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第一課時 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課標要求】 了解推理的類型;掌握演繹推理的方法;評析常見的推理錯誤。梳理排查·夯實基礎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梳理排查·夯實基礎主干梳理判斷個別性主項量項質謂項聯項位置互換項三個前提結論真的聯言支相容必要條件任務驅動1.推理有哪些類型?各自的特點是什么?2.一個正確的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3.什么是換質推理?規(guī)則有哪些?步驟是如何的?4.什么是換位推理?規(guī)則有哪些?具體辦法是什么?5.什么是三段論推理?它的結構是什么?基本規(guī)則及違反規(guī)則所犯的錯誤有哪些?6.什么是聯言推理?聯言推理的方法是什么?有效推理結構是什么?7.什么是選言推理?選言推理的分類有哪些?8.什么是充分條件假言推理?方法是什么?有效推理結構是什么?9.什么是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方法是什么?有效推理結構是什么?10.什么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方法是什么?有效推理結構是什么?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推理與演繹推理概述考點精析1.推理(1)含義:從一個或幾個已有的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2)構成:前提(依據的已有的判斷)、結論(推出的新判斷)、推理結構(前提和結論之間存在著的邏輯聯系方式)。(3)類型提醒 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歸納推理(除完全歸納推理外)和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2.演繹推理的邏輯要義(1)演繹推理的含義:演繹推理是從一般性前提推出個別性結論的推理。演繹推理是力求從前提必然地得出結論的推理。(2)演繹推理必須具備的條件①作為推理根據的前提是真實的判斷。如果前提虛假,由前提推出的結論就不能保證真實可靠。②推理結構正確。如果推理結構不正確,也就是說,前提和結論的邏輯聯系方式是錯誤的,那么,盡管前提真實,也不能保證推出正確的結論。易錯清零1.演繹推理是必然推理,歸納推理是或然推理。( )2.作為推理根據的前提都是真實的判斷。( )答案與解析:×。演繹推理、完全歸納推理是必然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答案與解析:×。作為推理根據的前提如果是真實的判斷,有利于得出正確結論。如果前提虛假,由前提推出的結論就不能保證真實可靠。3.從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系的角度,將推理分為演繹、歸納和類比推理。( )答案與解析:×。從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有必然聯系的角度,將推理分為必然推理和或然推理;依據對個別與一般的關系的認識可以分為演繹、歸納和類比推理。命題探究考向 推理概述例 “國家的好政策,托起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國實施一個又一個的好政策,所以我國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這一推理之所以是合理的,原因是( )A.只要推理結論正確,不管推理結構如何,推理都是合理的B.只要前提是真實的,推理就是合理的,結論就是正確的C.只要推理結構正確,不管前提判斷正確與否,推理都是合理的D.前提是真實的判斷,并且推理結構正確,所以推理合理答案:D解析:推理結構如果不正確,推理就不會合理,A排除。除了前提是真實的,還必須推理結構正確,推理才是合理的,B排除。除了推理結構正確,還必須前提判斷正確,推理才是合理的,C排除。訓練 “客觀規(guī)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規(guī)律是客觀規(guī)律,所以經濟規(guī)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個推理是正確的;“放火行為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電信詐騙行為不是放火行為,所以電信詐騙行為不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這個推理是錯誤的。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思維形式結構對結論的正確與否起決定作用②思維形式結構不正確,它就是無效的推理③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④遵循形式邏輯的規(guī)律與規(guī)則,是正確思維的必要條件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思維形式結構正確,結論不一定正確,思維形式結構對結論的正確與否不起決定作用,①錯誤。內容真實和形式正確是科學思維的兩個基本條件,③錯誤。核心考點二 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考點精析1.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 換質推理(換質法) 換位推理(換位法)含義 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 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規(guī)則 ①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 ②改變前提判斷的質,即把肯定判斷變?yōu)榉穸ㄅ袛啵逊穸ㄅ袛嘧優(yōu)榭隙ㄅ袛?③找出與前提判斷的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判斷的謂項 ①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聯項。前提判斷是肯定的,換位后還是肯定的;前提判斷是否定的,換位后仍為否定的②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互換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推理方法 第一步:主項和量項不變。聯項“是”改為“不是”,“不是”改為“是” 第二步:謂項改為與其相矛盾的概念 第一步:不改變聯項。主項與謂項的位置互換第二步:依據規(guī)則三,檢查新主項與新謂項的周延情況結合 在思維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換質法和換位法結合起來運用,即進行換質位推理或換位質推理 作用 正確地運用這種推理結構,不僅可以起到變換語句形式或語氣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調整或強調認識重點的作用 2.三段論推理(1)含義:三段論是演繹推理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2)結構①人們把結論中的謂項叫作“大項”,把結論中的主項叫作“小項”,把在結論中不出現而在前提中出現兩次的那個項叫作“中項”。②三段論的大項和小項在前提中并沒有直接發(fā)生聯系,只是分別和中項有一定的關系,通過中項這個媒介,大項和小項才有了一定的聯系,構成了三段論的結論。(3)一般規(guī)則①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②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③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④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規(guī)則 錯誤 舉例① “四概念”的錯誤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眾,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② “中項不周延”的錯誤 優(yōu)秀干部都是廉潔的,小麗是廉潔的,所以,小麗是優(yōu)秀干部③ “大項不當擴大”或“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 小說是文學作品,詩歌不是小說,所以,詩歌不是文學作品④ “雙否前提”的錯誤 豹子不是老虎,貓不是豹子,所以,貓是老虎易錯清零1.