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二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單元第七課復習課教學設計核心議題:杭州亞運會何以能成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名片?教材來源:普通高中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四/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一版。內容來源:普通高中教科書《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三單元第七課授課對象:高二年級學生。一、課標解讀:(一)課標分析:1.課標內容:(1)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領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弘揚民族精神。(2)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明確文化交流互鑒的途徑和意義。(3)辨識各種文化現象,領悟優秀文化作品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2.學業要求: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覺和自信,基本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教材分析:本單元以文化內涵為邏輯起點,從一般意義上講述文化的有關專題,再到立足中國、繼承傳統、借鑒外來、著眼特色,從特殊意義上講述文化建設的有關專題。從內容呈現的邏輯結構上看,層次遞進、橫向關聯、環環相扣、一脈相承,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自覺性和能力。第七課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述了文化的內涵與功能以及正確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以及如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三、學情分析:本節課作為復習課,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必備的知識,嘗試繪制思維導圖,但是思維能力有限,考慮問題不夠全面;能提出問題,但不善于表達;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應著力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深度學習,落實核心素養。四、學習目標:(一)單元學習目標:1.通過單元閱讀,以單元大概念為核心構建知識體系,能夠正確認識并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2.通過介紹杭州亞運會舉辦國的文化特色、收集亞運會文化交流交融的實例等,能夠正確區分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準確歸納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措施,做文化傳播的使者,從而提升公共參與感。3.通過講述亞運會與人民、與時代、與融通不同資源的故事等,能夠正確理解中國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準確歸納文化發展的基本路徑,從而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二)課時學習目標:1.整體感知教材,整理歸納出以大概念為統領的知識體系,總結提煉出必備知識。2.通過對杭州亞運會真實情境的探究,結合高考真題,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3.結合近幾年河南衛視頻頻出圈的現象,探究背后的原因,堅定文化自信,落實核心價值。(三)評價任務:1.展示學生繪制的知識體系,考查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總體把握,完成目標1。2.小組合作探究,形成結論,落實核心素養,完成目標2。3.剖析高考真題,分析做題思路,達成目標2。4.分析河南衛視成功的背后密碼,形成研究性學習報告,落實核心素養,完成目標3。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精神。突破策略:通過合作分享,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及其不同時期的突出表現,民族精神作為民族文化的結晶,其形成和發展既是長期歷史積淀的過程,也是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的過程。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闡明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明確在新時代,弘揚民族精神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學難點: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突破策略:通過對杭州亞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利用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實例分析,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要求及其關系。六、教學方法:議題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法、活動型教學法七、教學過程:(一)課標解讀目標明確。課標要求 學業質量水平 學習目標辯證地看待傳統文化,領會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意義,弘揚民族精神。 1-2識別當前各種文化現象, 理解存在于區域、民族和國家間的文化差異 表明認同中華文化、尊重 域外文化、選擇先進文化的態度。 2-2辨析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同文化交流互鑒、踐行與傳播先進文化的行為,表達文化創新的意義,揭示事物的文化價值以及各種文化現象背后的重要影響因素 3-1論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 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 4-2在全球視野下表現文化理解力和傳播力,對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發表見解。 1、整體感知教材,整理歸納出必備知識。2、通過對杭州亞運會真實情境的探究,結合高考真題,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能力落實學科素養。 3、結合近幾年河南衛視頻頻出圈的現象,探究背后的原因,堅定文化自信,落實核心價值。