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科學3.1能量其形式教學內容 能量存在的形式及轉換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學習目標的內容教學重點 能量存在的形式及轉換教學難點 能量轉換課程難度 簡單一.知識歸納能量的存在形式及轉化1.人類使用的常規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歸根究底,它們來自 太陽 能。2.大量的事實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 孤立 的,不同形式的能量會發生 轉化 ,能量也會在不同的物體間相互 轉移 。3.日常生活中常說“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獲得能量”實質上就是能量的相互 轉化 或轉移 的過程。4.能量轉化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自然界中物質 運動形式 的變化總伴隨著 能量 的相互轉化。5.指出下列過程中能量的轉化:(1)雪崩時的能量轉化: 勢 能轉化為 動 能;(2)人造衛星: 太陽 能轉化為 電 能;(3)青蛙躍起撲食的過程: 化學 能轉化為 機械 能和 內 能;(4)膠片感光成像: 光 能轉化為 化學 能。(5)特技跳傘: 重力勢 能轉化為 動 能和 內 能;(6)森林火災: 化學 能轉化為 光 能和 內 能;(7)植物生長: 光 能轉化為 化學 能;(8)水電站(工作時): 機械 能轉化為 電 能。機械能1.機械能: 動能 和 勢能 統稱為機械能。(1)動能:物體由于 運動 而具有的能。(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 舉高 而具有的能。(3)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 彈性形變 而具有的能。2.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1)影響動能的因素是物體的 質量 和 速度 。質量相同時,速度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大 ;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大 。(2)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 質量 和 高度 。質量相同時,高度大的物體重力勢能 大 ;高度相同時,質量大的物體重力勢能 大 。(3)同一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其彈性勢能越 大 。1、 核能質子 (帶正電)原子核1.原子結構:原子 中子 (不帶電)核外電子 (帶負電)2.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指的是 原子核 在發生改變的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的 能量 。3.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 裂變 和 聚變 。(1)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 電子轟擊下 分裂成2個新原子核,并釋放能量,這一過程稱為 裂變 。原子彈 、 核電站 、 核潛艇 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2)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在 超高溫 條件下聚合成質量較大的一個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 聚變 ,又叫 熱核 反應。 氫彈 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4.核電站利用 裂變 獲得能量,它的核心設備是 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是通過可以控制的裂變反應釋放核能的設備。能量轉化途徑是: 核 能→ 內 能→ 機械 能→ 電 能。5.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都會產生肉眼看不見的能量很高的 α 射線、 β 射線、 γ 射線。其中可以用于機械設備探傷、種子變異、治療腫瘤的是 γ 射線 。能量轉化和守恒1.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 消失 ,也不會 創生 ,它只會從一種形式 轉化 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 轉移 到另一個物體,而在 轉化 和 轉移 的過程中,能的總量 保持不變 。2.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 普遍 、最 重要 的基本定律之一。無論是機械運動,還是生命運動,無論是宇宙天體,還是微觀粒子,都遵循這個定律。3.能量的轉移和轉化有一定的方向性。(1)“永動機”不可能成功是因為它違背了 能量轉化與守恒定律 。(2)自然界的事物的運動和變化都必須遵循 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卻 不一定 (一定/不一定)能夠發生。注意:能量不可能憑空消失,只可能相互轉換?。。。。。。?!二.課堂練習題型1.能量存在形式例1.如圖所示是一種利用健身球設計的充電器,在轉動球的時候就可以給電池充電,這時健身球里面的裝置相當于一個微型發電機。轉動球的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br/>A.電能 B.光能 C.化學能 D.機械能【分析】手在轉動球的時候消耗人體內的化學能,轉化為球的機械能,球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給電池充電。【解答】解:手在轉動球的時候,消耗體內的化學能,轉化為球的機械能,球內有閉合電路,球運動切割磁感線產生電流,相當于發電機,給電池充電;故涉及到了化學能、機械能、電能,未涉及到光能;故選:B。例2.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物體所具有能量形式表述錯誤的是( ?。?br/>A.強度很大的爆炸,不僅有耀眼的光芒,并且伴隨著巨響,這是因為爆炸聲具有聲能B.我們平時吃的米飯中蘊含著化學能C.汽車行駛時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中儲存的能量屬于熱能D.