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階段性檢測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杭州市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階段性檢測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杭州市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階段性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27題,每小題2分,合計54分。)
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明明所在學校的校園平面示意圖,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  )
A.正東 B.正北 C.正南 D.正西
2.(2023七上·杭州期中)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
A.1/10000
B.1:1000000
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千米
D.
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城市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②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大
③高樓林立,交通網絡縱橫交錯
④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我”指的是____,與“三哥”之間的河是____。(  )
A.北美洲 蘇伊士運河 B.南美洲 蘇伊士運河
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
5.(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表中氣候類型與氣候特點正確的是(  )
序號 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
① 寒帶氣候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
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
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
④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經常下雨,很潮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該圖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
A.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 B.AB間的坡度小于CD間的坡度
C.AB的相對高度與CD相等 D.CD連線處可能有河流流經
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華古詩詞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會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與現象。例如: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
A.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山地、草原
C.丘陵、高原、山地 D.山地、平原、山地
8.(2023七上·杭州期中)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
A.發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
B.發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
C.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D.發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
9.(2023七上·杭州期中)7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C.格陵蘭島北部 D.南極洲
(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南半球經緯網示意圖。回答問題。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東南 B.東 C.西南 D.西北
1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經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以180度經線為界,東經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B.以0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度為180度
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小,到北極點時緯度為0度
13.(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  )
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1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浙江某山村等高線地形圖,下列關于圖上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
A.①④都是山頂 B.②③都是山脊
C.乙河東西流向 D.甲村地勢低洼
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為了紀念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北京人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承載歷史展望未來”主題系列活動。下列圖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狀況的是(  )
A. B.
C. D.
16.(2023七上·杭州期中)傳說禹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深得眾望。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這一傳說反映的是(  )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
1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王朝。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 B.都江堰工程的修建
C.鐵質農具和牛耕技術的使用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段摘錄。空白框中應填是(  )
A.商朝 東周 B.商朝 戰國 C.戰國 東周 D.戰國 西晉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20.(2023七上·杭州期中)《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該詩為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
A.春秋爭霸 B.牧野之戰 C.西周分封制 D.禮樂制度
21.(2023七上·杭州期中)1958年在半坡遺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下列模型或實物不能入選其中的是(  )
A.粟的朽粒 B.半地穴式房屋
C.人面魚紋陶盆 D.干欄式房屋
22.(2023七上·杭州期中)“功垂萬代軒轅里,氣壯千秋始祖山。”該詩歌頌的人物是(  )
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帝堯
23.(2023七上·杭州期中)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商鞅……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材料中“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
A.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 B.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C.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D.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
24.(2023七上·杭州期中)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下列“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是(  )
A.孟子——民貴君輕 B.墨子——無為而治
C.韓非子——“兼愛”“非攻” D.莊子——以“法”治國
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這主要是因為(  )
A.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 B.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C.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 D.商代有比較成熟的文字記載
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的主張是(  )
①“仁者愛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④“貴賤有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進一步推廣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
二、非選擇題(共有5個小題,分別為11分、8分、6分、9分、12分,合計46分。)
28.(2023七上·杭州期中)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   半球,圖2是   半球。
(2)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
①   ③   ④   ⑦   
A   C   D   
(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   。(寫序號)
29.(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
(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
(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   。
(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30.(2023七上·杭州期中)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   半球
(2)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   。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B點位于五帶中的   (溫度帶);
31.(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歷史學習中,可以運用知識結構圖來輔助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學習夏商周的相關內容時,鳴鳴同學有如下筆記:“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材料三:據《春秋》一書記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了483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在爭霸過程中,諸侯國從100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10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
(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結構圖中①②處的內容。
(2)根據材料二的筆記內容分析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
(3)“諸侯”一詞的出現與哪一制度有關?依據材料三歸納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帶來的影響?
