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木偶兵進行曲》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木偶兵進行曲》是德國作曲家耶塞爾(LeonJessel)所創作的著名管弦樂曲,充分體現了進行曲的風格特征。該樂曲節奏鮮明,旋律豐富明快,音色多樣,充滿了童趣和想象力。樂曲通過形象生動的音符描繪了一群木偶兵的故事,曲調威武雄壯,充滿了孩子們喜愛的天真活潑的情趣。通過對這首樂曲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不同音色和節奏的變化,還能了解進行曲這一音樂體裁的特點,增強其音樂鑒賞能力和情感體驗。三、學情分析學習對象為小學中低年級學生,年齡在81歲之間。該年齡段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喜歡聽故事和參與互動活動,且對新奇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他們對節奏和旋律的感知較為敏銳,但在音樂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上還存在一定不足。因此,通過圖像化的引導和游戲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音樂綜合素養。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通過聆聽和欣賞《木偶兵進行曲》,讓學生初步感受進行曲的風格特征及樂曲的威武、雄壯和活潑的情緒,從而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2.藝術表現:通過集體和小組活動,引導學生使用簡單的節奏樂器為樂曲片段進行伴奏,并能通過肢體動作生動形象地表現音樂情感,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3.創意實踐:通過故事導入、小組合作和即興表演,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和表演興趣,培養其創意思維和實踐能力。4.文化理解:讓學生了解進行曲的基本風格特征及其歷史文化背景,了解音樂在不同場合和情境中的應用價值,從而加深對音樂文化的理解。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感知和表現音樂情緒、節奏和音色變化的基礎上,能夠使用節奏樂器為樂曲片段伴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綜合感知和表現能力。2.教學難點:教師在引導學生通過肢體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情緒變化時,需要關注如何幫助學生準確表達音樂的情緒和畫面,并使之融入到音樂情境中。六、教學方法1.直觀教學法: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視頻和音頻資料等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對樂曲有整體的感知和理解。2.啟發式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講述故事,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想象,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3.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通過小組合作和互動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探究能力。4.表演教學法:通過節奏練習、即興表演等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現力,并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和體驗。七、教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包括樂曲音頻、視頻及相關圖像資料。2.音響設備。3.節奏樂器(雙響筒、鈴鼓、小鈴、三角鐵等)。4.簡單道具和服裝,用于角色表演和情景創設。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1.活動:介紹音樂教室:教師引導學生輕輕走進音樂教室,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帶領學生參觀教室并介紹各個角落的用途和節奏樂器的擺放位置,讓學生熟悉和熱愛這個音樂學習的空間。恢復秩序:背景音樂結束時,教師通過一段有節奏的指令(如拍手或呼喊)讓學生迅速安靜并回到兩列隊伍中,準備上課。2.座位安排:教師安排座位: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性格特點,將全班分成四個小組,并給每個學生安排座位,讓他們明確自己的學習小組和位置,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談話導入:夢境話題:教師提問學生晚上睡覺時是否做過有趣的夢,激發學生的分享欲望,鼓勵他們講述自己的夢境。故事導入: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德國音樂家耶塞爾小時候做的一個夢,并解釋他如何將這個夢寫成了一首著名的管弦樂曲《木偶兵進行曲》。2.出示課題:教師揭示今天的教學內容——《木偶兵進行曲》,并簡要介紹樂曲的背景和結構,讓學生對該曲有初步的印象和期待。(二)探究1.初聽全曲:靜聽感受:教師播放《木偶兵進行曲》的完整音頻,要求學生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感受樂曲的節奏和情緒變化。自由想象:聆聽結束后,教師提問并引導學生自由發言,描述他們聽到的音樂情緒和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師生討論:教師總結學生的回答,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威武、雄壯和活潑的情緒特點,并激發他們的好奇心。2.