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 第四課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核心考點一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考點精析1.我國分配制度的內容及必然性(1)內容: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2)決定因素:①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分配方式,我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②從根本上說是由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的。圖示 2.全面理解按勞分配所有制角度 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當中,但并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勞分配,如福利性分配、從社會保障中取得的各種收入,不屬于按勞分配勞動收入角度 并非勞動性收入就是按勞分配,只有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性收入才是按勞分配,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性收入不屬于按勞分配主要表現形式 ①國家機關、公有制事業單位中工作人員及公有制企業中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等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中職工的工資、獎金、津貼等③農村經濟中的“聯產計酬”3.我國居民收入來源多樣化(1)原因:我國現階段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國居民收入來源多樣化。(2)分類分類 主要內容 備注勞動性收入 通過勞動所獲得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 按勞分配或按勞動要素分配財產性收入 通過自己所擁有的各類財產獲得的收入,包括銀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一般屬于按要素分配經營性收入 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獲得的收入 屬于初次分配的范疇轉移性收入 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住戶的各種經常性轉移支付和住戶之間的經常性收入轉移,包括養老金、社會救濟和補助、政策性生產補貼、政策性生活補貼、救災款等 屬于再分配的范疇4.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措施根本措施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制度保證 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兩個同步 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初次分配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再分配 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的調節力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第三次分配 要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引導、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易錯清零1.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公有制經濟中只能實行按勞分配,在非公有制經濟中只能實行非按勞分配。(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從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非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農民承包集體土地的經營收入屬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工資收入屬于按勞分配。(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完善個人收入分配,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提高。(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增值稅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屬于國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現。(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探究考向1 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方式、來源途徑例 1[2023·浙江1月卷]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明確了各部門、各地區在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方面的職責任務,并提出幫扶的各種具體措施。這將有助于( )A.貫徹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B.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C.我國居民收入來源多樣化D.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訓練1 [2022·山東卷]2022年山東省新設40萬個城鄉公益性崗位,對就業困難人員予以托底安置。政府在社區設置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等公共服務類公益崗、網格員等公共管理類公益崗,按照不低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崗位補貼。政府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 )①挖掘更多就業潛力,落實好保就業目標②豐富社會救助形式,滿足群眾保障訴求③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增加群眾收入來源④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牢牢兜住民生底線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考向2 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例 2[2021·山東卷]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我國出臺了許多惠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政策措施,不僅直接幫扶了貧困群眾,而且提高了市場機制的益貧性,2013—2020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國農村高2.3個百分點。分析表中各類幫扶政策,對實現市場機制益貧性路徑描述正確的是( )表 國家貧困縣建檔立卡戶享受的各類幫扶政策幫扶政策 產業幫扶 就業幫扶 健康幫扶 教育幫扶 最低生活保障 殘疾人幫扶 生態扶貧幫扶數量 1 465.8萬戶 1 390.6萬戶 1 476.6萬戶 807.1萬戶 1 109.0萬人 338.3萬戶 1 111.3萬戶①初次分配注重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率②通過再分配引導市場配置資源,實現共建共享③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發展社會公益事業④加大政府財政補貼力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訓練2 [2024·福建龍巖統考聯考]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民眾人均收入不斷提高,但也要看到,少數先富、暴富群體存在財富積累手段不規范現象,壟斷經營、偷稅漏稅、通過資本運作收割中小投資者等問題屢屢出現,造成了財富分配的不公。為此,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規范財富積累機制”,意義可謂深遠。下列規范財富積累的措施及其傳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壟斷經營——增強財富積累的公平性 ②強化稅收征管——嚴懲偷稅漏稅行為——依法取締非法收入 ③查處內幕交易——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確保增加投資收益 ④鼓勵勤勞創業致富——增加居民勞動性收入——縮小收入差距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核心考點二 我國的社會保障考點精析1.