32.(2023七上·杭州期中)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生動的詮釋了這一規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1)據材料一回答代表當時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項重要技術分別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3)根據材料二,指出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場變法對秦國產生的影響。
(4)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是什么?這種現象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什么影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正西方。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指向標定向法,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二是經緯網定向法,有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三是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這種方法最常用,一般適用在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的地圖上。
2.【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圖幅相同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應越小,內容越詳細,給出的四個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
3.【答案】D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聚落人口多,規模大,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小。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 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4.【答案】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世界大洲中,面積排第四位的是南美洲,第三位是北美洲,他們之間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全球共劃分成七個大洲。它們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5.【答案】C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溫和多雨。①②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部。全年盛行西風和溫帶海洋氣團,沿岸又有暖流經過,于是形成了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氣候特點。
6.【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0米,AB間的坡度大于CD間的坡度,AB的相對高度與CD相等,CD連線處不可能有河流流經,當地是山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相對高度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7.【答案】C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丘陵、高原、山地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
8.【答案】C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亞洲河流走向為 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受地勢影響,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9.【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7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格陵蘭島北部,當地夏季出現極晝現象。其他地方不可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格陵蘭島,全境約4/5的面積在北極圈內。85%的地面為巨厚的冰層覆蓋,冰原上點綴著少數突的冰原島峰。貢比約恩峰海拔3700米,為全島最高點。海岸曲折,多峽灣。年均氣溫0℃以下,最低可達-70℃。地下蘊藏鉛、鋅、冰晶石、鉻、煤、鉬、鐵和金等資源。
【答案】10.D
11.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0.根據題意,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丁地。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1.根據圖中信息,采用經緯網定向法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2.【答案】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度的劃分是 以0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緯度的劃分是 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 度為9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定方向,無論經、緯線如何彎曲,經線永遠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永遠指示東西方向。
13.【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結合所學可知,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是我國境內早期人類代表,河姆渡人、半坡人是我國原始農耕文明代表,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是我國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時期,綜上可得出的學習主題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故選D項。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主題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排除A項。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時期,排除B項。
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階段,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相關史實。
14.【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可知,①是山頂,②是山脊,③是山谷,④是陡崖。乙河自北向南流,甲村地勢低洼。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河水會隨地勢影響,由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在山地地形中,河流往往會在山谷中流淌,不會在隆起的山脊上流。根據等高線的彎曲變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為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的部位凸出為山谷。
15.【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北京人的生活狀況”,結合所學可知,距今約70--20萬年的北京人,生活在遠古北京周口店一帶,會使用天然火與打制工具,所以打制石器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狀況,故選C項。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代表有人面魚紋彩陶盆,排除A項。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排除B項。
骨耜是河姆渡居民翻土的工具,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北京人生活狀況。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北京人的相關史實。
16.【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結合所學可知,相傳堯年老后,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稱為“禪讓”,故選A項。
夏朝時,禹死啟繼,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排除B項。
漢朝時,選官制度實行的是察舉制,排除C項。
隋朝時,用考試方法選拔官員,創立科舉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禪讓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禪讓制的相關史實。
17.【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東周時期……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結合所學可知,東周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及推廣,標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故選C項。
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是引發變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
都江堰的修建有利于農業生產,并不是“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
社會經濟變革為學術思想變革、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奠定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18.【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題干“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故夏之后是商;西周滅亡后為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故春秋之后為戰國。綜上可知。空白框中應填商朝、戰國,故選B項。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階段,故第二空白框不能填東周,排除A項。
西周滅亡后為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排除C項。
夏之后是商,不是戰國;西晉出現于三國之后,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朝代更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朝代更替的相關史實。
19.【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可知,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天下為公”變為“天下為家”,所以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選A項。
商朝位于夏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B項。
周朝位于夏朝、商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C項。
秦朝位于夏朝、商朝、周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夏商周三代。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夏商周早期國家時代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0.【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詩經·衛風·木瓜》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結合所學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內政,國力增強,以“尊王攘夷”為旗號,號令天下,成為春秋時期首位霸主,所以與材料相關的史實是春秋爭霸,故選A項。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滅商之戰,與齊桓公無關,排除B項。
西周初年,為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項。
禮樂制度是規范西周禮制等級秩序的制度,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爭霸戰爭,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21.【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半坡博物館”,結合所學分析:
A:半坡居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粟,所以“粟的朽粒”可入選,排除A項。
B: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建筑,所以“半地穴式房屋”可入選,排除B項。
C:半坡居民會制作陶器,以彩陶聞名,所以“人面魚紋陶盆”可入選,排除C項。
