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春天舉行音樂會》教案教材分析:《春天舉行音樂會》是人音版第6冊教材中第四單元內容,是一首曲調活潑、歡快的兒童歌曲,四二拍,一段體結構,整首歌曲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春雨、春水、春風、春雷都比喻成會唱歌、會彈琴、會打鼓、會鼓掌的人物,還把春筍比喻成小小指揮家。歌曲中多處巧妙的運用了休止符、使歌曲節奏活潑、跳躍,旋律富有流動性,充分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大地萬物開始蘇醒,花紅柳綠的一片盎然景色。學情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他們喜愛生動活潑有趣味的教學形式。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好動、愛說、愛唱、喜歡表演、善于模仿等特點,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魅力吸引學生。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啟發、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大膽、愉快地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民主、寬松、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參與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的學唱,讓學生感知春天之美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2、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啟發學生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歡快活潑的情緒表演歌曲,并學會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會巧妙運用休止符,能夠用歡快、跳躍的情緒演唱歌曲,通過讓學生用打擊樂去模擬雨聲、風聲、雷聲和水聲,讓他們對聲音的強弱的對比有一個鮮明感受,更好地表現歌曲的強弱。教學重點:1、頓音記號的學習。2、能用歡快的情緒、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春天舉行音樂會》,做到有強弱的變化。教學難點: 1、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在歌曲的演唱中能在休止符處做恰當的停頓。教學準備:1、了解春天大自然的聲音;2、打擊樂器和自制打擊樂器。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師生律動問好。二、激趣導入:1、音樂旋律伴奏討論春天,模仿春天的雨聲和風聲。2、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首春天的歌曲,引出課題《春天舉行音樂會》。三、新歌學習:(一)完整聆聽范唱,初次感受歌曲旋律。提問:你聽到了春天里的哪些聲音?(二)學習歌曲第一部分1、這場音樂會有誰參加了?讓我們再來欣賞春天的音樂會,相信你們一定會聽出來的。(聆聽音樂第一部分)2、春雨、春風、春雷分別是怎么表演的?那春水是什么?還有一位神秘的指揮家是誰呢?(春筍)再聽全曲3、想一想,四位表演者,他們的力度是怎樣的?(采用問答式的方式演唱,如:<師>春雨唱歌呀<生>嘀嗒嘀嗒)4、聆聽第一部分,想想情緒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在模擬大自然的聲音中感悟休止符的時值。(板書):春雨唱歌:嘀答 O滴 答 O春風彈琴:沙沙 O沙 沙 O春雷打鼓:轟隆 隆隆 隆 —春水鼓掌:嘩啦 啦啦 啦 —5、演唱歌曲第一部分。6、選出合適的樂器演奏春天里的聲音(響板、串鈴、鈴鼓、白紙)(三)學習歌曲第二部分。1、聆聽歌曲第二部分。音樂會的演員們悄悄地告訴我說他們已經單獨表演了,下面他們要合奏一曲。考考你,有沒有你熟悉的樂句?或者會唱的樂句。請生模唱熟悉的樂句,教師糾正音準和節奏。2、學生隨音樂唱歌曲第二部分。3、師生分角色演唱。(四)學會了歌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我們連起來完整的演唱歌曲。(五)剛才我們用歌聲來表現了春天的音樂會,那我還想請同學們為春天演奏,加上歌聲。(編排隊形,歌曲演唱兩遍,第一遍用歌聲表現音樂,第二遍用歌聲加上樂器來表現春天)四、創作表演1、孩子們,聽到了春天里的音樂會,有一群小動物也來了,他們也想舉行動物音樂,請大家一起來為他們作詞吧,好嗎?(師生共同討論表演)2、小組合作表演(用自制打擊樂器和身邊的素材)3、全體分組創作表演。五、拓展延伸 孩子們,今天我們參加了春天舉行的音樂會,高興嗎?那有的孩子一定在想:現在是秋天了,春天能舉行音樂會,我們也可以為班級開一場音樂會啊。(想)那孩子們課后分組去創作我們自己的音樂會吧,下一節課我們就來舉行我們自己的音樂會,好嗎?《春天舉行音樂會》 教學反思這是一節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的歌曲教學,本課以“春天”為主題,通過學生“說春天,模仿春天的聲音,唱春天,表現春天”等幾個環節的落實,讓學生通過說說、唱唱、演演等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自覺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情緒,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春意盎然的音樂世界。從一開始我就選用了歡快的旋律律動,激發學習興趣。這一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本節課我嘗試由淺入深,通過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感受春天。整個教學過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通過聽、動、唱等教學活動,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美,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結合自己感受,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春意盎然的音樂世界,通過模仿春雨、春風、春雷和春水的聲音帶學生進入音樂情境。接著通過觀看春景的圖片,感受春天的色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教學中以模仿聲音為突破口,將教學中的難點解決。在歌曲教學中運用了啟發引導、相互探討、個人表演、小組表演、發現再創造等方式進行教學。上完課,我就有很多的感觸。最大的感觸是——不能低估學生的能力。孩子都是聰明的,我們老師往往想民主教學,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擔心學生放了收不回,又擔心學生不能勝任民主的學習方式,還擔心自己控制不了民主的教學局面。其實,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例如在探索春天的音響時,讓學生用樂器來模仿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電聲、流水聲等等。學生的模仿真實惟妙惟肖、五花八門。因此,越是民主的課堂教學,越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學生也越會表現自己。只有課堂上真正做到民主,學生才會感到心理的安全,才會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不足之處是孩子在演唱個別樂句時唱得不夠準確,需要多加練習。另外在引出課題部分,時間分配得不太好,完全可以先出示課題在之后進行聲音的訓練。孩子們很喜歡音響探索的游戲,聽的時候也非常的認真,能很清楚的從生活中找到相像的聲音加以模仿,最后發現自己的地方語言太明顯,還需要積極地糾正。不僅課堂中每個環節的設計都要周密考慮,教學時還要善于調控好整個教學局面。在音樂新課堂的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要積極創造學生樂于參與合作的情境,努力激發學生想學、愿學、樂學和愛學的強烈學習欲望,精心設計教學情景,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促使學生做好合作的學習準備,避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當然,這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