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原因重要性 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主要功能 安全網 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發揮民生保障安全網作用調節器 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發揮收入分配調節器作用,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互助共濟 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共濟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構成形式 內容 地位社會保險 通過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在我國,社會保險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 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社會救助 是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社會福利 是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以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社會優撫 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 針對軍人的特殊社會保障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措施 具體要求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 要建立起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要更多地維護好弱勢群體的利益,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要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使社會保障持續發展要做到權責清晰 必須明確各方的權利與責任,嚴格依法監管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 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醒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最根本、最重要、最關鍵的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易錯清零1.國家依法建立起由企業和個人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安全網”。(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其購買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會優撫是保障優撫對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社會福利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購買社會保險是避免發生風險的有效措施。(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應發揮市場在社會保障事業中的決定性作用。(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探究考向1 社會保障的作用例 1[2024·遼寧校聯考]2023年初,全國多地啟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改革。所謂“門診共濟”,簡單來說就是:門診看病可以報銷!個人賬戶可以共濟給配偶、父母、子女用于就醫、買藥。這有利于( )①政府加大醫保支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②減輕居民就醫負擔,提高個人生活質量③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增強社保整體效能④擴大資金使用范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訓練1 [2024·黑龍江高三統考期中]2022年11月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相較于稅延養老險,個人養老金制度范圍更廣、產品選擇更多、稅收抵扣也更方便。2023年9月5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有序開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工作。據此可知( )①實現稅延養老險與個人養老金的并軌,有利于完善第三支柱 ②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權利 ③順應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推動個人養老金長期穩健增長④促進個人養老金業務健康發展,能更多地維護弱勢群體利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考向2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例 2[2023·山東卷,4]近年來,我國醫保多項改革措施取得顯著成效,建成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2022年全國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基金支付809.19億元;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實現醫保用藥全國范圍基本統一;國家集中采購7批294種藥品,平均降價超過50%。關于醫保改革,下列傳導正確的是( )①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高社會福利水平→提高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積極性 ②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篩選創新藥進入目錄→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能 ③統一醫保用藥范圍→增加藥品報銷種類→滿足居民高層次保險需求 ④藥品集中采購→通過市場化機制以量換價→降低居民醫療負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訓練2 [2024·九省聯考河南卷]2023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明確基本養老服務主要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提供,明確基本養老服務涵蓋物質幫助、照護服務、關愛服務等,旨在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提供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這要求( )①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大力倡導發展養老產業 ②明確政府主導責任,構建多元養老服務格局 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風險,增進人民福祉、共享發展成果 ④堅持社會保障適度原則,實現服務需求與經濟發展的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錯提醒誤認為社會保障水平越高越好。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必須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核心考點三 踐行社會責任 促進社會進步(綜合探究)考點精析1.弘揚勞動精神與投身創新創業(1)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內涵 勞模精神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勞動精神 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工匠精神 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為什么弘揚 ①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②勞動模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③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怎樣弘揚 廣大勞動群眾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無論從事什么勞動,都要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2)怎樣成為一名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應具備一系列素質 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承擔社會責任 創業者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企業既要追求經營利潤,又要堅持誠信原則;既要講求經濟效益,又要承擔社會責任;既要實現自身發展,又要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提醒 聯系《哲學與文化》中的弘揚勞動精神實現人生價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法律與生活》中的就業與創業的相關知識理解、弘揚勞動精神與投身創新創業。2.