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七課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課標要求】 引用實例,說明中國如何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梳理排查·夯實基礎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深度學習·高階思維梳理排查·夯實基礎1wwwwwwwwwwwwwwwww開放戰略經濟全球化超大規模市場外資準入多元穩定獨立自主自力更生1wwwwwwwwwwwwwwwww受益者貢獻者多邊“一帶一路”任務驅動1.新時代,我國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是怎樣的?3.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體現在哪些方面?4.如何理解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5.如何做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6.中國對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有哪些?精析精練·提升能力核心考點一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考點精析1.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1)新時代,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2)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3)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4)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持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5)處理好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二者的關系,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2.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二者關系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自力更生 原因 ①中國是人口眾多的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任何時候都不能依賴別人搞建設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求 ①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的出發點,這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對外開放 原因 未來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要求 我們將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醒 運用事物發展的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分析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易錯清零1.目前,我國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和中國特色開放型經濟體系完全形成。( )2.對外開放與自力更生可以分割。( )答案與解析:×。經過多年發展,建立了中國特色開放型經濟體系,但仍需不斷完善,要更加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答案與解析:×。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是統一的,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對外開放和自力更生好比兩條強有力的“腿”,支撐我國經濟邁入現代化。3.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應重點強調對外開放、合作共贏。( )答案與解析:×。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既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又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命題探究考向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例 [2023·新課標卷]據商務部統計,2023年1~3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4 08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 56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醫藥制造領域引資分別增長55.7%、50.3%、24.6%和20.2%。據此可以判斷( )①中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利用外資質量提升②中國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外商投資風險降低③中國營商環境具有優勢,對外資吸引力不減④中國經濟受外部沖擊減弱,對外開放水平提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2023年1~3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9%。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8%。據此可以判斷中國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利用外資質量提升,也可推斷出中國營商環境具有優勢,對外資吸引力不減,①③符合題意。中國金融市場更加成熟,利用外資的數量和質量提升,但這并不意味著外商投資風險降低,②錯誤。材料中我國使用外資的狀況可以說明我國具有一定的抗沖擊能力,并不能說明中國經濟受外部沖擊減弱,④排除。故本題選B。訓練1 [2022·廣東高考]“粵貿全球”是廣東省的一項重要工程,通過舉辦系列境外展會和經貿活動拓展國際市場。2020年推出線上展覽平臺和經貿對接會,通過補貼等方式支持中小企業網上洽談,穩住訂單;2021年推出“粵貿全國”,以線下展會為主,線上同步發力,鼓勵企業抱團參展,突出展示廣東優勢品牌。該工程有利于( )①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廣東省經貿高質量發展 ②鼓勵廣東外貿企業從以出口為主轉為以內銷為主 ③利用行政手段幫扶廣東中小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④促進廣東企業營銷方式從線下為主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通過實施“粵貿全球”“粵貿全國”工程,以線下展會為主,線上同步發力,更好促進企業發展,未涉及鼓勵廣東外貿企業從以出口為主轉為以內銷為主,②排除。材料體現的是經濟手段,不涉及行政手段,③排除。訓練2 [2024·九省聯考貴州卷]如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中國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叫響全球。2023年1月至9月,“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同比增長41.7%,表現十分亮眼。“中國制造”走出海外( )①實現了對外經濟投資方式的轉型 ②有助于應對和防范國際金融風險 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 ④有利于形成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國制造”出口成績亮眼,而未涉及對外經濟投資方式的變化,①排除。“中國制造”走出海外與應對和防范國際金融風險無必然關系,②排除。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中國外貿“新三樣”揚帆出海,叫響全球,既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又有利于形成我國國際競爭新優勢,中國制造正在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堅定前行,③④正確。核心考點二 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考點精析1.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2.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1)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始終敞開胸襟、擁抱世界,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積極作出中國貢獻。(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的大多數。這本身就是對世界發展的巨大貢獻,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益啟示。(3)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中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3.做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推動者(1)新起點新貢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同世界深度互動,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多邊貿易體制: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和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3)發掘新動力: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4)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同沿線各國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5)堅持正確義利觀:堅持義利相兼、先義后利的義利觀,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堅持世貿組織非歧視性原則、透明度原則、自由貿易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有效性。