設計意圖:明確課標要求,提煉必備知識,完成學習目標。(二)知識梳理體系構建。課堂展示:請同學們展示課前作業,圍繞“繼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概念建構以核心概念為統領的知識體系。核心概念:文化、中華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精神設計意圖:整理歸納出以大概念為統領的知識體系,總結提煉出必備知識,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節課的知識框架。(三)創設情境合作探究。【情境創設】江南憶,最憶是杭州。2023年10月9日第十九屆亞運會在杭州圓滿落幕,16天里,來自亞洲各國和地區的參賽運動員在詩畫江南度過了難忘的時光,在亞運會圣火下留下了美好的記憶。今天,讓我們再次一起感受這場亞運盛會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情景一: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亞運會向全世界展現的是新時代的中國。中國作為今天的全球經濟強勁引擎,中國始終沒有忘記作為亞洲大國、世界大國的社會責任,這是一次生態文明建設和中國治理樣板的實景演示,大量境外客人通過在杭州的耳聞目睹,能更加全面認識中國的發展觀、治理觀和生態觀,從中國的現代化實踐中獲得啟發,去探尋適合本國發展的道路。情景二:最美中國風。良渚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迎賓表演中使用“水玉琮”敲擊出激昂鼓聲,以水為禮,擊鼓迎賓;杭州亞運會開幕這天適逢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用收獲欣喜表達歡迎八方來客的熱情歡愉與開放氣度;運動員入場時地屏上勾勒出寓意團結與友善的團扇造型、浮現“梅蘭竹菊”的主題之窗盡展典雅、吉祥之意;煙雨染江南,女子清雅雋秀,在水墨畫上起舞,仔細看,她的裙子上綴滿了古建筑。情景三:吉祥物和火炬。“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展現了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鼓舞人們激發生命活力,創造美好生活。“蓮蓮”代表世界遺產西湖,名字源于西湖中無窮碧色的接天蓮葉,寓意純潔、高貴與祥和?!板峰贰鳖^頂錢江潮,額頭嵌以拱宸橋的圖案。展現了海納百川的時代精神,架起了亞洲和世界人民的心靈之橋。“火炬”杭州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寓意中華民族薪火相傳,也表達了各國運動員團結共融。以東方元素展現著亞運大舞臺上的團結共融,也寄托著面向未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良好愿望。情景四:亞運會的感動瞬間(視頻)。【議學任務】結合材料小組合作探究,根據實際情況分為4組,每組解決一個問題并請代表回答:1.我國為何能成功舉辦亞運會,舉辦亞運會對我國有什么意義?2.面對開幕式濃濃的中國風,假如你是解說嘉賓,你如何向觀眾介紹中華傳統文化?3.亞運會是如何煥發傳統文化的生命力的?4.亞運會展現了我們什么樣的民族精神?【議學提示】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經濟政治共同決定了文化,進入新時代,隨著經濟實力增強,政治影響力的擴大,我國的文化事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競技體育名列世界前茅,我們單從各類體育賽事的獎牌數就能看出,這正是文化發展的一種體現。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政治,亞運會的舉辦還能進一步帶動經濟的發展,促進各國在政治上的交流合作。舉辦亞運會還可以發揮很多作用:引領風尚——精神指引。亞運會生態文明的理念、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態度。教育人民——教化育人,通過亞運會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教育人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服務社會——精神食糧。亞運會本身就是一種精神的享受。推動發展——力量源泉。亞運會所展現出的精神作為一種先進文化,可以促進社會的發展。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認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文化為前提,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2.亞運會中傳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理念,我們可以把它們分為三類:核心思想理念:講仁愛、重民生、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中華傳統美德: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中華人文精神:促進社會和諧、鼓勵人們向上向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的強大凝聚力和連續性,在亞運會中呈現出新的時代活力,發揮著新的時代價值。3.對于燦爛輝煌的優秀傳統文化,怎樣才能煥發生機活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呢?亞運會給我們展現了好的方式:創造性轉化:對傳統文化有借鑒意義內涵和陳舊的表達形式予以改造,轉化為符合時代特點和要求的新內涵和新形式。比如吉祥物宸宸頭頂錢江潮,額頭嵌以拱宸橋的圖案。展現了海納百川的時代精神,架起了亞洲和世界人民的心靈之橋。創新性發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補充、拓展和完善。使之適合當今時代實踐和社會發展要求。比如杭州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寓意中華民族薪火相傳,也表達了各國運動員團結共融。以東方元素展現著亞運大舞臺上的團結共融。4.在亞運會中我們的運動員、志愿者、工作人員和觀眾們呈現了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亞運會中愛國主義精神激勵著運動員們奮勇拼搏,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亞運會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新時代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亞運會正是中國人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設計意圖】利用亞運會這個真實的案例把本節課串聯起來,四個情景的選擇為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情景1利用中國新時代,杭州新亞運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是杭州能成功舉辦?舉辦亞運會給杭州帶來了什么影響?