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非洲靈感》教學設計 課型:新授課教材版本: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非洲的靈感》課時:第二課時。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為了從內心激發學生對非洲音樂的喜愛之情,我從以下三點設計本課:(一)綜合感受,把握重點。 作為本單元的第二節課,我從非洲鼓富有特色的節奏入手,并以此為重點展開教學。但是,考慮到教學內容是非洲音樂,在實際生活中常以歌、舞、樂綜合的形式呈現,有著豐富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含義,所以,我想學生不僅要了解教學內容音樂上的特點,更應當對非洲音樂的本來面貌,對它的綜合性,社會性有一定的感悟。(二)精心選材、視聽結合。 教材提供的音樂素材很有代表性,我選用了《鼓樂》,除此以外,還補充了視頻《多根的求雨儀式》,讓學生能真實地看到非洲人音樂生活的場景;補充了歌曲《AIYA》,讓學生能在情境參與中加深對非洲音樂的感受、理解。 這些補充素材短小凝練,原汁原味,既幫助說明問題,又便于學生參與,增大了課堂的信息量。(三)實踐體驗、自主發現。 美國教育家蘇娜丹戴克說“告訴我,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會完全理解”。本節課將“欣賞分析”與“實踐體驗”,“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發現”相結合旨在通過聆聽、討論、演奏、創編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感受鼓樂之美,加深學生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感悟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以“鼓”為主線,從聽、賞、用、玩鼓四個方面授課,幫助學生樹立多樣的音樂文化的價值觀,拓寬音樂鑒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的能力;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意識,使學生了解世界音樂文化的多樣性。教學背景 (一)教材內容分析非洲地大物博,民族多元,信仰各異,音樂和非洲人民的生活是不可分的,從生老病死,婚喪喜慶,傳統祭典,宗教信仰、成年割皮禮、巫師治病、祈福求雨,工作娛樂都和音樂舞蹈息息相關,鼓樂是最能表現充滿節奏活力的非洲音樂之一。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離不開鼓。教材選用本部分內容旨在通過濃郁的非洲風俗鼓樂讓學生感受、了解源于非洲本土的音樂概況,體驗非洲鼓樂的特點及其對相關文化的了解與接納,進而產生興趣,以此擴大學生的欣賞視野。(二)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知識技能基礎,可以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簡單的節奏練習和創編活動,但對非洲地區的民族音樂知識、非洲鼓樂產生的背景及節奏特點大多數建立在個人興趣上,或來源于生活中的視頻媒體上的耳濡目染,缺乏系統的深層次體驗式學習經歷,要在一節課內讓學生對非洲鼓樂有全面、準確的了解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三)技術準備自制希沃課件、金貝鼓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能從欣賞中提煉節奏,并初步感受非洲鼓樂中強烈鮮明的節奏特點。 2.通過對鼓樂節奏參與,感受非洲鼓樂的風格,特點。 3.初步了解非洲鼓樂中兩種節奏呈現形式,整齊節奏和跨節奏。 (二)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整齊節奏和跨節奏的演奏方式。 (三)情感目標:通過欣賞與體驗,讓學生能初步感受非洲鼓樂文化的獨特的魅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讓學生從欣賞中了解非洲鼓樂的節奏特點及表現作用 。(二)教學難點:怎樣讓學生理解跨節奏,并以跨節奏的方式表現鼓樂特點。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激趣導入 播放音樂: 同學們來跟老師拍一段節奏。 在學生的節奏中教師隨音樂舞蹈。 拍手: x Xx Xxx 學生邊拍節奏邊欣賞 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同時為后邊的節奏學習打下基礎。 多媒體音頻 3分鐘新課教學 欣賞感受 1.同學們你感覺音樂和舞蹈將你帶到了什么地方?