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學暑期培優講義--專題十 原子的構成(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年人教版初中化學暑期培優講義--專題十 原子的構成(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十:原子的構成
一、原子的構成
1.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索歷程
2、原子的構成
3.在原子核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注意: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如氫原子中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沒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故而有: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核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而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二、相對原子質量
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為。根據這個標準,碳、氫、氧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約為12、1、16,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求法是: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一般化學計算我們可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
拓展延伸: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幾個注意事項:
1.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2.相對原子質量有單位,國際單位為“1”,一般不寫。
3.作為標準的是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而不是碳原子的質量。
題型一:原子的構成
【例1】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一切物質都由原子構成,原子很小、不可再分
B.湯姆森發現了質子,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
C.盧瑟福通過實驗,推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D.三位科學家都運用了推理和模型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
【答案】B
【詳解】A、1803年,近代化學之父,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一切物質都由原子構成,原子很小、不可再分,故A說法正確;B、1897年,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電子,進一步發展了原子、分子論。湯姆森主要是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中的原子不可再分觀點,故B說法錯誤;C、1911年,盧瑟福又通過實驗,推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現代原子結構理論,故C說法正確;D、原子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微粒,為了幫助人們理解原子的結構,這三位科學家都運用了推理和模型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故D說法正確;故選:B。
【例2】對原子核外電子以及電子的運動,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原子中,電子所具有能量和運動速率幾乎完全相同
B.電子質量很小且帶負電荷
C.電子的運動速度非常快
D.電子在原子里有“廣闊”的運動空間
【答案】A
【詳解】A、多電子原子中,核外電子的運動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故A錯誤;B、電子質量很小且帶負電荷,故B正確;C、電子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且原子核與電子的電性相反,其相互吸引,故電子圍繞原子核做高速運轉,故C正確;D、原子核有很大的空間,電子在原子里有“廣闊”的運動空間,故D正確。故選A。
【舉一反三】
【變1-1】人類不同階段認識原子的模型示意圖如下,其中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對認識原子起到了關鍵作用。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推翻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再分的認識
B.“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相對于整個原子而言,原子核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原子內的正電荷集中在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
D.電子云模型形象說明電子在原子核外作無規則的高速運動
【答案】B
【詳解】A、湯姆森通過實驗發現了電子,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推翻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再分的認識,故選項正確;B、“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中有極少數a粒子被反彈了回來,證實了原子內的正電荷集中在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相對于整個原子而言,原子核的質量大,但體積小,故選項錯誤;C、“.粒子轟擊金箔”實驗中有極少數a粒子被反彈了回來,證實了原子內的正電荷集中在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故選項正確;D、現代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電子在原子核周圍像“云霧"一樣,并沒有固定的運動軌跡,即電子云模型形象說明電子在原子核外作無規則的高速運動,故選項正確;故選:B。
【變1-2】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則放射出的粒子是( )
A.中子 B.電子 C.質子 D.原子核
【答案】C
【詳解】具有相同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由題意可知“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后變成了另一種元素的原子”,而元素種類的改變與核內質子數有關,則據此推斷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是質子。故選C。
題型二: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與計算
【例1】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論述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一種原子的質量對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比值
B.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真實質量越大
C.相對原子質量和式量都沒有單位
D.相對原子質量數值上等于該原子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答案】B
【詳解】A、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以碳-12原子的質量的1/12為標準,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故選項說法錯誤;B、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實際質量成正比,相對原子質量越大,該原子的實際質量也越大,故選項說法正確;C、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以碳-12原子的質量的1/12為標準,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相對原子質量單位為“1”,一般省略不寫,式量則是指化學式中各原子原子量的總和,故選項說法錯誤;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以碳-12原子的質量的1/12為標準,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相對原子質量數值上不等于該原子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
【例2】已知一個質子數和中子數都是6的碳原子的質量為a kg,m個A原子的質量為b 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 B. C. D.
