【詳解】C.有誤,《聊齋志異》中講的大多是神仙狐鬼精魅的故事,不是“奇人異士”的故事;故選C。9.下列對《狼》一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尚未徹底認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余地的情況下做出了與狼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那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及主旨的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的意思是“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這里的“暴”是突然的意思,突出屠夫動作的迅速,所以C中“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暴怒”錯。10.選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A.《聊齋志異》是我國文言短篇志怪小說的優秀之作。“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是指奇異的事,多為鬼狐的故事。B.本文的作者是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著名文學家。C.文章最后一段的議論點明了全文的主旨,暗含諷刺。D.文章的基本情節依次是:遇狼——御狼——懼狼——殺狼。【答案】D【詳解】考查對文學常識及文章內容的把握。D.文章的基本情節依次是: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故選D。11.綜合實踐活動。狼是一種我們十分熟悉的兇猛狡猾的動物,班級開展“狼”專題實踐活動,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1)【成語積累】活動中,小麗同學搜集到兩幅圖,可她卻猜不出與圖片相關的狼的成語,請你告訴她。(2)【“狼”與自然】閱讀下面的材料,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示。(至少三條)材料一:據動物學家介紹,狼是最團結的動物,當狼群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時,定會群起而攻之。雖然狼通常獨自活動,但你不會發現哪只狼在受傷時獨自逃走。材料二:一群狼突然向馴鹿群沖去,其中的一匹狼斜沖到鹿群中,抓破一頭馴鹿的腿,又放開。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時機。受傷的馴鹿漸漸失去大量血液、力氣,當這頭馴鹿已極為虛弱,再也無力反抗時,狼群開始出擊。材料三:據統計,狼群十次狩獵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九次未果的狩獵不會讓它們氣餒,因為它們知道還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勝利總會屬于它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探究狼性】博洋同學搜集、展示了一組同學們不熟悉的有關“狼”的成語,請你閱讀并寫出探究結果。①眾狼一心:狼如果不得不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東西,必群而攻之。②知己知彼:狼尊重每個對手,狼在每次攻擊前都會去了解對手,而不會輕視它,所以狼一生的攻擊很少失誤。③狼授以漁:狼會在小狼有獨立能力的時候堅決離開它,因為狼知道,如果當不成狼,就只能當羊了。④同進同退:狼雖然通常獨自活動,但狼卻是最團結的動物,你不會發現有哪只狼在同伴受傷時獨自逃走。我探究的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圖一:引狼入室圖二:狼狽為奸(2)【示例】學會團結;學會勇敢;學會合作;學會等待;要不怕失敗,百折不撓。(3)(示例)①無論是自然界中的狼,還是文學家筆下的狼,都很聰明,都很有智慧。②狼很重視獨立能力。③人可以從狼的身上學到很多處世哲學。【詳解】(1)本題考查成語積累的能力。作答本題,首先要分析圖片內容,然后由此推測有關狼的成語即可。圖一,一個女孩和一只狼合租,允許狼和自己同住,由此推知相關成語是“引狼入室”;圖二,結合文字提示可知,是一只狼和一只狽合作進羊圈吃羊,由此推知相關成語是“狼狽為奸”。(2)題考查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結合材料一內容,“狼是最團結的動物”“群起而攻之”可知,狼是團結的動物,群體意識很強;結合材料二內容,“一群狼突然向馴鹿群沖去”可知,狼敢于以個體沖擊馴鹿群,可見其勇敢;“當這頭馴鹿已極為虛弱,再也無力反抗時,狼群開始出擊”可知,狼群耐心地等待著時機,當目標無力反抗時才出擊,可見其懂得等待、合作;結合材料三內容,“因為它們知道還有第十次,或者第十一次,甚至第十二次,勝利總會屬于它們”可知,狼群十次狩獵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但它們從不畏懼失敗,可見其不怕失敗,百折不撓。據此作答即可。(3)細讀材料,抓住關鍵信息分條歸納。關鍵信息如:“群而攻之”“了解對手”“獨立能力”“最團結”,以及同伴受傷時不會獨自逃走。答案不唯一。二、探究案。(一)課內閱讀理解。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止有剩骨( ) (2)眈眈相向( )(3)屠暴起( ) (4)乃悟前狼假寐(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A.屠自后斷其股 其人曰:奈地壞何 B.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夫君子之行C.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溫故而知新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靜以修身3.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括文章中狼的形象,并列舉一個與狼有關的成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僅,只。 兇狠注視的樣子。 突然。 睡覺。 2.D 3.