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草原放牧》教案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今天,我們將走進一首充滿力量和生機的樂曲——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這首樂曲以熱情奔放的蒙古族音樂風格為基調,描繪了廣袤無垠的內蒙古草原,以及兩位勇敢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在草原上放牧的動人場景。樂曲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草原的壯麗與美好,以及龍梅和玉榮天真、活潑、樂觀、富有朝氣的少年形象,仿佛能看到她們在廣闊的草原上自由奔跑,快樂放牧的景象。《草原放牧》不僅僅是一首優美的樂曲,更是一首充滿正能量的英雄贊歌。它不僅展現了草原的壯麗與美好,更傳遞了龍梅和玉榮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勇于戰勝困難的高尚精神。三、學情分析同學們已經具備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能夠感知音樂的速度、節奏、旋律等基本要素。不過,對于蒙古族音樂風格和協奏曲的結構特點,你們可能還不太熟悉。沒關系,我會帶領大家一起探索音樂的奧妙,感受草原的魅力!四、教學目標這節課,我們希望能夠:1.沉浸在音樂中,感受草原的廣闊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勇敢精神。理解樂曲所表達的主題和情感,感受到草原的遼闊、明朗和生機勃勃。通過音樂,體會龍梅和玉榮的勇敢、機智和樂觀精神,以及她們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集體的責任感。2.體驗蒙古族音樂的獨特魅力,感受它的節奏和旋律。初步了解蒙古族音樂的“短調”和“長調”特點,感受它們在節奏和旋律上的不同。通過模仿動作和互動游戲,體驗蒙古族音樂的節奏和律動。3.發揮你的想象力,用繪畫、編故事等方式表達你對音樂的理解。將音樂與繪畫、故事創作等形式結合起來,更深入地理解和表達音樂內容。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自由創作,展現他們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和感受。4.學習龍梅和玉榮的愛國精神,以及勇敢面對難的品質。了解“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雄事跡,學習她們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勇于戰勝困難的寶貴精神。將學習到的精神融入到實際生活中,努力成為像“草原英雄小姐妹”一樣積極向上、勇敢善良的人。五、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感受樂曲所營造的草原意境和人物形象,以及龍梅和玉榮的勇敢精神。初步了解蒙古族音樂的“短調”和“長調”特點,并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難點:理解協奏曲的結構特點,感受音樂中的層次變化和不同樂器之間的對話。通過音樂,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精神風貌,并將其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學習和傳承這種精神。六、教學方法:為了讓課堂更生動有趣,我們將采用多種方法:啟發式教學:引導你們思考,提出問題,激發你們的學習熱情。互動式教學:讓課堂充滿互動,鼓勵你們積極參與討論和分享想法。視聽結合:通過視頻、音樂和圖片等多種形式,讓你們更直觀地感受音樂,以及草原的風光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形象。體驗式學習:通過模仿動作和互動游戲,讓你們體驗音樂的節奏和律動,更深刻地感受音樂的魅力。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及課件蒙古族音樂資料騎馬動作示范視頻蒙古族服飾圖片或視頻八、教學過程環節一:踏入草原,開啟音樂之旅1.展現草原的魅力:通過網上搜索到的有關內蒙古的圖片或視頻,帶你們感受一下草原的遼闊和美麗。播放一些草原風光視頻,讓同學們感受草原的廣闊、明朗、充滿生機的景象。展示蒙古族服飾圖片或視頻,介紹蒙古族人民的穿著打扮和生活習慣。2.講述英雄的故事:講述“草原英雄小姐妹”龍梅和玉榮的故事,激發你們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圖片、文字或視頻,展示龍梅和玉榮的事跡,讓同學們了解她們是如何在暴風雪中保護羊群的故事。引導同學們思考,龍梅和玉榮身上體現了哪些優秀品質?環節二:聆聽旋律,感受草原的呼吸(一)感知音樂1.初次邂逅:播放《草原放牧》錄像,讓你們初步感受樂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和音色。引導同學們關注音樂中的哪些聲音和感覺,例如:琵琶的彈奏:輕快、活潑、富有彈性。圓號的聲音:雄壯、有力、充滿英雄氣概。弦樂的伴奏:柔和、溫暖、充滿草原的氣息。2.分享感受:提問:你聽到了哪些樂器?這首曲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這首曲子讓你想到了什么畫面?(二)探究音樂奧秘1.深入理解:播放《草原放牧》片段,引導你們關注兩個主題部分的音樂特點。播放第一主題部分,引導同學們感受它的速度快、節奏活潑,仿佛看到草原上歡快的場景。播放第二主題部分,引導同學們感受它的速度慢、節奏舒緩,仿佛聽到草原上悠揚的歌聲。2.引發思考:提問:兩個主題部分的音樂速度和節奏有什么不同?兩個主題部分分別表現了哪些內容?你覺得這兩部分音樂分別像什么?(三)走進草原,體驗音樂的律動1.模仿動作:教師示范蒙古族舞蹈馬步動律,并講解其含義。播放騎馬動作示范視頻,讓同學們了解馬步動律的具體動作。引導同學們模仿騎馬動作,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奔放和豪邁精神。2.聲音互動:用聲音模仿馬蹄聲,感受草原的律動和生命的氣息。鼓勵同學們用不同的聲音模仿馬蹄聲,例如:輕快的腳步聲、沉重的步伐聲等。在模仿的過程中,引導同學們感受音樂的節奏和律動。3.音樂體驗:播放第一主題音樂,在音樂伴奏下做簡單的動作,體驗音樂的節奏和律動。引導同學們隨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做出不同的動作,例如:奔跑、跳躍、揮舞手臂等。鼓勵同學們自由發揮,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草原舞蹈動作。環節三:探索蒙古族音樂的獨特魅力1.感受音樂風格:播放一些蒙古族歌曲,讓你們進一步感受“短調”和“長調”的音樂特點。播放幾首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歌曲,讓同學們感受它們在速度、節奏、旋律和音調上的差異。引導同學們思考,什么是“短調”?什么是“長調”?它們在音樂表達上有什么不同?2.自由創作:鼓勵你們根據樂曲內容,進行簡單的創作,例如繪畫、編故事等,表達你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引導同學們從音樂中提取靈感,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創作,例如:繪畫:畫出你腦海中出現的草原景象和人物形象。編故事:根據音樂內容,編一個關于龍梅和玉榮的草原故事。寫詩:用詩歌的形式,表達你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九、總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第一部分《草原放牧》,感受了草原的壯闊和“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勇敢精神,也學習了蒙古族音樂的“短調”和“長調”特點。希望你們能將這種積極樂觀的精神融入到生活中,勇敢面對挑戰!作業:1.資料搜集:課后搜集一些關于蒙古族音樂的資料,并與同學們分享。鼓勵同學們從網絡、書籍、視頻等多種渠道搜集資料,并進行整理和分享。2.自由創作:用繪畫、編故事等方式,表達你對《草原放牧》的感受。鼓勵同學們發揮想象力,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創作,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多媒體演示和提問,引導學生對樂曲內容和音樂特點進行初步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深入探究打下基礎。(2)探究音樂環節:通過引導學生對比兩個主題部分的音樂特點,鼓勵他們思考音樂與內容之間的關系,提升學生的音樂分析能力,并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播放蒙古族歌曲,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蒙古族音樂風格,并鼓勵他們進行創意實踐,將音樂與生活結合,拓展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十一、板書設計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速度、節奏蒙古族音樂風格短調長調十二、教學反思本節課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欣賞、動作模仿、互動討論等多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未來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將課堂學習與生活實踐相結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