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蘇教版一年級科學《小小工程師》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通過交流工程師的杰作,讓孩子們了解工程師的基本工作內容,知道工程師是設計、發明、制造產品的人。2. 過程與方法:學生能夠利用簡易材料自制一個鉛筆加長器,并對設計制作的產品進行不斷改進,體驗當一名小小工程師的喜悅和偉大。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工程師的熱愛和崇敬之情,培養他們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樹立為國家、為人類做出貢獻的強烈愿望。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知道工程師是做什么的,經歷制作一件物品的過程。教學難點:認識工程師的工作與科學家的工作是有區別的,工程師重在設計、發明、制造產品。三、教學準備教師材料:PPT、工程師杰作的圖片和視頻、多媒體設備。學生材料:短的鉛筆頭、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廢舊紙張、剪刀、膠帶。四、教學過程活動一:認識工程師的工作1. 導入:通過小熊維尼的故事引入,激發學生的興趣。師:“親愛的孩子們,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小熊維尼,今天他要幫助我們認識一些非常偉大的人,想不想看看?”展示幻燈片,展示工程師的工作場景(如畫設計圖、調試產品、制作模型、維修機器等)。2. 討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討論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師:“請看看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猜猜是什么?”生:“工程師!”3. 小結:通過學生回答和教師的引導,總結工程師的基本工作內容。師:“看來不同的工程師,干的工作是不一樣的,但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設計、發明、制造產品。”活動二:欣賞工程師的杰作1. 展示:播放工程師杰作的視頻或圖片,如巴布工程師建造的房子、高鐵、汽車、機器人等。師:“維尼也給我們介紹了一位工程師,他就是巴布工程師,看看他蓋的房子多漂亮!”交流: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工程師杰作,并分享感受。生:“我住在這樣的房子里會很幸福。”“我喜歡這輛汽車,跑得很快。”3. 總結:激發學生對工程師的崇敬和熱愛之情。師:“這些天上飛的飛機、地上跑的汽車、家里用的電腦,都是工程師設計、制造出來的,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好!”活動三:體驗工程師的工作創設情境:通過音頻播放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解決方案。師:“維尼遇到了一個困難,他的鉛筆太短了,是扔掉還是繼續用呢?誰愿意幫助他?”3.動手實踐:學生分組,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鉛筆加長器。師:“我們可以用桌上的材料(如吸管、小木棒、廢舊紙張等)來制作一個鉛筆加長器,大家動手試試吧!”4. 展示與比較: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與其他作品進行比較。師:“請大家看看自己制作的鉛筆加長器,和買來的有什么不同?你覺得哪個更好用?”姓名 優點好用 好看 結實 易做5. 總結:強調制作的樂趣和環保意義。師:“雖然買來的鉛筆加長器很漂亮、結實,但我們自己制作的更有意義,因為它是我們動腦筋想出來的,而且更環保。”五、板書設計小小工程師工程師的工作:設計、制作、發明、制造活動一:認識工程師的工作活動二:欣賞工程師的杰作活動三:體驗工程師的工作—— 制作鉛筆加長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