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課《濟南的冬天》預習導學案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音和停連的要領。(重點)2.引導學生揣摩重點詞句,分析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重點)3.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及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之情。(難點)一、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介紹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著名作家,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他是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老舍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師范畢業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學校長、天津南開中學語文教員。他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并進行文學創作。1929年離英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在國內和國際上都產生了重大影響。1946年赴美講學。1949年回國后,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文聯副主席、全國作協副主席等職。2.寫作背景本文節選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題目是編者加的。略有改動。老舍1924年只身應聘去英國倫敦東方學院教中文。他身居異國,飽嘗了寄人籬下的孤獨之苦。他終于在1929年夏動身回國,但因路費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老舍1930年7月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七年之久,對山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因為老舍25歲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赴英國倫敦任教,并生活了6年,在離開倫敦回國的途中,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又住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沐浴在濟南溫暖宜人的冬季里,作者感到驚異和陶醉,于是發自肺腑地寫出了《濟南的冬天》這一經典美文。主要作品長篇小說 《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正紅旗下》《趙子曰》《離婚》《駱駝祥子》《鼓書藝人》《二馬》《牛天賜傳》《火葬》《馬》《我死在火葬》 《偷化石》《惶惑》 《貓城記》中篇小說 《月牙兒》《陽光》《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 《趕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10029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趕集 )》《櫻海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6845951.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櫻海集 )》《蛤藻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684564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蛤藻集 )》《火車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674319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火車集 )》《貧血集》《斷魂槍》《微神》《柳家大院》劇本 《龍須溝》《茶館》《桃李春風》《殘霧》《大地龍蛇》《神拳》《方珍珠》散文集 《福星集》《我愛新北京》《養花》其他合集 《老舍劇作全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6845640.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老舍劇作全集 )》《老舍散文集 ( http: / / baike. / view / 6687737.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老舍散文集 )》《老舍詩選 ( http: / / baike. / view / 6764584.htm" \t "http: / / baike. / _blank" \o "老舍詩選 )》《老舍文集》3.走近濟南▄濟南,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的省會,因地處古 “濟水”(故道為今黃河所據)之南而得名。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勢南高北低。其氣候特點是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涼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年間因巖石鐫佛,遍布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海拔也只有285米。▄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游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二、文體知識散文散文是與詩歌、戲劇、小說并列的一種文學體裁,分為敘事散文、寫景抒情散文、議論散文,其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形散”是指散文取材廣泛自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其表現手法不拘一格,可以敘述事件,可以描述景物,也可以發表議論。“神不散”是指散文所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無論內容多么廣泛,手法多么靈活,都是為主題服務的。寫景散文寫景散文是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間或時間等的變換順序,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把觀察到的景物的變化作為全文的脈絡。生動的景物描繪,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現主題。三、寫作特點 布局合理,層次井然。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范圍。接著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贊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穿全文的主線。再接著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一句簡明有力而又耐人尋味的話結束全文。 善用修辭,情景交融。這篇文章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等修辭手法,寫景形神兼備,惟妙惟肖,生動貼切,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把“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比喻成“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把山坡上小村莊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畫”,把藍汪汪的天空比作一塊“藍水晶”,無一不小巧秀麗,用來比喻濟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處的。