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長江之歌》教學設計(人音版 七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影視金曲 第一課時)一、教材分析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影視金曲》中的唱歌課《長江之歌》本單元是圍繞影視音樂來展開教學的,體現了“音樂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突出學科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等。本單元重點在于引導學生領會音樂在影視中不可代替的功能,音樂在影視中的形式和作用。《長江之歌》是本單元的必唱曲目,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思想性。這首歌曲旋律激昂,歌詞大氣磅礴,感情親切而熱烈,通過對中國的母親河--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和抒發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歌曲為G大調式,4/4 拍,ABA 加尾聲的三段體結構。二、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也積累了有關演唱、 演奏、表演等的相關能力和經驗。但對于《長江之歌》這樣一首專業性較強的歌曲,學生學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充分把握歌曲的情緒和意境;弱起的演唱以及弱起小節的概念等成為本節課的難點。 這就需要給予學生科學、正確的指導和點播,以求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歌曲《長江之歌》 ,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以及弱起小節。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與長江的有關知識;通過跟著鋼琴伴奏演唱曲譜和學唱歌曲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理解歌詞,演唱歌曲,產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四、教學重點、 難點1、重點:用圓潤飽滿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長江之歌》,能以較好的歌唱方法和贊頌、贊美的情感背唱《長江之歌》 。 樂于參與演唱和欣賞影視音樂,能對其產生繼續學習和了解的愿望。2、難點:充分把握歌曲的情緒和意境;弱起的演唱以及弱起小節的概念。五、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鋼琴、大屏幕等六、教學方法:欣賞、交流、聽唱七、教學過程(一) 教學導入:老師先給同學們朗誦長江之歌歌詞(帶話說長江背景音樂朗誦) ,請同學們猜出這段歌詞是他們小學時學過的一篇課文從而引出音樂課中的《長江之歌》。(二) 新課教學: 1、介紹《話說長江》的紀錄片,了解歌曲《長江之歌》的創作背景(《長江之歌》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風靡全中國的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歌,這首歌旋律激昂,歌詞大氣磅礴,通過對中國的母親河----長江的描寫與贊美,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情感?!伴L江之歌”題意是關于長江的歌,唱長江的歌,贊長江的歌。)。3、 介紹并了解歌曲的詞曲作者歌曲作詞:胡宏偉,遼寧沈陽人,現為沈陽軍區前進歌舞團副團長,少將軍銜。國家一級編劇,代表作有:《長江之歌》、《中國共青團團歌》、《永不隕落的星——雷鋒組歌》、大型歌劇《羽娘》等。歌曲作曲:王世光,原中央歌劇院院長,現任國家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山東青島人,代表作有《長江之歌》、歌劇《第一百個新娘》、《馬可波羅》等。4、欣賞歌曲(視頻播放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演唱的《長江之歌》)5、分析歌曲:調式:G大調 節拍:四四拍子 速度:中速 情緒:親切 、熱情地6、分析歌譜: 熟悉歌譜、學習弱起小節(樂曲或樂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強拍的弱部分開始,叫做弱起小節)7、演唱歌譜8、朗誦歌詞6、完整演唱歌曲:重點強調弱起小節的字演唱。要求唱歌過程中咬字吐字清晰,聲音洪亮,強弱對比要鮮明。7、分組學習,鞏固提升分四個小組,每個小組8名同學進行練習。 教師檢查、指導,給予評價鼓勵,并最終選一個小組上臺演唱。挑4 同學進行上臺配合演唱,提高合作學習意識。8、情感升華請幾名學生談一談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歌曲抒發了對母親長江的贊美和依戀之情。歌曲以長江的美好、博大、仁厚、雄偉的形象象征祖國母親,表達了對祖國母親無限熱愛、深情贊美的感情。 (言之有理符合語意即可予以表揚)(三) 教學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長江之歌》的創作背景以及認識了詞曲作者。對歌曲也進行了分析,知道這首歌曲的調號、節拍、速度及情緒。并在學唱曲譜的過程了學習了弱起小節這個樂理知識,學唱完歌曲后我們也感受到了對祖國江河的熱愛之情,對歌曲的情感表達更加深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