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落花生》導學案(第二課時)學習目標:1.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把握住文中人物的情感。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3.在學習中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學習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體會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我們在初讀感知中了解了《落花生》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那么,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幾部分內容?二、合作探究1. 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那晚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這里作者為什么說父親的到來實在很難得?2.分角色朗讀4-14自然段的對話,討論思考:朗讀指導:朗讀對話時要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讀孩子們的話時,要關注描寫花生好處的詞語。讀孩子們在搶著回答父親的問話時,語氣要輕快,表現出對花生的喜歡。讀父親的話時,語氣要略顯深沉,表現出父親的語重心長。(1)“我”和哥哥姐姐是怎么評論花生的?(2)父親第一次是拿花生與什么進行對比?花生 桃、石榴、蘋果位置外表印象(3)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這是父親對花生的第二次議論,由( )及( ),借( )喻( ),引出對“我們”的希望。“雖然……可是……”強調了花生雖然( )不美,卻有( )美。父親希望我們像花生,做個( )的人。(4)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人要做有用的人”指的是像花生一樣( )、( )的人。“講體面”指的是只講究( )美。(5)你是如何理解“我”說的這句話的?3. 本文的寫作特點是什么?4. 如何用好“借物喻人”呢?三、展示交流1.各小組依次推舉發言人匯報小組成果。(選擇最優的發言人為小組加分吧)2.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時刻準備為本組補充發言,或對其他組的發 言進行評價。四、訓練反饋1. 選詞填空居然 果然(1)我們一家人在后園的半畝空地上種了花生,沒過幾個月,( )收獲了。 (2)昨天氣象臺預報要降溫,今天中午( )刮起了大風,不一會兒就飄起了雪花。2. 辨析字形并組詞。澆( ) 亭( ) 榴( )燒( ) 停( ) 溜( )3.根據課文內容按要求回答問題。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1)這個文段選自《______》,作者是______。 本文圍繞“( )—( )—( )—( )”來寫。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 )喻( )。(2)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在父親的啟發下,由落花生領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_____的人,不要做 的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