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春舞曲》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執教科目 音樂 年級教材簡析 《青春舞曲》是一首新疆民歌,它的歌詞非常短小精簡,前兩句是比興:“太陽下山”和“花兒謝了”。這是兩種自然現象,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可以重復出現。雖然重復出現的時間不一樣,一個是明天,另一個是明年,但并列使用這兩句,突出了它們的共性。 前三句有雙關意味:“美麗小鳥飛去無影蹤”。首先,這句歌詞和前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面的事物都可以重復,而小鳥卻無法重復飛來。同時,又和第四句有共通之處:“青春”和“小鳥”一樣,都“不回來”了。 開篇四句非常精彩,前兩句屬于否定,相互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巨大差別,在審美上形成一種起伏跌宕的落差美。 四句歌詞中各有一個絕妙的動詞:“爬”、“開”、“無”、“來”,因為押韻,有一種瑯瑯上口之感,同時又在人們眼前豎起了一系列生動形象:太陽爬、花兒開、小鳥無、青春不來……也應和了題目中的“舞曲”,不僅旋律上有舞蹈之感,這些動詞還將這些動作表現得如舞蹈般酣暢淋漓。 “小鳥”是這首歌曲的核心詞匯。和很多民歌一樣,這首歌也使用了雙關的創作方法。也就是說,小鳥不單單指活生生的鳥兒,展開翅膀 ( https: / / www. / s wd=%E5%B1%95%E5%BC%80%E7%BF%85%E8%86%80&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9PWD4rjRYn19-nARkPjK-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n1PHn3PWT4" \t "_blank ),呼啦啦飛走,留下美麗的弧線,還隱喻青春像小鳥,也長有翅膀,能飛走,再也看不見。學情分析 個性差別大: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自控力不強:從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情緒不穩定:三年級學生由于生活經驗不足,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他們喜歡與伙伴共同游戲、學習,但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沖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術:學會并背唱歌曲《青春舞曲》,正確把握歌曲的情緒,體會歌曲的旋律特點。過程與方法:通過音樂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培養節奏感和創造力,訓練協調性,加深對歌曲風格的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維吾爾族音樂特點,并結合維吾爾族民族樂器及舞蹈動作體會音樂與舞蹈合作產生的美。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不同教學活動,使學生認識和了解圍繞“青春”主題的不同音樂作品的內容和音樂風格特點,并激發學生對“青春”的更深層次的理解。用自然的聲音準確地演唱《青春舞曲》。難點:通過各種活動使學生掌握應學的知識,要使課堂氣氛活躍,充滿“青春氣息”,發掘“青春”的思想含義。教法與學法 奧爾夫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體驗式學習法,探究性學習法。教學過程(一) 引入1、聽音樂。學生隨著音樂進入教室,并且模仿老師的動作。2、律動。教師隨著音樂舞動新疆舞的動作,學生跟著模仿。3、提問。老師做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動作,引出課題。設計理念 渲染課堂的氣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提前熟悉動作,為最后的創編環節做好鋪墊。(二) 欣賞新疆風土人情1、圖片。出示新疆人民的服飾、風景、特產。2、視頻。欣賞新疆人民歡快的舞蹈。3、模仿。模仿新疆的舞蹈動作。設計理念 充分了解維吾爾少數民族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在演唱歌曲和創編動作是加入維吾爾族歡快活潑,熱情的特點。(三) 聆聽歌曲1、填詞。教師把事先準備好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聽音樂填詞,增加對音樂的熟悉度。2、情緒。再次聆聽歌曲,說一說從情緒上區分,歌曲分為幾個部分?3、唱一唱。經過以上幾個環節,學生大概掌握基本節奏,教師鋼琴伴奏,學生跟唱,并且主要注意情緒的加入。4、拍一拍。根據四四拍的強弱特點進行聲勢活動,學生分為三組,分別為強,弱,次強,弱的規律拍打節拍。設計理念 通過圖片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歌詞,并且富有童趣,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聲勢練習可以讓學生對節奏的把握更加準確,并且通過不同活動的練習和反復視聽,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四) 拓展1、感受新疆民族文化。新疆的禮儀,感受少數民族的文化。2、創編。結合本節課的學習和自身的了解,分為若干小組討論,為歌舞創編動作。3、展示。學生分為樂器組,舞蹈組,歌唱組表演歌曲《青春舞曲》。設計理念 給學生一個舞臺,讓學生自由地展現自我,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同時也是鍛煉學生的創編能力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五) 分組討論為什么說青春像小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進行討論,歌詞為什么這樣說。引出歌曲的人生哲理,做人要珍惜時間,不要留下遺憾,進行德育教育。2、學生發言,教師總結本節課。設計理念 音樂知識學習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發展更全面的學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