推動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原因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求 ①要倡導綠色消費,推動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和綠色社區②要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3.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必要性 ①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②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仍面臨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如何實現 ①要大力弘揚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②歸根結底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分配體系提醒 聯系完善個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和措施等相關知識理解實現共同富裕。易錯清零1.企業要把社會效益作為經營的目的。(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勞動者就業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已經過時。(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標志著共同富裕的實現。( )校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題探究考向1 弘揚勞動精神與投身創新創業例 1[2022·北京卷]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國家獎勵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回顧歷史,勞模表彰隨著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而發展。勞模表彰起步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經幾十年探索與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得到發揚光大。開展勞模表彰( )①旨在保障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②是有效的社會動員方法,也是國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 ③能進一步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 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共同富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訓練1 [2023·遼寧卷,3]下列對漫畫所反映的勞動力市場問題的推導過程符合經濟學原理的是( )①專業選擇先于供求信息獲得→勞動者在專業選擇上具有盲目性→供求難以匹配 ②勞動者只看重自身眼前利益→勞動力價格上升使企業需求下降→供求難以匹配 ③行業間工資和福利存在差距→勞動者向高工資高福利行業集中→局部供求失衡 ④企業獲得市場信息有滯后性→企業難以及時調整需求適應供給→局部供求失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2 推動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例 2[2023·湖北卷,4]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卻易污染環境,浪費資源,長遠來看,更會對自然界和人類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盡管“限塑令”已推行近15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卻依然普遍。其原因在于( )①使用的非排他性導致需求增加 ②使用的便利性刺激需求增加 ③使用的廣泛性決定供給增加 ④無視環境成本的自發性造成供給增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訓練2 [2023·遼寧卷,5]某市生態環境局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明確企業環評審批證與排污許可證同步申領,減少了審批時間。同時,該局搭建排污許可證證后執法監管平臺,將監管、監測、監察等信息查詢功能對企業開放,實現信息共享。這些做法能夠推動( )①企業持證排污,助力產業結構優化②機構的法定化,促進政府積極作為③社會共同監督,改善企業營商環境④政企建立互信,提升生態治理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向3 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例 3[2023·湖南卷,5]拔河、插秧、趕小豬,鄉村燃起“土味”運動會,帶動了體育興村的鄉村振興新模式。某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攀巖項目,抱回了“全國攀巖第一村”的金字招牌,連續4年舉辦了全國美麗鄉村攀巖系列賽,吸引游客10多萬人次,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150萬元。體育興村的創新實踐有利于( )①創造以城帶鄉新機制,促進農民增收②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推進鄉風文明建設③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④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訓練3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的重要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下列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的推導路徑正確的是( )①降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減輕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 ②落實“雙減”政策→創造普惠公平的教育環境→暢通向上流動通道 ③重視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提高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④設立農戶發展互助資金→緩解農戶資金短缺→增強農戶持續發展能力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核心考點一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國目前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2.答案與解析:×。按勞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經濟中,但公有制經濟中還存在非按勞分配,如福利性分配;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分配方式一定是非按勞分配方式。3.答案與解析:×。從個人獲取收入的途徑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勞動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4.答案與解析:×。農民承包集體土地的經營收入屬于按勞分配。5.答案與解析:×。工資收入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例如,私營、外資企業中工人獲得的工資屬于按勞動要素分配。6.答案與解析:×。要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7.答案與解析:×。個人所得稅是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實現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8.答案與解析:×。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屬于國民收入初次分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現。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財政對低收入者的補助標準屬于國民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表現。命題探究例1 解析:材料未涉及“貫徹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A不合題意;“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明確了各部門、各地區在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方面的職責任務,并提出幫扶的各種具體措施”,這將有助于“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B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我國居民收入來源多樣化”,C不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不合題意。答案:B訓練1 解析:政府通過大量設置的不同類型的公益性崗位,對就業困難人員予以托底安置,挖掘了更多就業潛力,有助于落實保就業目標,故①符合題意。