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友誼的回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下,發現大自然的奧秘——充滿幻想與樂趣的回聲。2.在優美的音樂情境及有趣的游戲中感受并掌握力度記號“f ”、“pp”,并能自如地運用到歌曲中。3.聆聽和演唱歌曲《友誼的回聲》,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友誼贊美與追求,進一步理解和表現歌曲,體會學習的快樂。教學重難點:1.力度記號在音樂中的實踐運用。2.正確地演唱歌曲。教學過程:組織課堂,情境導入師:春天來了,萬物復蘇,我們一起到大森林看一看吧。你聽微風吹來,樹葉沙沙作響(沙槌模仿晃動樹葉聲),誒!還有小鳥嘰嘰喳喳的歌聲。望著幽靜的山谷我放聲大喊(哎,你好。模仿回聲)師:是誰在呼應老師?(生:回聲)那回聲的特點是什么呢?(生答)師:回聲最大的特點是原聲聲音大,回聲聲音小而且距離越遠聲音越小。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就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問好,讓我們一起來當當回聲。同學們好(老師好)---我會坐(我會坐)---旋律(1 6 0 7 5 0)---師接唱(回聲回聲,神秘的回聲,可愛的回聲)手勢提醒師:同學們配合非常默契,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歌曲《友誼的回聲》(板書)同學們齊讀題目歌曲由王建作詞 龔耀年作曲聆聽歌曲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回聲發生在什么地方呢?(播放音頻)(引導學生隨音樂動起來 2/4律動 身體律動)生:靜靜湖水邊、山谷、大森林、大海上、沙灘上......師:原來這么多地方都有回聲,來到美麗的大自然中,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回聲和我們應和著,你的心情怎樣?生回答。(愉悅、開心、優美)2.師:帶著這樣的心情,跟音樂用u哼唱。(2/4律動 身體律動)3.師:多么美的回聲啊,老師忍不住想唱一唱同學們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開口默唱歌曲學唱1.1=bE 2/4拍 強弱(bE調就像雨后的彩虹讓人心情愉悅,感覺世界是清新的)2. 練聲:一起來當當老師的回聲1 6 0 奧~(師--齊--男生--女生 由強到弱 手勢提醒)5 4 3|2 67|1-- u~(師--齊--男生--女生 由強到弱)3.學唱第一段,跟琴模唱旋律a.旋律是音樂的靈魂,跟著琴聲我們一起模唱旋律。(四句)根據旋律試著把歌詞填進去,別忘了我們練聲是的感覺。b.引入回聲(同學們他在向誰呼喊?這里誰是誰的回聲呢?)解決難點:我們剛才說到回聲原聲大,回聲小,如果用力度的強弱變化來表示原聲和回聲你會怎么做?(生答)同學們很有作曲天分想法和我們著名作曲家龔耀年爺爺一樣,龔耀年爺爺在這里用音樂力度記號f強表示原聲,pp很弱表示回聲(師生配合、生生配合采用回聲模式多次練習手勢引導)(八分休止符用點頭、快速換氣解決、切分節奏)c.除了用聲音表現力度變化,我們還可以借助聲勢。師:(我會坐)就像回聲在大山谷中飄蕩帶著這種流暢的感覺,我們把第一段唱一唱,加上我們的聲勢和動作。學唱第二段師:在句尾我們碰見了老朋友,反復記號,我們要從前反復記號處反復。師:跟著鋼琴哼唱歌曲(師唱生哼)師:你發現不同了嗎?(22 6)(22 2)你有一雙火眼睛睛,在這里加入聲勢,你會怎么加(生自由發揮)(引導:你想在天的那一邊,有白云輕輕飄過那應該運用怎樣的力度記號呢...對加上力度記號pp 很弱更符合音樂情緒。)師:跟著鋼琴把歌詞填進去,不要忘了我們的聲勢動作。教唱第三段,注意漸慢師:跟老師哼唱第三段(同學們跟著琴聲用哼鳴哼唱歌曲,同時啟動頭腦風暴,為這段歌曲創編合適或有新意的動作。)學生教授動作小組練習師:跟著琴聲,以小組為單位加上聲勢、動作完整練習歌曲。7.成果展示四、小結同學們讓老師享受了一場音樂盛宴,今天我們學習歌曲...對《友誼的回聲》。回聲是大自然的聲音,和我們心相映,和我們情相通。我們對大自然付出環保衛生,大自然回報我們干凈清新。讓與大自然建立你呼我應的友誼,唱響人間最美的回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