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第九課 理解質量互變【課標要求】 聯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和飛躍性,懂得事物的發展過程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理解質量互變規律;把握適度原則。梳理排查·夯實基礎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深度學習·高階思維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飛躍性連續性度過猶不及折中主義質變任務驅動1.什么是質?什么是量?二者有什么區別?2.事物變化發展的基本狀態是什么?3.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是什么?4.什么是度?5.為什么要遵循適度原則?6.掌握適度原則應注意哪些問題?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考點精析1.質量互變規律(1)質及質變: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質變即質的變化,表現為飛躍性、間斷性。(2)量及量變: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量變即量的變化,表現為漸進性、連續性。(3)質量互變: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4)要求: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2.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連續性、飛躍性與間斷性的關系(1)相互區別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間斷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2)相互包含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易錯清零1.量就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 )2.量可以離開具體事物而單獨存在。( )答案與解析:×。量不僅可以表現為數量的規定性,還可以表現為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答案與解析:×。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3.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與飛躍性、漸進性與間斷性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 )4.事物的發展終于質變。( )答案與解析:×。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答案與解析:×。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命題探究考向 質量互變規律例 [2024·河北模擬預測]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指出,明天的中國,奮斗創造奇跡。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材料告訴我們( )①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②要堅持適度原則,正確把握事物的狀態③要注重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④要把握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防微杜漸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有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積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夠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這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要注重量的積累,為實現質變創造條件,①③符合題意。材料強調推動量變以實現質變,不強調適度原則,②不合題意。防微杜漸指當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剛有苗頭或征兆時,就及時制止,堅決不讓它繼續發展,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訓練1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共同富裕沒有捷徑,必須在高質量發展中去推進,靠全體人民共同奮斗來實現。有苦干實干的沖勁,有穩中求進的務實,有水滴石穿的韌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共同富裕的目標就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以上關于共同富裕實現路徑的描述反映了( )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②事物的發展總是始于量變而終于質變③事物的質變都離不開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④在連續性與間斷性的對立統一中事物不斷發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終于質變”說法錯誤,②排除?!岸肌钡恼f法太絕對,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③錯誤。訓練2 [2024·全國高三專題練習]環境修復和改善,是一個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的過程。山西右玉曾是不毛之地,正是憑借“一張鐵鍬兩只手,咬定綠化不放松”的勁頭,當地干部群眾堅持不懈植樹造林,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綠洲;福建長汀一度“山光、水濁、田瘦、人窮”,正是依靠大家苦干實干、持續治理水土流失,書寫了綠滿荒山的傳奇。這表明( )①事物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 ②事物的發展是在量的基礎上進行的 ③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的變化 ④量變使“某事物”始終是“某事物”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說明事物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會引起質的變化,①③正確。事物的發展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進行的,②錯誤。量變突破一定限度后,“某事物”就會成為“他事物”,④錯誤。故本題選B。核心考點二 把握適度原則考點精析1.把握適度原則(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度的兩端的界限叫關節點或臨界點,度是關節點范圍內的幅度。(2)適度:在度的范圍之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質規定著量的運動范圍和變化幅度;超出這個范圍,事物的質就發生變化,質與量的統一就會破裂。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活動中遵循適度原則。(3)適度原則:從思維方式上說,適度原則就是要在“度”的范圍內尋求和把握事物發展的適當程度的原則。①適度原則要求我們在思考和處理問題時把握好“分寸”,不犯極端化的錯誤。②遵循適度原則,并不只是被動地適應事物的存在狀態,而是包含著積極地認識和推動事物發展到最佳的狀態。