社會救助,是指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材料不涉及社會救助和救助形式問題,故②排除。通過設置公益性崗位,按照不低于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發放崗位補貼,這表明政府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增加了群眾收入來源,故③符合題意。材料并未涉及推動慈善事業發展,故④排除。故本題選A。答案:A例2 解析:通過初次分配進行就業幫扶,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率,提高市場機制的益貧性,①正確。國家通過出臺各類幫扶政策等再分配方式,引導市場資源合理流動,實現共建共享,有利于實現市場機制的益貧性,②正確。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志愿性的基礎上,以募集,自愿捐贈和資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的分配,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則”。材料沒體現第三次分配的作用,③不符合題意。題干設問指向為各類幫扶政策對實現市場機制益貧性的影響,該選項是對社會保障的影響,不符合題意,④排除。答案:A訓練2 解析: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壟斷經營,規范市場秩序,可以增強財富積累的公平性,①入選。強化稅收征管,嚴懲偷稅漏稅行為,依法取締非法收入,有利于規范財富積累,②入選。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不一定會確保增加投資收益,③不選。鼓勵勤勞創業致富,創造良好的氛圍,增加居民勞動性收入,但是不一定會縮小收入差距,④不選。故本題選A。答案:A核心考點二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國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會承擔主要責任的社會保障“安全網”。2.答案與解析:×。社會保險具有強制性和福利性質,其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分攤。3.答案與解析:×。社會優撫是對優撫對象實行的一種特殊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4.答案與解析:×。社會救助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5.答案與解析:×。購買商業保險是規避風險的有效措施,不是社會保險。購買商業保險能夠規避風險而不是避免發生風險。6.答案與解析:×。社會保障往往具有公益性和非營利性,一般不靠市場機制來實現。命題探究例1 解析:門診共濟是將個人賬戶部分納入家庭統籌,不涉及國家增加支出,①不符合題意。通過共濟不僅可以減輕個人就醫負擔,也可以讓家庭成員使用個人賬戶部分資金,擴大了使用范圍,提高了使用效率,故選②④符合題意。門診共濟改革只涉及職工醫療保險,不是社會福利制度,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答案:C訓練1 解析:通過材料中“從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開始試點到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到有序開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可知,實現稅延養老險與個人養老金的并軌,有利于完善第三支柱,同時也順應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推動個人養老金長期穩健增長,①③符合題意。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商業養老保險的調整和完善,不涉及“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權利”,②不符合題意。有序開展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與個人養老金銜接工作,有利于促進個人養老金業務健康發展,但材料不涉及維護弱勢群體利益,④不符合題意。答案:B例2 解析:醫療保險屬于社會保險,不屬于社會福利,因此醫保改革不會提高社會福利水平,①傳導錯誤。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篩選創新藥進入目錄,有利于提升醫保基金使用效能,②傳導正確。醫療保險屬于社會保險,滿足的是居民的基本保險需求,滿足居民高層次保險需求的是商業保險,因此,醫保改革不能滿足居民高層次保險需求,③傳導錯誤。實現藥品集中采購,是國家通過市場化機制以量換價,有利于降低居民醫療負擔,④傳導正確。故本題選C。答案:C訓練2 解析:題干強調明確政府責任,不涉及大力倡導發展養老產業,①不符合題意。《意見》明確基本養老服務主要由國家直接提供或者通過一定方式支持相關主體提供,這要求明確政府主導責任,構建多元養老服務格局,②符合題意。《意見》旨在為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提供必需的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務,這要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風險,增進人民福祉、共享發展成果,③符合題意。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而不是堅持適度原則,④表述錯誤。答案:C核心考點三易錯清零1.答案與解析:×。企業經營的直接目的是利潤,但是企業要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2.答案與解析:×。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與發展的基礎。3.答案與解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永遠不會過時。4.答案與解析:×。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國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命題探究例1 解析:開展勞模表彰目的是樹立良好的勞動觀念,形成良好的勞動環境,這與保障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沒有直接必然關系,①排除。“從根本上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夸大了開展勞模表彰活動的作用,④排除。答案:C訓練1 解析:對于勞動者而言,自身的專業選擇先于供求信息獲得,導致勞動者在專業選擇上具有盲目性,因此供求難以匹配,①說法正確。漫畫說明勞動者的專長和市場需求不一致,沒有體現出勞動者只看重自身眼前利益。而且勞動者只看重自身眼前利益與勞動力價格上升使企業需求下降之間沒有必然聯系,②不選。漫畫《懷才不遇》,勞動者主要集中在搞策劃等方面,卻沒有一線技工,說明行業間工資和福利存在差距,導致勞動者向高工資高福利行業集中,導致局部供求失衡,③入選。企業無法及時調整需求適應供給不是導致供給和需求失衡的原因,而且應該是勞動力去適應市場需求,④觀點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答案:A例2 解析:一次性塑料制品屢禁不止,其原因在于其使用的便利性刺激了需求的增加,也在于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弊端,生產者無視環境成本的自發性會造成該類產品的供給增加,②④符合題意。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特征,塑料性制品不屬于公共物品,①與題意不符。消費反作用于生產,塑料制品使用的廣泛性(指其消費量大)會影響其產品的供給,但不對供給起決定作用,③排除。故選D。答案:D訓練2 解析:該市生態環境局明確企業環評審批證與排污許可證同步申領,企業持證排污,助力產業結構優化,減少污染,同時該市生態環境局搭建排污許可證證后執法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政企建立互信,形成合力,提升生態治理水平,①④入選。該市生態環境局推進“排污許可制”改革,積極作為,保護生態環境,但是與機構法定化無關,②不選。材料體現的是搭建排污許可證證后執法監管平臺,并將信息對企業公開,政企建立互信,沒有體現社會共同監督,改善營商環境,③不選。故本題選B。答案:B例3 解析:該實踐有利于促進農民增收,但沒有創造以城帶鄉新機制,①排除;體育興村的創新實踐有利于增強農民的體育健身意識,提高農民健康水平,推進鄉風文明建設,②正確;該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攀巖項目,并連續4年舉辦全國美麗鄉村攀巖系列賽,吸引了大量游客,這說明體育興村的創新實踐有利于促進農村產業融合,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③正確;“促進村集體年均增收150萬元”表明該實踐有利于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指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材料不涉及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④排除。答案:C訓練3 解析:降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會加重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①錯誤。重視發揮初次分配作用,提高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③錯誤。答案: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