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送別》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李叔同和學堂樂歌的有關常識,學會用恰當的聲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和對歌曲的藝術處理,提高學生音樂的表現力。3.情感與價值觀: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和意境,珍惜人與人之間真摯情誼。教學重點:1、了解李叔同和學堂樂歌。2、有感情的演唱《送別》。教學難點:1、歌曲音準節奏的準確把握。2、能夠在演唱歌曲的同時,體會戀故傷別的感情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詩詞,誰愿意來朗讀一下呢?(師生評議應該怎樣做到更好的朗讀)2、師示范第一段詞的朗誦,學生集體朗誦后兩段。(《送別》的歌詞配器樂曲《送別》),說說詩詞內容與音樂表達的情感。二、新歌教學:1、初次聆聽《送別》(出示歌譜)(1)介紹學堂樂歌這首《送別》是學堂樂歌的代表作之一,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學堂樂歌嗎?(清朝末年民國初期,在那個年代,把學校稱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音樂課叫做“樂歌”課。歌曲《送別》就是創作于那個年代的學堂樂歌,也就是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一般都是填詞歌曲,其曲調選自當時日本和歐美的流行歌曲,所以《送別》是李叔同根據美國人奧特威所作旋律填詞的一首學堂樂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首歌的詞作者李叔同。(2)介紹李叔同李叔同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藝術大師。在音樂、書法、繪畫和戲劇方面成就非凡,頗有造詣。對于李叔同的歌曲,有學者將其大致分為三類,即:愛國歌曲,如《祖國歌》《我的國》等;抒情歌曲,如《春游》《送別》《早秋》等;哲理歌曲,如《落花》《晚鐘》等。其中《送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復聽歌曲,師:歌的速度和情緒都有什么特點呢?速度:中速稍慢,情緒:憂傷、惆悵、深情。師:這首歌歌詞分為幾個樂段?(一共三個樂段,第一樂段和第三樂段重復,第一樂段渲染了離別的場景。第二樂段寫的是送別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第三樂段是第一樂段的重復,進一步烘托別離時的氣氛.(1)試唱簡譜。(掌握附點四分音符的唱法)(2)用“LU跟琴哼唱歌曲旋律,找出歌曲換氣的地方。(3)正確的換氣再次哼唱旋律,并要求聲音連貫統一3、生填詞演唱。(1)教師糾正不足,學生練唱。(2)全班齊唱,唱后師生評價:是否連貫深情(3)用柔美、深情的歌聲演唱全曲。(4)歌曲處理,歌曲表達了一種對友人依依不舍的離別之情。同時包含著對友人的祝愿,盼望下次能盡快重逢。最后一句應唱得漸慢漸弱。(5)學生跟琴再唱。4、播放音樂,在老師的指揮下演唱歌曲。三、教學拓展1、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獲得國際金鷹大獎的電影《城南舊事》,就是用這首《送別》作為主題歌的,它使《城南舊事》影片增添了無限的詩情畫意。讓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吧……(《送別》英子畢業典禮一小段影像)(歌曲深情,有種淡淡的哀愁)2、師: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離別的詩詞和文章嗎?四、教師總結師:《送別》一詞寫的是人間的離別之情,述的是人間的美好之緣,歌曲完美地抒寫了人生離合的真實體驗和世間永存的摯意真情,從而使這首歌成為不朽的經典之作。同學們,當我們漸漸長大,一生中會遇到很多的離別,但離別并不是結束,離別是為了期待更好的重逢。有了離別,我們才知道人生是值得珍貴的。希望你們能珍惜你身邊每一個重要的人,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珍貴情誼。讓我們在這首優美的歌曲中結束今天的這節課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