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神秘的非洲大陸,去聆聽那古老而純樸的原始音樂。 2.聽音樂請思考:音樂的情緒怎樣?他們演奏的是什么樂器?(ppt)非洲鼓在非洲運用廣泛,在非洲人的生活里是無處不在的如:宴會上,娛樂時,祭祀中等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探究非洲鼓樂。 學生回答: 非洲 學生欣賞并思考回答: 熱情,豪邁,充滿激情。 演奏樂器——非洲鼓 初步感受非洲鼓樂的風格 讓學生能初步認識非洲鼓的普遍性和廣泛性。 多媒體視頻《布隆迪鼓舞》 5分鐘自主探究 《非洲音樂之魂——鼓樂》 1看這個課題,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2拓展鼓的認識(PPT) 常用鼓有:康佳鼓、墩墩鼓、金貝鼓。 注意教師的演奏手法,你能發現鼓面的不同位置音色有何變化?(第一組組長回答)獎勵飾品 學生提出學習目標 了解非洲鼓: 不同鼓面分高中 低三種音區。 發揮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和思維能力。 教師總結:拓展學生視野。 多媒體課件 金貝鼓 5分鐘深入探究學習 首先請欣賞布隆迪《鼓舞》 問:鼓樂分幾個部分?你能模仿出主 要節奏嗎?(第三組組長回答) 聽見你熟悉的節奏請跟音樂拍出節奏。 (第二組組長回答) 根據這部分學習歌曲《aiya》 復聽音樂:歌曲的情緒怎樣? 學生回答:三個部分;拍出B部分節奏(略) B部分的節奏,是熟悉的節奏,請拍出來這部分是聲樂作品xxx 得出整齊節奏,單線型節奏。 愉悅激動的學生加入節奏和AIYA伴奏演唱歌曲。 初步了解非洲鼓樂節奏形式單線型,以及鼓的演奏技巧 對節奏的實踐與體驗。 演奏為第二首作品的學習打下基礎。 用節奏為歌曲伴奏可以得出鼓樂的第一個節奏特點。 多媒體課件 15分鐘深入探究學習 了解了鼓舞后我們一起來欣賞加納《鼓樂》問: 1.是由多名鼓手演奏,演奏節奏是 否相同,他們是怎樣的順序演奏的? 2.與單線型音樂相比產生了怎樣的音樂效果? 你能模仿哪一種節奏? 學生欣賞思考: 得出跨節奏。 依次演奏,形成多線條,多層次,多聲部的復雜節奏x.x xx x.x xx 得出固定節 奏和多變節奏。 學生實踐演奏兩條節奏。 再了解鼓樂節奏形式——跨節奏 6分鐘實踐探究 教師有意加入剛才的歌曲演唱 學生分組體驗一條節奏用跨節奏的方式表演場景。 學生對跨節奏的學習與運用也為后邊的展示奠定基礎。 3分鐘拓展 知識拓展 教師:是否只有跨節奏才給人以多層次的效果呢? 對整齊節奏進行邏輯重音的改變,或加入不同的樂器進行演奏。 學生可更深刻的了解鼓樂的即興特點。知識拓展 鼓樂中豐富的節奏,熱情的歌聲,給于我們熱情,那還有什么藝術形式能展現非洲鼓樂的熱情奔放呢? 你能編創出非洲的舞蹈動作嗎? 學生自由說——舞蹈學生展示動作,說明編創理由(源于生活)音樂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集體展示舞蹈。 對非洲地理人文知識的了解。 8分鐘知識匯總 讓我們帶著行裝,走進非洲,去領略 非洲人們的節日歡歌,和祈求天降甘露的壯觀場面。 全體學生展示非洲歌舞 對知識的運用 多媒體音頻課堂總結 我們領略了非洲鼓樂的熱情與奔放,激情與豪邁,讓我們帶上愉悅的心情在生活中去尋找更多的鼓樂樂趣。六、教學評價本節課:1、通過聆聽、討論、演奏、創編等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感受鼓樂之美,加深學生理解非洲音樂文化的獨特魄力,感悟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2、以“鼓”為主線,從聽、賞、用、玩鼓四個方面授課,幫助學生樹立多樣的音樂文化的價值觀,拓寬音樂鑒賞的視野,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感知和欣賞音樂的能力。3、通過對鼓樂節奏的邏輯重音改變,以及各種器樂的加入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4、引導學生用開放的心態,正確審視非洲音樂文化,增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與包容意識,使學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采用了以非洲鼓樂的節奏體驗、鼓樂風格、非洲鼓樂的應用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布隆迪《鼓舞》,從《鼓舞》中體會音樂鮮明的節奏特點和熱情奔放的音樂情緒,也從中獲得鼓樂的節奏特點之一:整齊節奏;在欣賞加納《鼓樂》從中體會鼓樂節奏的特點之二:跨節奏,讓學生能從愉悅的體驗中了解鼓樂魅力。為了達成目的我盡可能采用音像資料,教師實踐演奏,學生實踐體驗,來完成教學任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