這兩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突破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以及文化的功能兩個重點;情景2聚焦開幕式展現出來的最美中國風,以解說嘉賓的身份給觀眾介紹中國文化,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同時突破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以及當代價值這個重點;情景3以亞運吉祥物和火炬為載體,引導學生探究亞運會是如何煥發傳統文化活力的,突破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雙創這個重點;情景4以亞運會的感動瞬間為素材,引導學生思考亞運會上展示出的中華民族精神,達到情感的升華。(四)真題演練落實素養。(2023·廣東高考·T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社交化閱讀作為一種全新閱讀模式,以線上分享、互動、傳播為特征,正成為數字時代的閱讀潮流。點開網絡閱讀平臺上的一部小說,讀者可以在每段后面寫“段評”,每章后面寫“章評”,還可以點贊、吐槽、糾錯、編段子,妙趣橫生。傳統閱讀以作品為核心,側重個人品讀,不易受干擾。社交化閱讀則以讀者為核心,凸顯閱讀的社交屬性,能極大地激發閱讀興趣,使讀者在便捷獲取大量信息的同時,還可以通過發帖、評論、彈幕等來幫助作者生成創作內容,獲得與作者共創閱讀內容的奇妙體驗。與傳統閱讀相比,社交化閱讀更容易分散注意力,產生淺閱讀和泛娛樂化閱讀等問題。雖然社交化閱讀日益流行,但傳統閱讀依然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在圖書館、書店或農家書屋等實體場景里浸潤書香仍是許多人的優先選擇。在閱讀中傳承文明,關系到個人的素質提升與國家的興旺發達。無論閱讀的模式、場景等如何變化,開卷有益始終不變,閱讀的意義始終不變。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分析閱讀為什么會出現“變”與“不變”的現象。(8分)設計意圖:通過對高考真題的分析使學生掌握主觀題的答題思路:結構化的做題思路:第一步:設問邏輯結構化;第二步:材料邏輯結構化;第三步:答案生成結構化。(五)學以致用素養提升。以“2021河南春晚”為起點,河南衛視連續打造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中國節日系列晚會,創作出《唐宮夜宴》、《五世請纓》等一系列展現傳統文化的創意節目。這些節目以傳統文化為基底,結合高科技的視聽手段,呈現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新性、多樣化。河南衛視在開創自身活潑而接地氣節目審美風格的同時,保持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敬重。運用創新的手段適當消解高雅文化的隔閡性,縮小與觀眾的距離感,激發年輕人對中華文化的歸屬感和驕傲感,真正做到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是河南衛視文化類節目最突出的意義。合作探究: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談談河南衛視中國節日系列晚會的成功對我們傳承創新文化的啟示。設計意圖:抓住河南衛視中國節日出圈這個熱點,和本節課的主情景比較契合,同時也符合本節課的重難點突破要求,利用上面真題演練學會的解題方法,使學生快速學以致用,融會貫通。(六)作業設計。以河南衛視為代表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出圈,有其背后的深層邏輯:結合本課所學知識,寫一篇調查研究報告,字數300左右。提示:①深度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傳統節日是在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過程中形成的,蘊含著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以《清明奇妙游》為例,它將“緬懷先祖”和“踏青郊游”的清明節日兩大主題巧妙地融入進節目。②中原文化的自信傳播:河南衛視傳播與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有著先天的資源優勢,如地處天地之中的區位、悠久的古都文明、數不勝數的文化資源(如戲曲、武術、醫術、非遺等),這些都為河南衛視立足中原文化,從中原文化之中取材創作提供了先天的便利與條件。③高科技無隙融入藝術表達,真正實現創新性發展:節目巧用高科技、特效感和高概念視聽,對當下網絡文藝中的“網感”精準把握,突破“次元壁”,實現“戲+樂+舞+畫+影”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組合,達成了節目的個性化傳播。設計意圖:作為一個開放性的作業,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是對本課重點知識的活學活用。(七)課堂升華。亞運會既是一次經濟實力的展現,也是文化實力的展現。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亞運會集中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也集中展示了中華民族精神,更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這里我們看到無數的青年在亞運會上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們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的年輕力量,同學們,希望大家也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設計意圖:通過集體誦讀,引起情感共鳴,使學生自覺樹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責任感,堅定文化自信,擔當起復興中華民族的歷史使命。課后反思:教學環節的設置:本節課作為復習課,我設計了五個環節,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到最后的情感升華,既有對必備知識的梳理,也有對關鍵能力的提升,最后是情感升華落實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情境創設的選擇:本節課作為一節復習課,學生已經有了一些知識儲備,因此在設計本節課時,并沒有對知識點進行面面俱到的講解,而是通過亞運會的情景創設,設計四個情景,對應本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落實必備知識和核心素養。高考真題的選擇:高考真題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通過對高考真題的分析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在學以致用環節和課后作業設計利用河南衛視火爆出圈的案例,情景真實再現,學生有話可說,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科素養和核心價值。需要改進的地方:課堂預設和課堂生成還有差距,教學設計還需要進一步完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