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 第一單元 感悟道德力量 ——職業道德與法治第一課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一、傳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二、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導入希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以繼續傳承下去,不要在孩子身上缺失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榜樣感受到的魅力領悟和傳遞到的力量。一、傳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Part.011、道德的作用【“德”字的變化】表示四通八達的道路,這就是后來“行走”的“行”字。閱讀與思考在人的眼睛上面劃一豎線,表示人在走路時緊盯前方,目不斜視。這就是后來“正直”的“直”字。“德”在甲骨文中,是“行”和“直”的組合,表示人要遵循規律,走正道,不要誤入歧途。這正是道德的“德”最初的含義,反映出古人遵照正確原則行事的道德觀念。◎結合“德”的本義,談談對“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的理解。分 組 討 論道德為人類社會所特有,遍及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個人生活的各個角落。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無論我們身在何方,時時處處都會感受到道德的約束或鼓舞。道德作為反映社會經濟關系的特殊社會意識形態,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要求。在階級社會,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道德有不同的層次,人們沿著道德的階梯循序漸進地向上攀登,不斷提升道德境界,就能成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觀看視頻“西安大姐成立心羽家園”:為有困難的病人提供免費食宿,這里彰顯人間關懷與支持,遠離爾虞我詐與金錢至上"那道德具體有哪些作用呢?結合課本第七頁來討論一下道德的作用。想一想道德是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對國家治理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道德作為一種國家治理手段,可以規范人們行為,調節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道德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撐,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道德是衡量個人素質水平的重要標尺,對每個人的人生發展和成長成才具有重要意義。高尚的道德能夠幫助人們建立良好人際關系,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精神境界,促進自我完善和全面發展。2、自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閱讀與思考近年來,一些深受觀眾喜愛的文化類電視節目在講述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經典詠流傳》將經典詩詞與現代音樂結合起來,以現代的唱法和曲調來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詩詞大會》以“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宗旨,利用詩歌、詩詞來進行傳統經典教育與道德教育。當年驚艷了全國的這場飛花令,讓我們仿佛看到了詩詞里的才女|武亦姝|中國詩詞大會看完了上述視頻,分享一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說說還有哪些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方法?傳統道德是歷史上不同時代人們的行為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體現,是對道德實踐經驗的提煉和總結。對待傳統道德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華傳統美德是傳統道德的精華部分,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是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相關鏈接:中華傳統美德常常通過格言、詩句以及杰出人物的感人故事,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深入人心,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格言詩句;大禹治水、屈原投江、蘇武牧羊、岳飛精忠報國等故事。觀看:岳飛精忠報國 中華民族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了獨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有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中華傳統美德經過長期的積淀,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和風俗習慣之中,為個人成長成才提供精神營養,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為治國理政提供重要啟示,成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源頭活水。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美德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我們要以禮敬自豪的態度對待中華傳統美德,從內心深處真正認可,從情感深處真正接受,大力弘揚古圣先賢、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把中華傳統美德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觀看視頻厚德載物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所在啟思導行學校積極落實“推進中華傳統美德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的要求,組織全體學生開展“中華傳統美德職教行”活動,目的是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努力夯實文化自信基礎,培養具有良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時代新人。 以小組為單位,從活動內容、活動素材、活動步驟、活動要求、組織實施、注意事項等方面,為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 職業道德與法治 ——謝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media5.mp4 media6.mp4 media7.mp4 media8.mp4 中職思想政治高教版《職業道德與法治》 第一課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課件(共31張PPT+5個內嵌視頻).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