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回憶我的母親》知識清單一、作者簡介朱德(1886 年 12 月 1 日 - 1976 年 7 月 6 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他是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更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圍繞在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他的一生波瀾壯闊,為國家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二、創(chuàng)作背景本文是朱德同志為紀念母親而寫就的深情篇章。朱德的母親鐘太夫人于 1944 年 2 月 15 日與世長辭,享年 86 歲。在這沉重的時刻,朱德懷著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敬意,于 3 月 25 日在《解放日報》發(fā)表了這篇感人至深的《回憶我的母親》。三、文體常識這是一篇充滿真摯情感的回憶性散文。在文中,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其間穿插著深刻的議論和深情的抒情,使文章既富有故事性,又飽含著作者對母親的深厚情感。四、字詞梳理1. 佃農(diàn nóng):以租種土地為生的農民。2. 祖籍(zǔ jí):原籍。3. 溺(nì):淹沒。文中指淹死。4. 勞碌(láo lù):事情多而辛苦。5. 私塾(sī shú):中國舊時家庭、宗族或教師自己設立的教學處所。6. 周濟(zhōu jì):對窮困的人給予物質上的幫助。7. 寬厚(kuān hòu):①寬而厚。②(待人)寬容厚道。8. 仁慈(rén cí):仁愛慈善。9. 連夜(lián yè):①當天夜里(就做)。②接連幾夜。10. 慰勉(wèi miǎn):安慰勉勵。11. 不輟(bù chuò):不停。五、文章結構(一)開篇哀悼(第 1 段)作者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母親的逝世,此段如同一曲悲愴的序曲,引出了后續(xù)對母親的深情回憶。(二)母親生平(第 2 - 13 段)1. 家庭狀況與母親品質(第 2 - 7 段)詳細敘述了家庭的情況,重點描繪了母親勤勞儉樸的品質和堅強不屈的性格。母親不僅操持著繁重的家務,還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展現出堅韌不拔的毅力。2. 支持革命與深遠影響(第 8 - 13 段)講述了母親對作者投身革命事業(yè)的堅定支持,她的理解和鼓勵成為作者前進的動力,贊揚了母親的深明大義。(三)深情抒懷(第 14 - 17 段)在前文對母親事跡敘述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傾訴對母親的無盡思念,抒發(fā)了報答母親深恩的堅定決心,將對母親的情感推向高潮。六、重點句段賞析1. “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賞析:這段文字通過羅列一系列具體的勞動場景,如“煮飯”“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等,全方位、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母親的勤勞能干。母親仿佛不知疲倦地為家庭付出,讓我們深刻感受到她的辛勤與偉大。2. “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我到四五歲時就很自然地在旁邊幫她的忙,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記得那時我從私塾回家,常見母親在灶上汗流滿面地燒飯,我就悄悄把書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節(jié)里,我上午讀書,下午種地;一到農忙,便整日在地里跟著母親勞動。這個時期母親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賞析:作者細膩地描繪了自己在母親影響下的成長歷程,從四五歲時的幫忙,到八九歲時能承擔更多勞動,展現了母親言傳身教的力量。同時,也體現了母親在忙碌中不忘對孩子的教育,突出了母親勤勞且善于教導孩子的特點。3. “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我在家庭中已經飽嘗艱苦,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軍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沒感到過困難,沒被困難嚇倒。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賞析:此段直抒胸臆,作者以誠摯的語言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感激。母親賦予的寶貴經驗、強健體魄和勤勞習慣,成為作者一生的財富,讓他在面對各種艱難險阻時都能勇往直前,充分體現了母親對作者深遠的影響。七、文章主旨本文深情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強不屈的優(yōu)秀品質。詳細敘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深遠影響,抒發(fā)了自己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同時,作者表達了自己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堅定決心,將對母親的小愛升華為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八、寫作借鑒1. 線索明晰:以時間為線索,巧妙地組織材料,使文章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讀者能跟隨時間的脈絡,深入了解母親的一生。2. 事例典型:通過選取母親煮飯、種田、喂豬等典型事例,生動地刻畫了母親的形象,讓母親的勤勞品質躍然紙上。3. 表達方式多樣:融合敘述、議論、抒情于一體,使文章既有生動的故事敘述,又有深刻的思考和強烈的情感表達,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現力。九、自我檢測題(一)基礎知識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 佃農(diàn) 祖籍(jí) 勞碌(lù) 妯娌(zhóu li)B. 勉強(qiǎng) 遷徙(xǐ) 管束(shù) 為富不仁(rén)C. 豌豆(wān) 和睦(mù) 衙門(yá) 任勞任怨(yuàn)D. 溺死(ruò) 周濟(jì) 私塾(shú) 不輟勞作(chuò)2. 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祖藉 勞碌 紅薯 無可奈何B. 害病 慰勉 高梁 節(jié)衣縮食C. 豪紳 仁慈 和睦 東挪西借D. 同盟 支撐 聊敘 飽嘗堅苦3. 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通過學習《回憶我的母親》,使我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B. 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C. 朱德回憶的母親是一個勤勞、樸實、善良、慈愛、堅強且有遠見的農村婦女。D. 這篇文章飽含了作者對母親的無限感激和深切的懷念之情。(二)閱讀理解4. 文章圍繞母親寫了哪些事?表現了母親怎樣的品質?5.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感激和懷念之情的?答案(一)基礎知識1. D (“溺死”的“溺”應讀“nì”)2. C (A 項“祖藉”應為“祖籍”;B 項“高梁”應為“高粱”;D 項“飽嘗堅苦”應為“飽嘗艱苦”)3. D (A 項,缺少主語,刪去“通過”或“使”;B 項,語序不當,“一生”應放在“不曾”之前;C 項,搭配不當,“回憶的母親”應改為“回憶中的母親”)(二)閱讀理解4. 文章圍繞母親寫了母親煮飯、種田、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挑水挑糞等事,表現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強不屈、深明大義的品質。5. 作者在文中通過直接抒情,如“我應該感謝母親,她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母親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使我從來沒感到過勞累”等直接表達對母親的感激;通過回憶母親的事跡和對自己的教育,如講述母親的勞動場景和對自己成長的影響,間接地抒發(fā)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堅定決心,將對母親的小愛升華為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懷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