D: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所以“干欄式房屋”不能入選其中,故選D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半坡遺址,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半坡遺址的相關史實。
22.【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軒轅”“始祖”,結合所學可知:
A:黃帝,名軒轅,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選A項。
B:炎帝,號神農,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B項。
C:蚩尤,遠古傳說時代九黎部落的首領,排除C項。
D:帝堯,相傳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炎黃聯盟。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炎黃聯盟的相關史實。
23.【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鞍進行變法,軍事上“獎勵軍功”,即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故選C項。
“廢分封、行縣制”,有利于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排除A項。
“獎勵耕織”,即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排除B項。
“明法令”,即嚴明法度,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有利于維護統治,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4.【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結合所學分析:
A: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對應正確,故選A項。
B: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對應錯誤,排除B項。
C: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對應錯誤,排除C項。
D:莊子,強調順應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對應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諸子百家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
25.【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結合所學可知,夏朝目前尚未發現任何文字記錄,而商朝有甲骨文、青銅銘文等眾多考古發現,特別是甲骨文,是我國比較成熟的文字,故選D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夏商歷史研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夏商的相關史實。
26.【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結合所學可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此強調個人德行與修養,有助于協調人際關系,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項。
孔子主張“貴賤有序”,強調了尊卑貴賤的社會等級秩序,體現了孔子的等級思想觀,不利于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孔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孔子的相關歷史知識。
27.【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東周時期”“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結合所學可知,東周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與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促使“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故選C項。
“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屬于政治變革,與“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不符,排除A項。
生產力進步是“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與都江堰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B項。
“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為思想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鐵犁牛耕。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鐵犁牛耕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8.【答案】(1)西;東
(2)北美洲;非洲;歐洲;南極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3)③;②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1是西半球,圖2是東半球。
(2)、根據題意,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①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歐洲,⑦是南極洲。A是北冰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③,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②。(寫序號)
【點評】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29.【答案】(1)甲;乙
(2)乙
(3)C
(4)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亞熱帶季風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乙地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乙地。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30.【答案】(1)西;北
(2)(20°N,140°W)
(3)西南;北溫帶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西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北半球。
(2)、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西經度。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20°N,140°W)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A點位于B點的西南方向。根據五帶的劃分可知, B點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定方向,無論經、緯線如何彎曲,經線永遠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永遠指示東西方向。
31.【答案】(1)①禪讓制②啟
(2)末代君主殘暴昏庸/末代君主的暴政/末代君主統治殘暴。
(3)分封制有利影響: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
不利影響:使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① 對應堯舜禹”,結合學可知,相傳堯舜禹依次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故①填禪讓制。
據材料一“②對應禹與世襲制”,結合所學可知,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從此,王位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公天下變為家天下,故②填啟。
(2)據材料二“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桀、紂、周幽王的暴政統治,故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君主殘暴昏庸。
(3)制度:根據所學可知,西周初年,為鞏固統治,在地方上實行分封制,建立諸侯國,以拱衛周王室。
有利影響:據材料三“諸侯國從100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10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可得出分封制的實施,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
不利影響:據材料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了483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可知,分封制下,王室日益衰落,諸侯強大,導致爭霸戰爭不斷,造成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禪讓制與世襲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禪讓制與世襲制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夏、商、周三朝的滅亡。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夏、商、周更替的相關歷史知識。
(3)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32.【答案】(1)鐵農具和牛耕。
(2)材料一中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法家。
(3)措施: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問題:如何治理國家。
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1)代表:據材料一“圖一:鐵制農具”“圖二:穿有鼻環的牛尊”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標志著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
(2)關系:材料一反映了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結合所學可知,材料表明生產力水平提高,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
學派:根據所學可知,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法家代表人物。
(3)措施:據材料二“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主要是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影響:據材料二“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問題:據材料三“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可知,如何治理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
影響:據材料三“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并結合所學可知,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鐵犁牛耕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商鞅變法的相關史實。
(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
(4)本題主要考查百家爭鳴。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1 / 1浙江省杭州市竺可楨學校教育集團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階段性檢測試卷
一、選擇題(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共27題,每小題2分,合計54分。)
1.(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明明所在學校的校園平面示意圖,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  )
A.正東 B.正北 C.正南 D.正西
【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采用指向標定向法,教學樓位于宿舍樓的正西方。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地圖上方向的判斷有三種方法,一是指向標定向法,根據指向標來判斷,習慣上規定指向標統一指向北。二是經緯網定向法,有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三是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通過“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法。這種方法最常用,一般適用在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的地圖上。
2.(2023七上·杭州期中)四幅同等大小的地圖,其中表示的實地范圍最大的是(  )
A.1/10000
B.1:1000000
C.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千米
D.