【答案】D
【詳解】已知一個質子數和中子數都是6的碳原子的質量為a kg,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bkg/m,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D。
【舉一反三】
【變1-1】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沒有什么差別
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電子的質量很小,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A
【分析】根據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
【詳解】A、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是以一種碳原子(即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實際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值,與原子質量含義是不同的,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故選項說法正確;C、由分析可知,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的質量成正比,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故選項說法正確;D、構成原子的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于1,與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約等于質子質量的,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
【變1-2】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鐵原子的質量為nKg。則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n/m B.12n/m C.m/n D.12m/n
【答案】B
【詳解】
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以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標準,任何一個原子的真實質量跟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已知一個碳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鐵原子的質量為nkg,則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故選B。
題型三:原子中各數值的計算
【例1】嫦娥五號完成我國首次月球采樣任務,帶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已知氦3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氦3的核外電子數為
A.1 B.2 C.3 D.4
【答案】B
【詳解】
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氦3的質子數為2,故核外電子數為2,故選:B。
【例2】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這些粒子中選擇填空: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_______;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是_______;
(4)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是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_______。
【答案】分子、原子 原子 分子和原子 質子和中子 質子和電子
【詳解】
(1)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故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2)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是分子、原子;
(4)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是質子和中子;
(5)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質子數、電子數。
【舉一反三】
【變1-1】已知某原子的質子數為26,中子數比質子數多4,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26 B.56 C.82 D.86
【答案】B
【詳解】
因為該原子質子數為26,又因為中子數比質子數多4,故中子數為26+4=30,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26+30=56。故選B。
【變1-2】(1)已知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7,則該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 。
(2)已知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a千克,相對原子質量為m,另一種原子的實際質量為b千克,求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9
(2)解:設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x

【分析】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沒有克這樣的單位;相對原子質量代表了原子的質量,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等于原子質量之比;
【詳解】(1)相對原子質量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7,則該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17-8=9。(2)見答案。
1.為探究原子內部結構,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圖1),實驗現象如圖2所示。有實驗現象進行推理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原子核帶正電 B.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
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相對于原子核,核外空間很大
【答案】C
【詳解】A、由于a粒子帶正電,而少數a粒子發生偏轉,且極少數粒子被反射,則說明原子核帶正電,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由于只有極少數a粒子被反射,則說明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該實驗并不能證明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該選項符合題意;D、由于大部分a粒子未發生偏移,則說明相對于原子核,核外空間很大,該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
2.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
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⑤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詳解】
①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比如氫原子不含有中子,錯誤; 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正確;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確;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正確; ⑤原子能直接構成物質,如銅是由銅原子直接構成的,錯誤。故選A。
3.下列關子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量的單位一般是“g”
B.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
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比值
【答案】B
【詳解】
A、相對原子量的單位一般是“1”,不是“g”,選項說法不正確;B、相對原子質量是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與它相比較所得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所以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真實質量也越大,選項說法正確;C、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的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真實的質量,選項說法不正確;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的比值,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B。
4.原子核由什么組成的
A.電子和質子構成 B.質子和中子構成
C.電子和中子構成 D.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答案】B
【解析】
原子核一般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故選B。
5.考古人員使用碳14(質子數為6,14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年代檢測法,測出三星堆出土的“鳥形金飾片”(如圖)距金約3200年至3000年。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的是( )
A. B.C. D.
【答案】C
【詳解】根據題意,碳14的質子數為6,14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則碳14原子的中子數為14-6-8;原子的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碳14原子核外有6個電子。故選C。
6.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2g B.1/12g C.1.66×10 27kg D.12
【答案】D
【解析】
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選項D正確;
故填:D。
7.據媒體報道,“金星快車”號探測器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15N2。構成15N2的15N具有7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15N的核外電子數為
A.1 B.7 C.8 D.15
【答案】B
【詳解】
因為原子中: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由題意15N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7個質子,故其核外電子數為7。
故選:B。
8.“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的意義是
A.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16g
B.一個氧原子有16個質子
C.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6倍
D.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相當于16個“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質量
【答案】D
【詳解】
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表示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相當于16個“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質量,也就是相當于16個“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故選D。
【點睛】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沒有克這樣的單位。
9.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種鋅原子的原子核內有 30 個質子,36 個中子,則該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4 B.30 C.36 D.66
【答案】B
【詳解】
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已知一種鋅原子,原子核內有30個質子,因此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0。
故選:B。
10.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bkg,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
