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 課 土與火的藝術 課 題 第 三 單元 土與火的藝術 第 1 課 土與火的藝術 課 型 欣賞 評述時間 第 9 周 總第 9 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陶瓷藝術基礎知識,欣賞陶藝作品,了解陶藝的工具、材料,掌握多種陶藝成型的基本技法。 過程與方法:從了解“泥性”開始,逐漸掌握手捏成型、泥條盤筑成型、泥板成型及拉胚成型四種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體驗陶藝創作帶來的愉悅與自信,感受中國陶瓷藝術的博大精深,增強愛國熱情,更好地傳承中華傳統藝術。重 難 點 重難點:理解現代陶藝作品中藝術家闡述的概念,探究分析作品中運用的方法與技巧。掌握制陶工藝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綜合運用手法,熟練使用專用工具完成陶藝創作。了解泥土特性,掌握作品形成時機和成型后的處理。 教具 多媒體課件教學實施過程教 學 過 程 個性備課一、 組織教學 二、 導入新課 在豐富多彩的藝術門類中, 陶藝是最獨具魅力的, 不僅是因為水、 土、 火等因素與人類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更主要的是土和火這兩種樸素的材質為藝術家提供了極為寬廣且變化莫測的想象空間。 今天我們就來走進這片獨具魅力的藝術空間。 1. 陶藝之美 教師出示課件請同學欣賞。 教師提問: 欣賞作品后請同學們想一想, 陶藝與雕塑有什么不同嗎 你能試著分析一下它們各有何特點嗎 教師提問: 陶藝與其它藝術門類有何區別 它有哪些獨特的藝術語言嗎 2. 中國陶藝 教師提問: 英文的中國如何拼寫 中國享有盛譽的陶瓷藝術, 在世界發展史中, 寫下了許多光輝燦爛的篇章。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的陶藝發展概況。 (1) 原始陶器 陶器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的標志, 它是隨著農業的出現、 定居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由于制陶材料和地域文化的不同, 陶器工藝的發展也有所不同, 其中黃河上中游地區的彩陶工藝是我國最早以彩繪紋樣與造型藝術相結合的藝術, 反映了原始陶器制造的輝煌成就。 (2) 原始瓷器 從原始陶器到原始瓷器經歷了千余年漫長的發展, 由于陶瓷原料的突破、 陶釉的發明以及燒造溫度的提高為瓷器的發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因而商周到漢這一時期的陶器稱為原始瓷器。 (3) 秦兵馬陶俑 秦代的制陶技術在我國陶藝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秦兵馬俑的規模和尺寸充分展示了秦朝時期精湛的制陶技藝。 (4) 瓷器發明 漢代是我國陶器制造的發達時期, 到東漢晚期, 浙江越窯首先燒出胎體致密、 釉層較厚、光潤美觀的青瓷。 這是我國陶瓷史上極其重要的轉折時期, 它將永遠記錄著中國人民的這一偉大創舉。 (5) 唐三彩 它是一種掛釉陶器。 釉是鉛和一些著色金屬, 如銅、 鐵、 鈷等合成的低溫色釉, 有藍、黃、 褐、 綠等色。 陶器以氧化焰燒成, 燒成溫度在 950℃左右。 唐三彩的生活用品多采用輪制成型, 陶俑等藝術品則是以捏塑、 雕刻或模制成型。 唐三彩加工工藝細致, 釉色五彩繽紛,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是我國陶瓷工藝史上的一項創舉。 (6) 宋代陶瓷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的重要時期。 這一時期, 燒造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 不僅出現了舉世聞名的五大名窯, 即汝窯、 官窯、 鈞窯、 哥窯和弟窯、 定窯, 還出現了許多各具特點的民窯。 (7) 元代陶瓷 元代制瓷藝術在我國陶瓷歷史上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元代的釣窯、 磁州窯、 龍泉窯等主要窯場, 在前代的基礎上仍繼續生產傳統品種。 在這一時期最具歷史意義的是景德鎮在制瓷工藝上有了新的突破, 把陶瓷裝飾引向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8) 明代陶瓷 中國古代陶瓷發展至明代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 景德鎮已成為全國制瓷業的中心。當時, 還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專門為皇宮燒造瓷器。 (9) 清代陶瓷 清代, 我國制瓷業的發展已達到歷史的高峰, 明代已有的工藝和品種大多有所提高或創新。 這一時期又創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品種, 例如粉彩、 琺瑯彩、 釉下三彩、 黑彩和烏金釉、天藍釉、 珊瑚紅、 松綠釉以及采用黃金為著色劑的胭脂紅等。 陶瓷的器皿造型和裝飾紋樣也比明代更豐富多樣。 三、課堂實踐: 看了這么多優秀的作品, 同學們一定想親手嘗試一下陶藝制作的樂趣, 別著急先看一段微視頻, 再請同學們親身體驗一下陶藝制作的樂趣。 四、小結陶藝制作技法: 1、拉胚成型法 2、泥條盤筑法 3、手捏成型法 4、泥板成型法 五、學生實踐,教師巡回指導: 六、課堂作品點評: 英文“中國” China, 指的就是瓷器。 它以我國古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影響著世界, 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課件) 想一想 1. 瓷器最早出現在哪個朝代 2. 宋代有哪五大名窯 中國的陶瓷發展歷史悠久, 而外國的陶瓷藝術也精彩紛呈, 給同學們留一項作業, 請以小組為單位分別考察一下世界各國的陶藝歷史。 3. 陶、 瓷之別,你會辨別嗎 微視頻觀看陶藝制作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