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州市中小學藝術學科教學設計常用表格課題 《嘹亮歌聲》 課型或模塊 歌唱課學校 年級 三年級教學目標 1.感受日本兒童合唱歌曲的韻味,引導學生用自然優美的歌聲做二聲部輪唱,知曉合唱時聲音需融入集體、相互傾聽的道理。通過演唱歌曲《嘹亮歌聲》,感受在大自然中面對遠山縱情歌唱的美好,從而引發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2.在律動、游戲、讀譜、視唱、模唱的過程中學唱歌曲,識讀四分休止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全音符,正確的演唱歌曲中的輪唱和二聲部合唱,并唱足全音符時值。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然和諧的聲音演唱《嘹亮歌聲》中的輪唱和合唱。教學難點 歌曲中二聲部的演唱教學內容分析 《嘹亮歌聲》是一首曲調規整,詞意簡練而富有意境的日本兒童歌曲。歌曲形象地描繪了兒童在大自然中面對遠山縱情歡唱的情景,抒發了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歌曲為4/4拍,F調,是由四個樂句組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運用了輪唱這一手法,使音樂有著動蕩飄逸之感,營造了悠揚歌聲相呼應在空中回蕩的美妙效果。歌曲里出現了大六度和小七度這兩種大跳型音程。全曲每樂句都以第二拍弱拍進行,樂句間運用了旋律模進,使音樂富有動感。第三樂句在變化重復了第一樂句曲調后,旋律向上推進,從而把歡唱的情緒推向高潮。教學策略 本課使用柯達依教學法等進行了中年級的班級合唱課堂教學嘗試。教學策略為“通過豐富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感受體驗、合作表現美妙的合唱,學生自主探索,教師巧妙引導”。教具學具媒體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鋼琴、黑板、磁鐵教 學 過 程教學程序 教師教的活動 學生學的活動 教具、學具以及媒體運用 教與學的評價手段運用 教學環節設計意圖導入階段 一、常規熱身練習1、律動熱身。2、介紹回聲谷。3、游戲發聲練習。 1.跟著老師律動游戲熱身。2.認識回聲,學習回聲演唱特點。3.游戲練聲。 教學課件播放視頻鋼琴 師生評價 1、通過節奏律動的形式作為合唱課前熱身,帶動身體機能和歌唱情緒,初步熟悉歌曲節奏規律。2、通過回聲練習體驗生活中的輪唱特點。3、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練聲。展開階段 基本功練習:1、根據柯達依手勢進行音程構唱練習以及二聲部和聲練習。2、識讀音符,做節奏游戲。發現歌曲節奏規律。二、學唱歌曲3、讓學生根據字母譜視唱歌曲旋律。4、引導學生進行旋律輪唱。5、引導學生加入歌詞6、老師帶詞演唱歌曲,讓學生以輪唱方式跟唱。7、引出課題 1.學生根據老師的音階手勢構唱音程、旋律、練習二聲部和聲。2.復習音符的名稱、時值,學習拍念法進行節奏游戲。找出歌曲節奏規律。3.根據字母譜唱歌曲旋律。4.跟著老師以回聲形式演唱歌曲旋律。5.根據唱熟的旋律加入歌詞演唱。6.跟老師演唱歌詞。7.知道歌曲名字 教學課件播放柯達伊手勢圖鋼琴 師生評價 1.訓練學生具備看手號,構唱準音程、旋律的能力。熟悉歌曲旋律中大跳音程的構唱以及二聲部的和聲。 2.復習音符的名稱、時值。學習念拍節奏譜。熟悉歌曲中的兩種節奏。3.訓練學生識讀字母譜的能力,熟悉歌曲旋律。4.鞏固歌曲旋律。5.學習歌曲歌詞。6.鞏固歌曲旋律、歌詞。7.鞏固歌曲名字。拓展階段 一、知識拓展1.完整欣賞全曲,聽辨演唱形式、分析歌曲分句。二、鞏固歌曲2.引導學生唱出樂句感。3.引導學生合作演唱歌曲 1.學生完整欣賞歌曲,分析歌曲的演唱形式以及如何分句。2.唱出樂句感,3.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課件鋼琴 師生評價 1.培養學生聽辨分析歌曲的能力。2.更加熟悉歌曲。3.提醒學生注意音符時值演唱不足,二聲部演唱聲音太響,二聲部合唱時音準不穩定等問題。結束階段 一、表演歌曲1.引導學生添加表演形式。2. 指揮合作演唱歌曲。二、總結反思老師帶學生回憶、總結本節課。 1.學生為歌曲編動作2.合作表演演唱歌曲。3.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獲。 教學課件鋼琴 師生評價采用采訪式總結評價 1.培養學生為歌曲創編動作的能力。2.進入想象,完整的表演展示歌曲。3.課堂反思,自我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