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1.2《觀察植物》單元整體設計+課件+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大單元整體教學】1.2《觀察植物》單元整體設計+課件+教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觀察植物
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
教學內容分析 通過對第1課的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會生長。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觀察一棵植物,深化對植物外形特征的認識,并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起“植物是多樣的”的概念。 本課以運用各種感官來觀察、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通過兩種常見的植物——綠蘿、薄荷,讓學生發現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再通過蒙上眼睛觀察這個活動去體驗用皮膚觸摸,用鼻子聞的好處,并加深“不同植物有不同的特征”的概念。
學習者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觀察方式主要停留在看上。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觀察方法的細致指導,使學生能充分運用眼、手、鼻等多種感官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畫簡易圖記錄,對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還有一定困難,教師引導學生口頭描述植物特征即可。
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觀察植物的特點。 科學思維:知道觀察植物時要按照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 探究實踐:通過用眼看、手摸、鼻子聞等方法觀察在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點蒙眼猜出對應的植物。 態度責任:愿意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能客觀描述觀察到的結果。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能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描述植物的外部形態。 難點: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能科學描述植物特點。
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表現程度自評互評師評☆☆☆☆☆☆觀察一株植物能從整體到局部,眼看、手摸、鼻聞等科學方法觀察能基本能不能猜植物游戲能比較植物的特點并口頭描述能基本能不能學習收獲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名稱:情境導入,聚焦問題教師活動1 1.在這張圖片上能找到植物嗎?你是怎么辨別出來的? 2.植物和人的確有很大的不同,但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3.植物不僅和我們每位同學一樣,都會喝水都會長高。而且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有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特點。那么,植物有哪些特點?學生活動1 指出或圈出植物。理由:能生長,有葉子,…… 都有生命,會生長,會死亡……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觀察和比較,體會植物是有生命的,要愛護植物。環節二:觀察一株植物教師活動2 1.這種植物在我們的家里經常出現,你認識它嗎?(出示綠蘿照片) 教師補充綠蘿相關知識: 綠蘿,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蔓延的綠色枝葉,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內種植的優美花卉。 2.綠蘿有哪些特點?我們應該怎么觀察? 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觀察: (1)先整體觀察 ①綠蘿像什么? ②綠蘿可以分哪幾部分? 觀察這株水培綠蘿,它可以分哪幾部分? (2)局部觀察 葉,是綠蘿的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點? 觀察步驟: ①用眼看:顏色、形狀、大小 ②用手摸:軟硬、光滑(粗糙)、厚薄 ③用鼻聞:氣味 3.菊花,常見的綠色植物,適合家庭或庭院種植。菊花,有哪些特點?看看誰的觀察最有序?發現的特點最多? 請用下面的句子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 (1)菊花整體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用眼看,菊花的葉子是_______色。 (3)用手摸,菊花的葉子_____________。 (4)用鼻聞,菊花__________________。 