換質法,指的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 )2.換位推理時,前提判斷是肯定的,換位后是否定的。前提判斷是否定的,換位后是肯定的。( )答案與解析:×。換質法,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換位法,是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答案與解析:×。前提判斷是肯定的,換位后還是肯定的。前提判斷是否定的,換位后仍為否定的。3.三段論是以一個共同的項為前提,借助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 )答案與解析:×。三段論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命題探究考向1 換質推理換位推理例 1 [2023·山東卷]我們遭遇的風險挑戰(zhàn)風高浪急,這些風險挑戰(zhàn)既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既有傳統(tǒng)的,也有非傳統(tǒng)的。“非弘不能勝其重,非毅無以致其遠”,面對風險挑戰(zhàn),唯有頑強拼搏,堅決斗爭,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據材料,下列判斷或推理正確的是( )①弘則能勝其重,毅則能致其遠 ②我們要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就必須堅決斗爭 ③以“有些風險挑戰(zhàn)是國內的”為前提,不能進行換質位推理 ④“有些風險挑戰(zhàn)是傳統(tǒng)的”通過換質推理可得出“有些風險挑戰(zhàn)不是現代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弘毅是勝其重、致其遠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應為只有弘大剛強才能承擔重任,只有強毅忍耐才能使道路走的更遠,①排除。頑強拼搏,堅決斗爭是才能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其有效式是肯定后件就可以肯定前件,我們要贏得尊嚴、求得發(fā)展,就必須堅決斗爭,②正確。“有些風險挑戰(zhàn)是國內的”,換質后為“有些風險挑戰(zhàn)不是非國內的”。這是一個特稱否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不能進行換位推理,③正確。換質推理要把聯項“是”改為“不是”,謂項改為與其相矛盾的概念。傳統(tǒng)的風險挑戰(zhàn),其矛盾的概念應為非傳統(tǒng),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訓練1 [2023·湖南卷]某校組織學生深入鄉(xiāng)村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經過走訪,他們以判斷形式形成了關于某村的調查結論:所有家庭都不是貧困戶;有些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村民是大學畢業(yè)生;李家老屋是紅色資源。在上述調查結論中( )①“貧困戶”是不周延的②“大學畢業(yè)生”是不周延的③“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村民”是周延的④“李家老屋”是周延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在否定判斷中的謂項是周延的,因此“貧困戶”是周延的,①說法錯誤。在肯定判斷中的謂項是不周延的,因此“大學畢業(yè)生”是不周延的,②說法正確。在特稱肯定判斷中的主項是不周延的,因此有些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村民中的“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村民”是不周延的,③說法錯誤。在單稱肯定判斷中的主項是周延的,因此“李家老屋”是周延的,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C。考向2 三段論推理例 2 [2023·山東卷]要構建一個符合推理規(guī)則的三段論,其結論為“有些屬于國家所有的資源是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由野生動物保護法規(guī)定得出的①②③④四個判斷中,可分別作為該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的是( )第二條:……本法規(guī)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重要生態(tài)、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第三條:野生動物資源屬于國家所有。……——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①有些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是珍貴、瀕危的陸生野生動物 ②珍貴、瀕危的水生野生動物是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 ③珍貴、瀕危的陸生野生動物是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 ④有些屬于國家所有的資源是珍貴、瀕危的陸生野生動物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D解析:這個三段論中,中項是珍貴、瀕危的陸生野生動物,在大小前提中都沒有周延,犯中項沒有周延的錯誤,A排除。這個三段論中,水生野生動物和陸生野生動物是不同的概念,犯四概念錯誤,B排除。正確的三段論要求大項、中項和小項各出現兩次。這個三段論中,有些屬于國家所有的資源作為小項只出現了一次,受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的作為大項出現了三次,不符合三段論推理規(guī)則,C排除。這個三段論符合三段論推理規(guī)則,D入選。故本題選D。訓練2 [2023·湖北卷]“我怎么可能是一只貓?”漫畫中的小狗或許被它自己的結論弄迷糊了。從演繹推理的角度看,小狗犯了( )A.“四概念”的錯誤B.“中項不周延”的錯誤C.“大項不當擴大”的錯誤D.“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答案:B解析:漫畫小狗的推理中只有三個不同的項,沒有犯“四概念”的錯誤,A排除。三段論推理中,中項必須至少周延一次,漫畫小狗的推理中,中項是“四條腿”,在大小前提中不周延,小狗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B正確。漫畫小狗的推理中大項是“貓”,大前提中“貓”周延,結論“貓”不周延,所以沒有犯“大項不當擴大”的錯誤,C排除。漫畫小狗的推理中小項是“我”,小前提中“我”周延,結論中“我”也周延,沒有犯“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D排除。故本題選B。訓練3 [2023·浙江卷]“所有的M島人都說謊,K不是M島人,所以,K不說謊。”假定這個三段論的兩個前提都是真實的,那么,這個三段論( )A.是有效的B.犯大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C.犯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D.犯小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 答案:B解析:大項或小項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說謊作為大項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結論中周延了,因此,這個三段論犯了大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是無效的,B正確,排除A。中項不周延是指三段論中的中項,在大、小前提中一次也不周延以致無法必然推出結論的錯誤邏輯。所有的M島人都說謊,在此M島人不周延,而K不是M島人,這句話中M島人是周延的,因此,符合作為中項至少周延一次,所以,這個三段論并沒有犯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排除C。材料中的三段論犯的是大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而不是犯小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誤,排除D。故本題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