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8課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推向21世紀一、鄧小平南方談話與中共十四大召開1.南方談話時間 1992 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并發表重要談話改革開放判斷標準 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會主義的本質 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 共同富裕意義 從理論上深刻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對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 中共十四大時間 1992年10月內容 號召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明確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是 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意義 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二、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跨世紀發展戰略1. 國有企業和各方面體制改革總體思路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方式 黨和國家對國有企業進行公司制、 股份制 改革的試點體制改革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國家 宏觀調控 體系框架初步建立2. 改革開放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暴露了經濟過熱等問題應對 1993年6月,黨和國家采取以緊縮 銀根 、整頓金融秩序為重點的16條重要措施效果 過度投資得到控制,金融秩序迅速好轉,物價漲幅明顯回落,同時保持了較高的經濟發展速度3.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表現 建立起一批經濟技術開發區和 保稅區 ,開放了邊境、沿海省會和內陸省會及一批內陸市縣效果 逐步形成了從沿海到沿江、從沿邊到內陸,多層次、多渠道、 全方位 開放的新格局4.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措施 內容和目的從1991年開始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獎評選活動 進一步堅持“ 二為 ”方向和貫徹“雙百”方針,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1994年8月,中央印發《 愛國主義教育 實施綱要》 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來抓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 把法制建設與道德建設、 依 法 治 國 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5.提出并實施了重大戰略背景 黨和國家根據當代世界經濟、科技發展潮流和中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內容 科教 興國、可持續發展、西部大開發、對外開放“ 走出去 ”意義 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6.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過程 1986年,中國政府開始申請,至 2001 年12月正式加入意義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使中國在經濟全球化 進程中獲得參與制定規則和競爭的有利位置,從而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一個新階段三、中共十五大和鄧小平理論1. 中共十五大時間 1997年 9 月經濟制度 提出 公有制 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 初級階段 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發展戰略 提出新的“三步走”經濟發展戰略依法治國 將 依法治國 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2. 中共十五大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概念(1)理論創立: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正 反兩方面的經驗,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借鑒世界社會主 義歷史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 經濟建設 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 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2)寫入黨章:大會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一起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人黨章。四、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和兩岸交流擴大1.香港澳門回歸時間 1997 年7月 1日,香港回歸1999 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治理方式 回歸祖國后,香港、澳門作為直轄于中央政府的 特別行政區,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央政府依照憲法和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對香港、澳門實行管治,與之相應的特別行政區 制度和體制得以確立2.兩岸交流擴大打破隔絕 1987年11月,第一批探親臺灣同胞經香港赴大陸,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九二共識” 1992年11月,大陸海峽兩岸關系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的代表達成了“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重要共識汪辜會談 1993年4月汪辜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1995年1月,針對“ 臺獨 ”活動趨于猖獗的現狀,江澤民發表講話,強調堅持 一個中國 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五、外交工作新進展1.20世紀90年代的中美關系呈現曲折發展的復雜局面原因 美國對中國一直采取所謂接觸加遏制、以遏制為主的政策表現 199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 北約 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大使館2001年4月,南海撞機事件應對 中國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維護了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2.發展同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睦鄰友好關系是中國外交的重要目標之一(1)1997年至2002年,中國倡導并推動建立“中國一 東盟 自由貿易區”。(2)上海合作組織。開始 1996年4月,中、俄、哈、吉、塔五國首腦在上海舉行會晤,正式形成“上海五國”機制成立 2001 年6月,中、俄、哈、吉、塔和烏茲別克斯坦六國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擴員 2017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也成為正式成員性質 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由中國參與推動建立并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地區性合作組織影響 它所倡導的“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在當代國際關系中產生了重要影響(3)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外交活動 2000年9月,在中國倡議下,出席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的中、美、俄、英、法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首腦舉行聯合國歷史上的首次會晤2001年10月,中國在上海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為促進亞太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意義 世紀之交,中國建立起 全方位多層次 的對外關系新格局,國際戰略空間不斷擴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