4.小結:想一想,我們是怎樣觀察植物的? 學生活動2 綠蘿 綠蘿像一把打開的雨傘 蔓延的枝葉像一條條小蛇 根、莖、葉 綠色的、卵形(心形)、有大有小 軟軟的、光滑、薄薄的 沒有特殊氣味 根 莖 葉 綠 軟軟的 有氣味 (1)先整體后局部(2)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活動意圖說明: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學會從整體到局部觀察,用眼看、手摸、鼻子聞進行觀察。環節3:猜植物游戲教師活動4 1.游戲準備 第一組:薄荷、天竺葵、百合 第二組:仙人球、富貴竹、月季 2.游戲規則 (1)每組選擇一組植物。先觀察植物,知道叫什么名字。 (2)蒙上一位同學的眼睛,讓其用各種方法辨認自己摸到的是哪種植物,并說明理由。 (3)相鄰兩組交換植物,再次游戲。 3.游戲結果交流 各種植物是怎么辨別出來的? 學生活動4 現在小組內玩游戲,然后小組間交換植物繼續游戲。 鼻聞:薄荷清香,天竺葵魚腥味,百合濃郁的香味 手摸:仙人球有刺無葉;富貴竹一節一節的,葉子長長的;月季花莖上有刺活動意圖說明:通過游戲,讓學生知道除了眼睛觀察,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進行觀察。環節4:研討活動教師活動5 經過一個星期,我們種植的植物長得怎么樣了? 提示: 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方法觀察,包括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和數量;氣味等。學生活動5 觀察交流 活動意圖說明:觀察植物的生長結構變化,進一步理解植物的特點,增強關愛生命意識。環節5:拓展活動教師活動6 1.找一找,仙人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芭蕉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3.面包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榕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小結:植物形態各異,多種多樣。學生活動6 扁平肉質莖、葉退化變成刺 葉子寬大 莖粗大 枝條上能長出很多根,像胡須一樣 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大量的植物圖片觀察,學生認識到植物形態的多樣性。
7.板書設計 觀察植物 植物結構:根 莖 葉 觀察植物方法:先整體后局部 眼看、手摸、鼻聞
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樂樂發現了葉子的奧秘,大多數植物的葉子都長在( )上。 A.根 B.莖 C.葉 2.關于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葉有顏色 B.葉沒有生命 C.葉有氣味 3.在公園里看到了很多銀杏樹,想知道葉子的軟硬程度可用( )。 A.鼻子聞 B.手摸 C.眼睛看 4.要收集葉子的氣味信息,應選用( )。 A. B. C. 二、判斷題 1.植物的葉子都是綠色的。( ) 2.同一植物的葉子,有大有小。( ) 3.葉子會長大,會枯萎,它是有生命的。( ) 4.觀察葉子時要注意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等。( ) 5.同一種植物的葉都是一模一樣的。( ) 【參考答案】 一、BBBC 二、 √√√ 作業布置:觀察記錄我們種植的植物。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單元基本信息
單元主題 周圍的植物
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六)生物體的穩態與調節 (十)地球系統 (十三)工程設計與物化 二、學習內容 5.1生物具有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 ①舉例說明動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動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類型的生物 ③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特征。 6.1植物能制造和獲取養分來維持自身的生存 ①說出植物的生存和生長需要水、陽光和空氣。 10.3巖石和土壤 ③知道土壤為眾多動植物提供了生存場所。 13.1工程需要定義和界定 ①通過觀察,提出并描述簡單的制作問題。 13.2工程的關鍵是設計 ②學會使用簡單的草圖,說出自己的思路。 三、學業要求 1.認識周邊常見的動物和植物,并簡單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身邊常見生物的外部形態特征。 3.認識到植物、動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環境的幫助。 4.能依據可觀察的現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長的條件。 5.認識到土壤為眾多動植物提供了生存場所。 6.能基于觀察提出并描述一個簡單的制作問題。 7.能利用具體形象思維進行設計,并用簡單草圖說出設計思路。
單元課時設計 6課時
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
主題名稱 周圍的植物