擬人的句子更多,個性化更明顯。如把濟南老城說成是“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了羞的少女,秀美動人;“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這些都表現出濟南的冬天動人的山水景色及孕育著的無限生機。比喻知識概念 用某些有類似特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某一事物。分類 明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例:露似珍珠月似弓。暗喻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例: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借喻 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例: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下黃色的淚珠里。判斷方法 有“好像”“像”“是”一類詞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斷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關鍵是看是否有本體和喻體。作用 可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可感。比擬知識: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分類 擬人 把物當作人來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或思想感情的修辭手法。擬物 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乙物來寫。作用 能讓讀者對所描繪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感情,引起共鳴。四、課文內容解讀文章緊緊圍繞“溫晴”這一特點,主要描繪了濟南冬天的城、山、水、天,呈現給讀者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暖的動人冬景圖,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寄寓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真摯的熱愛之情。五、文章結構與內容分析1.文章結構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段):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第二部分(2—6段):具體描寫濟南冬天“溫晴”的山水景色。第三部分(7段):總結上文,寫作者總的觀感。2.結構圖解3.文本解讀。濟南的冬天老舍原文 文本解讀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句解:“沒有風聲”寫出濟南冬天風的柔和。]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句解:“響晴”突出濟南冬天天氣的晴朗。]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句解:“溫晴”是文眼,也是貫串全文的主線,下文所寫濟南的山、水都突出了這一特點。]【1】第一部分(①):總寫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句解:“睡”“喚醒”,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城溫暖可愛的特點,營造了一種優美、溫馨的意境。]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句解:寫出了濟南三面環山的地理環境。]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句解:想象,賦予山以人的性情,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山的喜愛之情。]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 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 ”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句解:“慈善”一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印證了濟南冬天“溫睛”的特點.]【2】【3】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句解: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披雪矮松的美麗風姿。]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句解:“一道銀邊”,照應前文“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一句,再次突出了濟南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特點。]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句解: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草色和雪色相間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濟南雪后小山的無比喜愛之情。]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句解: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夕陽斜照下呈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形象地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可愛的情態。]【4】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兒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句解:將城外山坡上小村莊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畫”,突出了濟南城外遠山淡雅的特點,富有詩情畫意。]【5】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句解:“不忍得”,將水人格化,生動地寫出水的溫柔多情,突出了濟南冬天“溫睛”的特點。]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句解:“藍水晶”這個比喻將天光、水色融為一體,形象地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清亮、明麗。]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6】第二部分(②~⑥):具體描寫濟南冬天的山水景色。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第三部分(⑦):總結全文,抒發喜愛、贊美之情。 【1】文題為《濟南的冬天》,作者為什么要寫北平、倫敦、熱帶地區冬天的氣候 通過與北平、倫敦、熱帶地區的氣候進行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跡”“怪事”,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贊美它是個“寶地”,為下文寫濟南的山、水做鋪墊。