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8)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九年級語文人教部編版上冊課前導學【基礎知識】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詩歌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集》等。本文選自《且介亭雜文集》。寫作背景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凌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的一時甚囂塵上。當時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針對這一觀點,魯迅先生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字音釋義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搽( chá ) 玄虛( xuán )省悟( xǐng ) 籠罩( lǒng )誣蔑( wū ) 脂粉( zhī )誆騙( kuāng ) 前仆后繼( pū )切實( qiè )2.解釋下面的詞語。玄虛:用使人迷惑的形式來掩蓋真相的欺騙手段。渺茫:因沒有把握而難以預期。誆騙:用謊話騙人。懷古傷今:懷古,追念古代的事情。為民請命:請命,代人請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文學常識——駁論駁論是反駁對方的論點,并在此基礎上闡明自己的觀點和意見的一種論證方式。批駁對方的論點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駁論點,二是駁論據,三是駁論證。駁論點是直接批駁,駁論據與駁論證屬于間接批雙駁。駁論點:先舉出對方的荒謬論點,然后用正確的道理和確鑿的事實直接加以批駁,言同事實、謬論同真理之間的矛盾。駁論據:批駁對方論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因為論據起著支撐論點的作用,論據駁倒了,論點也就不攻自破了。駁論證:通過駁論證反駁論點,就是揭穿對方的論據與論點之間有內在的邏輯關系,即所持論據證明不了論點,其論點并不是由論據推出的。【知識小練】1.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魯迅先生為批駁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寫的一篇雜文。B.題目“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個問句,聚焦當時社會的熱點問題,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C.本文先用正面立論的方法直接批駁,再用駁論證的方法間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D.本文中的“正史”指的是清高宗(乾隆)詔定的從《史記》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也就是后世所說的“二十四史”。2.下列句子語言表達得體的一項是( )A.阿姨安慰想念父母哭鬧不休的幼兒時說:“別哭!再哭我就不讓爸爸媽媽來看你啦!”B.某校為高三學子舉行送祝福活動,校內電子屏顯示主題語為:“擦干眼淚,從頭再來!”C.好友數學考滿分,張樂拍著好友的肩膀說:“恭喜!恭喜!勇奪桂冠,下不為例!”D.交警敬禮后對司機說:“同志,您好!請出示您的駕駛證、行駛證。例行檢查,謝謝配合。”3.選出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 )A.《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寫于1934年,是魯迅先生為批駁抗日前途悲觀、鼓舞民族自信而寫的一篇雜文,后收入《且介亭雜文》。B.“正史”即乾隆詔定的從《史記》到《清史》共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也就是后世所說的“二十四史”。C.本文是一篇駁論文,本文先駁斥對方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錯誤觀點,然后提出“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的觀點。D.“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4.對下面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也是事實;現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A.作者運用尖銳潑辣的語言,栩栩如生地刻畫出了悲觀論者的臉譜。B.“總”字刻畫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樣子。C.“只”字刻畫出一副真摯、虔誠、執著的樣子。D.“一味”刻畫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頑固不化的樣子。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中囯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寫于1934年,是魯迅先生為批駁抗日前途悲觀、鼓舞民族自信而寫的一篇雜文,后收入《且介亭雜文》集。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詔定的從《史記》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紀傳史史書,也就是后世所說的“二十四史”。C.梁啟超在《中國史界革命案》中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意思是說:二十四史不是史書,而是二十四個姓氏的家譜罷了。D.“四書”包括《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6.下列關于文學名著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由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根據他于1936年在中國進行采訪和考察的所見所聞而寫成。B.《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全書描寫了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八人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C.《紅星照耀中國》切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人的生活經歷和革命精神,是一部優秀的紀實作品。D.《水滸傳》中魯智深原名魯達,他三拳打死鎮關西,體現了他疾惡如仇的性格特點。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文先用駁論證的方法直接批駁,再用正面立論的方法間接批駁,從而徹底駁倒對方的謬論。2.答案:D解析:A項,對幼兒語氣不能太生硬;B項,送祝福活動的主題語應是祝福的話,如“祝你一路順風”或“祝前程錦繡”等;C項,“下不為例”不合適。3.答案:B解析:“正史”是從《史記》到《明史》,而非《清史》。4.答案:C解析:“只”字刻畫出一副懦弱無能的樣子。5.答案:C解析:不是二十四個姓氏的家譜,而是二十四個朝代皇帝的家譜。6.答案:C解析:《從紅星照耀中國》切實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生活經歷和革命精神,是一部優秀的紀實作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