在空中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分析】(1)聲音具有的能量稱為聲能;(2)儲存在食物中的能量屬于化學能;(3)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4)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也就是具有機械能。【解答】解:A、強度很大的爆炸聲能將玻璃震碎,因為爆炸聲具有聲能,故A正確;B、米飯中儲存著化學能,故B正確;C、燃料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燃料中儲存的能量屬于化學能,故C錯誤;D、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動能和重力勢能,也就是具有機械能,故D正確。故選:C。變式訓練1.下列關于物質、能量、信息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質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形式B.手機發短信需要能量C.聲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D.信息是能量的一種【分析】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各種各樣的形式;信息的傳遞包括能量的轉化,信息的傳遞需要能量;信息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解答】解:A、物質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形式,故A正確;B、手機發短信需要能量,故B正確;C、聲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故C正確;D、信息是物質存在的一種形式,不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信息的傳遞需要能量,故D錯誤。故選:D。變式訓練2.填寫下列物體或現象中所具有的能:(1)流動的河水具有 動能 。(2)汽車中汽油機開動時的聲音具有 聲能 。(3)被拉長的橡皮筋具有 彈性勢能 。(4)普照大地的陽光具有 光能 。【分析】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解答】解:(1)流動的河水在運動,具有動能。(2)汽車中汽油機開動時的聲音具有聲能。(3)被拉長的橡皮筋發生了彈性形變,具有彈性勢能。(4)普照大地的陽光具有光能。故答案為:(1)動能。(2)聲能。(3)彈性勢能。(4)光能。變式訓練3.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能,我們吃的食物中具有 化學 能,使用的電熱器工作時會放出 熱(或內) 能,如果把一桶水從一樓提到六樓,水的 勢 能增加了。【分析】根據能量的變化來分析解答。【解答】解:我們吃的食物中具有化學能,使用的電熱器工作時會放出熱能或內能,如果把一桶水從一樓提到六樓,水的勢能增加了。故答案為:化學;熱(或內);勢。變式訓練4.下列物體分別具有哪種形式的能量?(1)米飯中儲存著 化學能??;(2)被拉彎的弓具有 彈性勢能?。?br/>(3)遙控器遙控機器時,遙控器發射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具有 電磁能 。【分析】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存在,根據不同能量的特點可對題干中的實例做出判斷。【解答】解:(1)米飯中儲存著化學能;(2)物體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因此被拉彎的弓具有彈性勢能;(3)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微波、X射線等都是電磁能的表現形式,電磁能以波的形式傳播,故遙控器發出的電磁輻射具有具有電磁能,故電磁輻射具有電磁能。故答案為:(1)化學能;(2)彈性勢能;(3)電磁能。變式訓練5.列舉日常生活中需要能量的5種活動。【分析】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如機械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熱運動的內能,電磁運動的電磁能,化學運動的化學能等,他們分別以各種運動形式特定的狀態參量來表示。當運動形式發生變化或運動量發生轉移時,能量也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從一個系統傳遞給另一個系統;在轉化和傳遞中總能量始終不變。【解答】解:列舉日常生活中需要能量的5種活動:騎車、跳繩、跑步、打籃球、踢足球。變式訓練6.杭州亞運會女子跳遠決賽中,中國運動員熊詩麒奪得金牌。在起跳前沖刺過程中,運動員具有較大的 動 能;運動員在比賽時消耗體內儲存的 化學 能。【分析】物體由于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人體內存儲有化學能。【解答】解:在起跳前沖刺過程中,運動員獲得了較大的速度,運動員具有較大的動能;運動員在比賽時消耗體內儲存的化學能。故答案為:動;化學。題型2.能量的相互轉換例1.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能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閉合開關線圈轉動時,電能轉化成機械能B.乙圖中種子萌發時,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C.丙圖的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體內的能量減少D.丁圖中將鋅片和銅片組成的電路,插入到稀硫酸中,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此過程中電能轉化成化學能【分析】根據實驗中的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來分析。【解答】解:A、甲圖中閉合開關線圈轉動時,電能轉化成機械能,故A正確;B、乙圖中種子萌發時,化學能轉化成內能,故B錯誤;C、丙圖的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吸收太陽能,體內的能量增加,故C錯誤;D、丁圖中將鋅片和銅片組成的電路,插入到稀硫酸中,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此過程中化學能轉化成電能,故D錯誤。故選:A。例2.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分析】根據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概念進行排列。【解答】解: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地球上所有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于太陽能,所以下列能量的轉化順序為:太陽﹣﹣樹林﹣﹣燃煤電廠﹣﹣空調。