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③要改變我們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質,就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促進事物量的變化,并使其向度的邊緣不斷發展,使該物轉化為他物。2.適度思維≠折中主義(1)適度思維是“得中”而處之的思維?!爸小笔遣黄灰?,無過與不及?!暗弥小笔前殉钟卸?,合適且正好。(2)折中主義是企圖把對立的思想、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調和拼湊在一起的做法。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在原則問題上模棱兩可,沒有自己獨立的見解和堅持的立場。是一種無原則的思維方式,是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表現形式。易錯清零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量的穩定性的質的規定性。( )2.關節點是事物質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量變的節點。( )答案與解析:×。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質的穩定性的量的限度。答案與解析:×。關節點是事物量變達到的極限,是引起質變的節點。3.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質變的根本標志。( )4.遵循適度原則,就是要求我們要防止過猶不及。( )答案與解析:×。事物的變化是發生在度的范圍之內還是超出度的范圍,這是區分量變與質變的根本標志。答案與解析:×。不同情況下,量變質變對人的影響不同,需要不同的態度和方式。要防止過猶不及、要積極促成質變發生等等。命題探究考向 適度原則例 [2024·海南模擬預測]抗生素是用來治療細菌真菌感染的一類藥物,大家熟知的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羅紅霉素、頭孢菌素等都是抗生素??股乜梢詺绾鸵种魄秩肴梭w內的致病性細菌,使細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最終能使機體恢復健康。但如果不具體分析患者的病情,濫用抗生素,最終可能導致患者無藥可治。這啟示我們( )①注意分寸,把握適度原則 ②堅持中庸的折中主義的思維方式③注意質變的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 ④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矛盾問題的精髓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如果濫用抗生素,最終可能導致患者無藥可治,這啟示我們要注意質變的節點,防止不利的質變發生,也啟示我們要注意分寸,把握適度原則,①③符合題意。折中主義是企圖把對立的思想、觀點和理論無原則地調和拼湊在一起的做法,是一種無原則的錯誤的思維方式,②說法錯誤。矛盾問題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訓練1 過猶不及,是指做事情過分就好比做得不夠一樣,皆不妥當。這啟示我們做事情要( )①注意把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②注意質變的節點,切忌走極端③堅持折中主義,適應事物狀態④積極創造條件,維持事物穩定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這啟示我們做事情要注意把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注意質變的節點,切忌走極端,故①②符合題意?!皥猿终壑兄髁x”說法錯誤,故③排除。積極創造條件,促成事物的飛躍和發展,故④說法錯誤。訓練2 “跳起來摘果子”是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大中院士從事科研時常說的一句話。他解釋說,伸手就摘得到的果子,早就讓人家摘走了,跳起來也摘不到的果子,只能爛在樹上。“跳起來摘得著”是一個適當的高標準,而跳是不斷增高的,達到一個高度,又瞄向新的高度。這啟示我們要( )①選擇合適的上升起點,逐步走向思維具體②善用逆向思維,將其作為正向思維的基礎③正確認識事物發展過程的連續性和間斷性④堅持適度原則,把握分寸,“得中”處之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正向思維是逆向思維的基礎,②錯誤。材料中“跳是不斷增高的,達到一個高度,又瞄向新的高度”只體現了發展的連續性,而沒有體現間斷性,③錯誤。深度學習·高階思維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情境探究情境 2023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鄭重宣布:“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疤鞂m”夢圓,鑄就中國航天的時代豐碑。神十五任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六次飛行任務,①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規劃的12次發射任務全部圓滿完成。 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神十五任務既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②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從神十五航天員這一次太空駐留開始,完成基本構型建造的空間站將進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展階段。 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奮力拼搏、接續奮斗,以“滿格的信心、滿血的狀態、滿分的表現”,③不斷刷新中國高度、創造中國奇跡,中國航天科技不斷攀登,助推飛天夢伸向更遠的天際?! ?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探究:結合材料,運用《邏輯與思維》的知識,談談你對“神十五任務既是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第一棒”的理解。提示: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這要求我們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載人航天事業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神十五任務是中國空間站發展的關節點,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建造階段的圓滿結束,也意味著中國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這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素養達成我國航天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1)事物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統一,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不例外。漸進性中包含著飛躍性,漸進性的每一步進展都走向飛躍性,經過漸進性的積累航天發展才能產生飛躍性;飛躍性中又包含著漸進性,為航天發展新的漸進性開辟道路。(2)經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創新攻關、接續奮斗,中國航天取得了從無人到有人、從一人到多人、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長期駐留的偉大成就,每一步成功都是漸進性積累從而產生的飛躍性,又為新的漸進性開辟了道路,推動中國航天科技不斷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