【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圖幅相同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應越小,內容越詳細,給出的四個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C。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在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地圖所表示的范圍越小,圖內表示的內容越詳細,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圖上所表示的范圍越大,反映的內容越簡略,精確度越低。
3.(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城市聚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人口少,聚落規模小
②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大
③高樓林立,交通網絡縱橫交錯
④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世界人口、人種、語言、宗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城市聚落人口多,規模大,與鄉村相比,綠地面積比重小。建筑物高大,稠密,交通網絡縱橫交錯,居民主要從事工業,商業和服務業。 ③④ ,正確。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聚落是人類聚居和生活的場所,分為城市聚落和鄉村聚落。聚落環境是人類有意識開發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創造出來的生存環境。人類各種形式的聚居地的總稱。近代泛指一切居民點。
4.(2023七上·杭州期中)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我”指的是____,與“三哥”之間的河是____。(  )
A.北美洲 蘇伊士運河 B.南美洲 蘇伊士運河
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
【答案】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世界大洲中,面積排第四位的是南美洲,第三位是北美洲,他們之間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全球共劃分成七個大洲。它們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5.(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表中氣候類型與氣候特點正確的是(  )
序號 氣候類型 氣候特點
① 寒帶氣候 終年嚴寒,降水稀少
② 溫帶大陸性氣候 冬天很冷,夏天較熱,全年降水較少
③ 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天炎熱干燥,冬天溫和多雨
④ 熱帶雨林氣候 終年高溫,經常下雨,很潮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是全年溫和多雨。①②④,正確。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溫帶海洋性氣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部。全年盛行西風和溫帶海洋氣團,沿岸又有暖流經過,于是形成了冬暖夏涼、年較差小、全年有降水以及秋冬季雨量稍多的氣候特點。
6.(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對該圖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
A.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千米 B.AB間的坡度小于CD間的坡度
C.AB的相對高度與CD相等 D.CD連線處可能有河流流經
【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10000米,AB間的坡度大于CD間的坡度,AB的相對高度與CD相等,CD連線處不可能有河流流經,當地是山脊。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相對高度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之差。表示地面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7.(2023七上·杭州期中)中華古詩詞不僅能夠表達出詩人豐富的內心世界,同時也會包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與現象。例如: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
A.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山地、草原
C.丘陵、高原、山地 D.山地、平原、山地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①竹林溪水影成趣,碧綠茶園連成片;層層梯田環山繞,金秋時節板栗香、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以上詩詞所描述的地形分別是 丘陵、高原、山地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丘陵海拔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緩,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遼闊。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溝谷較深。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蕩,邊緣比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間低。一般海拔在200米~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緩的是丘陵。
8.(2023七上·杭州期中)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走向為(  )
A.發源于亞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南部的海洋
B.發源于亞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狀流向中部的海洋
C.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D.發源于亞洲東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帶狀流向西部的海洋
【答案】C
【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亞洲河流走向為 發源于亞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陸周圍。受地勢影響,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9.(2023七上·杭州期中)7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
A.青藏高原 B.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
C.格陵蘭島北部 D.南極洲
【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題意,7月中旬,中國科考隊來到某地,他們發現這里終日太陽懸掛在半空中,滿眼冰天雪地,遠處,一群白熊在悠閑地尋找食物。你認為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格陵蘭島北部,當地夏季出現極晝現象。其他地方不可能。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點評】格陵蘭島,全境約4/5的面積在北極圈內。85%的地面為巨厚的冰層覆蓋,冰原上點綴著少數突的冰原島峰。貢比約恩峰海拔3700米,為全島最高點。海岸曲折,多峽灣。年均氣溫0℃以下,最低可達-70℃。地下蘊藏鉛、鋅、冰晶石、鉻、煤、鉬、鐵和金等資源。
(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南半球經緯網示意圖。回答問題。
10.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東南 B.東 C.西南 D.西北
【答案】10.D
11.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點評】南北半球與南北緯度的分界線是赤道,以北為北半球(北緯),以南為南半球(南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高中低緯度的劃分是以30度和60度為界,0°--30°是低緯度,30°--60°是中緯度,60°--90°是高緯度。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
10.根據題意,結合圖中信息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既位于南溫帶,又位于東半球的是丁地。 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11.根據圖中信息,采用經緯網定向法可知,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
故答案為:C。
