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預學任務單】——1、白鷺一、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白鷺》作者是 ,現代 家、 家、 學家,中國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詩集《 》《 》等,歷史劇本《 》《 》等。二、明確學習目標。1、會認“鷺、嫌”等6個生字,會寫“宜、鶴”等10個生字,會寫“精巧、配合”等14個詞語。2、能想象并說出作者所描寫的畫面。(重點)3、能借助關鍵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贊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這種感情融入對白鷺的描寫中的。(難點)4、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三、初讀課文。1、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2、用“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詞,不認識的字,借助字典或工具書,給字注音;不理解的詞語在旁邊標上“?”。3、用“ ”畫出文中的好詞,用“ ”畫出文中的好句。好詞好句,多讀幾遍,嘗試背誦課文,積累喜歡的段落。四、自學課文,解決字詞。1、讀一讀,用“√”標出帶點字的正確讀音。嫌(xián xán)棄 鑲嵌(qiān qiàn) 鳥喙(yuán huì)清澄(chéng chén) 韻(yún yùn)味 黛(dài hēi)黑2、讀拼音,結合語境寫詞語。(1)這個xiá zi( )里裝著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師送給我的禮物。(2)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歡在這里停留。(3)這里四季如春,很shì yí( )休養。(4)他把這張珍貴的照片放進xiàng kuàng( )里,保存起來。3、比一比,再組詞。宜( ) 嫌( ) 朱( ) 框( ) 哨( ) 恩( )誼( ) 賺( ) 未( ) 眶( ) 稍( ) 思( )4、給加點的詞選擇正確的解釋。素①顏色單純,不艷麗;②事物的基本成分;③蔬菜等食物,跟“葷”相對;④平素,向來;⑤本色,白色。(1)中餐很簡單,一葷一素而已。( )(2)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稱。( )(3)素之一忽則嫌白。( )(4)這塊布花色很素。( )(5)同情,人性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5、根據理解寫出本課相應的詞語。(技術、器物構造等)精細巧妙。 ( ) 這里指顏色。( )合適;相宜。( )不柔和;不細致。( )鳥獸的嘴。( )白色( )在這里是一點兒的意思。( )青黑色。( )盛梳妝用品的匣子其中裝有可以支起來的鏡子。( )最高峰。這里指樹枝的最頂端。( )悠閑的樣子。( )特殊的愛好(多指不良的)。( )給予的或受到的好處。( )清明;清澈。( )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形容聲音響亮而有節奏。( )6、寫出意思相近的詞語。精巧——( ) 適宜——( ) 生硬——( )尋常——( ) 忘卻——( ) 孤獨——( )嗜好——( ) 恩惠——( )7、寫出意思相反的詞語。精巧——( ) 尋?!? ) 悠然——( )8、句子訓練。(1)白鷺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改為陳述句)(2)白鷺很常見。人們忘卻了白鷺的美。(用關聯詞合為一句)(3)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仿寫句子)實在是一幅畫,一幅 。五、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白鷺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個字——美!它的 美,美, 、 、 的畫面更美!2、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用“ ”比喻白鷺,直接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 之情。3、這篇文章描繪了白鷺獨特的美,作者描繪了三幅畫面,分別是、 、 ,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鷺的 和之情。六、拓展延伸,質疑問難。1、描寫白鷺的古詩:何故水邊雙白鷺, 。兩個黃鸝鳴翠柳, 。花開紅樹亂鶯啼, 。,點破秧針綠。2、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疑惑,請把問題寫下來。參考答案一、郭沫若 文學 歷史 古文字 新詩 《女神》《星空》 《屈原》《蔡文姬》四、1、xián qiàn huì chéng yùn dài2、匣子 口哨 白鶴 適宜 相框3、宜(適宜) 嫌(嫌棄) 朱(朱紅) 框(門框) 哨(口哨) 恩(恩惠)誼(友誼) 賺(賺錢) 未(未來) 眶(眼眶) 稍(稍微) 思(思念)4、③④⑤①②5、精巧 色素 適宜 生硬 喙 素 一忽 黛 鏡匣 絕頂 悠然 嗜好 恩惠 清澄 美中不足 鏗鏘6、精妙 相宜 僵硬 平常 忘記 孤寂 愛好 恩情7、粗糙 特殊 忙碌8、(1)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 (2)因為白鷺很常見,所以人們忘卻了它的美。 (3)春天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山水畫五、1、顏色 形體 覓食 棲息 低飛2、總起全文 精巧的詩 喜愛和贊美3、清田獨釣圖 清晨望哨圖 黃昏低飛圖 贊美 喜愛六、1、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唐·白居易《白鷺》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啤ざ鸥Α督^句》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巍ば煸堋逗稀?br/>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鳌钌鳌冻鼋肌?br/>2、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