故選:C。變式訓練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號成功進駐天宮空間站,開啟了新的旅程。他們將在軌生活6個月。空間站的氧氣源自電解水。如圖是某空間站能量轉化系統局部示意圖。(1)其中燃料電池系統實現的能量轉化是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2)水電解系統中若想檢驗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氣體的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來分析;(2)根據氧氣的性質及其檢驗方法來分析。【解答】解:(1)燃料電池系統實現的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故答案為:化學能轉化為電能;(2)氧氣具有可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水電解系統中若想檢驗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氣體的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故答案為: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氣體的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變式訓練2.簡要回答有關水電站的下列問題(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明水電站的工作原理是 水在下流時,重力勢能轉化為水輪機的動能,水推動水輪機工作,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多?。?br/>(2)建設水電站選址時,從能量利用角度來看,你將選擇圖甲所示A址還是選擇如圖乙所示B址?答: B 址(填“A”或“B”)【分析】根據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1)根據水電站的工作原理:建水電站時,往往要修筑攔河大壩以提高上游水位,增大水的高度,增大水的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大,水下落時轉化為的動能越多,水推動水輪機轉動,將機械能轉化的電能多;(2)建設水電站選址時,從能量利用角度分析:B址與A址地勢低,與水庫的水位落差更大;當水的質量一定時,以B址為參照面,水庫中的水相對于B址水的相對高度大,重力勢能更大,下落時,轉化成的動能更多,推動水輪機發的電也更多。故答案為:(1)水在下流時,重力勢能轉化為水輪機的動能,水推動水輪機工作,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多;(2)B。變式訓練3.填寫下列物體或現象中所具有的能量:(1)被拉彎的弓具有 彈性勢能 。(2)雷雨天聽到的雷聲具有 聲能 。(3)太陽能路燈是將 太陽 能轉化成 光能 。【分析】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所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發聲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聲能;太陽能路燈將太陽能轉化為光能。【解答】解:(1)被拉彎的弓具有彈性勢能。(2)雷雨天聽到的雷聲具有聲能。(3)太陽能路燈是將太陽能轉化為光能。故答案為:(1)彈性勢能;(2)聲能;(3)太陽;光能。變式訓練4.有些物體工作時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頭從山坡上自然滾落下來。這種說法對嗎?理由是 錯誤,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br/>【分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下落時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解答】解:石頭在山上,離地面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勢能,從山坡上自然滾落下來,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開始時具有能量的,不能說明物體工作時可以不需要能量,故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是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變式訓練5.新能源的利用越來越廣泛,下列裝置能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熱能的是( ?。?br/>A.硅光電池 B.太陽灶C.秦山核電站 D.風力發動機【分析】根據能源的轉化進行分析。【解答】解:A、硅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成電能,故A錯誤;B、太陽灶是把太陽能轉化成內能,故B正確;C、秦山核電站是將核能轉化成電能,故C錯誤;D、風力發動機是將風能轉化成電能,故D錯誤;故選:B。三.課后作業1.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形式的能,下面對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br/>A.貯存在食物中的能稱為化學能B.鉤碼被舉高后具有的能是動能C.聲能是一種聽得到的能量D.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以多種形式存在,如:機械能(動能、勢能)、內能、光能、聲能、風能、水能、太陽能等。【解答】解:A、能量在食物中以化學能的形式存在,故A正確;B、鉤碼被舉高后具有重力勢能,故B錯誤;C、聲能是可以聽到的,故C正確;D、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后儲存,故D正確。故選:B。2.在“電閃雷鳴”這一自然現象中,沒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 ?。?br/>A.電能 B.聲能 C.電磁能 D.核能【分析】根據電閃雷鳴中包含的能量分析。【解答】解:電閃雷鳴中的“電閃”具有電能,同時由于電流的大小會發生變化,能產生電磁波,具有電磁能;聲音可以傳遞能量,雷鳴說明具有聲能;電閃雷鳴中沒有涉及到核能。故選:D。3.下列活動不是由化學變化提供能量的是( )A.蠟燭照明B.使用天然氣做飯C.利用電熨斗熨燙衣服D.