12.(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列關于經緯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以180度經線為界,東經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B.以0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C.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度為180度
D.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小,到北極點時緯度為0度
【答案】B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經度的劃分是 以0度經線為界,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西愈來愈大 。緯度的劃分是 以赤道為界,北緯和南緯的度數分別向北、南愈來愈大,到北極點時緯 度為90°。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定方向,無論經、緯線如何彎曲,經線永遠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永遠指示東西方向。
13.(2023七上·杭州期中)如果把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為一個學習主題,那么這個學習主題應該是(  )
A.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
C.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D.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結合所學可知,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是我國境內早期人類代表,河姆渡人、半坡人是我國原始農耕文明代表,炎帝與黃帝、大禹治水是我國古代文明社會的形成時期,綜上可得出的學習主題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與文明的起源,故選D項。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主題是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排除A項。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時期,排除B項。
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階段,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國境內早期人類,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中國境內早期人類的相關史實。
14.(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為浙江某山村等高線地形圖,下列關于圖上信息的判讀,正確的是(  )
A.①④都是山頂 B.②③都是山脊
C.乙河東西流向 D.甲村地勢低洼
【答案】D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據給出的等高線地形圖可知,①是山頂,②是山脊,③是山谷,④是陡崖。乙河自北向南流,甲村地勢低洼。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河水會隨地勢影響,由高的地方流到低的地方。在山地地形中,河流往往會在山谷中流淌,不會在隆起的山脊上流。根據等高線的彎曲變化,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低的部位凸出為山脊,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海拔高的部位凸出為山谷。
15.(2023七上·杭州期中)為了紀念第一個“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發現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北京人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承載歷史展望未來”主題系列活動。下列圖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狀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北京人的生活狀況”,結合所學可知,距今約70--20萬年的北京人,生活在遠古北京周口店一帶,會使用天然火與打制工具,所以打制石器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狀況,故選C項。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代表有人面魚紋彩陶盆,排除A項。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排除B項。
骨耜是河姆渡居民翻土的工具,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北京人生活狀況。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北京人的相關史實。
16.(2023七上·杭州期中)傳說禹治理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治水成功,深得眾望。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這一傳說反映的是(  )
A.禪讓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科舉制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舜年老后,將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傳給了禹”,結合所學可知,相傳堯年老后,征求各部落首領的意見,推舉舜為繼承人,舜年老后,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置讓給治水有功的禹,這種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歷史上稱為“禪讓”,故選A項。
夏朝時,禹死啟繼,王位世襲制取代禪讓制,排除B項。
漢朝時,選官制度實行的是察舉制,排除C項。
隋朝時,用考試方法選拔官員,創立科舉制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禪讓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禪讓制的相關史實。
1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王朝。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 B.都江堰工程的修建
C.鐵質農具和牛耕技術的使用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東周時期……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結合所學可知,東周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及推廣,標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推動了“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故選C項。
各國統治者實行了變法改革是引發變革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
都江堰的修建有利于農業生產,并不是“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
社會經濟變革為學術思想變革、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奠定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18.(2023七上·杭州期中)下圖是某同學制作的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段摘錄。空白框中應填是(  )
A.商朝 東周 B.商朝 戰國 C.戰國 東周 D.戰國 西晉
【答案】B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題干“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建立商朝,故夏之后是商;西周滅亡后為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故春秋之后為戰國。綜上可知。空白框中應填商朝、戰國,故選B項。
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階段,故第二空白框不能填東周,排除A項。
西周滅亡后為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排除C項。
夏之后是商,不是戰國;西晉出現于三國之后,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朝代更替。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古代朝代更替的相關史實。
19.(2023七上·杭州期中)《禮記·禮運》認為,在“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答案】A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社會進入‘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可知,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王位,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天下為公”變為“天下為家”,所以中國第一個具備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選A項。
