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盧溝謠》教材分析《盧溝謠》是“唱響中國”入圍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寫給孩子們唱的歌,它以中國歷史文化為創作背景,用孩子的視角將盧溝橋見證的民族興衰與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來,以極富畫面感的語言將人們帶入了過往的歷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謠形式表達,即大氣深邃又空靈婉轉,抒發出一種發自肺腑的愛國情懷。二、教學目標:1、學會歌曲《盧溝謠》,正確把握歌曲情緒。2、掌握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四拍長音,把握歌曲的旋律特點。3、培養學生正確的藝術審美觀,傳承民族精神,挖掘愛困主義情懷。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學會歌曲,掌握歌曲中的節奏,旋律特點,正確把握歌曲情緒。難點:歌曲中附點節奏,四拍長音的處理。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五、教學過程:(一)、師生問好(二)、導入師:大家知道北京都有什么嗎?生:天安門,故宮,鳥巢師:那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去北京看看。我們先來學習一首歌曲,我們今天唱的這首歌和一座橋有關,它的名字叫做盧溝橋。引出課題《盧溝謠》(三)、初步感知教師為歌曲做簡單介紹師:《盧溝謠》是“唱響中國”入圍的36首曲目中唯一一首寫給孩子們唱的歌,它是一首歷史童謠,是一首站在盧溝橋頭唱中國歷史的歌,唱中國精神的歌,請同學們基于這個背景認真聆聽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緒是怎么樣的?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學生自由回答(四)、學唱歌曲1、教師范唱,學生輕聲哼唱2、帶領學生一起劃旋律線3、根據節奏有感情的朗讀歌詞4、教師伴奏,學生用lu逐句模唱師:“請同學們輕聲用‘lu’音哼唱歌曲,在哼唱中找出難唱的音。”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柯爾文手勢解決八度大跳的音準。解決歌曲中四拍的長音和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①師:請同學們注意,在每一句結尾,如“碧水環繞北京灣”這個“灣”字有四拍,我們一邊手打拍子,一邊跟唱四拍,長拍處氣息一定要拖住②請學生示范長拍處的演唱師:歌曲中也有好幾處出現了我們的附點節奏,請同學們找一找一共出現了幾處?生自由回答大附點節奏一共是兩拍,第一拍是一拍半,第二拍是半拍,我們可以通過劃V字來感受一下6、加入歌詞進行演唱,感受歌曲的情緒、力度。(1)跟隨鋼琴演唱歌詞。(教師糾正演唱中不足的地方,指導學生輕聲演唱,避免喊唱)(2)跟隨伴奏,完整地演唱歌曲。7、師生接龍演唱,男女接龍演唱(五)拓展延伸1.請同學們嘗試用自制的小樂器為歌曲伴奏2.請同學上臺展示(六)課堂小結《盧溝謠》用簡單深刻、清新質樸的語言,再現盧溝橋地區發展變遷的千年歷史畫卷,折射出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請同學們課后跟家人朋友分享這首歌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