(1)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2)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4.狼的形象:貪婪、狡詐、兇狠。示例:狼子野心【解析】1.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1)句意:只有剩下的骨頭。止:僅,只。(2)句意:瞪著眼睛朝著屠戶。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3)句意:戶突然跳起。暴:突然。(4)句意: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寐:睡覺。2.本題考查文言虛詞。A.代詞,代指狼/代詞,那個;B.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C.連詞表轉折,但/連詞表承接,就;D.都是介詞,用;故選D。3.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注意重點字詞:(1)少時:不久、一會兒;徑去:徑直離開;犬坐:狼像狗一樣蹲坐;于:在。(2)變詐:詭變巧詐;幾何:多么;止:通“只”,只是;耳:罷了。4.本題考查人物形象及成語積累。第一問,結合“途中兩狼,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內容可知,文中的狼兇狠貪婪、狡猾奸詐。第二問,列舉一個與狼有關的成語即可。如:狼吞虎咽。意思是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戶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屠戶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戶。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子已經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二)課外閱讀理解。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題目。【甲】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選自蒲松齡《狼》)【乙】 蘇子夜坐,有鼠方嚙。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于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于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役萬物而君之,卒見使于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于處女。烏在其為智也。”……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嚙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于蜂蠆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選自蘇軾《黠鼠賦》)【注】 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jiāo)嘐聱(áo)聱:象聲詞,形容鼠咬物的聲音。④蠆(chài):蝎子一類的毒蟲。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其一犬坐于前 (2)橐堅而不可穴也(3)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 (4)不能無變色于蜂蠆2.翻譯下面的語句。故不嚙而嚙,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文都寫人與動物的“較量”,但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其原因分別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兩文均“敘事”而“達意”,但體裁和表現側重點不同,試作簡要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像狗一樣(2)咬破(3)被(4)在2.因此沒有咬東西卻裝作咬東西,用聲音來招引人;沒有死卻裝死,用裝死的樣子求得逃脫。(意思對即可)3.甲文中屠戶能認識狼的本性,并識破狼的狡詐,善抓時機,行動果敢,最終戰勝了狼;乙文中因人精力不專,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對方的欺騙手段蒙蔽,陷入對方圈套。(意思對即可)4.甲文為小說(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之奇,因此以記敘為主,作者的觀點表述十分簡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讀者從中意會。乙文為小品(或賦),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脫為基礎,著重推演故事的因果關系,進而得出啟示,揭示道理。(意思對即可)【解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文言文中大多一字一義解釋時可以單字擴充為雙字來解釋,還要注意辨析詞義用法的變化,如本題中“犬”為名詞作狀態,意為“像狗那樣”,還有“見”與現代意義不同,要根據語境仔細辨析。2.疏通全文,在全文語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譯要要做到三點,原意不能改變,關鍵字詞要譯準確,句子要通順。本題要解釋清楚關鍵詞語有:“嚙”“致”“死”“形”“脫”, 翻譯后要疏通句子。3.本題是考查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閱讀文段,疏通文意,了解“人與動物相爭”不同的結局是什么,然后從兩人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特點來分析原因。4.抓住題中提示的答點“體裁和表現側重點不同”思考問題,從兩文敘事的方式和寫作目的來分即“事與理”的關系方面來分析解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