商朝位于夏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B項。
周朝位于夏朝、商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C項。
秦朝位于夏朝、商朝、周朝之后,不是第一個“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夏商周三代。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夏商周早期國家時代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0.(2023七上·杭州期中)《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據考證,該詩為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與之相關的史實是(  )
A.春秋爭霸 B.牧野之戰 C.西周分封制 D.禮樂制度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詩經·衛風·木瓜》贊美齊桓公幫助衛國人打敗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證了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結合所學可知,齊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內政,國力增強,以“尊王攘夷”為旗號,號令天下,成為春秋時期首位霸主,所以與材料相關的史實是春秋爭霸,故選A項。
牧野之戰是周武王滅商之戰,與齊桓公無關,排除B項。
西周初年,為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項。
禮樂制度是規范西周禮制等級秩序的制度,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是材料型選擇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春秋爭霸戰爭,主要考查學生的材料解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題應仔細閱讀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關基礎史實。
21.(2023七上·杭州期中)1958年在半坡遺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館。下列模型或實物不能入選其中的是(  )
A.粟的朽粒 B.半地穴式房屋
C.人面魚紋陶盆 D.干欄式房屋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半坡博物館”,結合所學分析:
A:半坡居民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是粟,所以“粟的朽粒”可入選,排除A項。
B: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建筑,所以“半地穴式房屋”可入選,排除B項。
C:半坡居民會制作陶器,以彩陶聞名,所以“人面魚紋陶盆”可入選,排除C項。
D: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欄式建筑,所以“干欄式房屋”不能入選其中,故選D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半坡遺址,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半坡遺址的相關史實。
22.(2023七上·杭州期中)“功垂萬代軒轅里,氣壯千秋始祖山。”該詩歌頌的人物是(  )
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帝堯
【答案】A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軒轅”“始祖”,結合所學可知:
A:黃帝,名軒轅,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選A項。
B:炎帝,號神農,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B項。
C:蚩尤,遠古傳說時代九黎部落的首領,排除C項。
D:帝堯,相傳為黃河流域部落聯盟首領,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炎黃聯盟。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炎黃聯盟的相關史實。
23.(2023七上·杭州期中)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商鞅……亦嚴行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以前是貴族任戰士,現在是戰士為貴族。”材料中“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
A.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 B.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
C.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 D.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以軍功代貴族之新法”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鞍進行變法,軍事上“獎勵軍功”,即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并賞賜土地,從而大大地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故選C項。
“廢分封、行縣制”,有利于加強了對地方的管轄,排除A項。
“獎勵耕織”,即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排除B項。
“明法令”,即嚴明法度,健全了國家法律制度,有利于維護統治,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商鞅變法。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24.(2023七上·杭州期中)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促進了當時思想文化和社會的發展。下列“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是(  )
A.孟子——民貴君輕 B.墨子——無為而治
C.韓非子——“兼愛”“非攻” D.莊子——以“法”治國
【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諸子百家及其思想對應正確的”,結合所學分析:
A:孟子,主張仁政,提出民貴君輕,對應正確,故選A項。
B: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對應錯誤,排除B項。
C:韓非子,主張“以法治國”“法不阿貴”,對應錯誤,排除C項。
D:莊子,強調順應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對應錯誤,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諸子百家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百家爭鳴的相關史實。
25.(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這主要是因為(  )
A.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 B.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
C.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 D.商代有比較成熟的文字記載
【答案】D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題干信息“我們現在對商朝歷史的了解遠遠超過對夏朝的了解”,結合所學可知,夏朝目前尚未發現任何文字記錄,而商朝有甲骨文、青銅銘文等眾多考古發現,特別是甲骨文,是我國比較成熟的文字,故選D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夏朝距離現在比商朝更久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人們對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項。
夏朝的考古學證據較少,且沒有文字記載,“迄今商代的遺址發現比較多”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夏商歷史研究,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夏商的相關史實。
26.(2023七上·杭州期中)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思想體系中,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的主張是(  )
