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音樂學科《媽媽格桑拉》說課稿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以人音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 2課《媽媽格桑拉》為例和大家共同探討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想法,也希望得到各位老師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一、教材分析這個環節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四個方面進行展開。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媽媽格桑拉》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 2課,是一首根據藏族風格特點所創作的兒童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2/4拍,歌曲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唱出了對媽媽的愛。歌曲前部分節奏寬松承載著質樸而抒情的旋律,敘述著濃濃的母子深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從贊頌媽媽的愛轉為歌唱性的呼喚音調,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之情。六年級的學生由于生活范圍和認知領域的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在教學中需注意引導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感受,增加音樂表現與音樂創造活動以及動手搜集資料的份量,以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和藝術的魅力吸引學生。我的教學目標是:審美感知:通過學習并演唱歌曲,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曲中蘊含的親情與感恩之情,培養學生對親情的敏感度和感恩意識的審美感知能力,激發學生對母愛的深刻理解和共鳴,從而增強對美好情感的體驗與感悟。藝術表現:通過聽、唱、模仿等多種藝術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用親切的情緒、飽滿而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展現出對歌曲情感的準確理解和藝術表達,同時注重個人情感的投入與聲音的控制,提升藝術表現力。文化理解:在歌曲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家庭價值觀,認識到孝順父母和感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對家庭、社會及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創意實踐:鼓勵學生在掌握歌曲演唱的基礎上,嘗試進行歌詞的改編、旋律的即興創作或設計相關的表演形式,如配樂朗誦、舞蹈編排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下面是重難點:重點:學生能夠用親切的情緒,飽滿而深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媽媽格桑拉》。難點:掌握切分節奏及歌曲的演唱情緒。第二、教學方法這個環節我主要從教法與學法,教具準備兩個方面進行展開。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審美為核心,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因此,本課在教學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學法,聽唱法、拓展延伸等教學方法。在學法上我則主要采取:學習實踐法、群體合作法。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鋼琴、哈達、格桑花第三、教學過程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七部分組成:1、課前準備2、新課導入3、初步感知4、新課教授5、創編表演6、作業布置7、板書設計首先是課前準備1、 制作多媒體課件;2、 準備西藏服飾,格桑花、哈達等能代表西藏特有典型的物件。第二個環節是課前節奏律動,導入新課請出本節課的神秘小伙伴——小卓瑪與同學們打招呼節奏律動:扎 西 |德 勒· (切分節奏練習)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問好游戲,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藏語的魅力,并將新授歌曲中的主要節奏型(切分節奏)作有效滲透,為唱好歌曲作下鋪墊。第三環節是初步感知初步欣賞歌曲:使用多媒體,播放歌曲《媽媽格桑拉》。先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在聽的時候思考兩個問題:這首歌是什么情緒?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本環節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多項問題,培養學生專注聆聽音樂、認真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在音樂的感染中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讓旋律走進心靈。第四環節是學唱歌曲,這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我將運用聽唱法、教師示范和學生分句模唱等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新歌。1、學生交流,初步熟悉歌曲,有節奏地、有感情地朗讀歌詞。本環節設計意圖:在保持學生興趣的前提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歌曲的節奏及情緒是怎樣的 為唱好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2、跟琴演唱 ,解決重難點問題。本環節設計意圖:切分節奏學生容易唱不準,幫助學生回憶并鞏固小卓瑪問好時的練習,有效的幫助學生唱準切分節奏。3、教師用不同的情緒范唱歌曲,學生對比感受歌曲的情緒,體會歌曲中深深的母愛。本環節設計意圖:教師巧用對比法,帶領學生辨別、體會歌曲的情感,了解力度在表達歌曲情緒上有很重要的作用。第五環節是拓展延伸,創編表演1、指導學生采用領唱、合唱、接龍唱等多種方式體驗歌曲的情感。本環節設計意圖:采用多種方式演唱歌曲,大大提高學生演唱的興趣,同時鍛煉了學生團體間的合作能力。2、師生合作,用舞蹈跳出與媽媽的情。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舞蹈表演,激起學生對歌曲的喜愛之情,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整體配合能力,讓學生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再次加深對歌曲情感的體驗。3、進行自評和互評。本環節設計意圖: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積極引導學生開展互評、自評,能促進學生正視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學生的鑒別、分析和表達能力。第六部分課后作業,給媽媽送祝福。本環節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懂得珍惜父母的愛,有孝順父母和感恩的意識與情感。喚起情感的共鳴,加深學生對媽媽的熱愛之情。第七部分板書設計本環節設計意圖:板書是一種書面語言,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手段,音樂課的板書則更應精煉,已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