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鄉村路,帶我回家》教案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欣賞美國鄉村音樂《鄉村路,帶我回家》,感受美國早期音樂輕快、質樸、風趣的風格特點,產生對異域文化學習的興趣。【過程與方法】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并提升音樂表現能力。【知識與技能】能夠明確切分音的作用。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美國鄉村音樂的特點。【難點】能夠明確切分音的作用,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三、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教師創設情境,播放《友誼地久天長》并設問:歌曲的曲名是什么 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剛剛老師所播放的歌曲,是我們所熟知的美國民歌《友誼地久天長》,那么跟它同屬美國鄉村音樂的另一首歌曲,作者通過音樂以及歌詞表現了美國西部美麗的風光,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鄉村路,帶我回家》。(板書:《鄉村路,帶我回家)》(二)感受體驗1.初聽歌曲教師設問:通過第一次的聆聽,大家思考一下歌曲想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表達了樸實、歡快的情緒。2.小組討論并設問:作者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你聽到了什么有特色的部分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這首歌曲是美國鄉村音樂,作者雖身在異地但始終思念著故鄉的山川、河流,體現了一種對家鄉飽含思念的濃濃情意,旋律中有切分音的出現。3.介紹作者、創作背景介紹本歌曲作者約翰·丹佛:約翰·丹佛生于新墨西哥州羅斯維爾城,是一名美國鄉村民謠歌手,丹佛的許多歌曲都廣為人知,如歌曲《鄉村路帶我回家》和《高高的洛基山》等,本節課所學的這首《鄉村路,帶我回家》旋律輕快,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美國東部西弗吉尼亞風光。(三)哼唱歌曲1.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發聲練習,學生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2.教師彈琴范唱歌曲,學生跟琴小聲哼唱,同時感受音樂的結構;3.講解切分音的作用4.再次聆聽,感受切分音的韻律特點。(四)鞏固提高教師引導學生組成小組,為該首歌曲的旋律即興創編中文歌詞,嘗試表達不一樣的情感內容。教師為學生留出10分鐘合作編創時間,并在時間結束后引導學生進行展示。學生自由進行展示,學生間對于展示成果進行互評,教師對回答進行總結性點評,并給予鼓勵性評價。(五)小結作業師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美國鄉村音樂《鄉村路,帶我回家》,領略了異域音樂的風情特點,還進行了一次歌詞的創編活動,懂得了一樣的旋律通過歌詞的改變也可以改變情緒的表達。課下請同學們收集其他民歌作品,對比聆聽一下,下節課我們一起交流心得體會。四、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