利用火藥爆破拆除樓房【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生成,據此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別結合能量的變化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解:A、用蠟燭照明的過程中,蠟燭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使用天然氣做飯的過程中,天然氣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利用電熨斗熨燙衣服的過程中,電能轉化成熱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用火藥爆破拆除樓房的過程,火藥爆炸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4.下列關于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中,小球從斜面滾下后能滾上另一個斜面是因為小球具有“能”B.掛在樹枝上的蘋果沒有運動,所以蘋果不具有“能”C.人在跑步時要消耗體內的“能”D.向日葵在太陽下不斷生長時將太陽光中的“能”儲存到體內【分析】分析各選項中“能”的形式,對敘述進行判斷。【解答】解:A.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中,小球從斜面滾下后能滾上另一個斜面是因為小球具有“能”,小球具有機械能,故A正確;B.掛在樹枝上的蘋果沒有運動,所以蘋果不具有“能”,蘋果沒有動,但相對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具有重力勢能,也就具有機械能,故B錯誤;C.人在跑步時要消耗體內的“能”,跑步消耗人的化學能,故C正確;D.向日葵在太陽下不斷生長時將太陽光中的“能”儲存到體內,太陽光具有內能,故D正確。故選:B。5.能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那么,與分子的運動密切相關的能是( )A.內能 B.電能 C.核能 D.機械能【分析】分子有質量,分子在不停地做著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具有動能;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間還具有勢能;在物理學中,把物體內部所有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解答】解:分子有質量,分子在不停地做著無規則運動,所以分子具有動能,而分子熱運動的動能與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所以與分子的運動密切相關的能是內能,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6.新能源電動車(如圖)利用電池提供能量來驅動汽車。電池和汽油中蘊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該能量是( )A.電能 B.化學能 C.機械能 D.電磁能【分析】電池放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汽油燃燒時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解答】解:電池和汽油中蘊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該能量是化學能,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科學3.1能量其形式教學內容 能量存在的形式及轉換教學目標 讓學生熟練掌握上述學習目標的內容教學重點 能量存在的形式及轉換教學難點 能量轉換課程難度 簡單一.知識歸納能量的存在形式及轉化1.人類使用的常規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歸根究底,它們來自 能。2.大量的事實表明,自然界中的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 的,不同形式的能量會發生 ,能量也會在不同的物體間相互 。3.日常生活中常說“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獲得能量”實質上就是能量的相互 或的過程。4.能量轉化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自然界中物質 的變化總伴隨著 的相互轉化。5.指出下列過程中能量的轉化:(1)雪崩時的能量轉化: 能轉化為 能;(2)人造衛星: 能轉化為 能;(3)青蛙躍起撲食的過程: 能轉化為 能和 能;(4)膠片感光成像: 能轉化為 能。(5)特技跳傘: 能轉化為 能和 能;(6)森林火災: 能轉化為 能和 能;(7)植物生長: 能轉化為 能; (8)水電站(工作時): 能轉化為 能。機械能1.機械能: 和 統稱為機械能。(1)動能: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3)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 而具有的能。2.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1)影響動能的因素是物體的 和 。質量相同時,速度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速度相同時 ,質量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 。(2)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物體的 和 。質量相同時,高度大的物體重力勢能 ;高度相同時,質量大的物體重力勢能 。(3)同一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其彈性勢能越 。1、 核能(帶正電)1.原子結構:原子 (不帶電)(帶負電)2.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指的是 在發生改變的過程中,釋放出巨大的 。3.獲得核能的兩條途徑 和 。(1)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 分裂成2個新原子核,并釋放能量,這一過程稱為 。、 、 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2)2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在 超高溫 條件下聚合成質量較大的一個新核,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叫 ,又叫 反應。 就是根據這一原理制造的。4.核電站利用 裂變 獲得能量,它的核心設備是 。