【考點:分析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對比手法及其作用對比手法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是把兩種不同的事物或一種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進行比較,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對比的作用在于突出對比雙方某一方面的特點,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答題格式】將××與××對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現了事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題。【2】第③段在寫山時,為什么還寫了濟南人的表現 寫濟南人在冬天“面上含笑”的表情,“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并不著急”的心理,正好印證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也洋溢著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無限喜愛之情。【3】概括第3段的段意。寫陽光朗照下的濟南冬天的山景,突出其“溫晴”的特點。【4】第④段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雪后的小山的 按照空間順序,依次描寫了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秀美景色,突出了雪后小山的嬌美情態。 【5】這一段用了兩個“臥”字,試探究一下“臥”字在文中的作用。“臥”字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將小村莊和雪寫得活靈活現,表現出濟南冬天的安閑、舒適;同時,又與第②段中的“暖和安適地睡著”相照應,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嚴謹。 【6】這一段寫出了濟南冬天水的哪些特點 ①暖:水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兒熱氣。②綠:以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水的綠。③清亮:通過寫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以及澄清的河水同藍汪汪的天渾然一體,如同一塊空靈的藍水晶,來表現水的清亮。一、預習案。1.文學常識填空。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位獲得“_______________”稱號的作家。2.根據拼音寫漢字。guā( )風 安shì( ) huàn( )想 狹zhǎi( )huàn( )醒 寬chǎng( ) jī( )膚 害xiū( )奇jì( ) 地tǎn( ) 慈shàn( ) 搖lán( )3.下列詞語的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發髻(jì) 鑲嵌(xiāng) 幻想(huàn) 垂柳 習慣B.倫敦(dūn) 著落(zháo) 安適(shì) 依靠 秀氣C.水藻(cǎo) 狹窄(zhǎi) 澄清(chéng) 境界 稍微D.貯蓄(chǔ) 濟南(jǐ) 地毯(tǎn) 搖藍 暖和4.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濟(jì jǐ)南真得(de děi)算個寶地。(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huo he)安適地睡著(zháo zhe)。(3)樹尖兒上頂著一髻(jì jí)兒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 kàn)護婦。(4)那點兒薄(báo bó)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lù lòu)出點兒粉色。5.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響亮 響晴 溫晴(1)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_____________的。(2)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_____________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3)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_____________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6.請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 )(2)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3)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7.結合語境,解釋加點的字詞。(1)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溫晴:(2)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毒:(3)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著落:(4)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響晴:(5)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秀氣:(6)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臥:8.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B.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C.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D.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9.對課文《濟南的冬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美景。B.文中描繪了如下幾幅圖畫:陽光下濟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贊美之情。D.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三組對比,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10、下面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B.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C.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D.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11.綜合性學習。老舍筆下的山是秀氣的,水是清亮的,多美的冬天啊。為此,七年級(1)班決定開展主題為“愛你——濟南的水”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擬寫宣傳語】2021年9月6日,濟南泉水節開幕,請你為泉水節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設計導游詞】濟南泉水節將迎來五湖四海的觀光者,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追隨老舍的足跡,在冬季帶領游客來濟南觀光,請設計一段導游詞。(3)【解讀標志】下圖是濟南泉水節標志,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其構成與含義。(標志的三個相似圖案顏色:上為藍色,左下為綠色,右下為粉色。)二、探究案(一)課內閱讀理解。