分段欣賞:節奏樂練習:出示節奏譜:教師在黑板上出示簡單的節奏譜,讓全體學生通過拍手、拍腿等方式進行單層次的節奏練習。分組練習:將全班學生分為四組,每組負責一行節奏譜,逐組進行練習,培養他們的節奏感。樂器演奏:讓學生挑選節奏樂器(雙響筒、鈴鼓、小鈴、三角鐵等),按照節奏譜進行練習,體驗合奏的樂趣。欣賞引子:引導想象:教師播放《木偶兵進行曲》的引子部分,提問學生:“聽這段音樂時,你們想到了什么?是誰向我們走來了?”學生回答:學生自由發言,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描述他們腦海中出現的畫面,以此感受音樂情緒。第一段:情境想象:教師播放第一段音樂,引導學生想象有哪些玩具兵正在游行,并描述木偶兵們的樣子、動作和表情。律動表演:學生隨音樂進行玩具兵的律動表演,模仿木偶兵行進的神態和動作,提升他們的音樂表現力。第二段:角色扮演: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討接下來玩具兵可能做什么;學生自由討論并推選角色進行表演。調皮木偶兵:播放第二段音樂,小組合作進行調皮木偶兵的表演,形象演繹木偶兵們的游戲和互動。第三段:團隊合作: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選出每組的小隊長,由隊長帶領小隊進行游行演練,模擬莊嚴的木偶兵游行場景。音樂配合:隊長帶領小隊組織游行,學生們根據音樂節奏進行統一的動作、步伐,保持隊伍整齊劃一。尾聲:情感表達:教師播放尾聲樂段,提問學生:“天亮了,小主人醒來了,玩具兵們會怎么做呢?”即興表演:學生回答問題后,以即興表演的形式展示玩具兵幽默滑稽的動作和表情,讓音樂情感得到充分表達。(三)示范1.復聽樂曲——木偶兵總動員:跟隨樂曲表演:教師再次播放全曲音頻,鼓勵學生自由表演,用肢體動作和表情進一步感受樂曲的威武、雄壯和活潑的情緒。即時反饋:教師觀察學生的表現,適時給予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更準確地表達音樂情感。環節三:鞏固延伸1.討論延伸:討論進行曲特點:教師總結進行曲的特點,包括步伐節奏、鮮明的節拍、統一的步伐和動作等,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聯系生活: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進行曲在其他場合中的應用,如閱兵式、運動會開幕式等,讓音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2.復聽表演:自由表演:再次播放《木偶兵進行曲》,讓學生根據音樂自由發揮,進行更為豐富多樣的表演,鞏固他們對進行曲的體驗和理解。團體表演:組織學生按照小組進行合作表演,模擬木偶兵游行,通過集體活動增強團隊合作精神。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教師總結進行曲風格特征,并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關注不同類型的音樂,感受其情緒和節奏變化。表揚學生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信心和興趣。作業1.音樂欣賞:請學生回家后上網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找一段其他的進行曲作品,認真聆聽,并嘗試用肢體動作或簡易節奏樂器為其伴奏。2.情感表達:鼓勵學生根據《木偶兵進行曲》的內容,自編一個短篇故事,描述木偶兵們的冒險經歷,培養他們的文字表達和創意能力。十、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故事和夢境的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受到音樂的情緒和節奏,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敏感度和喜愛。探究音樂環節通過分段欣賞、節奏樂器演奏以及表演活動,幫助學生在互動和實踐中深刻理解和表現樂曲的情緒,培養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力。鞏固延伸環節通過討論和復聽,鞏固學生對進行曲的理解,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多感受和練習音樂,提高他們的綜合音樂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十一、板書設計《木偶兵進行曲》1.進行曲特征:步伐節奏、鮮明的節拍、統一的動作場合:軍隊閱兵、運動會開幕式2.情緒威武、雄壯、活潑3.表演節奏樂器伴奏肢體表演十二、教學反思1.情感共鳴:通過夢境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增強了他們對樂曲情緒的感知,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積極性高。2.互動參與:課堂活動中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頻繁,老師通過鼓勵和指導,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合作環節幫助學生理解了音樂表現的多樣性,也增強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3.自主表達:學生在使用節奏樂器伴奏和進行肢體表演時,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和創意,但在節奏準確性和動作協調性方面需要更多的練習和指導。教師在此過程中應及時發現問題,并提供具體的改進建議。4.體驗與理解: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學生對進行曲這一音樂體裁的基本特征和表現形式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但在下一次教學設計中,可以考慮增加對樂曲創作背景和作曲家生平的介紹,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文化視野。通過這次課堂活動,希望學生們不僅學到了音樂知識,還體驗到了表演的樂趣,從而更加熱愛音樂,并將這種興趣帶入到日常生活中去。—1——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