核反應堆是通過可以控制的裂變反應釋放核能的設備。能量轉化途徑是: 能→ 能→ 能→ 能。5.原子核的裂變和聚變都會產生肉眼看不見的能量很高的 射線、 射線、 射線。其中可以用于機械設備探傷、種子變異、治療腫瘤的是 。能量轉化和守恒1.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 ,也不會 ,它只會從一種形式 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 到另一個物體,而在 和 的過程中,能的總量 。2.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 、最 的基本定律之一。無論是機械運動,還是生命運動,無論是宇宙天體,還是微觀粒子,都遵循這個定律。3.能量的轉移和轉化有一定的方向性。(1)“永動機”不可能成功是因為它違背了 。(2)自然界的事物的運動和變化都必須遵循 ,但符合能量和守恒定律的事件卻 (一定/不一定)能夠發生。注意:能量不可能憑空消失,只可能相互轉換?。。。。。。。?br/>二.課堂練習題型1.能量存在形式例1.如圖所示是一種利用健身球設計的充電器,在轉動球的時候就可以給電池充電,這時健身球里面的裝置相當于一個微型發電機。轉動球的過程中沒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是( ?。?br/>A.電能 B.光能 C.化學能 D.機械能例2.自然界中能量的形式多種多樣,下列物體所具有能量形式表述錯誤的是( ?。?br/>A.強度很大的爆炸,不僅有耀眼的光芒,并且伴隨著巨響,這是因為爆炸聲具有聲能B.我們平時吃的米飯中蘊含著化學能C.汽車行駛時需要消耗燃料(如汽油),燃料中儲存的能量屬于熱能D.在空中飛行的蒲公英種子具有機械能變式訓練1.下列關于物質、能量、信息的說法錯誤的是( ?。?br/>A.物質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形式B.手機發短信需要能量C.聲音、光、流水都具有能量D.信息是能量的一種變式訓練2.填寫下列物體或現象中所具有的能:(1)流動的河水具有 。(2)汽車中汽油機開動時的聲音具有 。(3)被拉長的橡皮筋具有 。(4)普照大地的陽光具有 。變式訓練3.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能,我們吃的食物中具有 能,使用的電熱器工作時會放出 能,如果把一桶水從一樓提到六樓,水的 能增加了。變式訓練4.下列物體分別具有哪種形式的能量?(1)米飯中儲存著 ;(2)被拉彎的弓具有 ;(3)遙控器遙控機器時,遙控器發射出電磁輻射,電磁輻射具有 。變式訓練5.列舉日常生活中需要能量的5種活動。變式訓練6.杭州亞運會女子跳遠決賽中,中國運動員熊詩麒奪得金牌。在起跳前沖刺過程中,運動員具有較大的 能;運動員在比賽時消耗體內儲存的 能。題型2.能量的相互轉換例1.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能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中閉合開關線圈轉動時,電能轉化成機械能B.乙圖中種子萌發時,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C.丙圖的植物光合作用過程中,植物體內的能量減少D.丁圖中將鋅片和銅片組成的電路,插入到稀硫酸中,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此過程中電能轉化成化學能例2.各種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們可以在一定條件下發生轉化,且能量的轉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幾幅圖按能量轉化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變式訓練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號成功進駐天宮空間站,開啟了新的旅程。他們將在軌生活6個月。空間站的氧氣源自電解水。如圖是某空間站能量轉化系統局部示意圖。(1)其中燃料電池系統實現的能量轉化是 。(2)水電解系統中若想檢驗產生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 。變式訓練2.簡要回答有關水電站的下列問題(1)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說明水電站的工作原理是 .(2)建設水電站選址時,從能量利用角度來看,你將選擇圖甲所示A址還是選擇如圖乙所示B址?答: 址(填“A”或“B”)變式訓練3.填寫下列物體或現象中所具有的能量:(1)被拉彎的弓具有 。(2)雷雨天聽到的雷聲具有 。(3)太陽能路燈是將 能轉化成 。變式訓練4.有些物體工作時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頭從山坡上自然滾落下來。這種說法對嗎?理由是 。變式訓練5.新能源的利用越來越廣泛,下列裝置能把太陽能直接轉化成熱能的是( ?。?br/>A.硅光電池 B.太陽灶C.秦山核電站 D.風力發動機三.課后作業1.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形式的能,下面對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br/>A.貯存在食物中的能稱為化學能B.鉤碼被舉高后具有的能是動能C.聲能是一種聽得到的能量D.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2.在“電閃雷鳴”這一自然現象中,沒有涉及到的能量形式( ?。?br/>A.電能 B.聲能 C.電磁能 D.核能3.下列活動不是由化學變化提供能量的是( )A.蠟燭照明B.使用天然氣做飯C.利用電熨斗熨燙衣服D.利用火藥爆破拆除樓房4.下列關于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br/>A.伽利略的斜面實驗中,小球從斜面滾下后能滾上另一個斜面是因為小球具有“能”B.掛在樹枝上的蘋果沒有運動,所以蘋果不具有“能”C.人在跑步時要消耗體內的“能”D.向日葵在太陽下不斷生長時將太陽光中的“能”儲存到體內5.能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那么,與分子的運動密切相關的能是( ?。?br/>A.內能 B.電能 C.核能 D.機械能6.新能源電動車(如圖)利用電池提供能量來驅動汽車。電池和汽油中蘊含相同形式的能量,該能量是( ?。?br/>A.電能 B.化學能 C.機械能 D.電磁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科學九上3.1能量其形式學案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學九上3.1能量其形式學案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