濟南的冬天老舍①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④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⑤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⑥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⑦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灰色樹影。⑧這就是冬天的濟南。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寫了濟南的小山、雪景和水,通過這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B.文章開頭運用對比手法,將北平、倫敦和濟南作對比,點明冬天的濟南是寶地。C.第④段在寫景時主要按從高到低,即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D.“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E.本文語言生動活潑,純凈優雅。2.分析下列帶點字詞的表達作用。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3.下面這句話,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語氣?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4.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二)課外閱讀理解。濟南之春簡墨地氣一動,人們就開始常說一句話了:濟南春脖子短。哦,驚蟄了,開始了——是誰,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彌漫著蠢動的腥澀。早晨一睜開眼睛,就見空地上無端多了些濕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著,像魚兒吐的小泡泡,這兒一團,那兒一簇——是蚯蚓活動筋骨的痕跡。然后,迎春和連翹不知道誰仿效誰,模樣差不多,爭著挑出了黃燈籠。然后,很多很多的愛和力量蘇醒了,整個大地,寂靜中充滿響動。城內城外的小山們就不用說了,積攢了一冬的綠啊,這時說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腦兒全都傾倒在山坡上,沒有了疆域。漿果、灌木、蕨類,草木你推我搡,絞出了汁子,連石頭也被這綠泡軟了,就要興致勃勃地開出花來。而滿城的柳,那是滿城的綠啊,如煙似霧,沒邊沒沿地蒸騰、洇染開來。到小陽春,柳絮都飛起來了,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它們捉對兒,成球、成團,追逐嬉鬧,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們飛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間。這時候,你被柳絮煩惱著,也歡喜著,走在柳絮里,像走在夢里,一切都不真實起來。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氣散盡,變得整個兒香噴噴的,遍地花開。在街上走著,會生出一種小醉的感覺,精力集中不起來,腦子也有點蒙。花都開得發酵了,像給大地吃上了一種什么藥。這種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你會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戶外,舍不得回家。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閑不住。因為自從迎春和連翹開了門,花朵們的拜訪就從來沒斷過——黃花朵還真是一種急性子的顏色啊,率領著顏色家族眾姊妹,用百米賽的爆發力,一刻也不停地前進。她們的潔凈叫人簡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開,在上面書寫詩篇。她們又多有耐力啊,所謂開到荼蘼,也還是向前奔著——春至而梅、而櫻、而海棠;春深則桃、則李、則丁香;即便春去,還蜀葵、還蔦蘿、還薔薇……花朵開了又開,開了又開,將身體里的呼號都給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著草字頭、木字邊姓氏的小號們,一百萬一千萬支地演奏香氣。與香氣結伴而來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鳥兒——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頭角黑黑、遍身黃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閃耀,裙擺被陽光照透。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濟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蓮葉平水冒出,小小的葉子,羞澀地抿著嘴唇,打個哈欠就長成了半大小伙兒。他們舒展開來,平鋪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軟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來。其實,不必著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地掠過水面的時候,他們這些“綠衣人”所盼望的伴侶——“粉衣人”,就來到身邊了,垂著眼睛,紅著面孔。在花下,人們的說話聲也溫柔起來;過了戀愛年齡的人,又想戀愛一次。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北京文學》2016年第5期,有刪減)1.選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請簡要分析。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到小陽春,柳絮都飛起來了,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它們捉對兒,成球、成團,追逐嬉鬧,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們飛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間。3.除了從視覺角度描繪景物外,作者還從哪些角度描寫了濟南的春景?請各舉一例。4.結合選文,說說你對“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第2課《濟南的冬天》預習導學案(含答案)一、預習案。1.文學常識填空。本文作者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北京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位獲得“_______________”稱號的作家。【答案】老舍 舒慶春 舍予 駱駝祥子 四世同堂 茶館 龍須溝 人民藝術家【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家老舍及其作品的了解情況。老舍,本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滿族人,中國現代著名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代表作: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2.根據拼音寫漢字。guā( )風 安shì( ) huàn( )想 狹zhǎi( )huàn( )醒 寬chǎng( ) jī( )膚 害xiū( )奇jì( ) 地tǎn( ) 慈shàn( ) 搖lán( )【答案】 刮 適 幻 窄 喚 敞 肌 羞 跡 毯 善 籃【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的掌握情況,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本題需要注意的字是:敞,羞,毯,善,籃。3.下列詞語的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發髻(jì) 鑲嵌(xiāng) 幻想(huàn) 垂柳 習慣B.