單元設計意圖 本單元是學生學習科學課的第一個單元,將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學習的大門,掀開科學學習第一頁,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 選擇植物作為科學學習的起點,是因為學生對植物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和好奇心,這會為他們的主動學習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礎。 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豐收的季節,生命也在這個季節里展現出豐碩的一面。讓學生關注植物、關注一個個生命體的特點,是這個單元的重要導向。 本單元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以及特征”進行組織并展開的。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根、莖、葉等器官,知道這些器官是植物的主要器官,不同植物的器官也有差異,但都是植物生命體的組成部分。再通過親自種養植物,體會植物會生長,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分和陽光,為形成“植物是活的”的認識積累經驗、提供證據。 一年級學生的學習以觀察和描述為主,因而如何運用感官進行觀察并對自己觀察到的結果進行描述是教學的一個重點。教科書以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性學習,突出教師的示范和幫扶作用。 本單元共六課,總分總結構。第1課《我們知道的植物》總體呈現原有認識,明確目標,種植物做好鋪墊。第2課至第5課是并列關系。其中,第2課《觀察植物》引領學生用眼、手、鼻等感官觀察植物的外部特征,第3課《植物長在哪里》引領學生觀察植物的生長環境及其對植物影響,第4課《給植物畫張“像”》讓學生認識更多植物,練習用簡圖記錄植物的技能,第5課《植物的變化》運用觀察和記錄,認識植物的外部特征變化。第6課《校園里的植物》,綜合運用單元知識,引領學生學以致用,會觀察、記錄和描述周圍的植物。
主題學情分析 一年級小學生雖然對植物具有天然的親近感和好奇心,但由于年齡較小,對植物的認知比較籠統,只注重表面現象和特征,無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植物。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的好奇心,通過具體的實物讓他們感知、觀察、發現植物的特點,認識什么是植物。通過種植活動,觀察分析植物生長的條件。另外,一年級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設計一些富有情趣的活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合作能力。
開放性學習環境 1.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2.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3.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
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
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 (1)通過認識周圍常見的植物,知道我們周圍有多種多樣的植物。 (2)通過種植植物、知道植物需要水分、陽光、土壤等,每個植物個體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 (3)通過觀察和討論,認識到植物會長大、會變化也會死亡,感受到植物是有生命的。 科學思維: (1)通過對植物外部特征的觀察,比較,嘗試描述觀察到的信息。 (2)用比較的方法,能區別和描述常見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 (3)初步建立用證據說話的意識。 (4)依據觀察到的現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長的條件。 探究實踐: (1)能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植物,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外部形態特征變化。 (2)能利用語言、畫簡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內容。 (3)實地觀察中能提出要研究的問題,并用合適科學詞匯進行簡單表達。 (4)能種植一棵植物,并讓其存活一段時間。 態度責任: (1)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能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有關植物的信息。 (2)通過種植植物,培養耐心、細致的態度。 (3)了解人類需要從自然界獲取植物資源,懂得珍愛植物,認識到保護身邊的植物很重要。
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
