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跳圓舞曲的小貓》教案一、課時:1課時二、教材分析輕快活潑的管弦樂曲《跳圓舞曲的小貓》,用音符描繪了一只小貓在舞會上快樂跳圓舞曲的場景。優美的旋律,明快的節奏,仿佛將我們帶入了一場充滿歡笑的舞會,非常適合小學生的欣賞和表演。三、學情分析孩子們天生對動物和音樂充滿好奇,但對圓舞曲可能不太了解。因此,我們需要引導他們感受圓舞曲的獨特韻律,并鼓勵他們模仿和創作動作,體驗音樂的魅力。四、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感受圓舞曲輕快活潑的節奏,體會音樂所帶來的歡樂氛圍。學習辨別音樂中不同的情緒變化。2.藝術表現:模仿小貓的動作,用肢體語言展現圓舞曲的韻律。嘗試根據音樂創編不同的動作,并進行簡單的表演。3.創意實踐:利用簡單的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體驗音樂表演的樂趣。4.文化理解:初步了解圓舞曲的基本特點和文化背景。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感受圓舞曲的韻律特點,并做出符合音樂特點的肢體動作。模仿小貓的叫聲和動作,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2.教學難點:根據音樂的情緒變化,創編不同的動作,并進行表演。六、教學方法:講解法視聽法模仿法互動法游戲法七、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碰鐘三角鐵小貓圖片圓舞曲視頻八、教學過程環節一:導入新課:1.教師播放一段輕快活潑的圓舞曲,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和節奏。2.老師扮作一只貓,跳著輕快的舞蹈,仿佛邀請孩子們加入這場歡樂的舞會。3.老師提問:“大家喜歡小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關于小貓的音樂,它是一首圓舞曲,你們知道圓舞曲是什么樣的嗎?”環節二:講授新課(一)感知1.教師播放《跳圓舞曲的小貓》的音樂片段,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和情緒變化。2.老師提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是什么感覺?你們聽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輕快活潑”、“像是在跳舞”等感受)3.老師展示小貓圖片,讓學生觀察小貓的形態特征和動作。4.教師播放一段圓舞曲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圓舞曲的舞姿,并嘗試模仿圓舞曲的動作。(二)探究1.教師播放《跳圓舞曲的小貓》的不同段落,引導學生用旋律線來表現音樂的變化,例如:A段:音樂較慢,小貓的叫聲比較溫柔。B段:音樂加快,小貓的叫聲變得歡快。C段:音樂再次放慢,小貓的叫聲變得柔和。2.老師引導學生模仿小貓的動作,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的情緒變化。A段:輕柔地跳動,模仿小貓的行走動作。B段:快速地跳動,模仿小貓的奔跑動作。C段:慢慢地跳動,模仿小貓的休息動作。(三)示范1.教師示范用碰鐘和三角鐵為音樂伴奏,并講解簡單的演奏方法。2.教師示范根據音樂創編不同的動作,并進行表演,例如:A段:模仿小貓在舞池中優雅地旋轉。B段:模仿小貓在舞池中歡快地跳躍。C段:模仿小貓在舞池中休息,伸展身體。環節三:鞏固延伸1.學生分組練習用碰鐘和三角鐵為音樂伴奏。2.學生根據音樂創編不同的動作,并進行表演。3.學生分組討論:在音樂中,小貓是怎樣跳圓舞曲的?九、小結拓展、布置作業小結:1.今天我們學習了《跳圓舞曲的小貓》,感受了圓舞曲的輕快活潑,并用肢體語言表現了音樂。2.我們還嘗試了用打擊樂器為音樂伴奏,并根據音樂創編了不同的動作。作業:1.回家后,繼續模仿小貓的動作,用肢體語言表現圓舞曲的韻律特點。2.嘗試用不同的樂器為音樂伴奏,例如:用玩具樂器或自制樂器。3.還可以把自己的表演錄制下來,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十、設計意圖(1)初步感知環節:通過播放音樂和視頻,以及展示小貓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初步感知圓舞曲的特點和音樂所描繪的形象。(2)探究音樂環節:利用旋律線引導學生分析音樂的情緒變化,并通過模仿小貓的動作,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鼓勵學生根據音樂創編不同的動作,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3)鞏固延伸環節:通過學生分組練習和表演,鞏固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通過討論和作業,鼓勵學生繼續探索音樂和舞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十一、板書設計《跳圓舞曲的小貓》輕快活潑小貓的叫聲和動作圓舞曲的舞姿伴奏創編動作十二、教學反思本次教學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活動和教學環節,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理解和表現圓舞曲的特點。學生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課堂氣氛活躍。但部分學生在動作創編方面還缺乏經驗,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和鼓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