倫敦(dūn) 著落(zháo) 安適(shì) 依靠 秀氣C.水藻(cǎo) 狹窄(zhǎi) 澄清(chéng) 境界 稍微D.貯蓄(chǔ) 濟南(jǐ) 地毯(tǎn) 搖藍 暖和【答案】A【解析】B項,“著”應讀zhuó。C項,“藻”應讀zǎo。D項,“貯”應讀zhù,“搖藍”應寫作“搖籃”。4.給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1)濟(jì jǐ)南真得(de děi)算個寶地。(2)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huo he)安適地睡著(zháo zhe)。(3)樹尖兒上頂著一髻(jì jí)兒白花,好像日本看(kān kàn)護婦。(4)那點兒薄(báo bó)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lù lòu)出點兒粉色。【答案】(1)濟(jǐ)得(děi)(2)和(huo) 著(zhe)(3)髻(jì) 看(kān)(4)薄(báo)露(lù)【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題,要熟悉漢語拼音規則,同時可根據形聲字的聲旁來推斷它的讀音。此題要注意“看”在這里是“守護,照料”的意思,應該讀一聲。5.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響亮 響晴 溫晴(1)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_____________的。(2)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_____________的天氣反有點兒叫人害怕。(3)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_____________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答案】響晴 響亮 溫晴【解析】(1)“響晴”意為“晴朗無云”,在這句話中就是這個意思。(2)“響亮”本來是指聲音清晰洪亮,在這句話中的意思是“十分明亮”。根據句子,這里用“響亮”修飾“天氣”,表明天氣晴朗。(3)“溫晴”意為“溫暖又晴朗”。在這句話中指的是陽光和煦,不冷不熱,氣候溫暖宜人。6.請寫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1)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很暖和安適地睡著。( )(2)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 )(3)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 )【答案】(1)擬人(2)比喻擬人(3)擬人【解析】(1)把“老城”當作人來描寫,賦予“老城”以人的情態,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2)“山們”把“山”當作人來描寫,運用了擬人的修辭;“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的山色比作帶水紋的花衣運用的是比喻的修辭手法。(3)把“薄雪”當作人來描寫,運用的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注意本題中的“好像”并不是比喻詞。據此可作答。比喻:即打比方,根據事物的相似點,用某一具體、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深奧、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方法。擬人:把物當作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行為、思想、感情、活動,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7.結合語境,解釋加點的字詞。(1)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溫晴:(2)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毒:(3)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著落:(4)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響晴:(5)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秀氣:(6)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臥:【答案】 (1)陽光和熙,不冷不熱,氣候溫暖宜人。 (2)毒辣;猛烈。 (3)可以依靠或指望的來源。 晴朗無云。(4)這里用了擬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5)照應前文“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出山村和雪的神態。【解析】這道題考查的是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這種詞語的意思是語境臨時賦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達意的作用。因此,做這樣的題必須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來解釋,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書照抄照搬下來。“毒”在這里的是日光的猛烈,而并不是它的本義。8.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B.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C.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D.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答案】A【解析】A項運用的是比喻修辭手法,B、C、D三項都運用了擬人修辭手法。9.對課文《濟南的冬天》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作者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美景。B.文中描繪了如下幾幅圖畫:陽光下濟南全景、冬日山景、清亮的水色。C.作者在描繪濟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幾種事物時,巧妙地運用表示色彩的詞語和確切的比喻、擬人,描繪出濟南冬天的景色,流露出自己的贊美之情。D.文章開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三組對比,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分析的能力。用作者以前生活過的地方(北京、倫敦),與濟南對比,從而突出了濟南冬天的“溫晴”,使人們確實感到它是”寶地”,并非反襯出北平、倫敦、熱帶三處令人討厭的氣候。10、下面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B.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C.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D.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標點的正確使用與修改能力。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書面語言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它幫助人們確切地表達思想感情和理解書面語言。要做到結合語境,準確規范地使用標點。B項使用有誤,“想”后面的內容不應用引號。11.綜合性學習。老舍筆下的山是秀氣的,水是清亮的,多美的冬天啊。