①“仁者愛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④“貴賤有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答題關鍵信息“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結合所學可知,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此強調個人德行與修養,有助于協調人際關系,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故選A項。
孔子主張“貴賤有序”,強調了尊卑貴賤的社會等級秩序,體現了孔子的等級思想觀,不利于調節與和諧人際關系,故④不符合題意,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孔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孔子的相關歷史知識。
27.(2023七上·杭州期中)“東周時期,王朝軟弱無力,封建主相互混戰不休,表面上是個多事的時期。不過,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引發這一時期“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鐵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進一步推廣
D.百家爭鳴局面的出
【答案】C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
【解析】【分析】據材料信息“東周時期”“這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從而明確地、永久地決定中國發展進程的時期”,結合所學可知,東周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技術的出現與推廣,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促使“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故選C項。
“各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屬于政治變革,與“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不符,排除A項。
生產力進步是“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的主要原因,與都江堰沒有直接的關系,排除B項。
“社會經濟發生根本變革”為思想學術領域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鐵犁牛耕。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鐵犁牛耕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二、非選擇題(共有5個小題,分別為11分、8分、6分、9分、12分,合計46分。)
28.(2023七上·杭州期中)讀東西半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   半球,圖2是   半球。
(2)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
①   ③   ④   ⑦   
A   C   D   
(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   ,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   。(寫序號)
【答案】(1)西;東
(2)北美洲;非洲;歐洲;南極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3)③;②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圖1是西半球,圖2是東半球。
(2)、根據題意,將圖中數字所代表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稱填寫在空格內。①是北美洲,③是非洲,④是歐洲,⑦是南極洲。A是北冰洋,C是太平洋,D是印度洋。
(3)、七大洲中完全位于東半球的是③,完全位于西半球的是②。(寫序號)
【點評】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29.(2023七上·杭州期中)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觀察下圖,回答問題。
(1)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   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   地
(2)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   地。
(3)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   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   。
(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答案】(1)甲;乙
(2)乙
(3)C
(4)溫帶季風;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亞熱帶季風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
【解析】【分析】(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于0℃的是甲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乙地
(2)、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較多的是乙地。
(3)、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4)、根據圖中信息可知,甲地的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它的主要特點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浙江省屬于三種季風氣候中的亞熱帶季風氣候。
【點評】在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一般橫坐標軸表示月份,縱坐標軸左側表示氣溫,右側表示降水量,氣溫年變化用平滑的曲線表示,降水年變化用長方形柱狀表示;觀察氣溫曲線圖,可以知道氣溫最高月和氣溫最低月,氣溫最高值和氣溫最低值,觀察降水柱狀圖,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然后根據規律“以溫定帶,以水定型”進一步確定其氣候類型。
30.(2023七上·杭州期中)讀世界部分地區經緯網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   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   半球
(2)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   。
(3)A點位于B點的   方向, B點位于五帶中的   (溫度帶);
【答案】(1)西;北
(2)(20°N,140°W)
(3)西南;北溫帶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 從東、西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大部分屬于西半球;從南、北半球的劃分看,該圖屬于北半球。
(2)、向北增大是北緯,向南增大是南緯,向東增大是東經,向西增大是西經。可以判斷出該圖緯度是北緯度,經度是西經度。圖中A點的經緯度是(20°N,140°W)
(3)、根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可知,A點位于B點的西南方向。根據五帶的劃分可知, B點位于五帶中的北溫帶。
【點評】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的180°稱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的180°,稱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半球和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屬于北半球,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屬于南半球;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判定方向,無論經、緯線如何彎曲,經線永遠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永遠指示東西方向。
31.(2023七上·杭州期中)在歷史學習中,可以運用知識結構圖來輔助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材料二:在學習夏商周的相關內容時,鳴鳴同學有如下筆記:“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材料三:據《春秋》一書記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了483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在爭霸過程中,諸侯國從100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10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
(1)請分別寫出材料一結構圖中①②處的內容。
(2)根據材料二的筆記內容分析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
(3)“諸侯”一詞的出現與哪一制度有關?依據材料三歸納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帶來的影響?