A. B. C. D.
【答案】B
【詳解】
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設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m,則,,故選B。
11.已知X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一個C-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則X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
【答案】14
【分析】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與碳12原子質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
【詳解】
一個X原子的質量是2.325×10-26kg,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X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12.已知一個C-12原子的質量為m克,鎂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且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則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一個鎂原子的實際質量是 克。
【答案】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故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12=24;
相對原子質量=,故鎂原子實際質量=24× m×1/12=2m。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十:原子的構成
一、原子的構成
1.人類對原子結構的探索歷程
2、原子的構成
3.在原子核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注意:
(1)構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種:質子、中子、電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這三種粒子構成的,如氫原子中只有一個質子和一個電子,沒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核電荷數)就是質子所帶的電荷數,故而有: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原子核中質子數不一定等于中子數。
(4)由于原子中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帶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故而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二、相對原子質量
國際上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作為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公式為。根據這個標準,碳、氫、氧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約為12、1、16,質子、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的質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因此,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求法是: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注意:相對原子質量只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常省略不寫。一般化學計算我們可采用相對原子質量的近似值。
拓展延伸: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幾個注意事項:
1.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不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2.相對原子質量有單位,國際單位為“1”,一般不寫。
3.作為標準的是碳12原子實際質量的1/12,而不是碳原子的質量。
題型一:原子的構成
【例1】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英國科學家道爾頓提出一切物質都由原子構成,原子很小、不可再分
B.湯姆森發現了質子,糾正了“道爾頓原子論”中原子不可再分的觀點
C.盧瑟福通過實驗,推測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D.三位科學家都運用了推理和模型來表達他們的理論成果
【例2】對原子核外電子以及電子的運動,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原子中,電子所具有能量和運動速率幾乎完全相同
B.電子質量很小且帶負電荷
C.電子的運動速度非常快
D.電子在原子里有“廣闊”的運動空間
【舉一反三】
【變1-1】人類不同階段認識原子的模型示意圖如下,其中盧瑟福的“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對認識原子起到了關鍵作用。結合你所學的知識判斷,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湯姆森發現了電子,推翻了道爾頓原子不可再分的認識
B.“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相對于整個原子而言,原子核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C.“a粒子轟擊金箔”實驗證實原子內的正電荷集中在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上
D.電子云模型形象說明電子在原子核外作無規則的高速運動
【變1-2】核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一種元素的原子經過放射變成另一種元素的原子,則放射出的粒子是( )
A.中子 B.電子 C.質子 D.原子核
題型二:相對原子質量的定義與計算
【例1】關于相對原子質量的論述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質量是指一種原子的質量對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比值
B.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真實質量越大
C.相對原子質量和式量都沒有單位
D.相對原子質量數值上等于該原子的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例2】已知一個質子數和中子數都是6的碳原子的質量為a kg,m個A原子的質量為b 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 B. C. D.
【舉一反三】
【變1-1】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質量沒有什么差別
B.由于原子的質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對原子質量
C.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D.電子的質量很小,整個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變1-2】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mKg,一個鐵原子的質量為nKg。則鐵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A.n/m B.12n/m C.m/n D.12m/n
題型三:原子中各數值的計算
【例1】嫦娥五號完成我國首次月球采樣任務,帶回1731g月壤,月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已知氦3的質子數為2,中子數為1.氦3的核外電子數為
A.1 B.2 C.3 D.4
【例2】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這些粒子中選擇填空:
(1)能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粒子是_______;
(2)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是_______;
(4)構成原子核的粒子是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數目相等的是_______。
【舉一反三】
【變1-1】已知某原子的質子數為26,中子數比質子數多4,則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A.26 B.56 C.82 D.86
【變1-2】(1)已知氧原子核內有8個質子,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7,則該原子核內的中子數為 。
(2)已知某原子的實際質量為a千克,相對原子質量為m,另一種原子的實際質量為b千克,求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1.為探究原子內部結構,1911年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圖1),實驗現象如圖2所示。有實驗現象進行推理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原子核帶正電 B.原子核體積小、質量大
C.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 D.相對于原子核,核外空間很大
2.下列關于原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一切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②原子在不停地運動
③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
⑤原子不能直接構成物質.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關子相對原子質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對原子量的單位一般是“g”
B.相對原子質量越大,原子的實際質量越大
C.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量
D.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原子質量與一種碳原子質量的比值
4.原子核由什么組成的
A.電子和質子構成 B.質子和中子構成
C.電子和中子構成 D.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
5.考古人員使用碳14(質子數為6,14為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年代檢測法,測出三星堆出土的“鳥形金飾片”(如圖)距金約3200年至3000年。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原子結構的是( )
A. B.C. D.
6.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2g B.1/12g C.1.66×10 27kg D.12
7.據媒體報道,“金星快車”號探測器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15N2。構成15N2的15N具有7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15N的核外電子數為A.1 B.7 C.8 D.15
8.“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的意義是
A.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16g
B.一個氧原子有16個質子
C.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一個碳原子質量的16倍
D.一個氧原子的質量是相當于16個“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質量
9.鋅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一種鋅原子的原子核內有 30 個質子,36 個中子,則該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A.4 B.30 C.36 D.66
10.原子核內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為bkg,另一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a,則該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
A. B. C. D.
11.已知X原子的質量為2.325×10-26kg,一個C-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kg。則X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
12.已知一個C-12原子的質量為m克,鎂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2,且質子數和中子數相等,則鎂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一個鎂原子的實際質量是 克。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廉江市| 沧源| 聂拉木县| 双桥区| 新田县| 锡林郭勒盟| 新巴尔虎左旗| 尚义县| 株洲县| 麦盖提县| 京山县| 炎陵县| 怀远县| 广元市| 安阳市| 聊城市| 安泽县| 蒲江县| 济源市| 天水市| 汽车| 理塘县| 济南市| 廉江市| 孟村| 措美县| 绥芬河市| 邹城市| 秭归县| 巴东县| 雷州市| 吉水县| 慈溪市| 柘荣县| 双鸭山市| 无极县| 平潭县| 道孚县| 长白| 镇赉县|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