為此,七年級(1)班決定開展主題為“愛你——濟南的水”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擬寫宣傳語】2021年9月6日,濟南泉水節開幕,請你為泉水節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設計導游詞】濟南泉水節將迎來五湖四海的觀光者,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請追隨老舍的足跡,在冬季帶領游客來濟南觀光,請設計一段導游詞。(3)【解讀標志】下圖是濟南泉水節標志,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其構成與含義。(標志的三個相似圖案顏色:上為藍色,左下為綠色,右下為粉色。)【答案】(1)示例1:感恩泉城,幸福濟南。(2)示例: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紹濟南冬天的景色。濟南的冬景非常美,天藍水綠,溫暖如春。這里的水把水藻映襯得更綠,天越晴,水藻越綠。水邊還有許多柳樹,柳枝倒映在河水里,顯得更綠了;天空倒映在河水里,顯得更藍了;白云倒映在河水里,顯得更白了。一眼望去,一片藍綠白相接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3)示例:濟南泉水節標志運用傳統水紋組合而成草書“泉”字;三個相互交融的旋渦狀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類似手印紋的效果代表濟南人的純樸和誠信,充滿人文色彩;水墨效果彰顯泉城的文化氣質之美;顏色上運用藍、綠、粉,分別代表泉城的藍天、綠柳和荷花。標志整體立意獨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傳達了美麗泉城的文化內涵。【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的能力。標語要突出濟南泉城的特點,要有感染力和鼓動性,語言簡潔、凝練。示例①:濟南泉水清又洌,人民生活美又甜。示例②:濟南山水美如畫,欣賞陶醉在其中。(2)本題考查擬寫導游詞的能力。擬寫導游詞要結合課文內容,突出濟南冬天景色的特點,語言親切得當即可。示例: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泉城濟南。濟南是歷史文化名城,風光秀麗,四季如春。冬天的濟南更是嫵媚動人,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藍天下暖和安適地睡著,讓人感到愜意舒服。古老的濟南,是塊寶地,城內狹窄,城外寬敞,小山安詳,泉涌水綠,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美不勝收。(3)本題考查用說明性語言表述圖標內容及含義的能力。要仔細觀察該標志,包括顏色、線條、文字、圖案等,明確其構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用說明性的語言,按照由主到次的順序,抓住特點表述,并發揮聯想,領悟各要素蘊含的深刻含義。該標志的主體是運用傳統水紋組合而成草書“泉”字;三個相互交融的旋渦狀代表的是天、地、人三者之間的和諧統一;類似手印紋的效果代表濟南人的純樸和誠信;水墨效果彰顯泉城的文化氣質之美;顏色上運用藍、綠、粉,分別代表泉城的藍天、綠柳和荷花。下方是“濟南泉水節”的漢字和英文字樣。標志整體立意獨特,形式上富有延展性,深刻傳達了美麗泉城的文化內涵。二、探究案(一)課內閱讀理解。濟南的冬天老舍①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于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么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②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③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著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他們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覺地想起:“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就是這點幻想不能一時實現,他們也并不著急,因為這樣慈善的冬天,干啥還希望別的呢!④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⑤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⑥古老的濟南,城里那么狹窄,城外又那么寬敞,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對,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⑦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灰色樹影。⑧這就是冬天的濟南。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兩項是( )A.本文寫了濟南的小山、雪景和水,通過這些景物來表現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B.文章開頭運用對比手法,將北平、倫敦和濟南作對比,點明冬天的濟南是寶地。C.第④段在寫景時主要按從高到低,即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D.“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E.本文語言生動活潑,純凈優雅。2.分析下列帶點字詞的表達作用。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3.下面這句話,作者采用了什么樣的語氣?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4.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答案】1.AD 2.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雪以人的情態,描繪出了夕陽照射下山腰小雪的情韻。 3.(1)與天氣商量的語氣,好似在懇請對方,是一種疼惜的口吻;(2)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山水的愛憐和贊美之情。 4.寫出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里濟南的總感受,照應了標題和開頭,抒發了作者的贊美之情。【解析】1.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A.本文寫了濟南四周的小山,寫了雪景,寫了濟南的水,通過這些景物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溫”指氣溫宜人,“晴”指晴朗,色彩鮮明不單調。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對濟南這座城市的熱愛之情,以及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生活情操。所以選項中“表現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表述錯誤。D.“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句“濟南的人們是含笑的”此句運用神態描寫,寫出了人們愉快地心境,結合“他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著落,有了依靠”可知,表達了濟南冬天帶給人的舒適之感,表達了人們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從側面體現出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所以選項中“直接抒情表達作者對濟南的贊美之情”表述錯誤。故選AD。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答題思路:判斷寫作手法——分析表達效果——分析感情。“害羞”是人的情態,這里用來形容薄雪,把薄雪擬人化,可判斷運用了擬人修辭。