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情境導入,聚焦問題 回憶曾經游覽過的公園,引導學生說出哪些迷人的景色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在學生認識到公園里有很多植物的同時,聚焦問題:我們的周圍有哪些植物。(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設置,讓學生走進植物世界,領略植物的多樣性,引發學生對植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任務2 名稱: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 觀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有趣的植物。分別展示常見的花、草、樹、蔬菜、水果圖片。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關于植物的前概念,即已經知道些什么植物,并通過展示圖片,讓學生認識更多常見的植物。
任務3 名稱:找出圖中的植物 設置問題,組織學生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發現并總結“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點”,形成“植物”的概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總結常見植物的特點,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植物。
任務4 名稱:找出圖中的植物 找一找圖片中的植物,數一數找到幾種植物,組織學生交流“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點”,形成“植物”的概念。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認識些常見的植物,能把植物與其他物體區分開來,滲透生物的概念。
任務5 名稱:種植一種植物 教師提供植物種子,如大麥和大蒜等。不同種子可以采取不同的種植方法,如大麥可以采取土壤栽培,大蒜可以采取水培法。學生任選一種植物種植,教師注重種植方法指導和注意事項。 設計意圖:通過植物,學生進一步體會植物是有生命的,能進一步觀察和感受生命的生長和變化過程。
第2課時 任務1 名稱:情境導入,聚焦問題 走進校園,觀察植物,有樹、有花、有草等,讓學生在觀察的同時,與植物比比高矮,發現植物和人一樣都在生長。聚焦問題:植物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組織學生圍繞高矮、顏色、生長環境、會不會移動等方面展開討論。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和比較,體會植物是有生命的,要愛護植物。
任務2 名稱:觀察一株植物 選擇一種常見的植物,引導學生利用感官多角度觀察植物的形狀、大小、顏色、氣味、軟硬等方面的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描述活動,學生學會從整體到局部觀察,用眼看、手摸、鼻子聞進行觀察。
任務3 名稱:猜植物游戲 通過蒙住眼睛,靠聞、摸的方法比較辨別更多植物。或者通過猜謎語的方法了解更多植物。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讓學生知道除了眼睛觀察,還可以通過其他方法進行觀察。
任務4 名稱:研討活動 用學過的方法觀察我們種植的植物。 設計意圖:觀察植物的生長結構變化,進一步理解植物的特點,增強關愛生命意識。
任務5 名稱:拓展活動 觀察圖片,找出植物特別的地方。 設計意圖:通過大量的植物圖片觀察,學生認識到植物形態的多樣性。
第3課時 任務1 名稱:創設情景,聚焦問題 選擇有田野、有湖泊的自然景象,展示了植物生長的不同環境(土壤中和水中),引導學生聚焦植物的生存環境。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分享種植經驗,初步討論植物種在哪里,了解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等適宜的環境。
任務2 名稱: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 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環境下的植物圖片,說明了植物可以生長在田野、山地、花盆等不同的地方。比較不同環境下的植物,思考植物為什么能生長在田野、山地等不同的地方,引導學生關注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和討論,知道植物生長在不同環境中,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
任務3 名稱:植物生長與土壤關系 展示土地的剖面特寫,引導學生關注植物是怎樣生長在土壤里的,認識到植物扎根在土壤中,進而思考土壤對植物生長提供什么。 設計意圖:了解土壤對植物的作用,為植物提供生長環境和營養。
任務4 名稱:其他環境中的植物 展示水生植物和無土栽培植物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對植物其他生長環境的認識,了解水生植物和無土栽培植物的分類。
任務5 名稱:研討活動2 比較胡蘿卜和荷花的不同。 設計意圖:比較土壤里生長的植物和水生植物的不同,對兩種類別的植物生長狀態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任務6 名稱:種植綠豆 把綠豆分別種在土壤里和餐巾紙上,定時澆水。堅持每天觀察。 設計意圖:通過對綠豆兩種不同種植方式的對比實驗,通過長期觀察以驗證研討2的正確與否,既是證據也是結論。
第4課時 任務1 名稱:創設情境,聚焦問題 閱讀文字“人們經常給植物拍照或畫像”,聚焦問題“怎樣給植物畫像才真實”。 設計意圖:聚焦問題部分旨在讓學生理解畫畫也是記錄植物的一種方法,為本課的任務埋下伏筆。