易錯清零1.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積極制定全球經濟規則,與各國共同應對挑戰。( )2.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能夠有效規避國際經濟風險。( )答案與解析:×。全球經濟規則是各國共同制定的。答案與解析:×。中國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中國與沿線國家共同繁榮,但經濟全球化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因此,我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并不能規避國際經濟風險。3.我國加大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和支持力度有利于緩解國際貿易爭端。( )答案與解析:×。我國加大對出口企業的補貼和支持力度可能會引起別國反對,不利于緩解國際貿易爭端。命題探究考向1 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例1 [2023·浙江卷]2023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一切愿意與我們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都愿意與他們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由此可見,我國的對外開放( )①得到各國認同 ②進入新階段 ③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 ④是一項基本國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得到各國認同與現實不符,①錯誤。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②錯誤。一切愿意與我們合作共贏的國家,我們都愿意與他們相向而行,推動世界經濟共同繁榮發展。可見我國為世界提供發展機遇,③正確。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將長久不變,永遠不會自己關上開放的大門。可見這是一項基本國策,④正確。故本題選D。訓練1 [2023·湖北卷]當前,碳中和共識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形成,碳中和將重構產業和地區競爭規則,“零碳競爭力”由此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大零碳產業投資,圍繞能源轉型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展開技術革新。國內一些大型企業積極轉型,“零碳工廠”“零碳標準”持續涌現。提升“零碳競爭力”( )①助推能源行業結構性變革 ②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③能夠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④重塑世界經濟發展新格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碳中和將重構產業和地區競爭規則”“世界各主要國家紛紛加大零碳產業投資”“國內一些大型企業積極轉型”可知,提升“零碳競爭力”有利于助推能源行業結構性變革;根據材料“‘零碳競爭力’由此成為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可知提升“零碳競爭力”能夠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①③正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提升“零碳競爭力”的目的,②排除。提升“零碳競爭力”并不能重塑世界經濟發展格局,該選項夸大了其作用,④排除。故選B。考向2 以主觀題形式考查經濟全球化知識例2 [2023·湖南卷,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規模所占比重達到50.9%,對我國外貿增長貢獻率達到80.8%,民營企業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繼續鞏固。同時,民營企業在對外開放中也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如:全球貿易壁壘高企、民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風險與障礙增多;發達經濟體通過各種措施推動制造業企業回流,外加東南亞等地區制造業的崛起,我國民營企業原有的比較優勢受到沖擊;部分民營企業處于產業鏈低端,技術創新由于各種原因陷入低端鎖定的困境。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知識,說明我國政府應如何助力民營企業在對外開放中形成競爭新優勢。[解題流程]第一步審設問,定方向 知識限定: 設問類型: 問題指向: 第二步析材料,調知識 信息點①:民營企業在對外開放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信息點②:原有的比較優勢受到沖擊……產業鏈低端 信息點③:發達經濟體通過各種措施推動制造業企業回流…… 第三步組答案,用術語 答案:第一步:“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知識 措施類 我國政府應如何助力民營企業在對外開放中形成競爭新優勢第二步:利用世貿組織賦予的權利,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 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第三步:①我國政府和企業要共同攜手,運用我們的智慧,充分利用世貿組織賦予的權利,有效應對國際貿易壁壘,為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②我國政府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轉變對外發展方式,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拓展對外貿易。③我國政府應促進民營企業加強國際產能合作和技術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鼓勵外資投資我國制造業。④我國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實現互利共贏。深度學習·高階思維擴大高水平開放,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情境探究情境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服貿會),①已成為各國企業展示和傳播服務貿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理念的一個重要平臺。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2023年9月2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本屆服貿會以“開放引領發展,合作共贏未來”為主題,取得豐碩成果:②線下參展各國企業2 400余家,線上參展企業6 700余家,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機遇共達成1 100余項成果。中國服貿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亞太國家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撐。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進程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③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恢復全球經濟活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韌性注入了強大動力,中國愿為此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與會嘉賓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致辭讓人備受鼓舞,為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提供了路徑指引。探究: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知識,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答案:①中國作為全球經濟重要的推動者和貢獻者,中國服貿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②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③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有利于維護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環境,維護合作共贏的經濟發展秩序。④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更多國家搭上中國發展快車,共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其自身發展目標。素養達成正確認識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關系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國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貢獻者 使數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并為世界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機遇,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一帶一路”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是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的參與者 中國奉行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規則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規則辦事,通過協商為應對共同的挑戰找到共贏的解決方案;中國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