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9課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中共十六大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1.中共十六大召開(2002年11月)明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內涵 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特征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地位 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須經過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 是完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和擴大開放的關鍵階段提出“兩個毫不動搖”方針 內涵 “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 ”“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意義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2.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代表 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決問題 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 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內容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地位 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寫入黨章,并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穩步推進(中共十六大后新要求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 扎實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的新要求措施 通過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有效實施宏觀調控 、適時調整指導方針效果 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得到緩解,國民經濟保持了增長較快、結構趨優、效益提高的良好態勢2. 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擴大就業 背景 21世紀初,下崗職工再就業成為重大社會問題措施 國家積極創造就業崗位,實施“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方針,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體系效果 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市場就業格局初步形成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特點 構建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組成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并將農民工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體系效果 到2012年,全民醫保基本實現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實現全覆蓋3.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愛國主義 教育、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加大文化投入 基本實現“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目標文化體制改革 提高了文化產品的供給能力,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 新興文化 產業快速發展4.教育領域的發展(1)教育資源傾斜:全部免除農村 義務教育學雜費;在西部農村實施“兩免一補”政策;確保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傾斜。(2)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點支持一批 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建設。2008年,中國成為世界上職業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5.輝煌成就抗震救災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黨和國家果斷決策、沉著應對,全國人民患難與共,奪 取了抗震救災斗爭的重大勝利,充分展現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 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會 在奧運歷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中國印記經濟增長 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三、堅持“一國兩制”維護國家統一1.對香港、澳門的治理方針 港、澳回歸后,中央政府堅持“ 一國兩制 ”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措施 嚴格按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全力支持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著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推進民主效果 香港、澳門社會保持穩定,經濟更加繁榮,顯示了“一國兩制”方針的強大生命力2.維護國家統一舉措 意義2005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反分裂國家法 》 表明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堅定決心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 雙方達成堅持“九二共識”、反對 “ 臺獨 謀求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系發展等多項共識2008年12月,兩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郵正式啟動 兩岸全面直接雙向通郵、通商、通航的“三通”邁開實質性步伐大陸方面實施多項對臺惠民政策措施 兩岸在學術、文化、教育、新聞、體育、宗教等方面的交流交往不斷深化四、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外交布局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 多邊 是重要舞臺大國關系 中美、中俄大國關系總體穩定周邊關系 中國一東盟 2002年11月,中國同東盟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為相關國家在南海開展務實合作和共同開發奠定政治基礎2010年1月,“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啟動,使世界上近三分之一人口得到實惠中國一 歐盟 2003年,中國與歐盟確定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雙方經貿合作迅速發展中 日 中國政府發表相關聲明和白皮書,并通過常態化執法巡航等措施,對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實施管理,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多邊外交 中國在各種國際會議上,致力于推動世界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從2009年開始,確定金磚國家領導人定期會唔機制,增強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積極參與安全與反恐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充分展示負責任大國 的形象五 、中共十七大和科學發展觀1.中共十七大總結經驗 大會對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作了“ 十個結合 ”的精辟概括闡述內涵 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路的基本內涵首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 形成 是黨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內容 包括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核心內容 中共 十七大 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全面部署,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提出新要求2.科學發展觀代表 以 胡錦濤 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解決問題 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內容 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地位 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上,被寫入黨章;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