【答案】(1)①禪讓制②啟
(2)末代君主殘暴昏庸/末代君主的暴政/末代君主統治殘暴。
(3)分封制有利影響: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
不利影響:使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1)據材料一“① 對應堯舜禹”,結合學可知,相傳堯舜禹依次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禪讓制,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故①填禪讓制。
據材料一“②對應禹與世襲制”,結合所學可知,禹建立夏朝,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從此,王位世襲制取代了禪讓制,公天下變為家天下,故②填啟。
(2)據材料二“桀駕人車、紂施炮烙之刑、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桀、紂、周幽王的暴政統治,故夏、商、周三朝滅亡的共同原因是末代君主殘暴昏庸。
(3)制度:根據所學可知,西周初年,為鞏固統治,在地方上實行分封制,建立諸侯國,以拱衛周王室。
有利影響:據材料三“諸侯國從100多個逐步歸并成戰國初期的10多個;華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往頻繁,促進了民族交融”可得出分封制的實施,有利于局部地區的統一;促進了民族交融。
不利影響:據材料三“在242年間,列國進行了483次戰爭。楚國攻打宋國時,城內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可知,分封制下,王室日益衰落,諸侯強大,導致爭霸戰爭不斷,造成社會動蕩不安,給社會和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禪讓制與世襲制。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禪讓制與世襲制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夏、商、周三朝的滅亡。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夏、商、周更替的相關歷史知識。
(3)本題主要考查春秋時期諸侯爭霸。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32.(2023七上·杭州期中)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生動的詮釋了這一規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
——人教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
(1)據材料一回答代表當時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項重要技術分別是什么。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
(3)根據材料二,指出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場變法對秦國產生的影響。
(4)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是什么?這種現象對中國古代文化有什么影響?
【答案】(1)鐵農具和牛耕。
(2)材料一中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法家。
(3)措施: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問題:如何治理國家。
影響: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百家爭鳴
【解析】【分析】(1)代表:據材料一“圖一:鐵制農具”“圖二:穿有鼻環的牛尊”并結合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標志著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提高。
(2)關系:材料一反映了鐵農具和牛耕的出現,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變法,結合所學可知,材料表明生產力水平提高,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為材料二商鞅變法奠定了物質基礎,秦國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實行商鞅變法。
學派:根據所學可知,商鞅屬于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法家代表人物。
(3)措施:據材料二“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中推動農業生產發展的措施主要是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影響:據材料二“傾鄰國而雄諸侯”并結合所學可知,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4)問題:據材料三“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可知,如何治理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學派爭論的共同問題。
影響:據材料三“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并結合所學可知,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鐵犁牛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鐵犁牛耕的相關史實。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商鞅變法的相關史實。
(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商鞅變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商鞅變法的相關歷史知識。
(4)本題主要考查百家爭鳴。解題的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主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考生作答時應緊扣材料,抓住材料關鍵詞,并緊密結合所學知識中關于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作答。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文山县| 桐梓县| 阆中市| 德格县| 泾阳县| 广河县| 嘉荫县| 崇明县| 呈贡县| 百色市| 恩施市| 墨玉县| 沾益县| 封丘县| 米脂县| 嘉黎县| 高安市| 斗六市| 邵武市| 三明市| 高雄县| 绥滨县| 漯河市| 罗定市| 蓝山县| 涿鹿县| 青神县| 周宁县| 延安市| 莆田市| 城固县| 子洲县| 雷波县| 龙州县| 浙江省| 芷江| 永年县| 施甸县| 常熟市| 樟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