任務2 名稱:觀察植物主要特點 展示吊蘭的圖片,并給出提示:有長長的葉子,指向觀察植物的結構特點。吊蘭的特點比較明顯,葉子是長長的,那么在記錄的時候,也需要把明顯的特征記錄下來。 設計意圖:讓學生觀察植物的特點,這也是記錄植物時需要基于真實的觀察。
任務3 名稱:畫植物 從植物的名稱、生長在哪里、植物的樣子等方面提出給植物畫像的具體要求。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讓學生知道畫圖是記錄植物特征的一種方法,了解畫圖記錄的基本要求。
第5課 任務1 名稱:情境導入,聚焦問題 學生拿出自己種植的植物,回顧種植的過程,關注植物現在的樣子和之前的不同,也就是植物的變化。開啟本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聚焦部分提出本課也是本單元的核心目標,我們種的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
任務2 名稱:觀察我們種植的植物 將眼前的植物和剛開始種養的時候進行比較,發現植物前后的明顯變化和細節的變化,開展自由的交流。 設計意圖:使學生把注意力放到帶進課堂的植物,知道自己植物的變化,也了解同學的植物發生了哪些變化。
任務3 名稱:展示我們的觀察記錄 學生可以展示自己種植的植物,通過橫向和縱向的比較,發現植物的共性和個性,以及外界環境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并能從中分析和推理出植物生長需要的基本條件。 設計意圖:依據觀察到的現象,能在比較中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長的條件。
任務4 名稱:植物的季節變化 展示樹木四季變化圖,觀察不同季節植物的變化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活動,學生不僅知道植物有生長變化,還有季節的變化,開闊視野,豐富植物知識。
第6課 任務1 名稱:創設情境,聚焦問題 展示校園各種植物照片,提出聚焦問題:校園里有哪些植物?(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欣賞校園植物的同時,知道常見植物的名稱和主要外部特征,了解植物的多樣性。
任務2 名稱:觀察、認識校園植物 分為三個內容:一是觀察前做好準備工作,二是觀察記錄校園里的植物,三是交流我們的發現。 設計意圖:在實地觀察中,能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形態,會提出感興趣的問題。
任務3 名稱:拓展活動 到田園或市場,認識更多的蔬菜、水果。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幫助認識到植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
評價內容 第1課時:我們知道的植物 1.說說我們知道的植物 2.找出圖片中的植物 3.種植一種植物 第2課時:觀察植物 1.觀察一株植物 2.猜植物游戲 第3課時:植物長在哪里 1.植物的生長需要土壤 2.觀察圖片:植物與土壤關系 3.植物也可以生長在沒有土壤的地方 4.比較胡蘿卜和荷花 5.種植綠豆 第4課時:給植物畫張“像” 1.觀察植物主要特點 2.畫植物 第5課時:植物的變化 1.觀察我們中的植物 2.展示我們的觀察記錄 第6課 觀察認識校園植物
評價指標 第1課時:我們知道的植物 1.通過認識常見植物,知道植物會生長的特征,認識到植物是有生命的。(科學觀念) 2.運用比較的方法,能把植物和其他物體區別開來。(科學思維) 3.在種植一棵植物過程中,能運用多種感官觀察植物,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外部形態特征變化。(探究實踐) 4.在觀察植物的過程中,能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有關植物的信息,增進認識和研究植物的興趣,培養珍愛生命、愛護生命、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責任態度) 第2課時:觀察植物 1.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觀察植物的特點。(科學觀念) 2.知道觀察植物時要按照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科學思維) 3.通過用眼看、手摸、鼻子聞等方法觀察在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點蒙眼猜出對應的植物。(探究實踐) 4.愿意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能客觀描述觀察到的結果。(責任態度) 第3課時:植物長在哪里 1.通過觀察和討論,知道植物的生存需要環境,認識到不同環境下植物的生長狀態不同。(科學觀念) 2.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不同環境下的植物,分析植物的不同之處。(科學思維) 3.在觀察不同環境中的植物的過程中,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長環境。(探究實踐) 4.持續保持探究植物的興趣,增進愛護植物、保護植物生存環境的情感。(責任態度) 第4課時:給植物畫張“像” 1.知道給植物畫“像”的要求主要是真實。(科學觀念) 2.給植物畫“像”時,要先觀察植物的主要特點,才能畫出真實的畫像。(科學思維) 3.通過對多種植物的觀察,用畫圖的方式記錄特征。(探究實踐) 4.樂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聆聽別人的觀點,樹立愛護植的理念。(責任態度) 第5課時:植物的變化 1.