結合“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可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生動形象寫出了夕陽斜照下薄雪的美麗情態,“微微露出點兒粉色”是因為部分雪融化,露出地面,夕陽照在地面上的樣子,故這個句子生動傳神地表現了積雪在落日的照耀下慢慢融化的情景,結合“那些小山太秀氣!”可知,這句話突出了濟南小雪后的秀美特點,描繪出小雪下濟南冬天的美麗,表達作者對濟南冬天小雪景色的喜愛之情。3.本題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秀氣”本指清秀;(言談、舉止)文雅;小巧靈便。多用來形容人。這里的意思是玲瓏秀美,“秀氣”一詞強調了濟南雪后山景美麗而嬌弱的情態,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意思是濟南的薄雪和小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用與天氣商量的語氣,好似在懇請對方,是一種疼惜的口吻;“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飽含作者對濟南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的憐惜和喜愛之情。4.本題考查對結尾句作用的理解。(1)結構作用。“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和題目“濟南的冬天”照應,也和開頭“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等句子照應。結構作用是總結全文,抒發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季節里濟南的總的觀感,照應題目和開頭。(2)內容作用。“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帶有一絲自豪和喜愛,點明了文章主旨,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和濟南這個城市的喜愛與贊美之情,讓人回味。(二)課外閱讀理解。濟南之春簡墨地氣一動,人們就開始常說一句話了:濟南春脖子短。哦,驚蟄了,開始了——是誰,失手打翻了一杯隔夜的茶?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彌漫著蠢動的腥澀。早晨一睜開眼睛,就見空地上無端多了些濕漉漉的印子,小小地凸起著,像魚兒吐的小泡泡,這兒一團,那兒一簇——是蚯蚓活動筋骨的痕跡。然后,迎春和連翹不知道誰仿效誰,模樣差不多,爭著挑出了黃燈籠。然后,很多很多的愛和力量蘇醒了,整個大地,寂靜中充滿響動。城內城外的小山們就不用說了,積攢了一冬的綠啊,這時說什么也憋不住,一股腦兒全都傾倒在山坡上,沒有了疆域。漿果、灌木、蕨類,草木你推我搡,絞出了汁子,連石頭也被這綠泡軟了,就要興致勃勃地開出花來。而滿城的柳,那是滿城的綠啊,如煙似霧,沒邊沒沿地蒸騰、洇染開來。到小陽春,柳絮都飛起來了,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它們捉對兒,成球、成團,追逐嬉鬧,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們飛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間。這時候,你被柳絮煩惱著,也歡喜著,走在柳絮里,像走在夢里,一切都不真實起來。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大地寒氣散盡,變得整個兒香噴噴的,遍地花開。在街上走著,會生出一種小醉的感覺,精力集中不起來,腦子也有點蒙。花都開得發酵了,像給大地吃上了一種什么藥。這種日子,在屋子里根本待不住——你會一整天一整天,泡在戶外,舍不得回家。這叫你的眼睛和鼻子也閑不住。因為自從迎春和連翹開了門,花朵們的拜訪就從來沒斷過——黃花朵還真是一種急性子的顏色啊,率領著顏色家族眾姊妹,用百米賽的爆發力,一刻也不停地前進。她們的潔凈叫人簡直想一朵一朵、一瓣一瓣展開,在上面書寫詩篇。她們又多有耐力啊,所謂開到荼蘼,也還是向前奔著——春至而梅、而櫻、而海棠;春深則桃、則李、則丁香;即便春去,還蜀葵、還蔦蘿、還薔薇……花朵開了又開,開了又開,將身體里的呼號都給喊了出去。那些大都有著草字頭、木字邊姓氏的小號們,一百萬一千萬支地演奏香氣。與香氣結伴而來的,是一群群的蜂子和鳥兒——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頭角黑黑、遍身黃嫩的蜂子,腿子肥嘟嘟的,金粉閃耀,裙擺被陽光照透。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濟南大大小小的池塘湖泊里,蓮葉平水冒出,小小的葉子,羞澀地抿著嘴唇,打個哈欠就長成了半大小伙兒。他們舒展開來,平鋪下身子,躺在水水的軟床上,恨天恨地地等待起來。其實,不必著急,到不了小夏天,白腰雨燕低低地掠過水面的時候,他們這些“綠衣人”所盼望的伴侶——“粉衣人”,就來到身邊了,垂著眼睛,紅著面孔。在花下,人們的說話聲也溫柔起來;過了戀愛年齡的人,又想戀愛一次。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北京文學》2016年第5期,有刪減)1.選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請簡要分析。2.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語句。到小陽春,柳絮都飛起來了,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它們捉對兒,成球、成團,追逐嬉鬧,如同一群白衫少年——它們飛奔在半空里,不肯再回到凡間。3.除了從視覺角度描繪景物外,作者還從哪些角度描寫了濟南的春景?請各舉一例。4.結合選文,說說你對“而對著蓮微笑的人、出神的人,也一樣,都是有福之人”的理解。【答案】(1)時間順序。先點出“驚蟄”這一節氣,隨后用“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來說明時間在往后推移;“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則告訴我們時間已經到了暮春了。(2)運用擬人、比喻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柳絮漫天飛舞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熱愛和贊美之情。(3)示例一:嗅覺。如“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彌漫著蠢動的腥澀”。示例二:聽覺。如“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4)濟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麗的,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熱愛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解析】(1)閱讀文章,先找出表明寫作順序的語句。第二段由“驚蟄”這一節氣寫起;第四段用“就這樣,隨著雨一次次的返回”來說明時間在往后推移;第七段“在這個季節的尾巴上”則告訴我們時間已經到了暮春了。由此來判斷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2)句中用“柳樹的心都飛起來了”“追逐嬉鬧”等詞句將柳絮人格化,又將柳絮比作“白衫少年”,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漫天飛舞的柳絮。(3)寫景的感官角度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文中可以找到“某些不明所以的東西到來,白色的煙團包圍了四野,各處彌漫著蠢動的腥澀”一句,然后判斷“腥澀”是從嗅覺進行描寫;還可以找到“鳥兒用不同的語言對歌,在枝頭跳來跳去,從早到晚都能聽見它們的歌唱”等句子,可以從“歌唱”一詞來判斷是從聽覺進行描寫。(4)解答此題目,需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思考。本文按照時間順序寫出了濟南的春天是多彩而美麗的。作者告訴人們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美、熱愛生活的人,是有福的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