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4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知識梳理與練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2024)第4課《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知識梳理與練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知識梳理與練習—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①
李 白
楊花②落盡子規③啼,
聞道龍標④過五溪⑤。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君直到夜郎⑥西。
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王昌齡( —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尉。左遷,降職。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洪江西。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出生于西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②〔楊花〕柳絮。③〔子規〕即布谷鳥,又稱“杜鵑”。④〔龍標〕指王昌齡。古代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⑤〔五溪〕今湖南西部、貴州東部五條溪流的合稱。⑥〔夜郎〕唐代夜郎有三處,兩個在今貴州桐梓,本詩所說的“夜郎”在今湖南懷化境內。
課文說明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一首七言絕句(七絕),屬于今體詩(近體詩),詩歌所用韻腳(押韻的字)為“啼”“溪”“西”。題目明確了詩歌所寫內容,說明這是一首懷人詩。本詩在寫法上的主要特點是選用典型的意象烘托作者的情感。
首句“楊花落盡子規啼”點出聞訊的時節——暮春,“楊花”給人以飄忽不定的感覺,而子規的啼聲近似“不如歸去”,二者合起來便有了傷感的氣氛,應該讀得輕而緩慢。
第二句“聞道龍標過五溪”點題, “聞道龍標”也要輕讀;“過五溪”要重讀,五溪在當時是偏遠之地,要傳達出詩人為朋友的不幸而悲傷的感情。
第三四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再次扣題并直抒胸臆,表達對朋友的安慰。讀時兩句間須有稍長停頓,以制造懸念,突出下句在全詩中的作用——詩人安慰朋友的千言萬語都濃縮在這句話里。
這首詩的后兩句最為人稱道。清代沈德潛評論這首詩說:“即‘將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懷’意,出以搖曳之筆,語意一新。”說它新,就新在詩人想象奇特上。詩人和王昌齡天各一方,不能當面向他傾訴自己的關懷,但明月當空,千里可共,于是自然想到讓明月把他的“愁心”帶到夜郎去。這是將明月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詩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擔這項使命。在文學作品中,借明月來抒發懷人感情是一種常見的手法, 如曹植詩《七哀》:“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謝莊的《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比李白早些的張若虛詩《春江花月夜》:“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補充拓展
客中月
白居易
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1】。
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2】。
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
誰謂月無情,千里遠相逐。
朝發渭水橋,暮入長安陌。
不知今夜月,又作誰家客
【1]上弦:指農歷初七、初八時的月相。
【2】清光圓:指月滿,農歷十五、十六時的月相。
同步練習
一、閱讀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完成各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詩人通過哪些景物表達離別傷感的愁緒?(2分)
2.在“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詩人運用了擬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詩句內容分析其作用。(2分)
3.詩人常常移情于物,將客觀事物人格化,以抒發自己的強烈而雋永的感情。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 , ”,化月為人,以寄托對朋友的同情和關切。
二、閱讀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完成各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題目“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左遷”的意思是
2.下列詩句中與本詩描寫的季節最接近的一項是(3分)
A.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B.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C.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有學生將“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作為畢業贈詩送給同學,是否合適?請說明理由。(3分)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以描寫“楊花” “子規”兩樣景物起筆,從全詩看,有什么用意?
三、閱讀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回答問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題目中的“左遷”指降職,李白聽說好友王昌齡被貶為龍標縣尉,于是寫了這首詩。
B.首句寫“楊花落盡”和“子規啼”,點明時令,融情于景,為后面的抒情作了鋪墊。
C.第二句中“過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實是寫出了龍標的荒遠和李白對友人的同情。
D.后兩句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方法,表達了詩人的憂愁、無奈及對友人的關切之情。
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句寫景,次句敘事,后兩句抒情。
B.首句寫景兼點時令,突出了楊花的美麗和子規啼叫的悅耳,使人賞心悅目。
C.詩中將無知無情的明月當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和同情。
D.詩歌想像奇特,體現了李白詩的浪漫主義風格。
2.請對“我寄愁心與明月”這句詩從修辭和作者情感表達兩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一、
1.楊花、子規、明月、風(兩個即可)
2.示例①擬人修辭,把明月當作使者,表達對友人的同情與關切。
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無知無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帶到夜郎西。
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傳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與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達自己對朋友的懷念和同情。
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二、
1.降職
2.C
3.合適(1分),這句詩表達的是詩人與友人離別的牽掛擔憂、依依不舍之情,所以可以作為畢業季的贈詩送給同學,表達和同學離別的依依不舍之情(2分)
4.詩人選取這兩個景物,一是取其季節的意義,表明事情發生的時令;二是取其形象意義,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給讀者以畫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義,楊花飄忽不定,行游無蹤,暗喻征人前途命運未卜,子規常鳴“不如歸去”,借用來關懷跋山涉水、遠走他鄉的友人王昌齡,希望他早日歸來。
三、
1.D【解析】后兩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與無奈,抒發了對被貶友人的同情與關切之情。
2.B【解析】寫楊華“落盡”,子規“啼叫”,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又含有飆零之感、離別之恨在內。
3.本詩最后兩句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將“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抒發了作者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關心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板桥市| 平武县| 扬州市| 桐乡市| 辽阳县| 阿城市| 平湖市| 子长县| 孙吴县| 涪陵区| 乐平市| 临沭县| 福泉市| 横山县| 越西县| 旌德县| 连南| 江油市| 福清市| 大兴区| 济南市| 台北县| 宾阳县| 综艺| 长丰县| 绿春县| 容城县| 绍兴县| 郓城县| 电白县| 勐海县| 叶城县| 西乌| 客服| 衡东县| 昌黎县| 琼海市| 左云县| 汨罗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