通過觀察和種養活動,知道植物需要水、陽光、空氣等條件以維持生存,了解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出現的變化。(科學觀念) 2.依據觀察到的現象,描述植物生存和生長的條件。發展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科學思維) 3.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植物的外部形態特征變化,描述植物變化的具體細節。(探究實踐) 4.初步建立用證據說話的意識。愿意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認識、研究植物的興趣,學會愛護身邊的植物。(責任態度) 第6課時:校園里的植物 1.通過實地觀察校園里的植物,認識到植物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知道常見植物的名稱和主要外部特征。(科學觀念) 2.用比較的方法,能區別和描述常見植物的不同外部特征。能比較出不同植物的特征。(科學思維) 3.在實地觀察中,能用簡單的示意圖來描述和記錄植物的形態,會提出感興趣的問題。(科學探究) 4.主動與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持續關注周圍植物的形態,對常見的植物外在特征產生探究興趣,感受植物的多樣性。(責任態度)
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
五、單元作業設計
一、選一選,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 1.下面選項中哪一項不是植物( ) A.蒲公英 B.螞蟻 C.櫻花樹 2.觀察植物時,不能輕易用以下哪種方法 請選擇( ) A.嘗一嘗 B.聞一聞 C.看一看 3.( )和其他植物的生長環境不同。 A.荷花 B.菊花 C.柳樹 4.植物生長需要空氣、溫度、陽光和( ) A.牛奶 B.可樂 C.水 5.我們可以用摸、聞、( )三種方法觀察植物。 A.看 B.掐 C.畫 6.歡歡和樂樂討論應如何觀察大蒜的生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不需要照顧植物 B.邊觀察邊記錄 C.只觀察 7.植物是有生命的,證據不包括( ) A.有顏色 B.能長葉 C.會生長 8.仙人掌長在( ) A.山上 B.水里 C.沙漠 9.下面不屬于植物特點的是( ) A.會生長 B.會運動 C.會長葉 10.植物的( )生長在土壤里。 A.莖 B.根 C.花 【參考答案】 BAAC ABAC BB 二、辨一辨,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 1.在校園里觀察植物時應做到,不傷害植物。( ) 2.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和水分。( ) 3.有的植物生活在水中,有的植物生活在陸地。( ) 4.觀察植物時,我們可以用手摸,用鼻子聞,但不可以用嘴巴嘗。( ) 5.花、草、樹木是植物。( ) 6.花壇里的玫瑰花是有生命的,因為它能開花。( ) 7.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陽光等來維持生存和生長。( ) 8.在畫觀察到的植物時,我們想怎么畫就怎么畫。( ) 9.植物都是生長在地上的。( ) 10.到校園里觀察和認識植物,要及時進行記錄。( ) 【參考答案】 √√√√ √√√ √ 三、連一連。我們知道的大蒜生長情況。 第7天 第1天 第10天 【參考答案】 四、簡答題 畫出一株植物,標出根、莖、葉。 【參考答案】 五、實驗題 下列物體中,把你認為來自植物的圖片圈起來。 【參考答案】
六、單元教學結構圖
植物結構:根、莖、葉 觀察方法:手摸、鼻聞、眼看 周圍的植物 植物生長環境:水里、土壤里 植物生長條件:陽光、水、 空氣 記錄方法:畫圖
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
實施后填寫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
第2課時
觀察植物
(教科版)一年級

01
教學目標
內容總覽
02
新知導入
03
探究新知
04
課堂練習
05
課堂總結
06
作業布置
教學目標
知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征,可以通過多種感官觀察植物的特點。
01
02
知道觀察植物時要按照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
03
通過用眼看、手摸、鼻子聞等方法觀察在觀察植物外部形態特征,并能利用植物的特點蒙眼猜出對應的植物。
科學觀念
04
愿意傾聽、樂于表達和分享;能客觀描述觀察到的結果。
科學思維
探究實踐
態度責任
新知導入
在這張圖片上能找到植物嗎?你是怎么辨別出來的?
能生長,有葉子,……
新知導入
植物和人的確有很大的不同,但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都有生命,會生長,會死亡……
植物不僅和我們每位同學一樣,都會喝水都會長高。而且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有不同的相貌和不同的特點。那么,植物有哪些特點?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這種植物在我們的家里經常出現,你認識它嗎?
綠蘿,遇水即活,因頑強的生命力,被稱為“生命之花”。蔓延的綠色枝葉,是一種非常適合室內種植的優美花卉。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綠蘿有哪些特點?我們應該怎么觀察?
(1)先整體觀察
①綠蘿像什么?
