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案】小學音樂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唱歌《童話香巴拉》一、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用歡快、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童話香巴拉》,表達歌曲中對美好家園的贊美和向往之情。2. 引導學生掌握歌曲的節奏、旋律特點,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和表現能力。3. 培養學生對藏族音樂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二、教學重難點1. 教學重點- 準確演唱歌曲的旋律和節奏,特別是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裝飾音。- 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并用恰當的聲音和表情進行演唱。2. 教學難點- 歌曲中高音部分的音準和氣息控制。- 把握藏族音樂的風格特點,進行富有表現力的演唱。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欣賞法、討論法四、教學過程(一)導入1. 播放一段關于藏族風情的視頻,展示藏族的美麗風光、獨特建筑、傳統服飾和民俗活動。-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走進一個充滿魅力的地方,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2. 觀看結束后,提問學生對藏族的印象和感受。- 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3.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藏族風格的歌曲《童話香巴拉》。(二)歌曲欣賞1. 播放歌曲《童話香巴拉》的音頻,讓學生初次聆聽,感受歌曲的整體風格和情緒。- 請同學們安靜地聆聽這首歌曲,感受它的旋律和節奏。2. 提問學生對歌曲的初步感受,如歌曲的速度、情緒是怎樣的。- 聽完這首歌,你覺得它的速度是快還是慢?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抒情的?(三)歌曲分析1. 展示歌曲的樂譜,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歌曲的結構、節奏和旋律特點。- 我們來看一看這首歌的樂譜,它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 注意這里的節奏,有切分音,我們來打一下節拍。2. 重點講解歌曲中的切分音、裝飾音以及高音部分,引導學生理解這些音樂元素在歌曲中的作用。- 切分音讓歌曲的節奏更有動感,大家試著唱一唱。- 這個裝飾音要唱得輕巧、靈活。- 高音部分要注意氣息的支持,保持聲音的穩定。(四)學唱歌曲1. 教師范唱,學生輕聲跟唱。- 老師先來唱一遍,同學們小聲跟著哼唱。2. 逐句教唱歌曲,糾正學生的音準、節奏和發聲方法。- 這一句的音準要注意,我們再來唱一遍。- 節奏要唱得準確,大家跟著老師的節奏一起。- 唱歌時要保持良好的發聲姿勢,喉嚨放松。3. 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教師進行指導和評價。- 現在同學們自己完整地唱一遍,老師聽聽哪里還需要改進。- 這部分唱得很有感情,繼續保持。(五)歌曲處理1. 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內涵,討論如何通過聲音和表情來表現歌曲。- 同學們想一想,這首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聲音來表現?- 比如歡快的部分可以唱得更明亮、活潑。2. 加入適當的動作和表情,讓學生更生動地演唱歌曲。- 唱到這一句時,我們可以加上一個微笑的表情。- 大家可以隨著歌曲的節奏輕輕擺動身體。(六)拓展與延伸1. 介紹藏族音樂文化的特點,如獨特的樂器、舞蹈等。- 藏族音樂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他們還有很多獨特的樂器,像扎木聶。- 藏族的舞蹈也非常優美,動作豪放大氣。2. 讓學生欣賞一段藏族舞蹈,鼓勵學生模仿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 現在我們來欣賞一段藏族舞蹈,大家可以試著模仿一下動作。(七)課堂總結1. 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強調歌曲的重點和難點。- 今天我們學習了《童話香巴拉》這首歌曲,掌握了它的節奏、旋律和演唱方法。2. 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鼓勵學生繼續努力。- 同學們在這節課上表現得都很棒,希望大家回去后繼續練習,唱得更加動聽。五、教學反思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藏族風格的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體驗,但在高音部分的演唱和情感表達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增加更多的音樂文化背景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