②綠蘿可以分哪幾部分?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綠蘿像一把打開的雨傘蔓延的枝葉像一條條小蛇。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觀察這株水培綠蘿,它可以分哪幾部分?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觀察
葉,是綠蘿的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點?
①用眼看
顏色、形狀、大小
綠蘿的葉
綠色的
卵形(心形)
有大有小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觀察
葉,是綠蘿的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點?
②用手摸
軟硬、光滑(粗糙)、厚薄
綠蘿的葉
軟軟的
光滑
薄薄的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2)局部觀察
葉,是綠蘿的組成部分,它有哪些特點?
③用鼻聞
氣味
綠蘿的葉
沒有特殊氣味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菊花,常見的綠色植物,適合家庭或庭院種植。菊花,有哪些特點?看看誰的觀察最有序?發現的特點最多?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1)菊花整體分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用眼看,菊花的葉子是_______色。
(3)用手摸,菊花的葉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鼻聞,菊花__________________。




軟軟的、不光滑、薄薄的
有氣味
請用下面的句子交流我們的觀察結果。
探究新知
觀察一株植物
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描述植物的?
(1)先整體后局部
(2)用眼看、用手摸、用鼻聞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戲
游戲準備
薄荷
百合
天竺葵
第一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戲
游戲準備
仙人球
月季
富貴竹
第二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戲
游戲規則
(1)每組選擇一組植物。先觀察植物,知道叫什么名字。
(2)蒙上一位同學的眼睛,讓其用各種方法辨認自己摸到的是哪種植物,并說明理由。
(3)相鄰兩組交換植物,再次游戲。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戲
游戲結果交流
鼻聞:薄荷清香
鼻聞:魚腥味
鼻聞:濃郁香味
第一組
探究新知
猜植物游戲
游戲準備
手摸:有刺,無葉
手摸:莖上有刺
手摸:莖一節一節的,
葉子長長的
第二組
探究新知
問題研討
經過一個星期,我們種植的植物長得怎么樣了?
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方法觀察,包括葉子的顏色、形狀、大小和數量;氣味等。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找一找,仙人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扁平肉質莖
葉退化變成刺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芭蕉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葉子寬大
面包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莖粗大
探究新知
拓展部分
榕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枝條上能長出很多根,像胡須一樣
課堂練習
選擇題
B
1.樂樂發現了葉子的奧秘,大多數植物的葉子都長在( )上。
A.根 B.莖 C.葉
2.關于葉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葉有顏色 B.葉沒有生命 C.葉有氣味
3.在公園里看到了很多銀杏樹,想知道葉子的軟硬程度可用( )。
鼻子聞 B.手摸 C.眼睛看
4.要收集葉子的氣味信息,應選用( )。
A. B. C.
B
B
C
1.植物的葉子都是綠色的。( )
2.同一植物的葉子,有大有小。( )
3.葉子會長大,會枯萎,它是有生命的。( )
4.觀察葉子時要注意它的形狀、顏色、大小等。( )
5.同一種植物的葉都是一模一樣的。( )
課堂練習
判斷題





課堂總結
本節課,通過觀察植物,知道并能識別植物的根、莖、葉等結構,掌握了運用眼看、手摸和鼻聞等觀察植物的方法,了解了植物的形態各異特點。
作業布置
觀察記錄我們種植的植物。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讓備課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化市| 搜索| 莫力| 千阳县| 孟津县| 英德市| 鹤山市| 阿拉善右旗| 墨玉县| 波密县| 武宁县| 特克斯县| 武宁县| 丰都县| 西华县| 井研县| 诸城市| 正阳县| 商城县| 平果县| 资兴市| 新化县| 桃源县| 三门峡市| 浮梁县| 拜泉县| 巴东县| 辉南县| 浦东新区| 赤城县| 开远市| 海盐县| 通城县| 阳城县| 唐河县| 商丘市| 建湖县| 凤山市| 哈巴河县| 马关县|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